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翻譯基礎練習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三路籍民為保甲,日聚而教之,禁令苛急,往往去為盜,郡縣不敢以聞。拱辰抗言其害曰:“非止困其財力,奪其農時,是以法驅之,使陷于罪罟也。浸淫為大盜,其兆已見。縱未能盡罷,愿財損下戶以紓之。”主者指拱辰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報國也。”上章不已。帝悟,于是第五等戶得免。(1)非止困其財力,奪其農時,是以法驅之,使陷于罪罟也。譯文:(2)主者指拱辰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報國也。”上章不已。譯文: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時方有事燕云①,松年累章謂邊釁一開,有不勝言者。忤時相意,提舉太平觀。建炎間,密奏中原利害,召赴行在②,出知平江府。未入境,貪吏解印斂跡,以興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除給事中。會選將帥,松年奏:“富貴者易為善,貧賤者難為功,在上之人識擢何如爾。愿陛下親出勞軍,即行伍搜簡之,必有可為時用者。”(節選自《宋史·胡松年傳》)[注]①燕云,是指五代時后晉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燕指幽州,云指云州。②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這里指朝廷。(1)未入境,貪吏解印斂跡,以興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譯文:(2)富貴者易為善,貧賤者難為功,在上之人識擢何如爾。譯文: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愈性弘通,與人交,榮悴不易。少時與洛陽人孟郊、東郡人張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稱薦于公卿間,而籍終成科第,榮于祿仕。后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而觀諸權門豪士,如仆隸焉,瞪然不顧。而頗能誘厲后進,館之者十六七,雖晨炊不給,怡然不介意。大抵以興起名教、弘獎仁義為事,凡嫁內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節選自《舊唐書·韓愈傳》)(1)后雖通貴,每退公之隙,則相與談宴,論文賦詩,如平昔焉。譯文:(2)而頗能誘厲后進,館之者十六七,雖晨炊不給,怡然不介意。譯文: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杜范,字成之,黃巖人。淳祐二年,擢同簽書樞密院事。范既入都堂,凡行事有得失,除授有是非,悉抗言無隱情。丞相史嵩之外示寬容,內實忌之。四年,遷同知樞密院事。以李鳴復參知政事,范不屑與鳴復共政,去之。帝遣中使召回,且敕諸城門不得出范。太學諸生亦上書留范而斥鳴復,并斥嵩之。嵩之令諫議大夫劉晉之等論范及鳴復,范遂行。(1)范既入都堂,凡行事有得失,除授有是非,悉抗言無隱情。譯文:(2)以李鳴復參知政事,范不屑與鳴復共政,去之。譯文: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孫永,字曼叔。加龍圖閣直學士、知秦州。王韶以布衣入幕府,建取熙河策,永折之曰:“邊陲方安靜,無故騷動,恐變生不測。”會新筑劉家堡失利,眾請戮偏裨以塞責。永曰:“居敵必爭之地,軍孤援絕,兵法所謂不得而守者也。尤人以自免,于我安乎?”竟用是降天章閣待制、知和州。時倉法峻密,庾吏受百錢,則黥為卒,府吏亦如之。神宗問:“此法既下,吏尚為奸乎?”對曰:“強盜罪死,犯者猶眾,況配隸邪?使人畏法而不革心,雖在府吏,臣亦不敢必其無犯也。”(節選自《宋史·孫永傳》)(1)居敵必爭之地,軍孤援絕,兵法所謂不得而守者也。尤人以自免,于我安乎?譯文:(2)使人畏法而不革心,雖在府吏,臣亦不敢必其無犯也。譯文: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予嘗得五代時小說一篇,載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婦人猶能如此,則知世固嘗有甚人而不得見也。凝家青、齊之間,為虢州司戶參軍,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貧,一子尚幼,李氏攜其子,負其遺骸以歸。東過開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見其婦人獨攜一子而疑之,不許其宿。李氏顧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牽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長慟曰:“我為婦人,不能守節,而此手為人執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即引斧自斷其臂。路人見者環聚而嗟之,或為彈指,或為之泣下。開封尹聞之,白其事于朝,官為賜藥封瘡,厚恤李氏,而笞其主人者。嗚呼,士不自愛其身而忍恥以偷生者,聞李氏之風宜少知愧哉!(選自《新五代史·馮道傳·序》)(1)以一婦人猶能如此,則知世固嘗有甚人而不得見也。譯文:(2)士不自愛其身而忍恥以偷生者,聞李氏之風宜少知愧哉!譯文: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冬十一月四日,帝將出獵,楚材亟言其不可,左右皆曰:“不騎射,無以為樂。”獵五日,帝崩于行在所。皇后乃馬真氏稱制,崇信奸回,庶政多紊。楚材辨論不已,后雖憾之,亦以先朝舊勛,深敬憚焉。甲辰夏五月,薨于位,年五十五。后有譖楚材者,言其在相位日久,天下貢賦,半入其家。后命近臣麻里扎覆視之,唯琴阮十余,及古今書畫、金石、遺文數千卷。(節選自《元史·耶律楚材傳》)(1)楚材辨論不已,后雖憾之,亦以先朝舊勛,深敬憚焉。譯文:(2)后有譖楚材者,言其在相位日久,天下貢賦,半入其家。譯文: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二十年來,以剛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黨,遂嗜乞憐,如所謂‘七豺’‘八狗’者,言路顧居其半。夫臺諫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賤辱至此,安望其抗顏直繩,為國家鋤大奸、殲巨蠹哉!與其誤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進。”因條數事以獻。出按河南。歲大饑,人相食。副使崔應麟見民啖澤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進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鍾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風裁峻厲。以久次當擢京卿,累寢不下,遂移疾歸。尋卒。(節選自《明史·陳登云傳》)副使崔應麟見民啖澤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進之于朝。譯文: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英宗即位,加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尋加戶部尚書。帝不豫,遼使至不能見,命公亮宴于館,使者不肯赴。公亮質之曰:“錫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寧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度使。明年,起判永興軍。居一歲,還京師。(節選自《宋史·曾公亮傳》)錫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親臨,處之安乎?譯文: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會元遣脫脫征餉,脅(梁)王以危言,必欲殺(王)祎。王不得已出祎見之,脫脫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馀燼,敢與日月爭明邪!且我與汝皆使也,豈為汝屈!”或勸脫脫曰:“王公素負重名,不可害。”脫脫攘臂曰:“今雖孔圣,義不得存。”祎顧王曰:“汝殺我,天兵繼至,汝禍不旋踵矣。”遂遇害。(1)會元遣脫脫征餉,脅(梁)王以危言,必欲殺(王)祎。譯文:(2)天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馀燼,敢與日月爭明邪!譯文: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耿秉字伯初,有偉體,腰帶八圍。博通書記,能說《司馬兵法》,尤好將帥之略。以父任為郎,數上言兵事。常以中國虛費,邊陲不寧,其患專在匈奴。以戰去戰,盛王之道。顯宗既有志北伐,陰然其言。永平中,召詣省闥,問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見親幸。每公卿會議,常引秉上殿,訪以邊事,多簡帝心。十五年,拜駙馬都尉。章和二年,復拜征西將軍,副車騎將軍竇憲擊北匈奴,大破之。封秉美陽侯,食邑三千戶。永元二年,代桓虞為光祿勛。明年夏卒,時年五十余。長子沖嗣。及竇憲敗,以秉竇氏黨,國除。(1)永平中,召詣省闥,問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見親幸。譯文:(2)每公卿會議,常引秉上殿,訪以邊事,多簡帝心。譯文:(3)長子沖嗣。及竇憲敗,以秉竇氏黨,國除。譯文:提升練習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杜黃裳,字遵素,京兆萬年人。擢進士第,又中宏辭。郭子儀辟佐朔方府,子儀入朝,使主留事。李懷光與監軍陰謀矯詔誅大將,以動眾心,欲代子儀。黃裳得詔,判其非,以質懷光,懷光流汗服罪。于是諸將狠驕難制者,黃裳皆以子儀令易置,眾不敢亂。入為侍御史,為裴延齡所惡,十期不遷。貞元末,拜太子賓客,居韋曲。時中人欲請其地賜公主,德宗曰:“城南杜氏鄉里,不可易。”遷太常卿。時王叔文用事,黃裳未嘗過其門。婿韋執誼輔政,黃裳勸請太子監國,執誼曰:“公始得一官,遽開口議禁中事!”黃裳怒曰:“吾受恩三朝,豈以一官見賣!”即拂衣出。皇太子總軍國事,擢黃裳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于是,節度使韓全義諂佞無功,因其來朝,黃裳白罷之。俄而劉辟叛,議者以辟恃險,討之或生事,唯黃裳固勸不赦,因奏罷中人監軍,而專委高崇文。凡兵進退,黃裳自中指授,無不切于機。崇文素憚劉澭,黃裳使人謂曰:“公不奮命者,當以澭代。”崇文懼,一死力縛賊以獻。蜀平,群臣賀,憲宗目黃裳曰:“時卿之功。”始,德宗姑息藩鎮,每帥臣死,遣中人伺其軍,觀眾所欲立者,故大將私金幣結左右,以求節制,晏年尤甚,方鎮選不出朝廷。黃裳每從容具言:“陛下鑒貞元之弊,整法度,削損諸候,則天下治。”元和二年,以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河中、晉絳節度使,俄封邠國公。明年卒,年七十,贈司徒,謚曰宣獻。黃裳達權變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為執誼所禮及敗悉力營救既死表還其柩葬焉。嘗被疾,醫者誤進藥,疾遂甚,終不怒譴。(節選自《新唐書》,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黃裳達權變/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為執誼所禮/及敗/悉力營救/既死/表還其柩葬焉B.黃裳達權變/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為執誼所禮/及敗/悉力營救/既死/表還/其柩葬焉C.黃裳達權變/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為執誼所禮/及敗/悉力營救/既死/表還/其柩葬焉D.黃裳達權變/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為執誼所禮/及敗/悉力營救/既死/表還其柩葬焉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擢,提拔、選拔之義,在古代用于提升官職,其義同遷、拔、徙、加封等。B.中書,即中書省,古代官署名,掌機要、發政令,隋唐時為全國政務中樞。C.藩鎮,亦稱方鎮,是唐朝時期設立的軍鎮,“藩”有保衛之義,“鎮”為軍鎮。D.謚,即謚號,是后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跡評定的一種稱號,或褒或貶或同情。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杜黃裳能夠明察秋毫。黃裳揭穿了李懷光和監軍假托皇帝詔令誅殺大將的陰謀,李懷光被質問后流汗服罪。B.杜黃裳深受皇帝寵愛。宦官想請求德宗把韋曲這個地方賜給公主,德宗認為這是黃裳家族的故鄉,不可變動。C.杜黃裳富有軍事才能。劉辟反叛,黃裳罷免宦官監軍,委任高崇文全權指揮,自己從中指點,全都切合戰機。D.杜黃裳能夠寬以待人。黃裳生病時,醫生給他用錯了藥,導致病情加重,他最終并沒有發怒,也沒責備醫生。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于是,節度使韓全義諂佞無功,因其來朝,黃裳白罷之。譯文:(2)崇文素憚劉澭,黃裳使人謂曰:“公不奮命者,當以澭代。”譯文:5.面對德宗姑息藩鎮引起的后果,杜黃裳有何建議?請簡要概括。答: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夏魯奇,字邦杰,青州人也。初事宣武軍為軍校與主將不協遂歸于莊宗以為護衛指揮使從周德威攻幽州燕將有單廷佳元行欽時稱驍勇魯奇與之斗兩不能解將士皆釋兵縱觀。幽州平,魯奇功居多。晉已下魏博,梁將劉界軍于洹水。莊宗以數百騎覘敵,深入致師,郭設伏于魏縣西南葭蘆中。莊宗不滿千騎,汴人伏兵萬余,大噪而起,圍莊宗數重。魯奇與王門關、烏德兒等奮命決戰,自午至申,俄而李存審兵至方解。魯奇持槍攜劍,獨衛莊宗,手殺百余人,烏德兒等被擒,魯奇傷痍遍體,自是莊宗尤憐之,歷磁州刺史。中都之戰,汴人大敗,魯奇見王彥章,識之,單馬追及,槍擬其頸,彥章顧曰:“爾非余故人乎?”即擒之以獻。莊宗壯之,賞絹千匹。王彥章守中都,庭隱在其軍中。及彥章敗,庭隱為莊宗所獲,將以就戮,大將夏魯奇奏曰:“此楚也,其材可用。”遂釋之。梁平,授鄭州防御使。四年,授河陽節度使,為政有惠愛。天成初,移鎮許州,加同平章事。魯奇性忠義,尤通吏道,撫民有術。及移鎮許田,孟州之民,萬眾遮道,斷登臥轍,五日不發。父老詣闕請留,明宗令中使諭之,方得離州。明宗討荊南,魯奇為副招討使,頃之,移鎮遂州。夏魯奇稟朝廷之命,繕治甲兵,將圖蜀。孟知祥與董璋謀先取魯奇,令仁罕攻遂州。董璋之叛,與孟知祥攻遂州,蜀師圍夏魯奇于遂州,唐師來援,劍門不守,肇領兵赴普安以拒之,唐師不得進,援路斷絕。旬月救兵不至,城中兵盡食窮,魯奇自刎而卒,時年四十九。帝聞其死也,慟哭之,厚給其家,贈太師、齊國公。(節選自《舊五代史·后唐》)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初事宣武軍為軍校/與主將不協/遂歸于莊宗/以為護衛指揮使/從周德威攻幽州/燕將有單廷佳/元行欽/時稱驍勇/魯奇與之斗/兩不能解/B.初事宣武軍為軍校/與主將不協/遂歸于莊宗/以為護衛指揮使/從周德威攻幽州燕將/有單廷佳/元行欽/時稱驍勇/魯奇與之斗/兩不能解/C.初事宣武軍為軍校/與主將不協/遂歸于莊宗/以為護衛指揮使/從周德威攻幽州/燕將有單廷佳/元行欽/時稱驍勇魯奇/與之斗兩不能解/D.初事宣武軍為軍校/與主將不協/遂歸于莊宗/以為護衛指揮使/從周德威攻幽州燕將/有單廷佳/元行欽/時稱驍勇魯奇/與之斗兩不能解/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致師,挑戰之意;古代戰爭發生之時,先讓勇力之士到敵人陣前挑戰決斗。B.申,十二地支之一;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申時指下午一時至三時。C.節度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可全權調度。D.太師,古時“三公”之首,多為重臣加銜,作為最高榮典以示恩寵,無實際職權。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夏魯奇驍勇善戰,忠心保衛君主。他在莊宗誤入埋伏被圍困之時,與王門關、烏德兒等一起拼死保衛莊宗,堅持到援兵來方才解圍。B.夏魯奇愛才惜才,積極舉薦人才。中都之戰王彥章戰敗后,庭隱被莊宗俘獲,將要被殺戮,夏魯奇上奏贊賞其是人才,最終庭隱被釋放。C.夏魯奇撫民有術,深受百姓愛戴。他奉命調任許田,孟州的百姓攔道挽留,拉住馬鐙躺在路上不讓他走,五天都未能離開孟州去赴任。D.夏魯奇忠義剛烈,死后君主痛惜。他在遂州失守時自刎而死,年僅四十九歲;莊宗為之痛哭,重賞其家人,追封他為太師、齊國公。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魯奇見王彥章,識之,單馬追及,槍擬其頸,彥章顧曰:“爾非余故人乎?”譯文:(2)頃之,移鎮遂州。夏魯奇稟朝廷之命,繕治甲兵,將圖蜀。譯文:10.請簡要說明夏魯奇“自刎而卒”的原因。答:基礎練習1.答案:(1)不只是使財力困乏,奪去農時,這是用法令驅使他們,使他們陷入法網。(2)主事者指責王拱辰是在阻撓法令,王拱辰說:“這是老臣用來報效國家的建議。”不停地上奏章。【參考譯文】三路登記百姓為保甲,每天聚集起來訓練他們,禁令苛刻急峻,百姓常常逃離成為盜賊,郡縣不敢上報。王拱辰直言它的禍害說:“不只是使財力困乏,奪去農時,這是用法令驅使他們,使他們陷入法網。漸漸發展成大盜,其先兆已經顯現。縱使不能都免除,希望裁減困難戶來舒緩一下。”主事者指責王拱辰是在阻撓法令,王拱辰說:“這是老臣用來報效國家的建議。”不停地上奏章。皇帝醒悟,于是第五等戶得以免除保甲集訓。2.答案:(1)尚未入境,貪吏解下官印隱藏起來,(胡松年)將興利除弊的十七件事項張榜在都市上,百姓感到便利。(2)富貴的人容易行善,貧賤的人難以成功,關鍵在于上面的人怎樣認識提拔。【參考譯文】當時正從事收復燕云地區,胡松年多次上奏說邊地的戰爭一開始,就有許多不能言說的事情發生。這與當時宰相的意思相抵觸,被貶為提舉太平觀。建炎年間,秘密上奏論述中原形勢的利害,召到朝廷,出任平江府知府。尚未入境,貪吏解下官印隱藏起來,(胡松年)將興利除弊的十七件事項張榜在都市上,百姓感到便利。朝廷任命他為給事中。恰逢朝廷選拔將帥,胡松年上奏說:“富貴的人容易行善,貧賤的人難以成功,關鍵在于上面的人怎樣認識提拔。希望陛下親自去慰問軍隊,就在軍隊中搜羅挑選,必然會有可以使用的人才。”3.答案:(1)后來韓愈雖然仕途通達,名聲顯貴,常常在辦完公事有空暇的時候,就(跟他們)談話會餐,論文作詩,和過去一樣。(2)(韓愈)卻很能引導鼓勵后輩,(后輩)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雖然有時弄得自己早飯也供應不上,但是仍然和顏悅色毫不介意。【參考譯文】韓愈性情寬宏通達,和他人交往,不論人家升沉盛衰,他總不改變態度。他年輕時和洛陽人孟郊、東郡人張籍友好。當時兩位還沒有名氣,韓愈不辭寒暑,在公卿之間給他倆說好話,推薦他倆,其中張籍終于考中進士,在仕途上很順利。后來韓愈雖然仕途通達,名聲顯貴,常常在辦完公事有空暇的時候,就(跟他們)談話會餐,論文作詩,和過去一樣。而遇到有權有勢的豪門貴族,就像對待奴仆那樣,瞪起眼睛不予理睬。(韓愈)卻很能引導鼓勵后輩,(后輩)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雖然有時弄得自己早飯也供應不上,但是仍然和顏悅色毫不介意。他總是把興起名教、弘揚獎勵仁義作為自己的職責,(經他)資助,內外親戚以及朋友的孤女出嫁的總共有十人之多。4.答案:(1)杜范進入都堂以后,凡是遇到處理事務有失誤,授任官吏有錯誤,他都直言毫不隱瞞。(2)因為李鳴復任參知政事,杜范不屑于和李鳴復共同執政,就辭官離去。【參考譯文】杜范,字成之,是黃巖人。淳祐二年,杜范被提升為同簽書樞密院事。杜范進入都堂以后,凡是遇到處理事務有失誤,授任官吏有錯誤,他都直言毫不隱瞞。丞相史嵩之表面上對杜范很寬容,內心其實忌恨他。淳祐四年,杜范升任同知樞密院事。因為李鳴復任參知政事,杜范不屑于和李鳴復共同執政,就辭官離去。皇上派中使召他回來,并且下令各城門都不能放杜范出城。太學生們也上書挽留杜范并譴責李鳴復,同時也譴責史嵩之。史嵩之命令諫議大夫劉晉之等人討論杜范和李鳴復的問題,杜范才就任。5.答案:(1)處在敵人必爭之地,軍隊孤立無援,這是兵法上所說的不能夠防守的情形。責怪別人來免除自己的過錯,對我們來說能心安嗎?(2)要使人畏懼法令卻不革除私心,即使是府吏,臣也不敢保證他們以后不再犯法。【參考譯文】孫永,字曼叔。孫永被加任龍圖閣直學士,出任秦州知州。王韶以平民的身份進入他的幕府,提出了攻取熙河的計策,孫永當面反駁他說:“如今邊疆剛剛安靜,無緣無故去騷擾,恐怕會生出難以預料的事端。”恰好剛修筑的劉家堡失守,眾人請求殺了偏將來推卸責任。孫永說:“處在敵人必爭之地,軍隊孤立無援,這是兵法上所說的不能夠防守的情形。責怪別人來免除自己的過錯,對我們來說能心安嗎?”孫永最終因這件事被降為天章閣待制、和州知州。當時倉法(關于管理糧倉的法令)很嚴厲周密,管糧倉的小官吏貪污一點錢就被黥刑貶為士兵,府吏也是如此。神宗問道:“這法規制定下去之后,官吏們還有人敢做違法的事嗎?”孫永回答說:“雖然有強盜罪刑的人要判死刑,但仍然還有很多人愿意當強盜,何況發配為奴隸呢?要使人畏懼法令卻不革除私心,即使是府吏,臣也不敢保證他們以后不再犯法。”6.答案:(1)憑一個婦人尚且能這樣,就可推知世上本來曾有這樣的人而沒能被發現。(2)不珍愛自身的名節而忍辱偷生的士人,聽說李氏的風范后應當稍微知道羞愧了吧!【參考譯文】我曾經讀到五代時的一篇小說,記載王凝的妻子李氏的事情,憑一個婦人尚且能這樣,就可推知世上本來曾有這樣的人而沒能被發現。王凝住在青州、齊州之間,擔任虢州司戶參軍,因為疾病在任上去世。王凝家中素來貧寒,一個兒子還年幼,李氏帶著孩子,背著王凝的遺骸回老家。向東經過開封時,在旅舍停下,店主見這個婦人獨自帶著一個孩子因而懷疑她,不準她留宿。李氏眼看天色已晚,不愿離去,店主就拉著她的胳膊讓她出去。李氏仰天痛哭說:“我是個婦人,難道不能守節,而讓這只手臂被人拉扯嗎?不能因這只手臂而一并玷污了我的身子!”就拿來斧頭砍斷了那條胳膊。看到此事的過路人都圍聚在一起為她感嘆,有的情緒激動,有的悲泣落淚。開封尹獲知這事后,向朝廷報告,官府為她賜藥治傷,優厚地周濟李氏,而鞭打了那個旅舍主人。唉,不珍愛自身的名節而忍辱偷生的士人,聽說李氏的風范后應當稍微知道羞愧了吧!7.答案:(1)楚材仍然爭辯不已,皇后雖然恨他,也因為他是先朝的有功舊臣,對他既尊敬又畏懼。(2)后來有人誣陷楚材,說他當宰相時間很長,天下進貢的賦稅有一半都落到他的家中。【參考譯文】冬十一月四日,太宗將出去打獵,楚材趕緊說不能打獵,左右侍從們都說:“不騎馬射箭,就談不上快樂。”打獵五天,太宗在行營中去世。皇后乃馬真氏行使皇帝權力重用和信任奸邪之人,政務都被搞亂。楚材仍然爭辯不已,皇后雖然恨他,也因為他是先朝的有功舊臣,對他既尊敬又畏懼。甲辰年夏五月,耶律楚材死在官位上,終年五十五歲。后來有人誣陷楚材,說他當宰相時間很長,天下進貢的賦稅有一半都落到他的家中。皇后命令侍從大臣麻里扎前去查看,只有十幾張琴、阮以及幾千卷古今書畫、金石和遺文。8.答案:副使崔應麟看見百姓吃湖澤中的雁屎,便裝入袋中給陳登云看,陳登云隨即送到朝廷。(考查點:“啖”,吃;“矢”同“屎”;“囊”,名詞作狀語)【參考譯文】“二十年來,因為剛強正直提升為京官的只有百分之一二。背著皇上培植黨羽,追求貪欲搖尾乞憐,像所謂‘七豺’‘八狗’,諫官反而占了一半。諫官是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踐踏到這種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顧情面,正直地處理事情,為國除掉奸人、消滅敗類呢!與其因誤用而貶退,不如謹慎地考察當初進用的人選。”因而條陳數件事獻給皇上。外出巡視河南。那年發生大饑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應麟看見百姓吃湖澤中的雁屎,便裝入袋中給陳登云看,陳登云隨即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鍾化民分發庫銀賑濟百姓。陳登云多次巡視地方,執政嚴厲。因為久居此官位應當提升為京官,屢次被宮中扣住不下發,于是他稱病歸家。不久之后就死了。9.答案:賜宴不到場,這是對君主命令的不尊重。我們的國君有病,如果一定要他親自參加,您能安然處之嗎?(考查點:“錫”同“賜”,賜予;“而”,轉折連詞)【參考譯文】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不久兼任戶部尚書。皇帝身體不適,遼國使者到來不能接見,讓曾公亮在客館中設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質問使者說:“賜宴不到場,這是對君主命令的不尊重。我們的國君有病,如果一定要他親自參加,您能安然處之嗎?”使者于是赴宴。熙寧三年,(曾公亮)被授職司空兼侍中、河陽三城節度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興軍。任職一年,回到京師。10.答案:(1)適逢元朝派遣脫脫征集糧餉,拿嚇人的話威脅梁王,一定要殺死王祎。(考查點:“會”“遣”“以”“必”)(2)上天已經要終結你們元朝的命,我們明朝確實要取代你們。你們(元朝)就像微火殘灰,怎么敢和太陽、月亮(一樣的明朝)爭奪光明呢!(考查點:“既”“訖”“實”“馀燼”“敢與日月爭明”)【參考譯文】適逢元朝派遣脫脫征集糧餉,拿嚇人的話威脅梁王,一定要殺死王祎。梁王迫不得已交出了王祎,脫脫想讓王祎屈服于他,王祎怒叱道:“上天已經要終結你們元朝的命,我們明朝確實要取代你們。你們(元朝)就像微火殘灰,怎么敢和太陽、月亮(一樣的明朝)爭奪光明呢!何況你我都是使臣,我豈能屈服于你!”有人勸脫脫說:“王先生久負盛名,不能殺。”脫脫手一擺說道:“今天就是孔圣人,按道理也不能活著。”王祎回頭看著梁王說道:“你殺了我,朝廷大軍就將到來,你的禍患不久就要接踵到來。”于是就這樣被殺害了。11.解析:(1)關鍵詞“詣”(到)、“便宜”(有利的、有好處的)、“見”(被)。(2)關鍵詞“每”“引”“簡”,句式“訪以邊事”。(3)關鍵詞“嗣”(繼承爵位)、“以”(“因為”或“認為”)、“國”(封地)。答案:(1)永平年間,(皇帝)征召耿秉到宮中,詢問他前前后后上奏的對國家有利的謀略,于是耿秉被皇帝親近寵幸。(2)每次公卿集會議事,皇帝常常帶耿秉上殿,拿邊疆之事詢問他,他的回答多能符合皇上心意。(3)(耿秉的)長子耿沖繼承爵位。等到竇憲事敗,因為(或“認為”)耿秉是竇氏的同黨,封地被剝奪。【參考譯文】耿秉字伯初,高大雄壯,腰帶八圍。博通書籍,能夠解說《司馬兵法》,尤其喜好將帥用兵謀略。因為父親的功勛而被任用為郎官,屢次上書談論軍事。他常常認為中原空虛消耗,邊疆不安定,問題就出在匈奴。用戰爭消滅戰爭,是有盛德的君王的做法。當時顯宗已經有心北伐,暗中很贊同他的意見。永平年間,(皇帝)征召耿秉到宮中,詢問他前前后后上奏的對國家有利的謀略,于是耿秉被皇帝親近寵幸。每次公卿集會議事,皇帝常常帶耿秉上殿,拿邊疆之事詢問他,他的回答多能符合皇上心意。永平十五年,任命耿秉為駙馬都尉。章和二年,又任命耿秉為征西將軍,作為車騎將軍竇憲的副手征討北匈奴,大敗他們。皇帝封耿秉為美陽侯,食邑三千戶。永元二年,耿秉代替桓虞擔任光祿勛。第二年夏天耿秉去世,時年五十多歲。(耿秉的)長子耿沖繼承爵位。等到竇憲事敗,因為(或“認為”)耿秉是竇氏的同黨,封地被剝奪。提升練習1.解析:正確標點為:黃裳達權變,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為執誼所禮,及敗,悉力營救;既死,表還其柩葬焉。答案:D2.解析:遷,為調動官職,可升,可降;左遷為貶職,右遷為升職。徙,為調動官職。答案:A3.解析:“奏罷中人監軍”,杜黃裳自己沒有罷免官吏的權力,是上奏皇帝罷免了宦官監軍。答案:C4.答案:(1)在這時,節度使韓全義諂媚奸邪沒有功勞,趁他回京朝見皇帝,杜黃裳報告皇帝罷免了他。(關鍵點為“諂佞”“因”“白”“罷”)(2)高崇文一向害怕劉澭,杜黃裳派人對他說:“如果你不奮勇效命,就用劉澭來代替你。”(關鍵點“素”“憚”“奮”“代”)5.答案:①以貞元年間的弊病做鑒誡。②整肅法律制度。③削弱諸侯實力。(引用原文亦可)【參考譯文】杜黃裳,字遵素,京兆府萬年縣人。先中進士,又考中宏辭科。郭子儀征召他到朔方節度使府當輔助官。郭子儀回京朝見皇帝,派他主持留后事務。李懷光與監軍陰謀假托皇帝詔書殺大將,以此動搖軍心,想取代郭子儀的職位。黃裳得到詔書,認出那是假的,用它質問懷光,懷光嚇得流汗,承認犯了罪。當時諸將中兇狠驕橫難管制的將領,黃裳都以郭子儀的命令調動職務,安排到別的地方,士兵不敢騷亂。黃裳回朝任侍御史,因為裴延齡不喜歡他,十年沒有升官。貞元末年,任命為太子賓客,住在韋曲。當時宦官想請求皇帝把韋曲的田地賜給公主,德宗皇帝說:“城南是杜氏家族的故鄉,不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三明五縣2024~2025學年高一下冊聯合質檢考試期中數學試題
- 時間壓力管理策略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LED雙基色異步屏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EVA亮膠紙墊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ABS床頭帶輪鋼板條面單搖床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2-巰基吡啶氧化物鈉鹽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速真空油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防腐管接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鋼膠釘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超音波流量計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4年上海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試卷真題(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測試卷
- 2025至2030年中國汽車輪轂軸承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趨勢研判報告
- 2025年《安全生產月》活動總結報告
- 2025年江蘇高考真題化學試題(解析版)
-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應用題100道
- 2024協警輔警考試公安基礎知識考試速記輔導資料
- 安徽省馬鞍山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化學試卷(含解析)
- 初三化學最后一課-主題班會【課件】
- 反詐騙(企業員工)講座培訓課件
- 中國強軍之路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