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大鼠模型復制的比較研究
生理性疼痛(或)是由酪氨酸代謝紊亂和排尿減少引起的疾病。急性痛風性關節炎(acutegoutarthritis,AGA)是痛風的急性發作,是尿酸鹽微結晶引起的炎癥反應,臨床上以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的紅腫熱痛為特征。目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局部模型大部分是參照1987年CODERRE和WALL的Anklejointuratearthritis(AJUA)inrats:analternativeanimalmodelofarthritistothatproducedbyFreund’sadjuvant中的描述,經改良后進行復制的,主要通過向踝關節注射尿酸鈉,使關節腔內尿酸鈉沉積,產生紅腫熱痛來模擬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徐權毅等人研究發現選用5%尿酸鈉溶液50μL對局部造模更為理想。目前造模的注射位置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右后肢足內踝的脛跗關節腔;二是以右后肢踝關節外側后方為穿刺點,針口斜面朝前上方與脛骨成45°夾角穿入踝關節腔。本文通過對大鼠踝關節進行X線拍攝并觀察其形態構造,認為從右后肢背側正中踝關節與脛腓骨之間的間隙進針造模更為簡單、穩定,且創傷小。1材料和方法1.1材料表面1.1.1實驗動物1.2方法1.2.1磷酸鈉溶液的制備1.3大鼠造模前后踝關節周徑變化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實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ue0af±s)表示,大鼠造模后6h和24h踝關節周徑分別與造模前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大鼠造模24h踝關節周徑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單因素q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結果2.1改進的建模方法后,注射器針穿刺點位置的x線攝影結果大鼠踝關節造模時進行X線拍攝并觀察,見圖1。2.2兩組患者造模前后24h的比較造模后6h及造模后24h,常規B組、改良組與造模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常規A組改變不明顯。造模后24h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常規B組、改良組造模成功。見表1。2.3檢測大鼠右術后踝關節水腫指數的比較造模后24h,改良組與常規A組及常規B組的周徑增加值及腫脹指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3組大鼠右后肢踝關節腫脹嚴重程度依次為:改良組>常規B組>常規A組。見表2。2.4小鼠關節滑囊周圍纖維組織學檢測40倍光鏡下觀察結果提示,常規A組,10例中有9例關節腔中未見滲出液,未見炎癥細胞浸潤,關節表面光滑,無缺損,在關節滑囊周圍纖維結締組織中可見少量炎癥細胞浸潤(見圖2)。常規B組,10例中有7例關節腔中有大量炎性物質滲出,其余3例的尿酸鈉注射在肌肉及肌腱中,關節腔旁肌腱內可見大量炎癥細胞浸潤,周圍組織水腫,纖維組織增生,關節表面未見炎癥細胞滲出及損傷(見圖3)。改良C組,10例關節腔內有纖維素樣滲出及關節滑膜水腫,并見大量炎癥細胞浸潤(圖4、5)。3特殊方法的探索和對問題的解決目前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機制已基本明確,主要是飲食、遺傳、生活習慣等引起尿酸代謝異常,血尿酸水平升高,進而導致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生。而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則是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血清中尿酸水平波動,受累關節尿酸鈉鹽微結晶沉積引發的炎癥急性發作。根據2012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指南,目前仍以秋水仙堿為臨床治療首選藥物,然而秋水仙堿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應用。這就促使人們要尋找一種毒副作用小的有效治療方法來替代秋水仙堿。因此,復制成功率高、穩定性強、創傷小、能較好地模擬人類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生的動物模型來作為實驗研究基礎就顯得十分重要。目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局部造模方法,均是采用尿酸鈉局部關節腔注射造成尿酸鈉晶體沉積,來模擬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而在造模過程中,進針點位置的選擇、穿刺手法的熟練性,都直接影響造模效果。部分學者[4,6]強調,關節腔注射時,尿酸鈉混懸液要注入關節囊,并以對側關節囊鼓包為準,這就對實驗者的穿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較難達到。筆者在實驗中發現,該方法既不能提高造模的成功率和穩定性,又易造成了實驗動物和藥物的浪費。常規B組的造模方法,從側面進針不但造模不穩定,而且易傷及局部肌腱和神經引起機械性損傷,易干擾對模型局部關節功能障礙的判定。本課題組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局部造模方法進行了改良,將大鼠踝關節固定擺放成直角,有利于充分暴露踝關節與脛腓骨之間的間隙,便于進針,既確保藥液能直接注射入關節腔,又避免了針尖對神經和肌腱的機械性損傷,減少了因此導致的對局部關節功能障礙的誤判。此外,筆者發現,對尿酸鈉進行充分研磨混勻后,使用4號注射針頭也能順利將藥液射入關節腔。這就避免了使用較大的注射針頭,導致藥物易從過大的針孔中返流出來,而造成關節腔內藥量不均一的情況,同時也減少了機械性損傷的發生。4預防急性痛風性體性wbf的臨床應用對常規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大鼠局部造模的方法進行改良,在大鼠右后肢踝關節背側正中進針復制的局部模型成功率高,穩定性強,創傷小,較好地模擬了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生,有利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實驗研究,值得推廣。SPF級SD大鼠體質量(200±20)g,雄性,30只,由遼寧長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許可證號SCXK2010-0001),單籠飼養于南京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室溫22~25℃,12/12h晝夜節律,自由進食與飲水,適應性飼養1周。1.1.2cbf1330v多態性尿酸鈉(美國Sigma公司生產),批號BCBF1330V。稱取0.2g尿酸鈉,充分研磨,加入4mL無菌生理鹽水,制成5%尿酸鈉混懸液,超聲(KQ_500B)振蕩混勻。1.2.2大鼠組使用隨機數字表將30只大鼠隨機分成3組,常規A組10只,常規B組10只,改良C組10只。1.2.3踝關節的制作使用10%水合氯醛,以0.35mL/100g的劑量對大鼠進行腹腔注射麻醉。常規A組進針點為右后肢足內踝后緣,針向脛跗關節腔;常規B組進針點為右后肢踝關節外側后緣,針口斜面朝前上方與脛骨成45°夾角穿向踝關節腔;改良C組進針點為右后肢背側正中踝關節與脛腓骨之間的關節腔,將踝關節擺放成直角,充分暴露出踝關節與脛腓骨之間的間隙,以45°從該間隙直插入關節腔。上述3組均用4號針頭進行注射,每次注射前均以75%的酒精消毒。1.2.4周徑值的測定每只大鼠均在造模前、造模后6h、造模后24h(即處死前)測量右后肢踝關節周徑:用2~3mm寬紙條和直尺測量各組大鼠右后足踝關節下0.5mm處的周徑值,重復測量3次,取平均值。并計算大鼠造模24h踝關節周徑增加值及關節腫脹指數,關節腫脹指數=(測定時間點關節周徑-初始周徑)/初始周徑。1.2.5常規he染色造模24h后處死大鼠,剪取右后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住宅小區車位租賃與社區服務管理合同
- 舊城改造項目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范本
- 工廠搬遷與廠房施工一體化合同范本
- 旅游觀光列車租賃合同終止與線路規劃協議
- 金融機構代理記賬與金融產品銷售合作協議
- 內科護理新進展
- 護理質量對安全的重要性
- 院感控制知識培訓課件
- 心理健康教育:興趣的培養與引導
- 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監測登記
- 創新創業大賽項目商業計劃書模板
- 2025年1月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心理學》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疑難病例護理
- 居民生活垃圾轉運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智慧園藝》課程教學大綱
- 202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簡單版(2篇)
- 企業道路交通安全宣傳
- 635MPa級熱軋帶肋高強鋼筋應用技術規程
- 中專《電工基礎》課程標準
- 他汀不耐受的臨床診斷與處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解讀課件
- 2024年7月國家開放大學法學本科《知識產權法》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