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_第1頁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_第2頁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_第3頁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_第4頁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陂區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期中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歷史綜合試卷第I卷(選擇題共56分)一、選擇題(共28小題,每題2分,共56分)在下面各題的備選答案A、B、C、D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請選出并填入答題卡。1.八年級某班準備開展一次“積極融入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的主題班會,下列行為與活動主題相符合的是①小林大量傳播違背公序良俗的視頻 ②小華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殘疾人讓座③小慧將好友的生活照片發在朋友圈分享④小明在家觀看神舟十七號成功發射實況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2.在家庭,我們是父母的子女;在學校,我們是老師的學生。我們與父母的關系、我們與老師的關系分別屬于A.血緣關系、地緣關系 B.地緣關系、業緣關系C.血緣關系、業緣關系 D.地緣關系、血緣關系3.風箏在天空中的自由依靠線的束縛而獲得,系著它的線一旦斷了,風箏很快就會掉落到地面上。這告訴我們A.規則是獲得自由的保障 B.規則和自由是相互矛盾的C.有了規則就會失去自由 D.真正的自由沒有規則約束4.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規則面前,我們應選擇①嚴格自律,不斷反省自己 ②自覺遵守只符合自己利益的各種規則③堅定地維護規則,與規則同行 ④別人遵守我就遵守,別人不遵守我也不遵守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人們可以通過“政府信箱”反映意見和建議,利用網絡平臺為社公發展建言獻策,行使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等。這說明A.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B.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C.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 D.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6.對右邊“中國式過馬路”現象,下列認識中錯誤的是A.我們應該克服盲目從眾心理B.違反社會規則會破壞社會秩序C.缺少規則意識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D.任何時候,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7.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訂過程中,有一條立法建議來自某中學的學生。為此,他們還收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的感謝信,這讓同學們倍受鼓舞。這說明①社會規則都是國家頒布或認可的 ②規則的制定必須要有未成年人的參與③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規則需要改進 ④我們要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近期,微信朋友圈流傳著這樣一段話: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這段話告訴我們A.他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他人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贏得他人的尊重C.懂得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D.有了自尊,就一定能獲得他人的尊重9.“初逢點點頭,握手問個好,感情要真摯,語言要美好”。這啟示我們與人交往要學會A.換位思考 B.謙讓 C.真誠、禮貌 D.理解、寬容10.下表中對“微行為”的“微點評”,正確的有序號微行為微點評①積極參加社區清潔家園活動親社會行為②在網絡上謾罵他人體現公民言論自由③不沉溺于網絡,學會“信息節食”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④考試時向同學傳遞答案維護同學之間的友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1.下面是市民小剛的一個違法案例,根據圖示推斷,小剛最有可能違反的法律是A.治安管理處罰法B.勞動法C.國家賠償法D.民法典12.張某因走私穿山甲被處以有期徒刑三年,李某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被處以罰款5000元,他們所受處罰的法律依據分別是A.民事法規、行政法規B.刑事法規、行政法規C.行政法規、刑事法規D.行政法規、民事法規13.《論語》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下列選項中與這一觀點相一致的是①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②口蜜腹劍,信口雌黃③以誠待人,以信交友 ④王婆賣瓜,自賣自夸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③④14.依據下列圖表史的事例及處理情況,簡評正確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矗立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為紀念中國近代以來為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犧牲的人民英雄們而建立。碑的基座四周鑲有十塊巨幅漢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塊的內容就是“虎門銷煙”。“虎門銷煙”的主要意義在于A.沉重地打擊了英國走私鴉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則徐領導并有效禁煙C.顯示了中華民族反侵略的堅強意志 D.英國以此為借口發動了侵華的戰爭16.史學家陳旭麓指出:“這場戰令,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寂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這場戰爭”是指A.第二次鴉片戰爭B.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年侵華戰爭17.下圖中數據的變化,主要是由于A.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B.英國憑借不平等條約向中國傾銷商品C英國在中國大量興辦工廠 D.清政府賠償白銀,以海關稅收作擔保18.太平天國運動“對封建制度來了一次大掃蕩,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專制統治,加速了封建統治的崩潰。同時抗擊了西方資本主義的侵略……拉開了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材料主要論述了太平天國運動的A.原因 B.過程 C.影響 D.條件19.下列史實能說明西方列強的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長江中下游的是A.割占九龍司地方一區 B.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C鴉片貿易合法化 D.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20.1874年,李鴻章奏:“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為應對“強敵”,他主要的策略是A.固守傳統之道,以靜制動 B.學習西方技術,以圖自強C.改革政治體制,確立民權 D.運籌外交謀略,以夷制夷21.1895年,張之洞在一份奏折中說:“人皆知外洋各國之強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強由于學。夫立國由于人才,人才由于立學,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可見張之洞主張A.培養翻譯人才 B.興辦軍工企業C.創辦民用企業D.發展學校教育22.據統計,甲午戰爭前,外資在華設有工廠192家,投資總額近2000萬元;甲午戰爭后的18951913年間,外資在華新建廠礦達1366家,其多數資本在10萬元以上,投資總額為10215.3萬元。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列強強迫取得在中國投資辦廠的權利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C.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被接受 D.中國掀起“實業救國”熱潮23.著名的史學家戴逸根據戊戌變法的歷史影響指出:“人們久處在封建閉塞的發霉氣氛中,忽然從那里吹過來股新鮮的氣息,麻木不仁的頭腦開始清醒過來了,僵硬的四肢逐漸動彈起來了。”材料強調戊戌變法的意義是A.挽救民族危亡 B.實現富國強兵C.引領思想啟蒙 D.建立民主政治24.《辛丑條約》簽訂后,一本啟蒙讀物這樣寫道:“這中國,哪一點我還有份;這朝廷,原是一個名存實亡!替洋人,做一個守土長官……”下列《辛丑條約》的條款中,最能體現“替洋人,做一個守土長官”觀點的是A.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B.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準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C.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D.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25.口號往往反映一場運動的目的和訴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自強求富”“變法圖強”“三民主義”“民主與科學”反映的時代特征是A.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程 B.資產階級民主革命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D.中國近代化的探索26.《孫中山自述》中寫道:八國聯軍之破北京,議和之賠款九萬萬兩而后……國勢危急,有志之士,多起救國之思,而革命風潮自此萌芽矣。據此可知,“革命風潮自此萌芽”是由于A.民族危機的加劇 B.革命思想的傳播C.孫文的革命活動 D.革命團體的成立27.“五四運動不僅有青年學生的參與,廣大工人、商人、教師、市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相互呼應,取得了運動的初步勝利。”材料表明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原因在于A.社會各界形成斗爭合力 B.采取武裝斗爭的方式C.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D.中國人民開始覺醒了28.胡適先生曾說:“《新青年》雜志代表和創造了一個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指的是A.君主立憲時代B.民主共和時代 C.民主科學時代 D.社會主義時代第II卷(非選擇題共64分)二、非選擇題(本6小題,共64分)29.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材料二:1840年爆發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中國投入陸軍兵力約10萬人,水師約1萬人,船只多系木質鐵皮,鐵炮質差,殺傷力小;英軍約2萬人,直接參戰的陸海軍約6000至7000人,出動戰艦20般,“船堅炮利”,其結果以中國慘敗和英國勝利而結束。材料三:“中國的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機會,可以使我們乘戰勝之余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這種機會不會再來,是不能輕易放過的。”——英國殖民者的信函(1)材料一的漫畫均取材于中國近代歷史人物林則徐的事跡。請根據圖中內容及所學知識簡單介紹一下林則徐的主要事跡。(2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鴉片戰爭中國慘敗的重要原因。(1分)你認為這場戰爭中國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3)依據材料三指出英國發動戰爭的直接原因。(1分)中國被迫接受英國的“條件”寫在什么條約里?(1分)這些條件對中國社會產生的最主要影響是什么?(2分)30.在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中,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無數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尋中華崛起之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器物之路】材料一: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采用西方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著名的有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等。這些企業經費由清政府調撥,產品分配給軍隊。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創辦了另一批企業,如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等,他們希望通過創辦這類企業,將產品投放市場,同外國人競爭,“分洋商之利”。(1)根據材料一分析,洋務運動60年代和70年代創辦的企業有什么不同?(2分)洋務派的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義?(2分)【制度變革】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舉人在“公車上書”的吶喊聲中展示了近代先進知識分子的覺醒,也由此揭開了一場政治變革運動的序幕.(2)材料二中“政治變革運動”是指什么運動?(1分)其結果如何?(1分)材料三:武昌起義爆發后,南方各省紛紛獨立,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便將剪辮子納入反清革命,剪辮子成了一股風潮。廣東光復后,人們自覺剪掉辮子,廣州一天剪辨子者有20多萬人,城里的理發店從早到晚,排起了長隊,非常擁擠。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北京2月12電:“……年幼的末代皇帝溥儀今天退位。”《泰晤士報》評論說,清朝統治不復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國已經正式成為一個共和國。(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革命?(1分)根據材料三概括這場革命的歷史貢獻。(2分)【思想解放】材料四:陳獨秀說: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理論、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的一切黑暗。(4)根據材料四,判斷材料所述的是一場什么思想解放運動(1分)?材料四反映的這場運動對東西方文化采取了絕對肯定和絕對否定的態度,你覺得應該怎樣對待東西方文化?(2分)【新的征程】材料五: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帶領中國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奮斗,建立新中國,并逐步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5)綜合上述材料,你對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探索有什么認識?(2分)31.在近代文明的轉型中,世界力圖“改變中國”,而我們不能只是仇恨和憤怒,我們不能狹隘地站在愛新覺羅家族政權的立場上,而是應該站在文明中國的立場上。“清代中國”需要改變,封閉和孤立的,腐朽和沒落的,我們自己也在內部改變,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戊戌變法,無論是辛亥革命,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無論是李鴻章,還是康有為,無論是孫中山,還是毛澤東,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都在嘗試利用各種方法,內部改變著“清代中國”,不斷催生著一個嶄新的新中國。——裴鈺《改變中國》請根據以上材料提煉一個相關的觀點,并根據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對所提煉的觀點加以論述。(10分)要求:觀點鮮明,選擇12個史實加以論證,并根據論證得出結論。語言簡潔,字數100字左右。32.【遵守社會規則弘揚正能量】(10分)王某在地鐵上吃東西并亂扔垃圾,面對其他乘客的勸阻,聲稱這是她的自由。這種行為破壞了乘車環境,擾亂了地鐵正常的乘車秩序,公安機關依據法律規定對王某處以行政拘留。(1)請你根據上述材料判斷,王某的行為違反了哪些社會規則?(4分)(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的知識對王某的言行進行評析。(6分)33.【防止電信詐騙學會自我保護】(12分)材料一:10月24日某省政府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自6月8日開展打擊治理電信詐騙犯罪"百日行動”以來,該省共破獲電信詐騙案件2.6萬起、抓獲嫌疑人3.7萬名。材料二:泰安市岱岳區一位全職媽媽于某從小區樓上跳下,引起了廣泛關注。于某被人引導刷單、涉詐APP,家庭積蓄被騙并欠下巨額借款無力償還,無奈之下選擇輕生。(1)結合材料一,說一說為什么要嚴厲打擊電信詐騙?(4分)(2)材料二中于某的遭遇令人痛心,也表明防止電信詐騙的緊迫性。請在下面的防詐小妙招中寫兩條。(4分)(3)班級準備開展一次防電信詐騙的主題教育活動,請你設計兩種活動形式。(4分)?34.【以案說法增強法治觀念】(10分)案例一:八年級某校學生胡小菲,經常違反校級班規,多次參與敲詐勒索。10月25日她糾集并指使低年級學生,在公共廁所毆打他人,并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