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第1章種群及其動態 課時練習題及章末測驗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第1章種群及其動態 課時練習題及章末測驗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第1章種群及其動態 課時練習題及章末測驗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第1章種群及其動態 課時練習題及章末測驗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2第1章種群及其動態 課時練習題及章末測驗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章種群及其動態

第1節種群的數量特征..................................................1

第2節種群數量的變化.................................................12

第3節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27

章末綜合檢測...........................................................35

第1節種群的數量特征

基礎過關練

題組一種群密度及其調查方法

1.下列關于種群和種群密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池塘中的所有魚是一個種群

B.一塊棉田中所有同種的跳蛹、蝗蟲是一個種群

C.可以用某地區灰倉鼠每年新增的個體數表示其種群密度

D.每平方米草地中雜草的數量即雜草種群的種群密度

2.(2021安徽合肥六校高二上期末)下列可以稱為種群密度的是()

A.一個池塘中各種魚的密度

B.全世界的人口密度

C.一片森林中全部生物的密度

D.一片森林中全部蛇的密度

3.(2021遼寧錦州高二上期末)某科技小組在調查一塊草場中灰倉鼠的數量時,

一夜間捕獲了50只灰倉鼠,將捕獲的灰倉鼠做好標記后在原地放生;過一段時間,

在同一地點捕獲了52只灰倉鼠,其中有上次標記的個體13只,則該草場中灰倉鼠

的種群數量大約為()

A.50只B.200只C.400只D.100只

4.(2021遼寧朝陽高二月考)用樣方法調查某種喬木植物種群的密度時,下列做

法合理的是()

A.先將樣方內的個體進行標記后再計數

B.采用等距取樣法,適當減少樣方的數量

C.進行隨機取樣,適當擴大樣方的面積

D.采用五點取樣法,適當縮小樣方的面積

5.下列關于種群密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調查趨光性農業害蟲,可用黑光燈進行誘捕

B.可用樣方法調查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

C.動物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只有標記重捕法

D.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時一定要做到隨機取樣

6.在多數情況下,常采用估算的方法計算種群密度,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運用標記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時,若部分個體身上的標記物脫落,則所得到的

種群密度數值偏大

B.運用標記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時,所做標記應當醒目,以便再次捕捉

C.計數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取其最大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算值

D.運用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不統計正好在樣方邊線上的個體

7.請根據調查某雙子葉草本植物種群密度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用樣方法調查時,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不能摻入主觀因素。

調查地塊的長與寬相差不大時常用的取樣方法是。

(2)調查植物的類型不同時,樣方面積應該不同,如調查喬木種群密度時,樣方面

積要比調查草本植物種群密度時的樣方面積o

(3)某同學采用樣方法對某種植物進行計數,如圖是其中一個樣方中該植物的分

布情況(注:圖中黑點表示該種植物),對該樣方中該種植物進行計數時,應記錄的

數目是o

(4)若某長方形地塊長、寬分別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個樣方,則抽

樣時相鄰樣方的中心距離為0若調查中小樣方為1mXlm,對某種植物

種群調查的結果為12株、18株、16株、16株、15株、13株、15株、11株、

13株、11株,則所調查種群的密度為

題組二種群的其他數量特征及其聯系

8.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對種群數量特征描述的是()

A.2019年底,某市常住人口性別比例為1.07:1

B.近年來,某市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

C.克隆羊多莉已經死亡

D.外來物種的入侵導致某松樹種群死亡率升高

9.(2021遼寧葫蘆島高二下期末)如圖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曲線。

該人群的年齡結構將()

u時間

A.由穩定型變為增長型

B.由衰退型變為穩定型

C.由增長型變為穩定型

D.由穩定型變為衰退型

10.下列有關種群的敘述,正確的是()

A.樣方法只能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

B.種群密度大的種群,其個體數量一定大于種群密度小的種群

C.性別比例通常影響種群的出生率,不影響種群的死亡率

D.當種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時,該種群數量一定會減少

11.如圖是根據某地人口數據繪制的相關信息圖示,該圖反映出的信息:①表示年

齡結構,②可計算性別比例,③可用于計算種群密度,④可計算出生率與死亡率。

以上表述可以成立的是()

年齡(歲)

100+0.0%0.0%

95-99d0.0%0.0%?

90-940.1%0.0%

85-890.2%|J0.3%

80-840.5%|J0.6%

0.9%!□0.9%

75-79

70-74-1.4%■~)1.5%

65-69-2.5%■ZZJ2.5%

60-6427/自□2.7%

55-593.4%■口3.2%

50-544.3%■-14.2%

45^49-4.4%■_|4.3%

3.6%-

40-44-口3.4%

35-393.5%?□3.3%

30-344.7%■口4.3%

25-29-4.2%■13.8%

20-243.1%.12.8%

15-192.9%.]2.5%

10-14,()%E二]2.6%

5-9-3.2%■2.7%

(M.3.1%|2.7%

10%8%6%4%2%0%2%4%6%8%10%

百分比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2.種群的年齡結構大致可分為圖示a、b、c三種類型,據圖分析,下列表述錯誤

的是()

A.種群的年齡結構為圖中b所示類型時,種群數量能一直保持穩定

B.漁業生產要嚴格控制漁網孔眼大小以保護幼魚,捕撈后該水域魚各種群的年齡

結構可能為圖中a所示類型

C.農業生產上應用性引誘劑來干擾害蟲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該種害蟲的年齡結

構為圖中c所示類型

D.調查顯示近年我國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人口緩慢增長,說明我國人口年齡結

構為圖中a所示類型

13.在農業生產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降低害蟲的種群密度。如在南方茶園中,利用

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誘餌,散發出類似雌性昆蟲性外激素的氣體,引誘雄蟲前來

從而掉在誘餌下的水盆中。下列與之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這種方法的直接影響是改變了昆蟲的性別比例

B.這種方法可使害蟲種群密度明顯降低,其密度降低的直接原因是降低了種群的

出生率

C.這種方法通過改變種群的性別比例來影響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進而影響種

群密度

D.若該種群是具有趨光性的昆蟲,可用黑光燈進行燈光誘捕來調查其種群密度

14.(2021山東青海海東高二上期末)圖1、圖2為種群數量特征的兩個概念圖。

回答下列問題:

圖1

?ryi

)TE種群密度產一|乙

圖2

(1)圖1中能預測一個種群數量變化趨勢的是(填字母),誘殺害蟲的雄蟲

可以降低害蟲的出生率,原因是破壞了害蟲的(填字母)o

(2)圖2中甲的含義是,乙的含義是o

(3)調查田鼠種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0在正常操作無誤的情況下,

調查所得數據一般大于實際數據,原因

是o

能力提升練

題組一種群密度及其誤差分析

1.下列關于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減小樣方的面積便于統計個體數量,能降低調查的誤差

B.采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差距大的樣方內數值應舍棄

C.用樣方法調查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樣方面積一般為1X1m?

D.宜選擇蔓生或叢生的單子葉植物作為樣方法調查的對象

2.(2021山東青島高二上期末改編)某科技小組調查一塊面積為16hm?的森林里

灰喜鵲和畫眉的種群密度,在該區域內隨機設置了若干捕鳥網。第一天捕獲鳥共

306只,將捕獲的鳥做好標記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點再放置同樣數量

的捕鳥網,捕獲鳥共298只,捕獲結果統計如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捕獲總鳥數灰喜鵲畫眉

第一次捕捉30648(標記后放生)37(標記后放生)

43(其中6只有標32(其中8只有標

第二次捕捉298

記)記)

A.為了結果的可靠性,標記物對標記對象的生理習性不能有影響

B.根據統計結果估算該區域灰喜鵲大約有344只,畫眉大約有148只

C.第一次放生后,擴大調查的范圍,重捕后標記個體占被誘捕總數的比例上升

D.由于標記的個體被再次捕獲的概率下降,所以鳥的實際數量可能更少

3.(不定項)如圖為三個不同森林中甲、乙、丙3個灰松鼠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

數目所占比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未來一段時間內種群甲的個體數量會增加

B.在近期內種群乙的個體數量一定會保持穩定

C.種群丙當前的個體數量在三個種群中最多

D.天敵遷入可能會使灰松鼠種群的年齡結構發生變化

題組二種群不同數量特征及其聯系

4.科研人員對某島嶼一年內社鼠種群的數量和性比(帛:£)進行研究,結果如圖

所示,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II月

A.決定該島嶼社鼠種群數量變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標記重捕法獲取該島嶼社鼠種群數量變化的數據

C.社鼠雌性個體在9~11月份的生存能力低于雄性個體

D.社鼠種群密度較低時,較高性比有利于種群密度的恢復

5.長爪沙鼠是某草原鼠害的主要物種。若用滅鼠劑防治,長爪沙鼠種群數量會迅

速恢復。為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科研人員研究了不育劑EP-1對當地長爪沙鼠種

群數量的影響。3月初在實驗區投放不育劑餌料,對照區為自然狀態;3~10月間定

期取樣調查種群數量和幼體(0~1月齡)比例(研究期間長爪沙鼠遷入和遷出情況

不明顯,忽略不計),其中幼體比例統計結果如圖。

⑴調查長爪沙鼠的種群密度時,在0.5hn?的樣地上,第一次捕獲60只,標記后

放回,第二次捕獲的40只中有20只帶標記。據此估算,樣地上長爪沙鼠的種群密

度約為。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某種害蟲的雄性個體,改變了害蟲種群正常

的,直接

使降低,從而使該種害蟲的明顯降低。

⑶與對照區相比,實驗區長爪沙鼠種群的繁殖高峰出現的時間,出生率

總體水平o

(4)種群密度的應用有農田雜草狀況調查、瀕危動物保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答案解析

基礎過關練

1.B2.B3.B4.C5.C6.A8.C9.A

10.C11.A12.A13.C

1.B種群是指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形成的集合。一個池塘中的

所有魚包含多個物種,A錯誤;跳蛹即蝗蟲的幼蟲,一塊棉田中所有同種的跳蛹、

蝗蟲包含該種群中所有的個體,屬于一個種群,B正確;種群密度是指種群在單位

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種群新增個體數只包含種群的部分個體,C錯誤;雜

草不屬于同一種群,D錯誤。

易錯警示種群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定空間”“同種生物”“所有個體”。

針對變態發育的生物,種群應包含成體和幼體。

2.B種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形成的集合,種群密度是

指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教材第2頁)。一個池塘中各種魚不是

同種生物,不屬于同一種群,其密度不可以稱為種群密度,A錯誤;全世界的人屬

于同一物種,全世界的人口密度屬于種群密度,B正確;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有

多個物種,不屬于同一種群,其密度不可以稱為種群密度,C錯誤;一片森林中全

部的蛇存在多個物種,不屬于同一種群,其密度不可以稱為種群密度,D錯誤。

3.B根據標記重捕法計算公式:種群中個體數(加:標記總數=重捕總數:重捕

中被標記的個體數,即N:50=52:13,滬200,B正確。

4.C直接對樣方內的個體進行計數,無需標記,A錯誤;喬木體積較大,應適當增

加樣方的數量,B錯誤;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時,應隨機取樣,喬木體積較大,應

適當擴大樣方的面積,C正確,D錯誤。

5.C對于有趨光性的昆蟲,可以用黑光燈進行燈光誘捕來估算它們的種群密度

(教材第2頁),A正確;可用樣方法調查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B正確;調查活動

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的種群密度可用標記重捕法,調查活動能力弱、活動

范圍小的動物的種群密度常用樣方法,C錯誤;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時一定要

做到隨機取樣,D正確。

6.A運用標記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時,部分個體身上的標記物脫落,會導致重捕

時帶標記的個體數減少,因此計算所得到的種群密度數值偏大,A正確;運用標記

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時,標記個體與未標記個體被捕捉的概率應相等,所做標記

不能太過醒目,B錯誤;運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時,應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

均值作為種群密度估算值,C錯誤;運用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應統計

樣方內部的個體以及樣方邊線相鄰兩邊及其夾角上的個體,D錯誤。

7.答案(1)隨機取樣五點取樣法(2)大(3)8(4)10m14株/m?

解析(1)用樣方法調查時,取樣的關鍵是隨機取樣,避免摻入主觀因素。根據被

調查對象分布的狀況和地段形狀,可以有不同的取樣方法,五點取樣法一般適用

于調查長寬相差不大的地塊,等距取樣法則適合狹長地帶。(2)喬木個體較草本植

物大,占地面積也大,故根據被調查對象的不同,應適當調整樣方的大小。一般情

況下,調查對象為草本植物時,選用1mX1m的樣方,灌木選用4mX4m的樣方,

喬木選用10mXIOm的樣方。(3)樣方法的計數原則是“計上不計下,計左不計

右”。(4)長為100m的地帶利用等距取樣法取10個樣方,應每隔10m取一個樣

方,即兩個相鄰樣方的中心距離是10m;調查得到的種群密度是每個樣方中種群

密度的平均值,即(12+18+16+16+15+13+15+11+13+11)+10=14(株/nO。

8.CA選項是對種群性別比例的描述,性別比例屬于種群數量特征,A不符合題

意;B選項是對種群年齡結構的描述,年齡結構屬于種群數量特征,B不符合題

意;C選項是對個體的描述,不是種群數量特征,C符合題意;外來物種的入侵導致

某松樹種群死亡率升高,死亡率屬于種群的數量特征,D不符合題意。

9.A據題圖分析,起初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時該人群的年齡結構為穩定型;之

后出生率逐漸增加,死亡率逐漸減少,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種群密度增加,年

齡結構為增長型,所以該地人群的年齡結構由穩定型變為增長型,A正確。

10.C樣方法既可以調查植物的種群密度,也可以調查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

的動物的種群密度,A錯誤;種群是指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同種生物所有個體形成

的集合,種群密度大的種群,其個體數量不一定大于種群密度小的種群,種群密度

與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有關,B錯誤;性別比例是指種群中雌雄個體

數目的比例,通常影響種群的出生率,但不影響種群的死亡率,C正確;在沒有遷

入和遷出的情況下,當種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時,該種群數量會減少,D錯誤。

11.A題圖中的橫坐標為百分比、縱坐標為年齡,圖中顯示了不同年齡段人群的

男女百分比,因此可以通過圖示可知年齡結構、可計算性別比例、可計算種群密

度,但無法計算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確。

12.A圖中b所示的年齡結構類型為穩定型,年齡結構為穩定型的種群,其種群

數量能保持相對穩定,但不一定能一直保持穩定,A錯誤;在漁業生產中,要嚴格

控制漁網孔眼大小以保護幼魚,捕撈后,該水域魚各種群剩余的魚主要為幼年個

體,年齡結構可能為圖中a所示的增長型,B正確;農業生產上應用性引誘劑來干

擾害蟲交尾的措施,會使害蟲種群的出生率下降,有可能使該種害蟲的年齡結構

為圖中c所示的衰退型,C正確;我國人口雖出生率逐年下降,但人口數量仍在增

長,因此,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為圖中a所示的增長型,D正確。

13.C利用性引誘劑誘殺某害蟲種群的雄性個體,直接改變了該種群的性別比

例,A正確;該方法通過誘殺雄蟲來降低種群密度,種群密度降低的直接原因是降

低了種群的出生率,B正確;改變性別比例可影響種群的出生率,不會影響死亡

率,C錯誤;對于具有趨光性的昆蟲,可用黑光燈誘捕法調查其種群密度,D正確。

14.答案(l)ba(2)出生率死亡率(3)標記重捕法田鼠被捕捉并標記

放回后,再被捕捉的難度大于未被捕捉過的田鼠

解析(1)據題圖1分析,a表示性別比例;b表示年齡結構;c表示種群密度。年

齡結構是預測種群密度變化趨勢的主要依據;人們常利用性引誘劑誘殺雄性害蟲,

改變害蟲的性別比例a,降低出生率,從而降低種群密度。(2)出生率和死亡率、

遷入率和遷出率是決定種群密度變化的直接因素,性別比例影響出生率,因此圖

2中甲代表出生率,丙代表性別比例;年齡結構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圖2中

丁代表年齡結構,乙代表死亡率。(3)田鼠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因此,常用標

記重捕法調查田鼠種群密度。在正常操作無誤的情況下,調查所獲得的數據一般

大于實際數據,是因為田鼠被捕捉并標記放回后,再被捕捉的難度大于未被捕捉

過的田鼠。

能力提升練

1.C2.C3.AD4.C

1.C減小樣方的面積會使調查的誤差增大,A錯誤;采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

度時,需計數所有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再求平均值,差距

大的樣方內數值不能舍棄,B錯誤;用樣方法調查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時,應隨

機取樣,樣方面積根據調查的對象來確定,草本植物的樣方大小一般是1灌木

的樣方大小一般是16m;喬木的樣方大小一般是100m'C正確;蔓生或叢生的單

子葉植物從地上部分難以辨別個體數目,故一般不選擇單子葉植物作為樣方法調

查的對象,D錯誤。

知識歸納利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過程中減小誤差的方法:隨機取樣;適當增

加樣方的個數,計算各樣方種群密度后取平均值;根據調查物種的不同適當增加

樣方的面積,且每個樣方的面積相等。

2.C標記物如果對標記對象的生理習性有影響,則會影響重捕中帶標記的個體

數,進而影響結果,A正確;根據計算公式:第一次捕獲并標記個體數(物/種群數

量(加=重捕中帶標記的個體數(加)/重捕總數5),進而得知灰喜鵲大約有48X43

4-6=344(只),畫眉大約有37X32+8=148(只),B正確;第一次放生后,擴大調查

的范圍,則種群個體數增加,據公式加能如々可知,第一次捕獲并標記的個體數不

變,其占種群個體數的比例下降,所以第二次捕獲的標記個體占第二次被誘捕總

數的比例下降,C錯誤;由于標記的個體被再次捕獲的概率下降,所以計算的結果

會偏大,鳥的實際數量可能更少,D正確。

3.AD分析題圖可知,種群甲、乙、丙的年齡結構分別為增長型、穩定型和衰退

型。年齡結構為增長型的種群甲,其種群數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增多,A正確;

年齡結構為穩定型的種群乙,其種群數量不一定總是保持穩定,因為種群數量還

受遷入率和遷出率等的影響,B錯誤;僅由題圖不能說明種群丙當前的個體數量

在三個種群中最多,C錯誤;種群中不同年齡段個體被天敵捕食的概率不同,天敵

的遷入可能會改變種群的年齡結構,D正確。

4.C島嶼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因此決定該島嶼社鼠種群數量變化的直接因

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確;社鼠的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可用標記重

捕法獲取該島嶼社鼠種群數量變化的數據,B正確;由題圖可知,在9~11月份,社

鼠雌性個體明顯多于雄性個體,說明社鼠雌性個體在9~11月份的生存能力高于

雄性個體,C錯誤;據題圖可知,10~11月份該社鼠種群密度有所恢復,該時期社鼠

種群有較高的性比,當社鼠種群密度較低時,較高性比有利于種群密度的恢復,D

正確。

5.答案(1)240只/hm?(2)性別比例出生率種群密度(3)晚低(4)農

林害蟲的監測與預報漁業上捕撈強度的確定

解析(1)根據標記重捕法的計算公式,該樣地上長爪沙鼠的種群數量為40X60

+20=120(只),則種群密度=120+0.5=240(只/hm')。(2)人們利用人工合成的性

引誘劑誘殺某種害蟲的雄性個體,破壞了害蟲種群正常的性別比例,直接使出生

率降低,從而使害蟲的種群密度下降。(3)據題圖分析,對照區幼鼠組成比例在5

月達到最高,而實驗區幼鼠組成比例在9月達到最高,與對照區相比,實驗區長爪

沙鼠種群的繁殖高峰出現的時間晚,出生率總體水平低。(4)種群密度的應用有農

田雜草狀況調查、瀕危動物保護、農林害蟲的監測與預報和漁業上捕撈強度的確

定等。

第2節種群數量的變化

基礎過關練

題組一建構種群增長的數學模型

1.建立數學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驟,下列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①觀察研究對象,提出問題

②提出合理的假設

③根據實驗數據,用適當的數學形式對事物的性質進行表達

④通過進一步實驗或觀察等,對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

2.下列關于種群數量變化的數學模型的說法,錯誤的是()

A.模型可以是數學公式

B.模型可以是增長曲線

C.曲線更能直接反映種群增長趨勢

D.相比于數學公式,曲線更精確

3.某同學在“研究大腸桿菌數量變化”時,提出的數學模型是爪=2"(A;代表細菌數

量,〃代表細菌繁殖代數),他建立的這個數學模型的合理假設是()

A.細菌可以通過有絲分裂不斷增加數目

B.在資源和空間無限多的理想條件下,細菌種群數量增長不受種群密度的制約

C.細菌沒有細胞核,結構簡單,分裂速度快

D.細菌微小,需要的營養物質少,繁殖速度快

題組二分析種群的“S”形增長

4.(2021山西大學附中高二上期中)田鼠是主要生活在農田中的植食性鼠類。當

田鼠種群剛遷入一個新的棲息地后,種群數量開始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種群數

量停止增長并維持相對穩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易錯)

A.田鼠種群數量停止增長時,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為零

B.田鼠的種群數量總是在環境容納量之下波動

C.人為地一次性捕殺田鼠后,其環境容納量迅速降低

D.田鼠種群數量的增長曲線為“S”形

5.(2021安徽桐城中學高二月考)如圖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兩個種群的增長

速率曲線,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t,t,t*t,時間

A.甲、乙兩種群數量的增長曲線均為“S”形曲線

B.七工時間段甲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叁時種群密度對乙種群的制約作用大于。時

D.甲種群數量最多的時刻為壇乙種群為U

6.(2021山西運城月考改編)如圖表示某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情況(不

考慮遷入和遷出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種群數量的增長曲線呈“S”形

B.b時刻相比a時亥1種內競爭更加激烈

C.從a到b,死亡率增加與天敵增加、食物短缺等因素有關

D.在b時刻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種群數量不變,所以種群數量最小

題組三辨析種群數量的“J”形和“S”形增長

7.下列關于“J”形曲線和“S”形曲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呈“J”形曲線增長的種群受環境的影響,而呈“S”形曲線增長的種群不受環

境的影響

B.兩條曲線的斜率分別代表各自的增長率

C.呈“J”形曲線增長的種群其增長速率不斷增大,而呈“S”形曲線增長的種群

其增長速率有最大值

D.從外地遷入的物種,其種群數量一定會以“J”形曲線模式增長

8.(2021遼寧朝陽建平實驗中學高二上期末)如圖所示為種群在理想環境中數量

呈“J”形增長,在有環境阻力的條件下,呈“S”形增長的曲線。下列關于種群在

某環境中數量增長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當種群數量達到e點后,種群的增長速率為最大

B.若該種群在c點時數量為100,則該種群的{值為400

C.種群數量增長過程中出現環境阻力是在c點之后

D.圖中陰影部分可表示克服環境阻力時被淘汰的個體數量

9.如圖甲表示某生物種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關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

圖乙表示該生物一段時間內種群增長速率變化的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I-------------------①

時間

ahc時間

(1)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是,決定該數量特征的直接因素除甲圖

所示的外,還有O

(2)根據圖甲給出的信息,該種群的年齡結構類型為,原因

是,若圖乙中b時刻測得該種群的個體共有390個,則其環

境容納量約為個。

(3)若一段時間后,圖甲中的①和②曲線發生重合,表明此時該生物種群數量達到.

值,對應在乙圖上的時間點為。

題組四分析種群數量的波動

10.(2021湖南長沙師大附中高二上期中)科研人員用模型建構的方法研究某個

種群數量的變化時,繪制出下圖,圖中的兒=某一年種群數量/一年前種群數量。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201廣2013年,兒保持不變,說明種群數量沒有發生變化

B.2013^2018年,種群數量先增多后減少

C.2016年該種群數量為該環境對這個種群的最大容納量

D.該圖能反映出種群數量的增長趨勢,是一種數學模型

11.如圖所示為某種群數量增長曲線,下列關于各階段種群數量變化的敘述,錯誤

O時間

A.第1階段種群數量緩慢增長

B.第2階段種群增長速率先快后慢

C.第3階段種群數量緩慢增長,接近《值

D.第4階段種群數量圍繞{值上下波動

題組五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

12.在放有5mL培養液的培養瓶中放入少量酵母菌菌種,然后每隔一天統計一次

酵母菌的數量。經過反復實驗,得出如圖所示的結果。對這一結果的分析,錯誤的

是()

A.酵母菌的數量增長呈現出“S”形的原因可能與營養液濃度有關

B.酵母菌種群數量達到200時,種內競爭達到最大

C.如果酵母菌數量過多,需稀釋后再計數

D.該培養瓶內酵母菌種群的環境容納量約為400

13.將酵母菌分為a、b、c、d四組,在相同容積的培養瓶中用不同的方式培養,

其種群增長曲線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a(每3h換

一次培養液)嚏3叫

酷3

()K|)一次培養液)

母25O

(?海換

菌224h

05<KO)

數1一次培養液)

1

(5>KO)d(不換

O培養液)

20406080100120140時間(h)

酵母菌種群增長的曲線

(1)該實驗實際上是研究對酵母菌種群數量增長的影

響。請分析a組能否沿此趨勢無限延伸?,原因

是。

(2)隨著更換培養液的時間間隔的延長,酵母菌種群的增長速率趨于降低,其可能

的限制因素是。

能力提升練

題組一綜合分析種群數量的變化

1.下列有關種群數量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隨著環境條件的改變,種群數量出現波動,小值不變

B.4值即環境容納量,就是該種群所能達到的最大數量

C.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時,種群數量一定會停止增長

D.保護野生動物的根本途徑是改善環境,提高環境容納量

2.某種群的年齡結構如甲圖所示,增長曲線如乙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的年齡結構是增長型,在為時期很可能屬于這種年齡結構

B.甲的年齡結構是穩定型,在。時期很可能屬于這種年齡結構

C.甲的年齡結構是增長型,在G時期很可能屬于這種年齡結構

D.甲的年齡結構是穩定型,在。時期很可能屬于這種年齡結構

3.某島嶼在1937年引入一批荷蘭兔,后來研究人員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得到下

列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年份/年193719381939194019411942

種群數量/

2550100200400800

A.從表中可知,該種群的環境容納量為800左右

B.該種群進入這個環境后數量呈“S”形增長

C.該物種進入該島嶼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種群數量一定越來越多

D.該種群的數量增長較快的原因之一是島嶼上的食物和空間充裕

4.(2021山東威海高二上期末)小家鼠是某地區常見的三大家棲鼠之一。據統計,

由鼠害造成的糧食損失可達到收獲量的151r20虬為掌握小家鼠遷移和數量的變

化信息,以便進行有效防治,研究人員連續四年對該地區小家鼠進行調查,其捕獲

率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捕獲率/%

A.調查小家鼠種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標記重捕法

B.圖中4飛月份小家鼠在住宅區數量高的最可能原因是出生率和遷入率高

C.對小家鼠集中殲滅的最佳時間為上半年的4飛月

D.采用加強糧食儲藏安全或室內地面硬化等方式可以減少小家鼠的環境容納量

5.對侵入某森林中的甲、乙兩種害蟲數量進行調查后,繪制成如圖所示曲線(八=

當年末種群個體的數量/前一年末種群個體的數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01234

時間(年)

A.調查年限內乙種群數量在第4年末達到最大值

B.在調查年限內,甲種群在森林中每年增加的數量不變

C.在兩曲線交點對應的時間,兩個種群的數量一定相等

D.乙種群在森林中存在環境阻力,在調查年限內出現過“S”形增長

6.(2021山東棗莊高二上期末)圖甲表示草原中某動物種群增長速率與種群數量

的關系,圖乙表示該動物某一時期種群數量的值與時間(。的關系曲線。下

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b時間

圖乙

A.圖甲中的AB段和圖乙中的ab段,由于種群初始值小,種群數量均增長緩慢

B.圖甲中CD段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圖乙中cd段種群數量增加

C.該動物在此區域的環境容納量對應圖甲中的E點和圖乙中的c點

D.影響該動物種群數量變化的直接因素是遷入率、遷出率和性別比例

7.如圖表示的是三種可能的人口增長曲線,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時間

A.在自然條件下,世界人口增長應該表現為曲線a

B.若地球上人口的環境容納量(4值)為110億,當世界人口達到110億時,種群數

量不可能繼續增長

C.資源和空間有限是曲線b與曲線a產生差別的主要原因

D.世界人口增長曲線不可能為圖中的c

8.(2021湖南岳陽一中高二上期末)科學家研究某區域中田鼠的種群數量變化,

得到該種群在數年內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線如圖所示(其中廬出生率/死

亡率)。在不考慮遷入、遷出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區域中田鼠種群存在性別、大小、年齡等特征

B.該田鼠種群增長方式為“S”形增長,c點時種群密度最小

C.田鼠種群數量在a~d期間經歷了先增加后減少,其中c、d期間一直在減少

D.若不考慮其他因素,僅由圖可知,a、b時對應的種群的年齡結構分別為增長型

和衰退型

9.(不定項)如圖為自然環境中某生物種群數量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ab段種群數量增長迅速,說明這一階段沒有死亡個體

B.cd段曲線波動的原因可能是該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斷變化

C.ab段曲線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一是食物充足

D.be段由于食物、空間和天敵等限制,種群增長率下降,此時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10.如圖為種群數量增長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種群數量增長曲線為曲線X的前提條件

是。假設A點時某動物種

群的數量為50只,之后種群數量每年增加35%,則計算20年后該動物種群數量的

算式為。

(2)若某動物種群數量增長曲線為曲線Y,B點時該動物種群的年齡結構屬于—

型。B點時用標記重捕法調查該動物種群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100只全部標

記后釋放,一段時間后進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獲個體中不帶標記的有60

只,帶標記的有20只。據此可以估算該動物種群在這一環境中的利直是一只。

(3)若曲線Y表示某地東亞飛蝗種群數量變化。為了防止蝗災爆發,可通過性引誘

劑誘殺雄蟲改變種群的,由此降低種群的,從而有效

防止蝗災爆發;也可以通

過(答出一點即可)

措施使C點下移。

題組二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

11.某生物實驗小組將酵母菌接種到裝有10mL液體培養基的試管中,通氣培養并

定時取樣計數,然后繪制增長曲線。圖甲是小組成員用血細胞計數板觀察到的培

養結果(樣液稀釋10倍,血細胞計數板規格為1mmX1mmXO.1mm),圖乙曲線a、

b是兩批次酵母菌培養的結果。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調查方法為,取樣時應先振蕩試管,目的

是o制片時應該在蓋蓋玻片(填“前”或“后”)滴加

樣液。

(2)在計數前,采用臺盼藍染液染色;若細胞被染成藍色,則(填“需要”

或“不需要”)計數。計數時,若圖甲雙線邊內有4個細胞為藍色,此時試管中酵

母菌數量約為個。

(3)比較圖乙中^時兩批次培養的種群的增長速率、種內競爭的強度依次

是、o(填“a>b”“a=b”或“a〈b”)。

(4)0時兩批次培養液中營養物質的剩余量(填“相同”或“不同”),

可能的原因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基礎過關練

1.A2.D3.B4.D5.D6.D7.C8.D

10.D11.C12.B

1.A建構數學模型的一般步驟:觀察研究對象,提出問題一提出合理的假設一根

據實驗數據,用適當的數學形式對事物的性質進行表達f通過進一步實驗或觀察

等,對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教材第7頁),A正確。

2.D數學公式準確地表達了自變量和因變量的關系,而曲線圖是根據某些點描

繪出來的,只能反映一些自變量對應的因變量的準確值,對于其他值只能大致估

計,所以曲線圖的模型不夠精確,D錯誤。

3.B題述數學模型為種群“J”形增長的數學模型,是在食物與空間條件充裕、

氣候適宜、沒有天敵和其他競爭物種等的理想條件下建立的,此時種群數量增長

不受種群密度的制約,B正確。

4.D由題意知,田鼠種群數量的增長曲線呈“S”形,當種群數量增長達到穩定時,

該種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而不是均為0,A錯誤,D正確;田鼠的種群數量達到4

值后,圍繞4值上下波動,B錯誤;一定的環境條件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

環境容納量(教材第9頁),在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人為地一次性捕殺田

鼠后,其環境容納量不變,C錯誤。

易錯警示關于環境容納量(4值)的理解

(1)種群數量達到{值后,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圍繞{值上下波動。

(2)同一種群的{值會隨環境條件的改變而發生相應的改變。若環境條件有利于

種群的生存,則4值變大,否則變小。

5.D由題圖可知,甲、乙兩種群的增長速率都先增加后減小,種群數量增長曲線

均為“S”形曲線,A正確;功工時,甲種群增長速率大于0,所以出生率大于死亡

率,B正確;乙種群在3時,增長速率最大,出生率與死亡率的差值最大,而在G時,

增長速率為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時種群密度達到最大,種內競爭加居對乙

種群的制約最大,C正確;甲種群和乙種群分別在右和友時達到《值,所以甲種群

數量最多的時刻是如乙種群數量最多的時刻是篇D錯誤。

易錯警示種群增長速率先增加后減小時,種群數量呈“S”形增長;種群增長速

率不斷增加時,種群數量呈“J”形增長。

6.D從圖中可以看出,該種群數量的增長曲線呈“S”形,A正確;b時刻種群數量

多于a時刻,所以b時刻較a時刻種內競爭更加激烈,B正確;從a到b,該種群數

量增加,可使其天敵數量也增加,而天敵數量增加會導致該種群的死亡率增加,另

外,死亡率增加還與食物短缺等因素有關,C正確;分析圖可知,該種群的數量一

直在增加,b時刻種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種群數量基本不變,b時刻種群數量

不是最小的,D錯誤。

7.C種群數量的增長都受環境的影響,A錯誤。兩條曲線的斜率表示的是種群增

長速率,B錯誤。增長速率是單位時間內新增加的個體數,即增長速率=一定時間

內增加的個體數/時間,種群呈“J”形增長時,增長速率不斷增加;呈“S”形增長

時,增長速率先增加后減小,其種群增長速率有最大值,C正確。從外地遷入的物

種,開始時環境資源豐富,種群數量增長較快,但自然情況下食物和空間條件等總

是有限的,所以不會以“J”形曲線模式增長,D錯誤。

8.D當種群數量達到e點后,種群數量達到了環境容納量,此時種群的增長速率

為0,A錯誤;若該種群在c點時數量為A72=100,則該種群的(值為200,B錯誤;

由圖分析可知,兩條曲線在b點后不再重合,故種群數量增長過程中出現環境阻

力是在b點之后,C錯誤;圖中陰影部分可表示在環境阻力作用下被淘汰的個體數

量,D正確。

9.答案(1)種群密度遷入率和遷出率(2)增長型出生率大于死亡率780

⑶4c

解析(1)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決定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有出生

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2)分析甲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該種群數量

為增長型;乙圖中b處對應種群數量為K/2,c處種群數量達到環境容納量,即K

值,因此若圖乙中b時刻測得該種群的個體共有390個,則其環境容納量約為780

個。(3)若一段時間后,圖甲中的①和②曲線發生重合,即出生率=死亡率,則種群

的增長速率為0,說明此時該生物種群數量達到/值,對應乙圖上的c點。

10.D4=某一年種群數量/一年前種群數量,201T2013年,A保持不變,但一直

大于L說明該期間種群數量一直增長,A錯誤;2013~2018年,A一直大于1,說明

該期間種群數量一直增長,B錯誤;根據圖中數據,不能確定相應環境對這個種群

的最大容納量,C錯誤;題圖能直觀地反映出種群數量的增長趨勢,是一種數學模

型,D正確。

11.C第1階段種群增長速率較低,種群數量增長緩慢,A正確;第2階段種群增

長速率先快后慢,在K/2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快,B正確;第3階段種群數量超過了K

值,種群數量先上升后下降,C錯誤;第4階段種群數量圍繞{值上下波動,D正確。

12.B當食物和空間條件有限時,種群數量增長呈“S”形曲線,所以酵母菌的數

量增長呈現出“S”形的原因可能與營養液濃度有關,營養液的量是一定的,A正

確;由圖分析可知,酵母菌的環境容納量約為400,當酵母菌的數量為200,即K/2

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快,但種內競爭沒有達到最大,B錯誤,D正確;如果酵母菌數

量過多,為了方便對酵母菌計數,應先將培養液按比例稀釋處理,然后再計數,C

正確。

13.答案⑴環境因素(營養物質濃度或代謝廢物的濃度或pH變化等答案合理

即可)不能酵母菌生存的空間和營養物質是有限的(2)營養物質不足、有害

代謝產物沒有及時排出

解析(1)題述實驗研究的是在不同環境條件下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由于培

養液提供的營養物質和培養瓶的空間是有限的,所以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增長會受

到限制。(2)更換培養液的時間間隔的延長會造成酵母菌種群增長速率下降,其原

因可能是營養物質不足、有害代謝產物沒有及時排出等。

能力提升練

1.D2.C3.D4.C5.D6.B7.C8.C

9.AD

1.D4值是指環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

即環境容納量,環境條件改變,4值也會改變,A、B錯誤;決定種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時,種群數量不一定停

止增長,C錯誤;保護野生動物的根本途徑是改善棲息環境,提高環境容納量,D正

確。

2.C甲中幼年個體明顯多于老年個體,該種群年齡結構為增長型。由題圖可

知,G時期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此時種群的年齡結構為增長型;而七時期種群的

增長速率為0,此時種群的年齡結構為穩定型,C正確。

3.D分析表格數據可知,該荷蘭兔種群的增長倍數為2,說明這幾年間,該種群

數量增長曲線為“J”形,暫時沒有出現環境容納量,A、B錯誤;由于該島嶼的環

境資源和空間有限,該物種進入該島嶼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種群數量不會一直越來

越多,C錯誤;由于該島嶼上的食物和空間等充裕,故該種群的數量增長較快,D正

確。

4.C小家鼠的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調查小家鼠種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為標記

重捕法,A正確。圖中4~6月,農田區小家鼠數量減少,可能是遷移到了住宅區;同

時,4飛月氣候舒適,小家鼠的出生率可能升高,B正確。如果4飛月殲滅小家鼠,

農田的小家鼠數量仍然很多,不利于集中有效殲滅,對小家鼠集中殲滅應選擇在

10月后至來年2月前進行,此階段在住宅區殲滅小家鼠,農田區又不利于其生

存,C錯誤;采用加強糧食儲藏安全或室內地面硬化等方式改變小家鼠的生存環

境,使其不適宜小家鼠生存,以達到減小小家鼠環境容納量的目的,D正確。

5.D由題圖知乙曲線在廣3年才大于1,種群數量增加,3年后4小于1,種群

數量減少,說明在第3年末種群數量達到最大值,A錯誤;甲種群的4=1.5,表明甲

種群數量不斷增加,且呈指數增長,所以每年增加的數量是變化的,B錯誤;在兩

曲線交點對應的時間,甲、乙種群的X雖然相同,但兩個種群的初始數量未知,

故兩個種群的數量不一定相等,C錯誤;由圖可知,乙種群的A先增加后減小,3

年后A小于1且一直在減小,則乙種群數量先增多后減少,乙種群在森林中存在

環境阻力,在調查年限內出現過“S”形增長,D正確。

6.B圖甲表示草原中某動物種群增長速率隨種群數量增加而先增大后逐漸減小

為0,當種群數量達到C點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說明該種群增長規律符合“S”

形增長曲線。當種群增長速率減小至0時種群數量達到《值,當種群增長速率為

最大時,種群數量C為/2。圖乙表示該動物某一時期種群數量從TZV的值與時

間(1)的關系曲線,其中從的值相當于種群增長倍數4。當兒大于1時,種

群數量增長,當人等于1時,種群數量基本不變,當4小于1時,種群數量減少。

圖甲中的AB段種群數量在逐漸增加,而圖乙中的ab段MT4的值小于1,種群數

量逐漸減少,A錯誤;圖甲中CD段種群仍然在逐漸增加,此時段種群的出生率大于

死亡率,圖乙中cd段N.\/N,的值大于1,種群數量在逐漸增加,B正確;該動物在此

區域的環境容納量對應圖甲中的E點,但不對應圖乙中的c點,因為超過c點時種

群數量還在增加,C錯誤;影響該動物種群數量變化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

率、遷入率和遷出率,D錯誤。

7.C在自然條件下,世界人口增長呈“S”形曲線,應該表現為曲線b,A錯誤。“S”

形曲線具有{值,若{值為110億,當人口達到110億時,數量可以繼續增長,但是

會圍繞110億上下波動,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