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模擬試卷_第1頁
中國近代史模擬試卷_第2頁
中國近代史模擬試卷_第3頁
中國近代史模擬試卷_第4頁
中國近代史模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擬試卷一公布時間:-7-1222:48:49

一、單選題(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種是對的的。每小題1分,共20分)1、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是()。A、《四庫全書》B、《永樂大典》C、《資治通鑒》D、《古今圖書集成》2、甲午戰爭后,日本通過()強迫中國賠款2億兩白銀,并用此款進一步擴充軍備,繼續侵華。A、《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B、《何梅協定》C、《馬關公約》D、《尼布楚公約》3、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臨時政府是()性質的政權。A、資產階級共和國B、君主立憲制C、代表大地主和買辦資產階級利益D、代表官僚資產階利益4、下列不是“一戰”戰敗國的是()。A、德國B、保加利亞C、奧匈帝國D、塞爾維亞5、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早暴發在()。A、中國B、歐洲C、非洲D、太平洋6、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下列哪家機構不含有發行現金權力?()A、中國銀行B、交通銀行C、中國農民銀行D、資源委員會7、五四運動第一階段的主力是()。A、知識分子B、工人階級C、農民階級D、青年學生8、19前后,大量馬克思主義著作被翻譯,其中《共產黨宣言》是由()翻譯的。A、陳望道B、辜鴻鳴C、蔡和森D、瞿秋白9、中國共產黨將“減租減息”政策改為沒收地主土地分派給農民政策的文獻是()。A、中共閩西一大決策B、五四批示C、中國土地法大綱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10、毛澤東指出人民軍隊建設的最根本原則是()。A、黨指揮槍B、官兵一致C、軍民一致D、民主建軍11、我國第一種五年計劃重要指標提前完畢的時間是()。A、1955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12、為人民民主專政和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經濟基礎和物質基礎的是()。A、國家資本主義經濟B、私人資本主義經濟C、個體經濟D、國營經濟13、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我國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實施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是()。A、經銷代銷B、加工訂貨C、統購包銷D、公私合營14、中共中央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在()。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15、我國最早完畢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都市是()。A、上海市B、天津市C、廣州市D、北京市16、1962年七千人大會的重要歷史作用是()。A、動員全黨為戰勝困難局面而團結奮斗B、肅清了“左”傾錯誤的危害C、擬定了調節國民經濟的方針D、糾正了“反右傾”斗爭的錯誤17、電影《活著》中的一種場景:一種小孩找出父親用的鐵皮包的箱子要交給街道干部用來煉鋼。它描繪的事件應當發生在()。A、土地改革運動時期B、三大改造運動中C、“大躍進”運動中D、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18、在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A、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要經歷的起始階段。B、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C、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階段。D、從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階段。19、1946年12月,北平發生了抗議()暴行的學生運動。A、國民黨B、美軍C、日軍D、城管20、1947年5月,南京、北平等地發生了()的學生運動。A、反饑餓、反內戰B、反貪污、反毒品C、反拉壯丁、反內戰D、反貪官、反洗黑錢二、多選題(在備選答案中,有兩項或兩項以上的對的答案,多選、錯選、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20分)1、太平天國運動含有不同于以往農民戰爭的新特點涉及()。A、以宗教發動起義,沖擊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B、公布了近代史上第一種比較系統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C、有力的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D、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深。2、國民革命軍北伐的敵人有()。A、吳佩孚B、孫傳芳C、張作霖D、陳炯民3、構成國民革命統一戰線政治聯盟的階級涉及()。A、工人階級B、農民階級C、都市小資產階級D、民族資產階級4、1927年中共“八七會議”擬定的方針是()。A、放手領導工農運動B、建立革命統一戰線C、開展土地革命D、武裝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5、抗戰早期敵后游擊戰爭的作用有()。

A、配合了正面作戰B、抗擊了侵華日軍的主力

C、對日軍后方構成戰略威脅D、徹底粉碎了日軍速戰速決的計劃6、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是指()戰役。A、徐州B、淮海C、平津D、濟南E、遼沈7、中國共產黨戰勝敵人的法寶是()。A、統一戰線B、根據地建設C、武裝斗爭D、土地革命E、黨的建設8、農村合作化運動的成功經驗是()。A、變化過快,形式過于簡樸劃一B、在土地改革的基礎上,充足發揮農民的主動性,即領導農民走向互助合作道路。C、采用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等由低檔到高級的環節和形式。D、貫徹依靠貧下中農、團結中農的階級路線。9、1971年中國沖破美國的重重阻撓,恢復了在聯合國的正當席位。這一事實能夠闡明()。A、第三世界日益成為國際事務中的一支重要力量B、美國孤立中國政策徹底破產C、聯合國不再是某一大國操縱的工具D、合理的國際政治秩序正在形成10、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曾經五次提出黨的總路線或基本路線,其中屬于對的的部分是()。A、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總路線。B、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總路線。C、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鼓足干勁、力求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D、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E、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1、簡述四項基本原則的提出及其意義。2、簡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3、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基本內涵有哪些?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何?4、簡述中共“八大”的成果與局限性。四、敘述題(20分)如何評價“文化大革命”前十年的社會主義建設?模擬試卷一答案公布時間:-7-1222:49:37

一、單選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5:ACADA;6-10:DDABA;11-15:BDDCD;16-20:ACBBA。二、多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多選、錯選、漏選均不得分):1-5:ABCD;ABC;ABCD;CD;AC。6-10:BCE;ACE;BCD;ABC;ABE。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1、答:(1)為了對的地貫徹解放思想的方針,1979年3月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鄧小平代表黨中央重申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2)意義:①四項基本原則是全黨團結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的政治基礎;②也是社會主義當代化建設事業順利進行的根本確保;③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重要構成部分;④是我國的立國之本。⑤只有在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才干把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進一步集中到建設社會主義當代化強國這個偉大目的上來。2、答: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構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堅持持久抗戰,抗擊和牽制著日本陸軍主力,不僅遏制了日本的“北進”計劃,遲滯了日本的“南進”步伐,并且大大減輕了其它戰場的壓力,為同盟國軍隊完畢太平洋戰場的戰略轉折和實施戰略反攻發明了有利條件。中國作為亞洲太平洋地區盟軍對日作戰的重要后方基地,還為盟國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軍事情報??傊袊侨澜鐓⒓臃捶ㄎ魉箲馉幍奈鍌€最大的國家之一,是在亞洲大陸上反對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國家。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為了自己的解放,為了協助各同盟國,曾經做出了偉大的努力。3、答:工農武裝割據,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武裝斗爭為重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略陣地的三者親密結合。武裝斗爭是工農武裝割據的重要斗爭形式;土地革命是工農武裝割據的中心內容,農村革命根據地是工農武裝割據的戰略陣地。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緊密聯系、缺一不可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是共產黨和割據地方工農群眾必須充足含有的一種重要思想。4、答:(一)提出和解決的問題:(1)對的分析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畢后國內階級關系和重要矛盾變化,提出黨和國家此后的重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2)在總結第一種五年計劃期間的經驗基礎上,堅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步邁進的經濟建設方針。(3)對我國在“一五”期間形成的高度集中統一的經濟體制的改革也進行了探索。(4)提出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開展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5)根據黨的地位的變化和新形勢、新任務的規定,著重提出了加強執政黨建設問題。(二)局限性之處:(1)階級斗爭問題:提出階級矛盾已解決,但沒闡明其在新時期的地位與作用、與經濟建設的關系。(2)提出反對個人崇拜,擴大民主、健全法制,但沒有具體方法。(3)八大的路線并未堅持下去。四、敘述題(20分):答案要點:(1)成就:第一,工業生產能力大大增加,工業產量成倍增加,質量明顯提高。第二,初步建設了有相稱規模和一定技術水平的工業體系。第三,工業布局有了改善。第四,交通運輸、郵電事業有了很大發展,初步形成了以鐵路、海運和長江航運為骨干,涉及多個運輸方式構成的綜合運輸網和多個形式的郵電通信網。第五,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農業技術改造,規模宏大,獲得成效。第六,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有了新的發展??傊覀儸F在賴以進行當代化建設的物質基礎,很大一部分是這個時期建設起來的;全國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技術力量和他們的工作經驗的部分也是在這個期間培養和積累起來的。這是這個期間工作的主導方面。(10分)(2)獲得上述成就的同時,也獲得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第一,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畢后來,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必須即使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第二,社會主義生活存在著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而人民內部矛盾是大量的,必須把對的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健全和發展國家的民主生活,調動一切主動因素,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第三,在黨和國家的領導方面,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組織必須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實施集體領導和個人負責相結合的制度;一切重大問題由集體討論決定,反對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又要避免無人負責的現象發生。充足發揚民主,健全法治,反對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模擬試卷二公布時間:-7-1222:51:20

一、單選題(在備選答案中只選一種最佳的答案。每小題1分,共20分)1、中國近代史上第一種不平等公約是()。A、《北京公約》B、《辛丑公約》C、《南京公約》D、《虎門公約》2、洋務運動失敗的標志是()。A、維新運動的興起B、被迫訂立《北京公約》C、甲午中日戰爭中的失敗D、中法戰爭敗北3、“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保暖”的社會抱負出自于()。A、《新學偽經考》B、《資政新篇》C、《天朝田畝制度》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4、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早暴發在()。A、中國B、歐洲C、非洲D、太平洋5、五四運動第一階段的主力是()。A、青年學生B、工人階級C、農民階級D、知識分子6、下列哪項不是中國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中暴發的罷工運動?()A、香港海員罷工B、安源路礦工人罷工C、省港大罷工D、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7、在革命派與改良派的論戰當中,改良派的重要輿論陣地是()。A、《民報》B、《國聞報》C、《新民叢報》D、《時務報》8、下列中國近代社會思潮成為主流出現的先后次序是()。①民主共和②師夷制夷③民主科學④維新變法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④①③D、③①②④9、20世紀30年代,東北三省快速淪陷敵手的重要因素是()。A、日本侵略者蓄謀已久B、蔣介石執行不抵抗政策C、中國軍隊武器落后D、中國軍隊戰術失當10、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A、計劃經濟體制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完全由市場調節的市場經濟體制D、“以市場調節為主、計劃調節為輔”的市場經濟體制11、電影《活著》中的一種場景:一種小孩找出父親用的鐵皮包的箱子要交給街道干部用來煉鋼。它描繪的事件應當發生在()。A、土地改革運動時期B、三大改造運動中C、“大躍進”運動中D、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12、在極不正常狀況下,通過所謂《有關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罪行的審查報告》的會議是()。A、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B、中共九大C、中共九屆二中全會D、中共十大13、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我國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實施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是()。A、經銷代銷B、加工訂貨C、統購包銷D、公私合營14、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的標志是()。A、九一八事變暴發B、西安事變和平解決C、七七事變暴發D、南京大屠殺15、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A、民族區域自治B、民族自決C、民族自治D、聯邦制16、1947年,臺灣人民為反對國民黨當局的暴行,舉辦了出名的武裝起義,史稱()起義。A、二·二八B、高山C、日月潭D、三·一四17、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文獻。A、《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B、《論聯合政府》C、《中國土地法大綱》D、《有關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批示》18、“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標語是()時期提出的。A、抗日戰爭B、解放戰爭C、鴉片戰爭D、北伐戰爭19、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一屆主席是()。A、張瀾B、李濟深C、蔣介石D、孫中山20、文革暴發的導火線是()。A、《二月提綱》B、《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C、《五一六告知》D、《五七批示》二、多選題(在備選答案中,有兩項或兩項以上的對的答案,多選、錯選、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20分)1、毛澤東提出要建設“六又”政治局面指的是()。A、又有集體又有個人B、又有集中又有民主C、又有紀律又有自由D、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2、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在談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同毛澤東探索的經驗教訓的關系時指出()。A、把毛澤東已經提出,但沒有做的事情做起來。B、把他反對錯了的改正過來。C、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D、還要繼續開拓和發展。3、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曾經五次提出黨的總路線或基本路線,其中屬于對的的部分是()。A、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總路線。B、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總路線。C、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鼓足干勁、力求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D、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E、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4、19世紀50年代末,響遍中國大地的“三面紅旗”是指()。A、總路線B、反右派C、“大躍進”D、人民公社5、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逐步實現()。A、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B、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C、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D、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6、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是指()戰役。A、徐州B、淮海C、平津D、濟南E、遼沈7、中國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是()。A、富農B、都市小資產階級C、工人D、民族資產階級E、農民8、江澤民在中共十五大指出:20世紀站在時代前列的三位中國偉大人物是()。A、毛澤東B、孫中山C、周恩來D、鄧小平E、孔子9、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我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重要有()。A、委托加工、訂貨B、統購統銷C、個別公司的公私合營D、全行業的公私合營10、中國共產黨戰勝敵人的法寶是()。A、統一戰線B、根據地建設C、武裝斗爭D、土地革命E、黨的建設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1、辛亥革命為什么會失敗?2、請簡述長征精神的內涵。3、為什么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沒有實現對中國的瓜分?4、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獲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四、敘述題(共20分)如何認識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的建國32年的成就與失誤?模擬試卷二答案公布時間:-7-1222:52:01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5:CCCAA6——10:CCCBB11——15:CADCA16——20:ACBBB二、多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多選、錯選、漏選均不得分)1——5:BCDABCDABEACDABCD6——10:BCEBCEABDABCDACE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1、答:⑴從根本上說,在帝國主義時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資本主義的建國方案行不通。帝國主義與袁世凱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買辦勢力以及舊官僚、立憲派勾結絞殺了這場革命。⑵從主觀上說,領導這次革命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存在許多弱點和錯誤:①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綱;②不能充足發動和依靠群眾;③不能建立起一種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堅強的革命政黨。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弱點和錯誤本源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第1點4分;第2點6分,共10分。2、答:長征精神就是:①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根本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