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然資源復習題_第1頁
中國自然資源復習題_第2頁
中國自然資源復習題_第3頁
中國自然資源復習題_第4頁
中國自然資源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習題精選——“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局限性”選擇題1.下列有關自然資源敘述,對的的是(

)A.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和水能等等B.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中對人類有運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和水能等C.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D.自然資源只要運用合理,就能夠不停再生

2.下列自然資源中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A.森林資源

B.礦產資源

C.水資源

D.氣候資源3.下列自然資源中,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A.鐵礦石

B.石油

C.森林

D.銅礦4.我們學習用的課本和紙張,原料來自(

)A.土地資源

B.礦產資源

C.森林資源

D.水資源5.有關我國是世界資源大國的多個敘述,對的的有(

)A.耕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

B.森林面積居世界第五位C.礦產資源總值居世界第三位

D.河流年徑流量居世界第二位6.有關我國人均資源的說法,對的有(

)A.礦產資源我國為世界人均值的2/5

B.耕地和土地我國為世界人均值的l/3C.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為世界人均值的l/2

D.森林資源我國為世界人均值的l/77.緩和我國人均資源局限性的方法是(

)A.大力減少我國現在對自然資源的開發B.科學合理運用資源,保護資源,探索新資源C.使再生資源不停再生,不可再生資源合理運用D.大力進口我國缺少的多個自然資源非選擇題1.從這幅漫畫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2.看下面這段資料,回答下面問題:小小賀卡與森林資源、環保親密有關。一張賀卡從砍伐樹木、印制紙張、精美加工、集中郵寄至廢棄扔掉,其中資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和人力物力的浪費都十分驚人。據中華環保基金會對北京地區的機關、學校、公司、商社及郵電等部門的調查數據表明,僅北京市每年圣誕節至春節期間的賀卡郵寄量就達3000多萬張。以每17棵樹制造1噸紙張計算,每寄4000張卡就相稱于砍掉一棵樹,僅北京市去年就相稱于砍伐十年樹木一萬多棵。大量的賀卡吞噬著貴重的森林資源,大量的造紙黑液、廢水污染著河流湖泊,淮河污染了,巢湖污染了,海河、遼河……都在污染著!賀卡吞噬著

資源,造紙污染著

資源如果不以賀卡來互致祝愿,你能為同窗提供更加好的祝愿方式嗎?3.題目:家庭小調查內容:在第三章的學習之前,請學生回家做一種調查,內容以下:(1)你家現在居住地周邊的環境在你爺爺十三四歲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2)在你父親十三四歲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3)現在是什么樣子的?(4)從這個小調查的成果中,你得到了什么結論?目的:使學生通過調查家庭世代居住環境的變化,理解我國資源的變化狀況。4.綜合題

(1)觀察下圖,把找到的每種可再生資源用圓圈圈起來,把不可再生資源用方框框起來:(2)下面這些圖片,能夠提示你節省或保護什么資源呢?(3)小明和小紅正在議論我國自然資源的國情。小明說:“我國地大物博,許多自然資源位居世界前列,發現并探明儲量的礦種就有160多個,我國自然資源多么豐富?!毙〖t卻說:“我為我國的自然資源緊張,你看,我國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我國自然資源太貧乏了!”聽了他們的對話,你同意誰的見解?談談你對我國自然資源狀況的見解。(4)如何看待中國人均資源局限性的問題。

參考答案:選擇題1.B

2.B

3.C

4.C

5.C

6.B

7.C非選擇題1.略2.(1)森林,水;(2)略。3.略4.(1)略(2)礦產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3)我國自然資源的狀況是:總量豐富,人均局限性(4)科學地、合理的運用資源,保護資源,探索新資源,使可再生資源不停再生、更新、補充,使非可再生資源得到充足運用?!巴恋刭Y源”1.我國耕地重要分布在(

)A.非季風區

B.東部平原及低緩的丘陵地區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區

D.半濕潤、半干旱地區2.我國林地重要分布在(

)A.東北、西北和西南邊疆地區B.東北、西南的深山區和邊疆地區,以及東南部的山地C.華北、西北和東南地區D.東北山區、青藏高原以及西北山地3.我國草地重要分布在(

)A.東部季風區

B.東部平原和丘陵地區C.西部內陸高原和山地

D.半濕潤地區4.下列有關我國土地資源構成的說法,對的的是(

)A.土地資源類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B.難運用土地比重小,后備土地資源局限性C.耕地、林地比重小,難運用土地比重大D.土地資源類型多樣,后備土地資源充足5.下列屬于難運用的土地是(

)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區

B.黃土高原C.江南丘陵

D.內蒙古草原6.我國可運用土地類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建筑用地7.下列對土地資源的開發運用,對的的是(

)A.在陡坡上開墾梯田B.為了提高草場運用率,盡量增加放牧牲畜數量C.洞庭湖大面積圍湖造田D.農村新建住宅,盡量選擇荒坡地8.全國土地日是(

)A.3月25日

B.10月15日

C.6月25日

D.12月15日9.下列說法,不對的的是(

)A.依法用地,規劃用地B.因地制宜,合理運用C.占用基本農田,大力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D.加大對農田基本建設和環境治理的投入10.有關土地資源的說法,對的的是(

)A.土地是一切財富之源B.土地是可再生資源,無論如何運用都不會減少其生產力C.土地是土壤資源D.戈壁、高寒荒漠等也屬土地資源12.“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現在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重要保護的土地類型是(

)A.天然林地

B.耕地C.高山草甸

D.天然濕地13.下列人類活動,不合理的是(

)A.黃土高原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B.半干旱草原上開墾耕地C.營造“三北”防護林

D.山坡地上毀林造田14.下列地區與其重要土地運用類型連接對的的是(

)A.黃河下游地區——草地

B.長江中下游地區——水田C.大興安嶺——林地

D.內蒙古高原——旱田答案:1.B

2.B

3.C

4.C

5.A

6.A

7.D

8.C

9.C

10.AD

12.CD

13.BD

14.BC非選擇題——“土地資源”一、讀下面“我國北方和南方水土資源比較圖”及“我國重要土地運用類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我國北方和南方水土資源比較圖我國重要土地運用類型分布圖(1)我國耕地重要分布在________部________區。大致以________一線為界,以北以________(耕地)為主,以南以________(耕地)為主。(2)上述耕地分布特點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國水土資源的地區匹配與否合理?_________。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下圖表達我國各省級行政區水土流失的面積,讀圖完畢下列各題:(1)我國水土流失面積不不大于1000萬公頃的省級行政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疆面積較大,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小,重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山西面積較小,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大,重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讀漫畫“愁”,回答下列問題:(1)地球母親為什么發愁?(2)這幅漫畫揭示了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問題是___________。(3)我國與否存在這些問題?________。因素是___________。(4)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途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讀漫畫“小鳥的悲哀”,回答下列問題:(1)這幅漫畫反映了什么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請對漫畫中反映出的問題,談談你的見解,此后應如何防止這類問題的發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近年來,我國北方常發生較大的浮塵、揚沙、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請上網收集有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沙塵暴的發源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發沙塵暴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針對這一問題,你認為應采用哪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1)東

季風

秦嶺-淮河

旱田

水田

(2)我國東部臨海,受夏季風影響明顯,西北內陸地區

夏季風難以達成,降水少,年降水量的分布規律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秦嶺-淮河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限,南方降水較多,重要是濕潤地區;北方降水較少,重要是半濕潤、半干旱地區。(3)不合理

北方地多需水量大,但水資源少,南方則相反二、(1)內蒙古自治區

陜西省

甘肅省

四川省

重慶市

(2)氣候干旱

(3)地處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低,土質疏松,夏季多暴雨三、(1)人口快速增多.人多地少

。(2)人口、資源。(3)存在

人口增加.建設用地增加,人為破壞,不合理的亂占耕地,以及自然界中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日益加劇,人均耕地面積將進一步減少

。(4)控制人口數過,提高人口素質;愛惜和合理運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四、(1)因人類的亂砍濫伐,森林被砍光,許多野生動物的抱負棲息地喪失殆盡,生物多樣性被毀,并有可能因此造成水土流失、洪澇災害、土地荒漠化等環境問題。(2)森林對生態系統平衡極為重要,要避免亂砍濫伐行為的發生,必須采用以下方法: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做出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裔不負責任的事;植樹更新速度要超出運用砍伐速度,要保護森林資源的循環運用;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解決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系。五、(1)影響中國的沙塵暴源區現有境外源區又有境內源區。境外源區重要有蒙古荒漠區和哈薩克斯坦沙漠區;境內源區重要有內蒙古、新疆沙漠。(2)冬季風強勁,人類不合理的開發運用草場資源、森林資源,造成草場退化、森林覆蓋率下降、地表水分減少,加劇了沙塵天氣的橫行。(3)在北京北部的京津周邊地區建立以植樹造林為主的生態屏障;在內蒙古推動以退耕還林還草為中心的生態恢復保護帶;在河套地區和沙黃土地區,以保護水資源和天然綠洲為中心,控制沙化土地,保住天然綠洲,逐步擴大人工林;盡快建立一種與周邊國家長久合作防治沙塵暴的關系?!八Y源”1.淡水資源占全球水量的(

)A.97%

B.2.5%

C.98%

D.0.3%2.現在,人類可直接運用的淡水資源僅占全球淡水資源的(

)A.97%

B.2.5%

C.98%

D.0.3%3.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部分為(

)A.冰川水

B.河流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4.世界水日為(

)A.3月12日

B.3月22日C.4月20日

D.6月25日5.“中國水周”為每年的(

)A.3月22日~28日

B.4月22~28日C.7月1日~7日

D.8月1日~7日6.引灤入津工程是將灤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緩和(

)的嚴重缺水。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河北7.“引黃濟青”工程是將黃河水引入(

)市。A.青海

B.青島

C.青藏地區

D.山東省8.我國水資源季節分派和地分辨布不均勻,重要是受(

)的影響A.季風氣候

B.洋流因素C.地形因素

D.人為因素9.我國解決水資源局限性的重要途徑是(

)A.開發地下水、海水淡化、開發運用冰川B.嚴格控制工業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C.跨流域調水和興修水庫D.節省用水,防治水污染10.下面有關我國水資源地分辨布的說法,對的的是(

)A.水資源的季節變化大而年際變化小B.水資源外流區多,內流區少C.水資源的季節變化是秋季多,春季少D.水資源分布,北方少,南方多11.我國華北地區嚴重缺水,除自然因素外,其重要人為因素有(

)A.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B.水資源運用率低,水資源污染嚴重C.過分開發水資源D.植被破壞,水土流失12.有關黃河小浪底水庫的敘述,對的的是(

)A.位于我國地勢第一、二階梯交界處B.位于山西省并靠近三門峽水電站C.可用于供水、澆灌和發電D.能發揮防洪、減淤作用答案:1.B

2.D

3.A

4.B

5.B

6.B

7.B

8.A

9.CD

10.BD

11.AB

12.CD非選擇題——“水資源”一、填空題:1.引灤入津工程是將___________河水跨流域引入___________河水系。2.引黃濟青工程是將___________河水調入___________(市)。3.為了節省用水,農業澆灌方式要推廣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術。4.讀下面漫畫“就地取材”,闡明造成水污染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綜合題:(一)讀“南水北調引水工程圖”,回答下列問題:南水北調引水工程圖(1)南水北調工程,是指把___________水系豐富的水資源,通過引水工程調到我國缺水嚴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區。(2)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計劃是從___________(都市)的江都取長江水沿___________北上達成京津唐地區。這條線路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水系。(3)中線方案運用長江上游的___________水庫,向北到___________市后可沿___________山麓向___________市自流供水。(4)這一宏偉工程的重要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讀漫畫,回答下列問題:(1)該漫畫反映了_________問題;該問題在我國產生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2)我國水資源分布的時空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分布特點對我國水資源運用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解決途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資料分析題據有關資料,西安地表水資源和可供開采的地下水資源累計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