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計量學課件_第1頁
信息計量學課件_第2頁
信息計量學課件_第3頁
信息計量學課件_第4頁
信息計量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信息計量學第一章

論2本章主要內容信息計量學的由來和發展信息計量學的概念和內容體系信息計量的工具和方法信息計量學與相關學科31信息計量學的由來和發展信息計量學的由來信息計量學的產生背景信息計量學的發展41.1信息計量學的由來“信息計量學”(原稱“情報計量學”)名稱最早出自德文Informetrie,是由德國學者昂托·納克教授(OttoNacke)最先提出來的。在其后的文獻中很快就出現了與

之對應的英文術語Informetrics。51.2信息計量學的產生背景信息計量學是在傳統文獻計量學及科學計量學的基礎上擴展和演變而成的;信息計量學是情報學發展的需要和必然產物;信息計量學擁有一批杰出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干力量。61.3信息計量學的發展從文獻計量向信息計量發展計算機輔助的信息計量研究和應用網絡信息計量學的研究72信息計量學的概念和內容體系信息計量學的研究目的和意義信息計量學的研究對象信息計量學的概念信息計量學的內容體系82.1信息計量學的研究目的和意義信息計量學研究的基本目的;信息計量學研究的最大意義;信息計量學的理論和方法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促進和深化情報學理論研究方面的應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在信息分析和預測中的應用;信息檢索方面的應用;在科學評價方面的應用;在其他社會學科中的應用。92.2信息計量學的研究對象根據巴克蘭的解釋,信息計量學的研究對象比文獻計量學和科學計量學的研究對象都大得多。主要包括:消息(Message)數據事件實物文本和文獻102.3信息計量學的概念一般認為“信息計量學”可以分為:廣義信息計量學狹義信息計量學112.4信息計量學的內容體系從“狹義信息計量學”角度展開,其內容體系一般包括:理論方法應用123信息計量的工具和方法信息計量的數據來源信息計量的工具和應用軟件信息計量的方法體系133.1信息計量的數據來源(1)科技圖書(2)科技期刊(3)科技報告(4)會議文獻(5)專利文獻(6)標準文獻(7)學位論文(8)產品資料(9)技術檔案(10)科技報紙(11)光盤數據(12)網絡數據143.2信息計量的工具和應用軟件信息計量工具SCI即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A&HCI即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Index);ESI即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I即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ISTP即科技會議錄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CSCI即中國科學引文索引(China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TPC即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and

CitationDatabase);CSSCI即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及其引證報告。153.2信息計量的工具和應用軟件信息計量的應用軟件:MATLAB(Matrix

Laboratory);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中文譯名為統計分析系統;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中文譯名為社會科學應用軟件包。163.3信息計量的方法體系信息計量的方法體系如下:統計分析法數學模型分析法引文分析法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法174信息計量學與相關學科信息計量學的相關學科信息計量學與數學和統計學信息計量學與文獻計量學信息計量學與科學計量學信息計量學與網絡信息計量學信息計量學與科學評價學184.1信息計量學的相關學科信息計量學與其它許多學科有著一定的聯系:從其學科性質來看從影響信息計量過程的因素來看一方面它需要利用其它學科的知識、成果和方法來促進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其它一些學科也需要應用信息計量學的某些理論和方法。194.2信息計量學與數學和統計學信息計量學與數學有著極為密切的親緣關系:從產生過程來看從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來看204.3信息計量學與文獻計量學從信息計量學的概念和內容體系來看:信息計量學與文獻計量學彼此交叉滲透;又有著不盡相同的地方:研究對象不同研究范圍不同任務和方法有區別214.4信息計量學與科學計量學從研究目的來看從研究對象和方法來看信息計量學和科學計量學有很大的區別:范圍不同研究目的不同應用的領域也不同224.5信息計量學與網絡信息計量學網絡計量學和信息計量學的關系:是繼承和發展的關系;

網絡計量學是信息計量學為了適應網絡環境而發展起來的一個新型分支學科。234.6信息計量學與科學評價學科學評價應從兩個層次來理解:從狹義上看從廣義上看從目前實踐情況來看,科學評價領域有很大的擴展。244.6信息計量學與科學評價學廣義上的科學評價的范圍:?科學出版物評價?機構評價?科研工作評價?學科評價信息計量學第二章文獻信息增長規律26前蘇聯著名情報學家米哈依洛夫(А.И.Михайлов)指出:“當前,已發表文章的增長、老化和離散規律,理所當然地被視為標志科學文獻發展的最根本的規律。”27本章主要內容文獻信息流的特性及增長規律研究文獻信息增長模型(規律)文獻信息增長機理的分析281文獻信息流的特性及增長規律研究文獻信息流的概念及其特征概念:文獻所含情報的匯流稱為文獻情報流。特征:靜態特性動態特性291.2科學文獻增長的估計研究的意義研究的現狀早期發展突破性進展重點研究的方法302文獻信息增長模型(規律)指數增長模型邏輯(曲線)增長模型其他數學模型312.1

指數增長模型前期研究工作建立數學模型分析正確性局限性局限性原因提出322.2邏輯(曲線)增長模型內容分析正確性局限性局限性原因修正332.3其他數學模型線性增長模型分級滑動指數模型超越函數模型343文獻信息增長機理的分析文獻信息數量增長的原因文獻信息增長規律的解釋文獻信息增長規律的應用353.1文獻信息數量增長的原因科研經費和科技人員數量的激增專業范圍的擴大和細分化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科學技術的國際化研究的合作化和集體化研究的周期縮短、產生成果和轉化的速度加快通訊、出版技術的改進和情報工作的加強363.2文獻信息增長規律的解釋兩種因素的制約:(一)科學自身固有的發展規律;(二)是科學所處的環境條件。373.3文獻信息增長規律的應用在科學學和科技史研究中的應用在情報研究中的應用在文獻信息管理中的應用信息計量學第三章文獻信息老化規律39本章主要內容文獻信息老化及其規律的研究文獻信息老化的模型及計算方法文獻信息老化機理的分析401文獻信息老化及其規律的研究文獻信息老化的概念文獻信息老化的研究方法411.1文獻信息老化的概念關于文獻老化的基本認識①過程觀認為文獻老化是一種過程。②狀態觀認為文獻老化是一種狀態。③過程狀態辯證觀認為文獻老化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狀態。文獻老化定義情報老化定義421.2文獻信息老化的研究方法文獻管理統計數據分析方法引文分析方法數學方法綜合分析方法432文獻信息老化的模型及計算方法文獻信息老化的度量指標負指數模型Burton-Kebler老化模型Brookes積累指數模型阿弗拉米斯庫(A.Avramescu)方程442.1文獻信息老化的度量指標半衰期普賴斯指數剩余有益性指標2.2負指數模型貝爾納在1958年提出的負指數老化模型,是利用 共時數據得到的。目前一般采用下列負指數函數:452.3

Burton-Kebler老化模型巴爾頓——凱普勒老化方程。其解析式如下:462.4

Brookes積累指數模型

B.C.Brookes于1970年,從歷時的角度提出科技期刊文獻的被引用數量隨時間推移的衰減過程近似服從簡單的負指數模型。表示為:472.5阿弗拉米斯庫(A.Avramescu)方程

羅馬尼亞文獻計量學家阿弗拉米斯庫(A.Avramescu)進行相關研究,提出了如下的數學模型:48493文獻信息老化機理的分析文獻信息老化的幾種類型文獻信息老化的幾種情形文獻信息老化的影響因素503.1文獻信息老化的幾種類型Schreiber-Herbert①靜態老化②動態老化局部性老化與普遍性老化①局部性老化②普遍性老化513.2文獻信息老化的幾種情形從文獻利用的角度來說,科學文獻的老化有以下幾種情形:文獻包含的信息失效;包含情報的文獻已老化;被更新文獻替代;研究興趣下降引起利用減少。523.3文獻信息老化的影響因素文獻的增長文獻的學科特點學科的不同發展階段文獻的類型和性質用戶需求及情報環境533.4文獻信息老化規律的應用文獻老化規律是文獻信息流的基本規律之一。它從文獻利用率隨時間流逝而衰減的角度揭示文獻情報工作的規律和科學發展的特征??梢詫ξ磥砦墨I利用情況作出可靠的預測,進而對整個文獻的組織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543.4文獻信息老化規律的應用在文獻情報管理中的應用指導剔除,優化館藏為制定合理的文獻工作原則提供依據用于評價文獻553.4文獻信息老化規律的應用在科學學與科技史研究中的應用根據文獻老化的指標數據,可以判斷學科的性質以及所處的發展階段。如果對某一技術領域的文獻的老化性質進行研究,則可大致確定該項技術的發展速度、適用時間以及在技術上可能被淘汰的年限等。信息計量學第四章文獻信息集中與離散分布規律—布拉德福定律本章主要內容布拉德福定律的形成及基本內容布拉德福定律的發展和趨勢布拉德福定律的應用研究1布拉德福定律的形成及基本內容布氏定律的產生背景布氏定律的形成布氏定律的基本內容布氏定律理論原理與實際的一致性1.1布氏定律的產生背景1.1.1布氏定律的創始人——布拉德福S.C.布拉德福(Samuel

Clement

Bradford,1878一1948)是世界著名的文獻學家和化學家。創立了布拉德福文獻分散定律,是文獻計量學的主要奠基人。布拉德福博士于1948年11月14日去世.1.1.2產生背景文獻的分散是普遍的客觀現象??茖W統一性原則。文獻統計研究是布氏定律產生的基礎。1.2布氏定律的形成1.2.1提出:區域分析圖像觀察數學推導1.2.2確立1.3布氏定律的基本內容區域描述圖象描述區域描述和圖像描述的比較1.4布氏定律理論原理與實際的一致性布氏定律的理論解釋格魯斯下垂理論與實際存在差異的原因2布拉德福定律的發展和趨勢布氏定律的發展過程布氏定律的推論布氏分布理論及發展趨勢2.1布氏定律的發展過程創立階段理論研究階段全面發展階段2.2布氏定律的推論維克利對布氏定律的推論萊姆庫勒對布氏定律的發展布魯克斯對布氏定律的描述2.3布氏分布理論及發展趨勢布氏分布理論的基本內容布氏分布理論的發展趨勢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進行具體統計,驗證布氏定律,并試圖應用于實踐。尋求普遍而精確的經驗分布公式的理論解釋,并取得了較大進展。3布拉德福定律的應用研究布氏定律應用的基本方法布氏定律應用的主要領域布氏定律應用的條件與局限3.1布氏定律應用的基本方法布氏定律應用三大步驟:①選用統計工具并獲取原始數據;②等級排列統計數據;③分析統計資料,最后得出統計分析結果。3.1布氏定律應用的基本方法使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有兩種:區域分析法圖像分析法3.2布氏定律應用的主要領域確定核心期刊用于文獻檢索考察專著的分布動態館藏的維護檢索工具完整性的測定學科幅度的比較指導讀者利用期刊指導期刊訂購工作3.3布氏定律應用的條件與局限布氏定律只有充分滿足下列條件才能成立:論文的學科、專業領域或課題范圍應當清楚地劃定;被分析的相關學科、領域或課題的期刊清單,以及對這些期刊中刊載的相關論文的統計應當是充分的;被分析的期刊的時間應當清楚限定,以保證有關文獻數據統計的一致性。信息計量學第五章文獻信息詞頻分布規律——齊普夫定律74喬治·金斯利·齊普夫(George

Kingsye

Zipf)博士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1935年,確立了齊普夫定律;在圖書情報、信息資源管理和科技管理領域具有重要意義。第五章文獻信息詞頻分布規律——齊普夫定律75本章主要內容1齊普夫定律的理論基礎——最省力法則2齊普夫定律的形成和確立3齊普夫定律的基本內容4齊普夫定律的發展5齊普夫定律的應用761齊普夫定律的理論基礎——最省力法則什么是“最省力法則”最省力法則與詞頻分布規律771.1什么是“最省力法則”1949年,《人類行為與最省力法則——人類生態學引論》,齊普夫。舉例說明“最省力法則”。781.2最省力法則與詞頻分布規律說話者以只用一個詞表達所有概念為最省力(“單一化的力”);聽話者以每個概念都用一個詞表達為最省力(“多樣化的力”);“單一化的力”與“多樣化的力”取得平衡,使自然語言詞匯的頻次分布呈雙曲線。792齊普夫定律的形成和確立頻率詞典的出現艾思杜的發現貢東的公式齊普夫的研究和齊普夫定律的確立802.1頻率詞典的出現1898年,德國語言學家F.W.Kaeding編寫世界上第一部頻率詞典《德語頻率詞典》。20世紀初,美國教育學家兼心理學家E.L.Thorndike編寫了《教師二萬詞詞書》《教師三萬詞詞書》,對英語的詞匯作了大量的頻率統計工作。目前世界上的頻率詞典已有許多品種,其中有普通頻率詞典,也有專業性頻率詞典。812.2艾思杜的發現1916年,法國速記學家艾思杜(J.Estoup)發現:在較長文章中,詞的出現頻率分布的定量化形式詞的絕對頻率與它相應的詞的序號r的乘積大體上穩定于一個常數K:nr×r=K2.3貢東的公式lgnr82lgr0BAα詞頻分布832.4齊普夫的研究和齊普夫定律的確立1935年,齊普夫以大量統計數據對詞頻分布規律進行了系統研究;檢驗了貢東關系式的可靠性和c的性質;齊普夫作了大量艱巨的統計和計算工作,確定了C的性質,論證了描述詞的頻率與等級序號之間關系的定量形式843齊普夫定律的基本內容齊普夫定律的文字表述齊普夫定律的圖象描述齊普夫定律的一般數學形式齊普夫定律的適用性853.1齊普夫定律的文字表述齊普夫運用其“最省力法則”解釋了這個定律。他認為,在任何語言中,凡是使用頻率高的詞,功能總是不會太大。因為詞義本身在這個場合中價值小,因而傳遞它們所需要的“力”就不大。所以,詞的出現頻率與等級序號的乘積基本上穩定于一個常數。3.2齊普夫定律的圖象描述86873.3齊普夫定律的一般數學形式經過計算及轉化,可得其一般數學形式:

Fr×rb=C883.4齊普夫定律的適用性

一般來說,齊普夫定律較符合西文文獻中詞頻分布的實際情況,定量揭示文獻信息的詞頻分布規律;

詞頻分布問題是很復雜的,因而使得上述公式的適用范圍有一定的局限性;

對出現頻次特別高的詞和特別低的詞,不能圓滿地反映其分布規律。894齊普夫定律的發展朱斯的雙參數公式芒代爾布羅的三參數公式低頻詞分布規律———齊普夫第二定律904.1朱斯的雙參數公式

1936年,美國語言學家朱斯(M.Joos)就對齊普夫的單參數詞頻分布律提出了修正:Pr=Cr-b

比齊普夫公式更為抽象、更具有普遍性的公式,是對齊普夫公式的真正的實質性的修正4.2芒代爾布羅的三參數公式

1952年,美籍法國數學家芒代爾布羅(B.Mandelbrot)運用信息論原理和概率論方法修正了定律的表達式:91924.3低頻詞分布規律——齊普夫第二定律齊普夫定律是由兩大定律組成的:高頻詞出現的定律低頻詞出現的定律(齊普夫第二定律)935齊普夫定律的應用在文獻標引和詞表編制中的應用在情報檢索中的應用在科學評價中的應用945齊普夫定律的應用齊普夫定律有著普遍的意義和廣泛的應用:在廣闊的社會領域,如科學文獻出版量分布、城市人口分布、地理特征分布、生物種屬分布等,都普遍呈現出齊普夫分布形式或特征;齊普夫定律是解決社會科學分布現象的最好定律;在圖書館學、情報學、信息管理和科技管理領域955.1在文獻標引和詞表編制中的應用詞表編制自動標引965.2在情報檢索中的應用一個文獻集的詞表通常服從齊普夫分布;

如果有N篇文獻,某一個檢索詞涉及其中的n篇,那么給這個詞以log(N/n)+1的權值,將取得較好的檢索效果。975.3在科學評價中的應用齊普夫定律所使用的詞頻分析方法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科學評價和科技管理中來。比如說,運用關鍵詞計量分析的方法展示一個學科領域的研究動向,就是一項很有價值的實證研究。信息計量學第六章文獻信息作者分布規律——洛特卡定律99洛特卡定律洛特卡定律在信息計量學方面,它是指在某一時期內、某一主題領域內,文獻作者的分布狀況;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理解洛特卡定律,它可以表現為“……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同個性的個體之間對人類進

步所做出貢獻的差異……”。100本章主要內容洛特卡定律的基本原理洛特卡定律的發展洛特卡定律的應用1011洛特卡定律的基本原理洛氏定律的創始人-洛特卡科學生產率的概念洛特卡定律的基本內容1021.1洛氏定律的創始人-洛特卡洛特卡(Lotka,Alfred

James):美國人口統計學家;1880年生于波蘭;1949年在美國新澤西州德班克去世。1031.2科學生產率的概念科學生產率:個體科研人員在一定時期內所撰寫的論文數量;勞動生產率:指勞動者的生產效果或者能力1041.3洛特卡定律的基本內容文字表述圖像描述數學表達式:f(x)=C/x21052洛特卡定律的發展洛特卡定律的驗證工作弗拉奇的貢獻洛特卡定律在我國的發展合作者問題的研究普賴斯定律1062.1洛特卡定律的驗證工作1941年,開始了對洛卡特定律的驗證工作;

1969年發表七篇有關論文,表明該論題的研究已到了歷史的轉折點;

進入八十年代,學者們基于洛卡特定律對文獻作者分布進行整體的縱深研究。1072.2弗拉奇的貢獻弗拉奇發現了影響洛特卡分布的兩個因素:研究者本人所處的時代或環境直接影響著研究結果;

論文作者的數量,即統計樣本中有關作者的數據量或統計樣本的容量與研究結果有關。1082.3洛特卡定律在我國的發展初期的研究工作洛特卡定律的應用研究2.4合作者問題的研究合作者分布模型關于合作者的假說及標度1092.5普賴斯定律撰寫全部論文一半的高產作者的數量,等于全部科學作者總數的平方根。1101113洛特卡定律的應用洛特卡定律的作用應用中要注意的問題1123.1洛特卡定律的作用反映科技勞動成果狀況科學的估計勞動規模掌握科學論文的作者隊伍1133.2應用中要注意的問題洛特卡定律并不能象物理學定律那樣精確而嚴密;

洛特卡定律是一個經驗定律,它受到諸多隨機因素、人文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洛特卡定律對于不同的學科領域,在不同的時期的表現形式不同。信息計量學第七章信息計量學的理論基礎115第七章信息計量學的理論基礎信息計量學的理論基礎是一個重要而龐大的題目,我們主要講述兩個方面的內容:文獻信息分布特征、規律及其理論解釋;布—齊—洛定律的一致性研究.1161文獻信息分布特征、規律及其理論解釋文獻信息集中與離散分布規律文獻信息分布規律的理論解釋1.1文獻信息集中與離散分布規律1.1.1文獻信息集中規律?文獻信息的集中傳播?文獻信息生產能力的集中?文獻信息生產資源的集中1171.1文獻信息集中與離散分布規律1.1.2文獻離散規律?文獻信息的離散傳播?文獻信息生產能力的離散?文獻信息生產資源的離散1181191.2文獻信息分布規律的理論解釋科學發展客觀規律的制約文獻集中與離散規律是文獻交流過程內在規律的反映,尤其受到科學發展客觀規律的制約;形成文獻分布的“堆加效應”;科學知識相互聯系,互相滲透的情況,導致科學技術文獻異常分散的特點.1.2文獻信息分布規律的理論解釋1.2.2人為控制主觀因素的影響?“馬太效應”的影響:“馬太效應”是社會心理對文獻集中與離散規律影響的形象概括和稱呼;這種作用表現在文獻上,表現出相關情況;形成文獻資源的“堆加效應”,出現文獻集中現象1201.2文獻信息分布規律的理論解釋1.2.2人為控制主觀因素的影響?“最省力法則”的影響:在文獻交流過程中,許多現象受人為選擇因素的影響某些期刊隨著學科的發展吸引并刊登了越來越多該學科論文;越來越多的人在這些刊上發表論文產生了布拉德福分布核心區的曲線以及期刊核心1211222

布—齊—洛定律的一致性研究布—齊—洛定律一致性研究概況布—齊—洛定律表達式的一致性布—齊—洛分布的理論解釋1232.1布—齊—洛定律一致性研究概況關于布拉德福分布理論的方法論層次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的統一機制、機理和模型的研究。1969年,費爾桑(Folrthorne)埃格赫將經驗定律及其推論分為兩類以齊普夫定律為核心,包括布魯克斯定律、布氏定律的圖象描述形式原蘇聯統計學家S.D.哈頓1242.1布—齊—洛定律一致性研究概況關于布—齊—洛分布的統一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①定量表達式的一致性;②關于一致性的理論解釋。1252.2布—齊—洛定律表達式的一致性文獻計量學中最基本的三大定律布拉德福定律齊普夫定律

洛特卡定律它們幾乎在相同的時期以不同表達式描述相似的分布規律1262.2布—齊—洛定律表達式的一致性其計量分析單元是共性的;雜志量、單詞數、作者群;計量的方法是相似的;其分布函數也彼此相似;它們是一種分布規律的不同表現形式。1272.3布—齊—洛分布的理論解釋揭示某一具體對象在其主體來源中的集中與離散規律;我們所考察的具體對象的絕大多數集中于少數主體來源;具體對象的少部分卻分散在大多數的主體來源之中2.3布—齊—洛分布的理論解釋?馬太效應?成功產生成功?省力法則128信息計量學第八章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法130本章主要內容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2、文獻信息統計的原則和指標3、文獻信息統計的類型和基本步驟4、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法的應用5、數理統計方法及其應用131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

所謂“文獻信息統計”,是指以某一特定單位對文獻或其相關特征信息進行統一的計量。

“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方法”,則是利用統計學方法對文獻信息進行統計分析,以數據來描述或揭示文獻的數量特征和變化規律,從而達到一定的研究目的的一種分析研究方法。它是在統計學原理的指導下,在長期的文獻信息統計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132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1.1意義:在信息計量學研究中,采用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方法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文獻信息定量研究的基礎和條件。

對各個學科、各種類型的文獻,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文獻信息定量分析研究,都離不開文獻信息的統計數據。文獻信息統計是文獻信息研究的基礎工作,文獻信息數據是開展文獻信息定量研究的必要條件。133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1.1意義:能揭示文獻信息的量變規律。

通過對文獻信息的統計分析,能夠反映出文獻的增長變化、分布特征、流通狀況、利用程度;以數據來揭示文獻的數

量變化規律。134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1.1意義:能為圖書情報單位管理和文獻情報管理提供依據。

圖書館和情報中心必須加強科學管理,這是客觀形勢的迫切要求。而文獻管理是圖書情報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管理要求管理者的決策建立在對事實的充分了解和透徹分析的基礎上,而這又必須用及時、準確的數據來說明;統計學正是人們揭示和分析數據化事實的有力工具。因此,隨著統計學在文獻信息工作領域的應用而形成的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方法便成為管理中的一種重要工具。135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1.2概念:統計總體與總體單位:統計總體是指統計研究對象的整體;構成統計總體的每個單位就是一個總體單位。

例如統計研究的對象是中文期刊,則所有的中文期刊總數(種)就構成統計總體;而每一種中文期刊就是一個總體單位。這

兩個概念是相對而言的,且隨統計研究的不同而變化。136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1.2概念:

絕對數:亦稱絕對指標,是某一指標的直接統計量,如期刊總數、相關論文量、流通量等。它是計算相對數、平均數及其它一切統計指標的基礎。

相對數:就是兩個指標數值相除所得的商數,一般以百分比表示。相對指標的最大優點是便于比較分析,便于表明統計對象的相互聯系和發展程度。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1.2概念:

算術平均數:是總體標志總量與總體單位總數之比,通常用x表示。它有簡單算術平均數和加權算術平均數之分。幾何平均數:是n個數值乘積的n次方根,以Mg表示。137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1.2概念:

中位數:是指在一個變量數列中居于中間位置的數值。它不受極端變量值的影響,有時比平均數更能代表實際水平。其計算公式如下:其中x1,x2,……,xn是n個按順序排列的數。138139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1.2概念:眾數:

是指變量數列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值,一般用示。在對某些現象計算平均數沒有實際意義時,需要采用眾數作為代表值。

眾數可以這樣確定:對于變量數不多的情況,可以直接找到發生次數最多的那個數為眾數;若變量數過多,則要分組統計頻數,以頻數最高的那一組數的組中值作近似眾數。140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1.2概念:統計指數:凡是說明同類現象變動情況的比較指標都可稱為指數。

統計指數屬于相對數指標。它可以表明事物變動的方向和程度;反映研究對象各個時期的水平。因而在計算指數時必然要有兩種時期:一個基期和若干個變動期。

由于比較時使用的基期不同,統計指數可分為定基指數和環比指數。指數數列,如果都以同一時期為基期,則稱為定基指數;如果其中

每一項指數都以其相鄰的前一時期作為基期,則稱為環比指數。141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1.2概念:標志變動度:標志是表明總體單位特征的名稱;有品質標志與數量標志之別。

標志變動度是指總體內各項標志值(變量值)差別大小的程度;又稱離散程度或離中程度。它可用來測定和評價平均指標的代表

性。

一般說來,標志變動度越小,平均數的代表性越強,反之則代表性越差。其計算方法和指標主要有:全距(極差):是指一個變量數列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差數。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1.2概念:

平均差:是變量數列中各個變量值與其算術平均數或中位數的平均離差。其計算公式如下:

標準差:是變量數列中各個變量值與其算術平均數離差平方的算術平均數的平方根。其計算公式如下:1421、文獻信息統計的意義和一般概念1.2概念:

標志變動系數(離散系數):是變量數列的標準差與其算術平均數之比。它能真正反映不同數列水平的標志變動程度。其計算公式如下:1431442、文獻信息統計的原則和指標原則針對性:

有的文獻信息統計是圖書情報單位的業務統計,有的則是為了某一目的的專題研究的統計。對不同的具體統計項目應有不同的要求,如統計的

內容、指標的設置、數據處理的方法等,都要有針對性,不能千篇一律。1452、文獻信息統計的原則和指標原則準確性:

數據和結果的準確性是文獻信息統計的核心要求。只有文獻數據準確,才能得出可靠的分析結論。在統計中,許多工作都是為這一目標服務的,如明確規定統計界限、指標涵義、統計工具要有代表性、數據來源要廣泛等,都是保證數據準確,使之更接近于實際。1462、文獻信息統計的原則和指標原則代表性:

在文獻信息統計中,有的是全面統計,但嚴格說來,一般都是抽樣統計。這樣,就有一個抽樣能否代表總體的問題。只有代表性較強,才能提高統計結果的可靠性和分析結論

的可信度。例如,在選擇某一工具來統計某學科范圍的文

獻時,必須考慮其代表性。1472、文獻信息統計的原則和指標2.1原則可比性:

文獻信息統計數據是分析判斷的基礎,而分析時常用比較方法。因此,在設置文獻指標和統計數據時,必須注意數

據的可比性。這樣才便于比較分析,得出有說服力的結論。1482、文獻信息統計的原則和指標2.1原則累積性:

累積數據可以是絕對數也可以是相對數。在文獻信息統計研究中,常常利用文獻的累積數來說明問題,如布拉德福定律研究中的R(n)就是指的n種期刊中的相關論文累積數;在測定核心期刊時,也有所謂累積百分比法。文獻數據的累積時間越長,累積量越大,則越有利于提高文獻統計的準確性。1492、文獻信息統計的原則和指標2.2指標流通指標:

流通量一通常是指某一時間內文獻借出的總數。但從廣義來說,凡是通過圖書情報單位實現的信息交流,都叫“流通”,其計量就叫“流通量”。目前仍以文獻冊數為其計量單位。2、文獻信息統計的原則和指標;2.2指標流通指標:流通率——是一個相對指標,一般定義為:其中N為統計時間內借閱的文獻數量,M是投入流通的文獻總數。流通速度——是指單位時間內的流通數,其單位為冊/時間。

這組指標的作用在于:能夠反映流通工作量的大小、文獻傳遞的速度和利用效率。1501512、文獻信息統計的原則和指標2.2指標藏書利用率:可表示為:s=全年出借冊數/全館藏書總冊數×100%。圖書周轉率:是指一年中平均每本圖書周轉的次數,可表示為:B=全年圖書借閱總冊次數/全館藏書冊數×100%。2、文獻信息統計的原則和指標2.2指標讀者借閱率:在統計時間內平均每個讀者所借的文獻數,可表示為:拒絕率:一般定義為:1522、文獻信息統計的原則和指標2.2指標時差系數:定義為:

顯然,k值越大則時差越小,說明其報道速度越快,可作為二次文獻評價和選購的依據之一。1532、文獻信息統計的原則和指標2.2指標情報吸收系數:一般定義為:

M是統計時間內發表的文獻總數,N是其中被利用的文獻數。

該系數也可以相對于某一學科的文獻或某種刊物而言。它是衡量情報被社會吸收利用的程度的指標。1541553、文獻信息統計的類型和基本步驟文獻信息統計的對象是文獻以及一切與文獻相關的特征信息指標,如讀者、專業術語、書刊購置費、書架長度等。文獻的這些相關特征信息都能間接地反映文獻數量的變化或被利用的情況,因此,它們也屬于文獻統計的范圍。由于統計的對象、指標或目的不同,文獻統計形成了許多相應的類型。1563、文獻信息統計的類型和基本步驟文獻統計及其數據的類型主要有:出版物統計:

出版物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圖書、期刊、科技報告、專利文獻等各種類型的文獻。它是文獻統計的主要對象,對其數量進行統計分析是文獻計量學的重要內容和途徑。1573、文獻信息統計的類型和基本步驟

出版物統計是應用得最廣泛、最基本的一種文獻統計類型。它有下列一些情形:①按國別對書刊等文獻量的統計;②對各出版社(商)的書刊發行量的統計;③按學科對書刊等文獻量的統計;④按語種對書刊等文獻量的統計;⑤對科學期刊中登載的某學科的文獻量的統計;

⑥對某學術團體或科研機構發表的專著、論文、專利等文獻量的統計;⑦對某著者發表的專著、論文、專利等文獻量的統計;⑧對某地區或某一時期的出版物數量的統計。1583、文獻信息統計的類型和基本步驟3.1.2著者統計:

統計著者的論文數有利于掌握科技發展的水平;同時也為人才學、科學學研究提供數據。對著者數的統計有以下幾種情形:①杰出著者量的統計;②分別統計各學科或專業的文獻的著者數比例;③分別對不同國家中各學科文獻的著者數進行統計。1593、文獻信息統計的類型和基本步驟3.1.3科技用語統計:

專業術語的組成和數量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科學技術的交叉滲透、興衰起伏。因此,對科技用語進行統計和分析亦是文獻計量學的一種研究方法和途徑。

1963年,D.普賴斯統計過論文的專業術語的逐年變化情況;R.Tagliacozzo曾通過對科技用語的統計,進行過技術水平的分析。1603、文獻信息統計的類型和基本步驟3.1.4引文統計:

就是對科學論文或著作所附的被引文獻數量進行統計,或者利用引文索引工具來統計有關引文量。以引文數據

為基礎的引文分析是很重要的常用的一種計量研究方法。

早在1927年,格羅斯便進行了文獻學史上第一次引文分析。后來有關文獻計量研究的論文,大多是屬于引文分析的。1613、文獻信息統計的類型和基本步驟3.1.5其它有關文獻信息利用的統計:

主要是指圖書情報單位的業務統計,包括藏書統計、流通統計、讀者統計以及其它文獻情報服務項目的數量統計等。1623、文獻信息統計的類型和基本步驟基本步驟:統計調查:

即統計、搜集研究對象的原始數據和第一手資料。在獲取原始數據時,必須考慮以下幾點:①確定具體方法;②選準統計工具;③明確指標項目;④統計原始數據。1633、文獻信息統計的類型和基本步驟3.2.2統計整理:

亦稱統計匯總,即對原始數據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加工整理,其工作內容包括:①計算;②排序;③表示;1643、文獻信息統計的類型和基本步驟3.2.3統計分析:

它是整個文獻統計分析方法的關鍵步驟,包括統計數據的結論分析和誤差分析。前者是從統計數據出發,分析判斷出相應的規律性的結論;后者是對結果的準確性和精確度進行分析;一般來說,從數據得出結論的方法有:①理論指導下的分析;②數值分析;③圖象分析。1654、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法的應用4.1在信息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通過文獻統計分析方法,我們可以獲得各項文獻數據,例如:館藏量、流通量、引文量、歷年文獻增長量、讀者到館率等等。

這些文獻數據及其變化情況反映著文獻工作的實際水平,是衡量文獻工作效率的尺度,也是改善圖書情報管理的

重要依據之一;據此,可以制定合理的文獻工作方針,

檢查各項業務工作的情況,評價和調節各部門工作的進

展,預測圖書情報事業的前景等。1664、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法的應用4.2在信息用戶和文獻信息利用研究中的應用:

用戶統計資料是情報用戶研究的重要素材。這些統計資料和數據反映了用戶的構成和數量及其動態變化,提供了用戶與文獻資料數量的比例關系。

通過用戶(讀者)統計和簡單的計算,就可以掌握情報中心直接服務的用戶的有關情況,以便在此基礎上開展情報用戶的分析研究。1674、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法的應用4.3在文獻信息規律研究中的應用:

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對文獻規律的研究中,例如,文獻增長規律、老化規律、分布規律,被利用規律的

研究等。

圖書情報單位的文獻利用情況統計以及引文統計,都反映了不同學科的各種類型文獻,在不同時期被利用的情況。

根據文獻逐年被利用情況的統計數據,可以分別描繪出不同學科(或類型、語種等)文獻的老化曲線,從而揭示文獻的老化規律。1684、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法的應用4.4在學科發展規律研究中的應用:

文獻信息統計分析方法在預測學、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的研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例如,通過相關文獻的統計分析,可以評價和預測某一學科或技術領域的研究水平、發展特點以及變化趨勢;測定某一課題的吸引力和某種選題的準確性;分析某一研究人員或機構的研究成就和某種方法的效果等。

通過統計某學科的文獻數量及其變化情況,來分析研究該學科的發展及其趨勢是文獻計量學的基本方法之一。1695、數理統計方法及其應用5.1數理統計方法概述:

一般來說,傳統的統計是一種用數字表示事物真實特征的方法,往往強調其數據的全面性和精確性。

但在實際中,由于許多客觀的原因,在很多情況下人們難以對整個總體對象進行統計,即使進行這類統計,所取得的數據也是不完全、不精確的。

這時,人們一般不去(也不可能)完全觀測總體,而是從總體中任意抽取一部分樣本進行觀測以取得數據,然后采用一定方法加以整理獲得情報、分析研究形成意見,再對總體作出推測性的判斷。1705、數理統計方法及其應用

數理統計方法,就是以概率論為理論基礎,根據試驗或觀察得到的樣本數據,對研究對象總體的客觀規律性作出合理的估計和判斷的一種新興的統計方法。數理統計的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包括隨機樣本,抽樣分布、參數估計、假設檢驗、回歸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概括起來,數理統計的研究主要是兩個方面:研究如何從總體中抽出樣本,抽多少,怎樣抽的問題,即抽樣方法問題;

研究如何對抽樣的結果(樣本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作出科學的推斷,即統計推斷問題。數理統計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人們無法對付過多的數據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一種通過樣本推斷總體的新興方法,適用于處理隨機性的統計對象。1715、數理統計方法及其應用

由于獲取樣本數據遠比獲取總體數據容易,分析局部資料也比分析總體資料要簡單得多,因此,數理統計方法的應用相當普遍。

在文獻情報工作和研究中,應用數理統計方法不僅非常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其應用方法和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1)抽樣統計;(2)統計預測。信息計量學第十章

引文分析法173本章主要內容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文分析的主要工具引文分布規律及主要指標分析科學期刊的引文分析引文網絡與聚類分析引文分析法的應用1741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引證行為與引證動機引文分析的基本類型和步驟1751.1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參考文獻與引證文獻引文分析:利用各種數學及統計學的方法和比較、歸納、抽象、概括等邏輯方法,對科學期刊、論文、著者等各種分析對象的引證與被引證現象進行分析,以揭示其數量特征和內在規律.1761.2引證行為與引證動機溫斯托克(M.Weinstock)認為文獻被引證有以下15種原因:⑴對開拓者表示尊重⑵對有關著作給予肯定⑶驗證其所用的方法及儀器;⑷提供背景性材料;⑸對自己的著作予以更正;⑹對別人的著作予以更正;⑺評價以前的著作;

⑻為自己的論點尋求充分的論證;?????⑼提供研究者現有的著作;

⑽對未被傳播,很少被引或未被引證的文獻提供向導;⑾驗證數據及物理常數等;⑿核查原始資料中某個觀點或概念是否被討論過;⒀核查原始資料或其他著作中的起因人物的某個概念或名詞;⒁否定他人的著作或觀點;⒂對他人的優先權提出異議。1771.2引證行為與引證動機索恩(F.C.Thorne)將其歸納為以下幾種:⑴為阿諛某人而引證;⑵為互相吹捧而帶有偏見的引證;⑶以自詡為目的的引證;⑷為支持某一學術研究派別利益的不正當引證;⑸迫于權威壓力的引證。1781.3引文分析的基本類型和步驟1.3.1引文分析的基本類型①從引文數量上進行研究②從引文間的網狀關系或鏈狀關系進行研究;③從引文反映出的主題相關性方面進行研究,1791.3引文分析的基本類型和步驟1.3.2引文分析的基本步驟選取統計對象;統計引文數據;引文分析;作出結論。1802引文分析的主要工具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美國《基本科學指標》(ESI)國內引文分析的主要工具1812.1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美國SCI印刷版的結構簡介美國SCI印刷版的發展變化美國SCI網絡版及其使用1822.2美國《基本科學指標》ESI)美國ESI的結構美國ESI的功能美國ESI的特點1832.3國內引文分析的主要工具《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分析數據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引文數據庫》1843引文分布規律及主要指標分析引文結構及意義引文量的分布規律加菲爾德引文集中定律引文測度的主要指標分析科學文獻的自引分析1853.1引文結構及意義按照不同的要素和指標來描述,科學引文的分布主要有以下一些類型:引文量按頻次的分布;

(5)引文按語種的分布;引文按年代的分布;

(6)引文按國別的分布;引文按學科或主題的分布(7)引文按作者的分布;引文按文獻類型的分布;(8)引文按期刊的分布。1863.2引文量的分布規律引文量的理論分布引文篇數分布即每篇研究論文平均占有的引文篇數的分布取決于“以需設引”1873.3加菲爾德引文集中定律加菲爾德引文集中定律引文在不同類期刊中的集中與分散引文量的集中與離散趨勢1883.4引文測度的主要指標分析引文年代分析引文語種分析引文文獻類型分析引文的國別分析引文按作者的分析1893.5科學文獻的自引分析學科自引國家自引期刊自引著者自引同一語種文獻自引1904科學期刊的引文分析期刊文獻的分散與集中規律評價期刊的主要測度指標《期刊引證報告》(JCR)1914.1期刊文獻的分散與集中規律加菲爾德引文集中定律:對于整個自然科學來說,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總和大

致不會超過1000種,甚至可能只有500種。對于不同的學科,其集中程度不盡相同。任何一個學科所需要的“尾部期刊”,即布拉德福定律中所描述的非本專業的科學期刊,絕大多數構成其它學科的核心期刊。1924.2評價期刊的主要測度指標期刊載文量期刊引證率期刊被引率平均引文率影響因子即年指標期刊自引率期刊自被引率1934.3《期刊引證報告》(JCR)JCR出版概況JCR印刷版的編排結構JCR網絡版(JCR?

WEB)簡介JCR的應用1945引文網絡與聚類分析引文耦合與同被引的概念耦合分析同被引分析引文的聚類分析1955.1引文耦合與同被引的概念文獻耦合同被引引文耦合與同被引的異同1965.2

耦合分析文獻耦合分析期刊耦合分析著者耦合分析學科耦合分析5.3同被引分析文獻同被引分析期刊同被引分析著者同被引分析學科同被引分析1971985.4引文的聚類分析主要原理方法步驟尋找雙引論文對、編制雙引總目錄;進行專業聚類;進行各種專項性研究和分析。加菲爾德對自然科學進行的聚類分析1996引文分析法的應用引文分析法的應用領域引文分析法的應用舉例引文分析法的局限性2006.1引文分析法的應用領域主要應用有:(1)測定學科的影響和重要性;(2)研究學科結構;(3)研究學科情報源分布;(4)確定核心期刊;(5)研究科學交流和情報傳遞規律;(6)研究文獻老化和情報利用規律;(7)研究情報用戶的需求特點;(8)科學水平和人才的評價;2016.2引文分析法的應用舉例引文分析步驟:選取分析對象;統計引文數據;引文分析;作出結論。2026.3引文分析法的局限性文獻被引證并不完全等于重要;著者選用引文受到可獲得性的影響;引文關系上假聯系的影響;馬太效應的影響。信息計量學第十一章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法204本章主要內容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意義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可行性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引文數據庫的建立與數據挖掘分析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法的應用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發展方向2051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意義提高信息計量分析的效率提高信息計量分析的可靠性促進信息計量研究的精確化拓展信息計量學的研究領域2062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可行性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其奠定了基礎文獻數字化的發展為其創造了條件信息計量學的發展為其提供了理論原理國外的研究進展為其提供了經驗2073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基本原理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主要方式?①利用計算機建立文獻信息計量學研究的數據庫系統;?②利用和改進現有的情報檢索系統;?③利用下載技術和鏈接技術建立專用于文獻信息計量研究的數據庫。2083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從分析數據方面考慮,計算機輔助文獻信息計量分析的方式有兩種:?①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統計詞頻等分析;?②利用文獻信息計量學基本規律的數學表達式和計算機軟件建立文獻信息計量規律的數學模型計算機輔助文獻信息計量分析.2093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基本原理3.2.1信息計量分析系統的結構包括:?①數據處理系統。?②檢索系統。?③統計分析系統。2103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基本原理3.2.2信息計量分析系統的主要功能有:?①處理數據的功能?②統計功能?③評價功能?④查詢功能2113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基本原理3.3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步驟: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2124引文數據庫的建立與數據挖掘分析引文分析數據庫組成:數據錄入系統引文分析系統引文檢索系統2134引文數據庫的建立與數據挖掘分析4.1引文分析數據庫數據倉庫正是為了構建這種新的分析處理環境而出現的一種數據存儲和組織技術。2144.2引文分析系統的設計4.2.1引文系統分成如下幾個子系統:?建庫子系統;?索引庫;?檢索子系統;?統計子系統;?智能分析子系統;?編輯子系統;?輸出分析子系統;?用戶界面。2154引文數據庫的建立與數據挖掘分析4.2.2引文分析系統設計中還應考慮到的問題:?文獻庫的建立;?統計分析的效率;?人機界面的友好。2164引文數據庫的建立與數據挖掘分析4.3引文數據的挖掘分析方法?統計分析方法。?聚類分析法:?同被引聚類分析;?共詞聚類分析;?主題詞鏈聚類分析。?引文索引數據庫的鏈接挖掘分析法。?相關分析法。2175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法的應用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在信息資源領域的應用?確定核心期刊;?深化信息計量學的理論研究;?用戶研究;?文檔分類;?期刊引用報告對其收錄的源期刊對每個研究領域的期刊進行動態的評估、排序,列出源期刊在該領域的影響因子。在競爭力分析中的應用2186計算機輔助信息計量分析的發展方向?

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向實用化方向發展?

向集成化方向發展?

向模型化方向發展?

向智能化方向發展信息計量學第十二章

在信息資源管理與研究中的應用220信息計量學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領域,主要是兩個方面:(1)是在本體領域,即圖書情報領域中應用;

(2)是在相關領域中應用.221本章主要講授內容信息計量學與核心期刊的測定信息計量學與文獻情報收藏管理信息計量學與信息檢索信息計量學與用戶研究2221信息計量學與核心期刊的測定核心期刊的理論基礎和形成機理(1)受科學發展客觀規律的制約;

(2)某些人為控制的主觀因素也會影響文獻的分布和核心期刊的產生及發展;2231信息計量學與核心期刊的測定1.2核心期刊的概念和測定的重要意義概念:指針對某一學科或專業領域來說,刊載大量專業論文和利用率較高的少數重要期刊;類型√學科核心期刊√館藏核心期刊2241信息計量學與核心期刊的測定1.2核心期刊的概念和測定的重要意義圖書情報單位科學管理上的需要;科技工作者重點閱讀的需要;提高信息檢索和文獻信息服務效率的需要。2251信息計量學與核心期刊的測定1.3核心期刊的測定方法——文獻信息計量方法體系兩種基本類型:利用信息計量學工具和指標直接選定各學科的核心期刊;利用文獻計量學方法,按照一定的基本步驟來測定核心期刊。2261信息計量學與核心期刊的測定主要包括以下4類方法(6種具體方法):①以載文量為標準的方法,包括布氏定律法及百分比補償和累積百分比法(80%法);②以摘引率為標準的方法,包括文摘法和引文法;③以流通量為標準的方法;④綜合評價法。2271.3核心期刊的測定方法——文獻信息計量方法體系布氏定律法及百分比補償區域分析法圖像分析法布氏定律法及百分比補償2281.3核心期刊的測定方法——文獻信息計量方法體系1.3.2累積百分比法(80%法)將某一領域的期刊按相關載文量的多少遞減排列;依次累計排在前面的n種期刊的載文量;求出前n種期刊的累積載文量與所統計的全部期刊總載文量的百分比;計算期刊直到達到這個比值為止。2291.3核心期刊的測定方法——文獻信息計量方法體系1.3.3文摘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據被二次文獻摘錄的頻率大小將期刊依次排成順序目錄;凡期刊中被摘錄或索引的論文數量較大者,可選為核心期刊。2301.3核心期刊的測定方法——文獻信息計量方法體系1.3.4引文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據期刊在一次文獻中被引用的頻率大小將期刊排列成順序目錄;靠前的被大量引用的期刊被認為是某學科的核心期刊。分以下3種情況:分析多種雜志的引文法;分析單一雜志的引文法;利用引文工具的引文法。2311信息計量學與核心期刊的測定核心期刊的測定方法—文獻信息計量方法體系流通率法綜合評價法2322信息計量學與文獻情報收藏管理2.1確定最佳期刊收藏方案布魯克斯價引進“期刊效益”(Utility)的概念,并假定:效益概念具有相對性,僅適合于具體學科的期刊收藏情況,所收藏的每種期刊的效益是以相同的速度減少的。2332信息計量學與文獻情報收藏管理確定最佳期刊收藏方案

根據布魯克斯效益概念和假設,確定選購期刊的最佳方案,有三種可采用的方法:學科載文率最高控制方法;剔除時間控制方法;剩余效益控制方法。2342信息計量學與文獻情報收藏管理2.2選擇文獻搜集最佳方式應滿足N/r≥c其中c為核心期刊數N為期刊總數,2352信息計量學與文獻情報收藏管理2.3利用布氏定律制定文獻采購策略應先解決的問題:如何確定期刊的訂購數量如何優先選購高質量的對口期刊采購策略:確定適當的要求比例;計算期刊訂購數量;優先訂購核心期刊。2362信息計量學與文獻情報收藏管理2.4利用文獻老化規律指導剔除工作利用文獻老化指標指導文獻剔除利用半衰期確定剔除時間;利用老化系數確定剔除方案;利用普賴斯指數確定剔除方案;利用剩余有益性指標確定剔除方案。2372信息計量學與文獻情報收藏管理2.4利用文獻老化規律指導剔除工作2.4.2用于指導剔除工作的其他文獻計量指標除了文獻老化數據以外,許多文獻計量指標都可以作為指導剔舊的依據。例如:載文量;引文量;流通數據;讀者反饋數據2382信息計量學與文獻情報收藏管理2.5文獻購置經費的最佳分配利用文獻計量學方法解決。其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幾點:合理控制新購文獻的比例;確定各學科文獻的比例;保證質量、重點選購;2392信息計量學與文獻情報收藏管理圖書上架預留位置的計算方法簡易計算方法回歸分析法2402信息計量學與文獻情報收藏管理2.7文獻收藏工作的評價其評價的內容和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文獻讀者占有率;文獻利用率;館藏結構。2413信息計量學與信息檢索3.1檢索工具完整性的測定其具體作法是:①統計要檢驗的文摘或索引的實際數目數量和摘引的期刊數量;②根據從實際統計中得到的某學科期刊n和R(n)的一組數據,求出該學科的論文總數;③以實際值與理論計算值比較,便能測定其完整性。2423信息計量學與信息檢索3.2布氏定律用于信息檢索布拉德福定律在信息檢索中的應用,主要有三個方面:預計檢全論文總數;估計檢索范圍;計算檢全率。2434信息計量學與用戶研究用戶分布符合布氏定律指導用戶利用期刊指導讀者選購和閱讀最佳圖書信息計量學第十三章

信息計量學在科技管理與預測中的應用245信息計量學與科技管理學特別是科學計量學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從管理的角度講,沒有評價就沒有管理,沒有科學的評價就沒有科學的管理。因此,從信息計量的角度來探討和評價科學學、人才學、預測學、科技史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是一個嶄新的有效途徑。本章主要討論信息計量學在科學學研究,人才評價、科技預測等方面的應用。246本章主要內容信息計量學與科學學研究信息計量學與人才評價信息計量學與地區、機構科研評價信息計量學與科技預測2471信息計量學與科學學研究基本原理基本內容2481.1基本原理科學文獻量可以反映科學或技術發展的程度和階段;

科學文獻量可以反映不同國家某項科學技術的研究力量和技術優勢;科學文獻量的增減變化速度反映科技發展的速度;文獻量的突變反映了科技發展的轉折性變化;

科研機構發表的文獻量可以反映該機構的技術實力和研究成果。2491.2基本內容1.2.1研究科學發展特點1.2.2研究科學結構1.2.3研究科技史1.2.4研究科技政策2501.2基本內容研究科學發展特點信息計量學研究表明,科學發展具有以下特點:1)科學發展速度加快;科學發展具有繼承性;科學發展具有階段性;學科間具有交叉滲透性;科學發展重點的轉移;科學勞動的集體性。2511.2基本內容1.2.2研究科學結構利用書目分析法研究科學結構利用引文分析法研究科學結構利用詞頻分析法研究學科發展結構2521.2基本內容1.2.2研究科學結構利用書目分析法研究科學結構:①書目結構往往反映出學科結構。②書目的數量變化往往反映學科發展的動態特征。2531.2基本內容1.2.2研究科學結構利用引文分析法研究科學結構:①科學結構的靜態研究;②科學結構的動態比較研究;③超結構的微觀研究。2542信息計量學與人才評價信息計量學評價人才的原理信息計量學評價人才的方法評選杰出科學家預測未來獲獎者2552.1信息計量學評價人才的原理利用信息計量學方法評價人才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科技人員的成就和學術造詣與其發表的文獻數量有關;科技人員的成就和學術造詣與其發表文獻的被引次數有關。2562.2信息計量學評價人才的方法書目(篇目)分析法引文分析法2572.3評選杰出科學家通過加菲爾德三次引文統計分析,得到如下結論:

1)引文法評選人才是可行的;引文法可用于預測未來獲獎者;引文法可用于評價團體的科研能力和績效;確定引證經典作;合著文獻的被引率高。2582.4預測未來獲獎者文獻被引次數與著者的榮譽、職稱有關預測諾貝爾獎獲得者2593信息計量學與地區、機構科研評價布勞溫的科學計量研究舒伯特等人的計量研究科研機構的評價我國科研的評價研究2603.1布勞溫的科學計量研究

布勞溫教授選擇了除去美、蘇、英、德、法、日6國的世界32個國家自然科學文獻與引文影響的比較分析;概略地提出了一種科學計量評價的指標系統;評價和分析了各國的科學現狀和發展趨勢。2613.2舒伯特等人的計量研究

舒伯特(A.Schubert)根據SCI統計數據對全世界96個國家的114種主要學科專業的水平以及在世界上的相應地位進行了綜合評價;

反映了1981~1985年之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