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機器人的發展史_第1頁
1.1.2 機器人的發展史_第2頁
1.1.2 機器人的發展史_第3頁
1.1.2 機器人的發展史_第4頁
1.1.2 機器人的發展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2機器人的發展史1.2機器人的發展史

機器人的英文單詞“Robot”源于斯拉夫語中意為奴隸的單詞“Robota”。1920年,它第一次被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Capek)用在其劇目“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Rossum’sUniversalRobots)中。

1940年,美籍俄裔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在他的科幻小說《Runaround》中提出了人類與機器人之間往來的道德準則,即著名的“機器人三原則”:(1)機器人不應傷害人類,且在人類受到傷害時不可袖手旁觀;(2)機器人應遵守人類的命令,與第一條違背的命令除外;(3)機器人應能保護自己,與第一條相抵觸者除外。1.2機器人的發展史

1954年美國人喬治德沃爾(GeorgeDevol)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可編程的機器人,并注冊了專利。1959年德沃爾與美國發明家約瑟夫英格伯格(JosephFEngelberger)聯手制造出第一臺工業機器人Unimate(見圖1-1),隨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制造工廠Unimation公司,開創了機器人發展的新紀元。圖1-1第一臺工業機器人Unimate1.2機器人的發展史

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等陸續成立了機器人實驗室,開始研究帶傳感器,“有感覺”的機器人。1965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研制出Beast移動機器人(見圖1-2)。Beast已經能通過聲納系統、光電管等裝置,根據環境校正自己的位置,自動尋找插座,進行插入和充電。圖1-2移動機器人Beast1.2機器人的發展史

1968年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了研發成功的智能機器人Shakey(見圖1-3)。它帶有視覺傳感器,能根據人的指令發現并抓取積木,不過控制它的計算機有一個房間那么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一臺智能機器人。圖1-3智能機器人Shakey1.2機器人的發展史

1970年,日本早稻田大學建造了類人機器人Wabot-1(見圖1-4)。它由肢體控制系統、視覺系統和會話系統組成,可以自行導航和自由移動,它甚至可以測量物體之間的距離。它的手具有觸覺傳感器,這意味著它能抓住和運輸物體。它的智力與18個月大的幼童相當,標志著人形機器人技術的重大突破。圖1-4擬人機器人Wabot-11.2機器人的發展史

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計算機和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機器人進入了實用化時代。1974年,ASEA公司(ABB前身)推出了第一臺微型計算機控制的工業機器人IRB-6,可以進行連續的路徑移動,被迅速推廣應用到汽車制造中。圖1-5通用工業機器人PUMA1.2機器人的發展史

20世紀80年代,機器人發展成為具有各種移動機構、通過傳感器控制的自動化機器。工業機器人進入普及時代,開始在汽車、電子行業大量應用。1983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立機器人研究所,這是國內最早開展機器人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1985年,哈工大蔡鶴皋教授等人,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弧焊機器人“華宇-Ⅰ”焊接機器人(見圖1-6)。1.2機器人的發展史

1989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制造出六足機器人Genghis(見圖1-7),它有12個伺服電機和22個傳感器,可以穿越多巖石的地形。由于其體積小,材料便宜,Genghis被認為縮短了生產時間,降低了空間機器人設計的成本。

此外,隨著OmniBot2000(見圖1-8)、R.O.B等機器人玩具的出現,機器人正式進入了家庭消費市場。圖1-7六足機器人Genghis圖1-8OmniBot2000機器人1.2機器人的發展史

20世紀90年代,機器人的生產與需求進入了高潮期,機器人的應用領域也從工業領域向醫療、航天、農業等領域不斷延伸。1994年,斯坦福大學神經學教授約翰阿德勒(JohnR.Adler)開發了射波刀(CyberKnife)手術機器人(見圖1-9),可以通過外科手術治療腫瘤,機器人開始進入醫療手術領域。1996年,Sojourner成為第一個被送到火星的探測機器人(見圖1-10)。這臺小巧輕便的機器人被送到火星上,并于1997年7月成功著陸。圖1-9射波刀手術機器人圖1-10火星探測機器人Sojourner1.2機器人的發展史

1996年瑞典家電巨頭伊萊克斯(Electrolux)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量產型掃地機器人的原型——“三葉蟲”(見圖1-11),具備了現在智能掃地機器人的部分元素,它通過超聲波探測避障并構建房間地圖,實現了掃地機器人產品上的突破。圖1-11智能掃地機器人1.2機器人的發展史

1998年,ABB公司開發出4自由度的并聯機器人(FlexPicke)機器人,它是當時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采摘機器人。1.2機器人的發展史

21世紀,機器人進入了商品化和實用化階段,特別是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機器人的發展越來越成熟。2000年,本田推出人工智能仿人機器人Asimo(見圖1-12),它大約4英尺3英寸高,能夠像人一樣快速行走。這個機器人可以在餐廳為顧客送托盤,與人手牽著手一起行走,識別物體,解釋手勢,辨別聲音,上下樓梯,踢足球等。圖1-12仿人機器人Asimo1.2機器人的發展史

2005年,波士頓動力公司推出了一款四足機器人BigDog,它被設計成一種軍用負重機器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