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育女,最努力地讓孩子成為有生命意識的人丁克家庭現象對中國傳統人口倫理思想的沖擊_第1頁
生兒育女,最努力地讓孩子成為有生命意識的人丁克家庭現象對中國傳統人口倫理思想的沖擊_第2頁
生兒育女,最努力地讓孩子成為有生命意識的人丁克家庭現象對中國傳統人口倫理思想的沖擊_第3頁
生兒育女,最努力地讓孩子成為有生命意識的人丁克家庭現象對中國傳統人口倫理思想的沖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兒育女,最努力地讓孩子成為有生命意識的人丁克家庭現象對中國傳統人口倫理思想的沖擊

你的搖籃放在父親的學術空間里,你是這個房間的主人。從此爸爸不讀書,只讀你。你是爸爸媽媽合寫的一本奇妙的書。在你問世前,無論爸爸媽媽怎么想象,也想象不出你的模樣。現在你展現在我們面前,那么完美,仿佛不能改動一字。我整天坐在搖籃旁,怔怔地看你,百看不厭。你總是那樣恬靜,出奇地恬靜,小臉蛋閃著潔凈的光輝。最美的是你那雙烏黑澄澈的眼睛,一會兒彎成嫵媚的月牙,掠過若有若無的笑意,一會兒睜大著久久凝望空間中某處,目光執著而又超然。我相信你一定在傾聽什么,但永遠無法知道你聽到了什么,真使我感到神秘。我退學了。這是一所德國人辦的學校,拿到這所學校的文憑,差不多等于拿到了去德國的通行證。可是,此時此刻,即使請我到某個國家去當國王或議員,我也會輕松地謝絕的。當我的孩子如此奇妙地存在著和生長著的時候,我別無選擇。你比一切文憑、身份、頭銜、幸遇更加屬于我的生命的本質。你使我更加成其為一個人,而別的一切至多只是使我成為一個幸運兒。我寧愿錯過一千次出國或別的什么好機會,也不愿錯過你的每一個笑容和每一聲啼哭,不愿錯過和你相處的每一刻不可重復的時光。如果有人譏笑我沒有出息,我樂于承認。在我看來,有沒有出息也只是人生的細枝末節罷了。在哲學家眼里,生兒育女是凡夫俗子的行為。這自然不錯。不過,我要補充一句:生兒育女又是凡夫俗子生涯中最不凡俗的一個行為。嬰兒都是超凡脫俗的,因為他們剛從天國來。再庸俗的父母,生下的孩子也決不庸俗。有時我不禁驚詫,這么天真可愛的孩子怎么會出自如此平常的父母。這是節選自周國平先生的一篇題為《一個父親的札記》,作者以詩人的筆觸表達了一個初為人父的男人對自己新生女兒無盡的愛與溫柔,他將孩子稱為“奇跡”,稱之為“最得意的作品”,洋溢著作為父親發自內心深處的驕傲與激動。這也表達了普天下所有初為人父人母的一種心態。千百年來,我們這個重視“孝”的民族里就信奉著“多子多福”的信條,“五世其昌”“兒孫滿堂”是傳統中國社會所追求的境界。這反映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把繁衍后代、延續香火看成是頭等大事。多生多育成了中國傳統生育價值取向。然而,在當今中國社會中,出現了這樣一群人,他們向這種傳統思想發起了挑戰,在他們的婚姻家庭生活中,沒有孩子這一角色,這群人被人稱為“丁克一族”,他們的家庭被稱為“丁克家庭”。一、丁克家庭的構成“丁克”是一個外來詞,是英文“DINK”的音譯,它的完整形式是“doubleincomesandnokids”,直譯為“雙收入,無子女”。專指那些,夫妻雙方有固定收入,生理上具有生育能力而主觀上不愿生育的夫妻組成的家庭。因此,我們判斷一個家庭是否是丁克家庭就包含著三個條件,即經濟條件、生理條件、主觀意愿。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丁克現象最早出現于西方發達國家,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的深入和西方各種思想的涌入,一些沿海的大中城市開始出現了丁克現象,此后,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人越來越多。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丁克家庭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如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地。最新調查顯示,中國目前已有60萬戶丁克家庭,而且有近七成的被訪者認為,丁克家庭有繼續增加的趨勢。從“多生”到“少生”再到“不生”,反映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據有關調查顯示,這群人選擇丁克家庭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樹西方社會,打造女性之間的生育工具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婦女的地位不斷得到提升,她們也拋棄了女人作為生育工具的觀念,開始跨出家門,投入社會,期待實現自我價值,渴望成為一個成功的女人。因此,這些婦女加入丁克一族是順理成章的事。2.不生育的原因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生存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年輕人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使他們不忍心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來受苦,他們認為這樣才是對后代負責任的行為,因此,他們選擇不生育。3.全球利益更為重,是世界利益。據中央最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這群人思考問題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自身利益,而是考慮到國家,甚至是全球利益。雖然中國實施了這么些年的計劃生育,但是人口過多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人口擁擠的現狀,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喚醒了他們的憂國心,他們決定用實際行動來為中國的計劃生育作貢獻。4.第三者對孩子的救贖現代社會家庭重心開始轉移,夫妻關系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在丁克家庭中,他們的價值觀念在自身,而不在下一代,他們注重自身的生活質量,而不希望這種浪漫的生活受第三者即孩子的打擾。他們認為,有了孩子就會分散自己和對方的精力,也限制了自由。所以,他們放棄了孩子作為家庭成員的模式,享受自由的二人世界。二、傳統家庭倫理精神的缺失從人類的發展史來看,人類經過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與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作為指導人口生產的價值標準,人口倫理也劃分為原始社會的人口倫理、奴隸社會的人口倫理、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口倫理。因此,人口增長也經歷了高速度增長到緩慢增長,到一部分人選擇不生導致影響到人口再生產。這種情況的出現,代表著一種新的人口倫理,是對傳統倫理的挑戰。在我國丁克家庭的出現及其發展壯大,對于傳統的生育倫理沖擊很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人口生產也即生育,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也是家庭的重要職能。費孝通先生認為,當今家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尊敬祖先和培育優秀的后代”。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培育優秀的后代的可能性就更大。當然這里的優秀不僅僅是指智力方面,可以說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當選擇放棄生育的家庭越來越多的時候,人類的延續將會受到威脅。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把生育下降看成“種族自殺”。因此,可以說,放棄生育,是對人類最基本的責任的放棄,是對人口再生產的挑戰。生育在中國也歷來受到重視。在古代中國社會,人們追求兒孫的眾多,不僅是經濟生產方面有勞動力的考慮,更是完成孝道的應有之義,生兒育女成為孝子的重要人生任務。東漢文人趙岐曾說過“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即一是對父母的過錯曲意順從,使父母陷于不義;二是家中貧窮,父母年老,又不去做官取得俸祿來供養父母;三是不娶妻子,沒有兒子,斷絕后代,其中以第三個為最大。孟子也曾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把沒有后代視為最不孝的行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生育繁衍后代在中國社會的重要性。因此,在整個社會中形成了一種多生多育的生育價值取向。傳統生育倫理對我國封建社會大家庭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社會中,家庭有六大基本職能,即生產職能、撫育職能、贍養職能、教育職能、娛樂和感情交流職能,而前二者是傳統家庭存在的必備條件。在古代中國,婚姻的意義就在于履行前兩個職能。是否能生,能生多少,成為評價一個婦女重要的價值指標。如果婚后妻子無法生育或是不能生兒子,就可能以“七出”之條中的“無子”遭到休棄。在丁克家庭中,由于生產職能和撫育職能的消失,其他職能在家庭中的作用也就相應削弱了。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認為,家庭是由父母子女形成的團體。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每日都在重新生產自己生命的人們開始生產另外一些人即增殖。這就是夫妻之間的關系,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家庭”。現代家庭規模越來越小,甚至丁克家庭的出現,使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越來越不穩定,離婚變得容易,這對于社會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時,家庭的不穩定性造成了傳統家庭倫理精神的缺失,對于現代社會來說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家庭養老是中國傳統“孝”的應有之義。中國歷來就有“養兒防老”的思想,現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唐君毅認為,中國人的觀點是,與其將幸福寄托于死后而求神拜佛,勿如將此希望寄托于子孫。因此,中國的“孝”的思想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奉養父母”,因此,家庭養老就成為我國傳統社會的養老模式。而丁克家庭的出現,沖擊了中國這一傳統養老模式,它把養老問題全都推給社會來解決。當現在正處于婚育年齡的丁克夫婦老去的時候,就不存在“奉養父母”這種情況了,無疑給社會養老增加了巨大的壓力。三、不生育的“三自”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人們選擇丁克家庭本來是無可指責的。但是,這一行為產生的后果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戈登在其《美國家庭:過去、現在和未來》一書中就指出,影響美國生育下降的因素之一是“純理性主義的輝煌成就”,即在滿足父母幸福和痛苦的過程中功利主義的考量戰勝了精神上的需要。從上文的原因分析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從倫理角度看,這種丁克現象的倫理實質是一種“‘三自主義’:即自我、自由、自私”。人口倫理的選擇是影響到人類再生產的問題,當一個社會眾多的人選擇不生育的時候,勢必會影響到人類種族的延續與發展,是一種不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因此,當各國政府意識到人口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