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腦卒中的康復護理_第1頁
2腦卒中的康復護理_第2頁
2腦卒中的康復護理_第3頁
2腦卒中的康復護理_第4頁
2腦卒中的康復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腦卒中的康復護理新沂市鐵路醫院歡迎您!腦卒中現狀數據顯示,全球每6秒就有一人中風,約20秒就有一人因腦卒中而死亡。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有200萬,近一半人死亡。在存活的腦卒中患者中,約有3/4有不同程度喪失勞動能力,因此,可見腦卒中康復的重要性腦卒中定義急性腦血管病又稱腦血管意外、腦卒中或中風。是指動脈系統病變引起的血管痙攣、閉塞或破裂。造成急性發展的腦局部循環障礙和以偏癱為主的肢體功能損害新沂市鐵路醫院歡迎您!

腦血管意外的分類一、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

蛛網膜下腔出血二、缺血性腦卒中:腦血栓形成(腦梗死)腦栓塞

短暫性腦缺血新沂市鐵路醫院歡迎您!

腦卒中病因1、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是腦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見的病因。有資料表明,腦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壓病史,腦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壓病史,70%的腦血管病患者有動脈粥樣硬化病史2、心臟病:是腦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風濕性、高血壓性、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均有可能產生附壁血栓,當出現心力衰竭或房顫時,促使血栓脫落,流至腦動脈而發生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復脫落,所以容易復發。⑶顱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常見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新沂市鐵路醫院歡迎您!

腦卒中病因⑷某些炎癥可侵犯腦膜、腦血管,或單獨侵犯腦血管引起腦動脈炎,如化膿性、結核性、霉菌性炎癥和風濕病等,均可引起腦血管病。⑸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紅細胞增多癥、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腦血管病。少數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⑹代謝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均與腦血管病關系密切。據報道,腦血管病患者中有30%~40%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的動脈硬化發生率較正常人高5倍,發生動脈硬化的時間比正常人要早,動脈硬化的程度亦較重。⑺各種外傷、中毒、腦瘤、腦腫瘤放射治療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8)藥物:利尿藥,降壓藥,抗心律失常藥,鎮靜藥等等新沂市鐵路醫院歡迎您!

主要功能障礙由于病變的性質、部位、病變嚴重程度等不同,患者可能單獨發生某一種障礙或同時發生幾種障礙。其中以運動功能和感覺功能障礙和感覺功能障礙最為常見。一、運動功能障礙:是最常見的功能障礙之一,多表現為一側肢體癱瘓,即偏癱。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一般經過遲緩期和恢復期3個階段二、感覺功能障礙:偏癱側感覺受損但很少缺少。據報道,65%的腦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型的感覺障礙。主要表現為痛覺、溫度覺、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的減退和喪失。44%的腦卒中患者有明顯的本體感覺障礙,并可影響整體殘疾水平三:共濟障礙:是指四肢協調動作和行走時的身體平衡發生障礙,又稱共濟失調。四:言語障礙:腦卒中患者發生言語障礙,發生率高達40%-50%。主要功能障礙五:認知障礙:包括意識障礙、智力障礙、失認證和失用證等高級神經功能障礙。六:ADL能力障礙:日常生活活動是指一個人為獨立生活每天必須反復進行的、最基本的、一系列的身體動作或活動,即衣食住行及個人衛生等基本動作和技巧。七:繼發性功能障礙:心理障礙、膀胱與直腸功能障礙、肩部功能障礙、關節活動障礙、面神經功能障礙、疼痛、骨質疏松、失用綜合征、誤用綜合征、吞咽功能障礙、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康復護理的重要性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預防腦卒中后可能發生的殘疾和并發癥改善受損的功能,以往腦卒中護理注重預防壓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并發癥的發生,對預防肩關節半脫位、關節攣縮、肌肉萎縮以及異常運動模式發生等有關康復的內容未給予足夠的重視。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人們不但要求生存,還要求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基于這一點,在腦卒中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結合康復理論制定腦卒中康復護理常規是非常必要的康復治療措施康復治療時機:早期康復主張在生命體征穩定48小時后,原發神經病學疾患無加重或有改善的情況下開始進行康復治療(腦出血患者腦水腫程度相對較重,一般主要在發病后1-2周,病情穩定后開始康復治療)急性期康復內容:以康復護理、預防繼發性損害和各系統合并癥為主。患者病情穩定在監護病房就應該進行。康復越早,肢體功能恢復越好早期康復治療方案良肢位設計(抗痙攣體位)體位變換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的預防、脫敏膠帶粘貼法、肩吊帶、腕關節支具的應用)體位適應性訓練床上運動訓練(誤用綜合征的預防)抑制痙攣訓練(肘關節支具、手固定支具、便攜式痙攣抑制用支具的應用)分離運動誘發訓練(輔助量調整的重要性、膝關節支具、保護性腰帶的應用)新沂市鐵路醫院歡迎您!

臥位訓練良肢位的保持翻身動作訓練肢體康復訓練向健側翻身動作訓練向患側翻身動作訓練上肢康復訓練下肢康復訓練

仰臥位

患側肩胛骨盡量向前伸,在肩胛骨下面墊一軟墊;肩關節向外展與身體成45°角;肘關節、腕關節伸展,前臂旋后,掌心向上;手指伸展略分開,拇指外展。患側臀部下面墊個軟墊,髖關節稍向內旋;膝關節稍彎曲,膝下可墊一小枕;踝關節背曲,保持90度,足尖向上,防止足下垂,在床尾放置枕頭。

偏癱患者抗痙攣體位的擺放

1、盡量減少仰臥位的時間,因其受頸緊張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響。2、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處發生褥瘡的危險性增加。3、避免被子太重而壓迫偏癱足造成足尖的外旋。

4、避免使用過高的枕頭,頭部不要有明顯的左右偏斜(可以稍偏向患側)仰臥位注意事項

健側臥位患側上肢下墊一軟枕,肩前屈90-130度,肘和腕關節保持自然伸展,前臂旋前,腕關節背伸,手心向下自然伸展。患側骨盆旋前,髖、膝關節呈自然半屈曲位,置于枕上。患足與小腿盡量保持垂直位,身后可放置枕頭支撐。偏癱患者抗痙攣體位的擺放手腕呈背伸位,防止手屈曲在枕頭邊緣足不能內翻懸在枕頭邊緣兩腿之間用枕頭隔開健側臥位是患者最舒適的體位,也對患側肢體有益。健側臥位注意事項手腕呈背伸位,防止手屈曲在枕頭邊緣足不能內翻懸在枕頭邊緣兩腿之間用枕頭隔開健側臥位是患者最舒適的體位,也對患側肢體有益。健側臥位注意事項患側臥位:斜側臥約40-60度,背后用枕頭塞穩,患側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確保肩胛骨的內緣平靠于胸壁。上臂前伸以避免肩關節受壓和后縮.肘關節伸展、前臂旋后,手指張開,掌心向上手心不應放置任何東西,否則因抓握反射的影響而引起手內肌的痙攣。患側臥位患側臥位:斜側臥約40-60度,背后用枕頭塞穩,患側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確保肩胛骨的內緣平靠于胸壁。上臂前伸以避免肩關節受壓和后縮。肘關節伸展、前臂旋后,手指張開,掌心向上。手心不應放置任何東西,否則因抓握反射的影響而引起手內肌的痙攣。患側臥位患側下肢:健肢在前,患肢在后,患側膝、髖關節屈膝,稍稍被動背屈踝關節健側下肢髖、膝關節屈曲,由膝至腳部用軟枕支持,避免壓迫患側下肢肢體。偏癱患者抗痙攣體位的擺放此側臥位軀干應稍稍后仰,偏癱側肩部略向前伸,避免偏癱側肩部過多承受身體壓力而引起疼痛;保持偏癱側肩胛骨前伸位時,不能直接牽拉患側上肢,以避免對患側肩關節的損傷。患側臥位注意事項髖關節保持90度的屈曲位,背部用枕頭墊好,保持軀干伸展,雙側上肢伸展位放在床前桌上。最好臀下置一坐墊,雙膝屈曲50-60度,膝下墊一軟枕,患側足底放一硬枕,保持踝關節背屈或足中立位。床上坐位床上坐位病人坐姿要點:1.床鋪盡量平,病人下背部放枕頭2.頭部:不要固定,能自由活動3.軀干:伸直4.臀部:90度屈曲,重量均勻分布于臀部兩側5.上肢:放在一張可調節桌上,上置一枕頭(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腦卒中病人體位擺放

輪椅坐姿要點:1.腰部放置一個枕頭促進軀干保持伸展。2.病人雙手前伸,肘放在桌上,轉移雙手正確姿勢3.臀部要盡量坐在輪椅坐墊的最后方,防止身體下滑,造成下肢伸肌張力過高。4.雙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原則和注意事項良肢位是早期腦卒中病人床上的正確體位,當病人可以離開床活動進行鍛煉時,夜間睡眠則不應強制患者于某一體位,應以舒適、保證休息為主。任何一種體位都是臨時性的,不應超過2小時,以防發生壓瘡。床應放平,不主張抬高床頭及半坐臥位,此體位受迷路反射影響使下肢伸肌張力升高。在仰臥位時,在足部放一支被架,把被子支撐起來,避免被子壓在足上,引起垂足原則和注意事項避免牽拉肩,防止半脫位床上臥位期間,盡可能從患側接觸患者,特別是有左側忽略癥時,如床頭柜擺在患側,所有的人員都從患側接觸患者。因良肢位有效的預防并發癥和各種繼發性障礙,有利于日后的功能恢復,故要求早期病人要保持體位正確。保持室內溫度適宜,因溫度太低可使肌張力增高注意事項注意床頭不宜過高,任何時候都應避免半臥位和不舒適的體位患手應張開,手中不應放置物品,且不能讓手處于抗重力的體位可在足底放置軟硬合適的物體,防足跖屈畸形。但也有認為會增加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動,引起足跖屈畸形不同的體位均應備數個不同大小和形狀的軟枕支持,避免被褥過重或太緊新沂市鐵路醫院歡迎您!

床上體位轉移訓練床上翻身向健側翻身患者仰臥位,將健腿插入患腿下方。患者雙手十指交叉相握,患手拇指在上(Bobath握手)向上伸展上肢,肩上舉約90°(若患側肩部疼痛或上舉受限,可將患側上肢和手放于腹部上面,翻身時用健手抱住患側肩膀以幫助患側上肢轉向健側)。先將頭、頸轉向健側,然后向健側擺動上肢,旋轉軀干,同時健腿帶動患腿翻向健側。必要時治療師可輔助其骨盆旋轉。

床上翻身向患側翻身患者仰臥位,雙手Bobath握手向上伸展上肢,肩上舉約90°(若患肩上舉受限,可先將患側上肢外展放于床上,防止受壓),屈曲健側下肢使足底平放于床面上。先向患側轉動頭和頸部,然后健側上肢帶動患側上肢向患側擺動,當擺向患側時,轉動軀干、擺膝,完成肩胛帶、骨盆帶的共同擺動,健側腿跨過患側,完成翻身動作。在翻身過程中在患肩給予支持防止患肩受損。

床上體位轉移訓練床上臥位移動患者仰臥,將健足插入患足下方;健手將患手固定在胸前,健側下肢抬起患側下肢移向一側;抽出健足并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時將臀部移向該側;臀部側方移動完畢后,再用頭和健側肘支起肩部并移向同側,最后將頭向同方向移動。床上體位轉移訓練由臥位到床邊坐位獨立從健側坐起患者健側臥位,用健腿將患腿移于床邊,雙腿垂于床緣下。用健側肘于體側撐起身體,頭、頸和軀干向上方側屈。改用健手繼續支撐,使軀干直立,調整好姿勢,完成坐起動作。日常自理能力訓練(1-2)穿衣和脫衣一.穿衣如圖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