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講 自由落體運動 豎直方向的拋體運動_第1頁
第3講 自由落體運動 豎直方向的拋體運動_第2頁
第3講 自由落體運動 豎直方向的拋體運動_第3頁
第3講 自由落體運動 豎直方向的拋體運動_第4頁
第3講 自由落體運動 豎直方向的拋體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講自由落體運動

豎直方向的拋體運動知識詮釋思維發散1.定義:物體只在①重力作用下從②靜止開始下落的運

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2.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1)初速度:v0=③0.(2)加速度:a=g=④9.8m/s2.(3)運動方向:⑤豎直向下.3.自由落體運動規律(1)v=⑥gt.(2)h=⑦

gt2.(3)v2=⑧2gh.(4)說明:①必須是從靜止開始算起的自由下落過程才

是自由落體運動,從中間取的一段運動過程不是自由落

體運動.②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運動的一個特例,所有的勻變

速運動規律及推論對自由落體運動都成立.二、豎直上拋運動1.定義: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⑨豎直向上拋出,只在⑩重

力作用下的運動,叫做豎直上拋運動.2.運動性質:初速度為v0、加速度為-g的

勻變速運動(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3.豎直上拋運動規律,勻變速運動的規律都成立(取向

上的方向為正方向):(1)v=

v0-gt;(2)h=

v0t-

gt2;(3)

-

=

2gh.4.兩個推論(1)上升的最大高度hm=

;(2)上升最大高度所需的時間tm=

.5.對稱性:由于下落過程是上升過程的逆過程,所以物體

在通過同一段高度位置時,上升速度與下落速度大小

相等,方向

相反;物體在通過同一段高度過程中,上升時間與下落時間

相等.說明:所有的勻變速運動規律及推論也適用于豎直上拋

運動.1.甲物體質量是乙物體質量的2倍,甲、乙在同一地點

分別從離地面2h和h處自由落下,可知

(

)A.下落過程中甲物體的加速度是乙物體加速度的2倍B.若甲、乙兩物體同時釋放,則同時落地C.將著地時,甲物體速度是乙物體速度的

倍D.將著地時,兩物體速度相等時的速度是乙物體的

倍,C對,D錯.【答案】C【解析】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時,加速度都是g,A錯;

由h=

gt2知,甲下落的時間長,B錯;由v2=2gh知,甲落地2.一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g取9.8m/s2)

(

)A.在任意1s內末速度比初速度大9.8m/sB.2s末的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C.第3s內的位移是第1s內位移的9倍D.第5s內的位移比第3s內的位移多9.8m內的位移與第3s內的位移之比為1∶5,C錯;由Δh=gT2,可知第5s內的位移比第3s內的位移多19.6m,D錯.【答案】AB【解析】g=9.8m/s2,在任意1s內的時間間隔是1s,速

度差為g,A對;2s末的速度是1s末速度的2倍,B對;第1s3.從足夠高處釋放一石子甲,經0.5s,從同一位置再釋放

另一石子乙,不計空氣阻力,則在兩石子落地前,下列說

法中正確的是

(

)A.它們間的距離與乙石子運動的時間成正比B.甲石子落地后,經0.5s乙石子還在空中運動C.它們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相同D.它們在空中運動的時間與其質量無關度為h1=

gt2,則乙下落的高度為h2=

g(t-0.5)2,它們之間的距離h1-h2=

g(t-0.25)=

g[(t-0.5)+0.25]與乙石子運動的時間(t-0.5)不成正比,A錯誤;由于兩石子下落的高度

相同,因此下落的時間相同,甲石子落地后,經0.5s乙石

子剛好落地,B錯誤,C正確;由于不計空氣阻力,由t=

可知,兩石子在空中運動的時間與質量無關,D正確.【答案】CD【解析】兩石子做自由落體運動,設t時刻甲下落的高4.如果不計空氣阻力,要使一顆禮花彈上升至320m高處,在地面發射時,豎直向上的初速度至少為(g取10m/s2)

()A.40m/s

B.60m/s

C.80m/s

D.100m/s【解析】物體豎直上拋運動時,加速度是g,由-2gh=0-

可知,v0=80m/s.【答案】C核心突圍技能聚合

典例1如圖甲所示,一個物體從H高處自由落下,經過最后h=196m高度所用的時間t=4s.求物體下落H高度所用的總時間T和高度H.(取g=9.8m/s2)【名師點金】此類問題解法較多,如可由最后4s內的

位移求出這4s初、4s末及4s中間時刻的速度,然后根

據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求解.也可根據速度—時間圖

象直觀求解.【規范全解】解法一根據自由落體公式,有:H=

gT2

甲H-h=

g(T-t)2

聯立解得:T=7s,H=240.1m.解法二利用勻變速運動平均速度的特點由于物體在最后t=4s內的平均速度等于物體在T-

時刻的瞬時速度,即有:

=g(T-

)解得:T=7s由于H=

gT2

解得:H=240.1m.乙【答案】7s

240.1m

變式1

(2011年江蘇南京質檢)如圖所示,懸掛的直桿AB長為a,在B以下h處,有一長為b的無底圓筒CD.若將懸線剪斷,問:(1)直桿下端B穿過圓筒的時間是多少?(2)整個直桿AB穿過圓筒的時間是多少?【解析】(1)設B端運動到C處所用時間為t1,運動到D

處時間為t2,A端運動到D處時間為t3,則:h=

g

h+b=

g

B端穿過圓筒所用時間t=t2-t1=

-

.(2)a+h+b=

g

整個直桿AB穿過圓筒的時間為:T=t3-t1=

-

.【答案】(1)

-

(2)

-

1.處理方法(1)全程法將豎直上拋運動視為初速度豎直向上、加速度豎直向

下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取v0向上為正,a=-g)vt=v0-gt,h=v0t-

gt2,

-

=-2gh在拋出點的上方,h>0;在拋出點的下方,h<0.(2)分段法二、豎直上拋運動的處理方法及重要特性落過程的自由落體階段.①上升過程:初速度為v0,a=-g的勻減速直線運動.②下降過程:自由落體運動.2.重要特性(1)對稱性將全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即上升過程的勻減速階段和下如圖所示,物體以速度v0豎直上拋,A、B為途中的任意兩點,C為最高點,則:①時間的對稱性物體上升過程中從A→C所用時間tAC和下降過程中從C→A所用時間tCA相等,同理tAB=tBA.②速度的對稱性物體上升過程經過A點的速度與下降過程經過A點的速

度大小相等.(2)多解性當物體經過拋出點上方某個位置時,可能處于上升階

段,也可能處于下降階段,造成雙解,在解決問題時要注

意這個特點.

典例2某人站在高樓的平臺邊緣處,以v0=20m/s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石子.求拋出后,石子經過距拋出點15m處所需的時間.(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名師點金】本題是典型的豎直上拋運動的多值問

題,在處理此類問題時應注意到位移是矢量,然后利用

對稱性規律進行求解.【規范全解】石塊運動到離拋出點15m處時,石塊的

位置是在拋出點上方還是在拋出點下方?如果是在拋出點上方的話,是處于上升階段還是處于下降階段?從

題意來看,石塊拋出后能夠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m=

=

m=20m>15m.這樣石塊運動到離拋出點15m處的位置必定有兩個,如圖所示,因而所經歷的時間必有

三個.【答案】1s、3s或(2+

)s

變式2

2009年10月第十一屆全運會女子十米跳臺比賽中,江蘇運動員陳若琳以439.35分的成績獲得冠軍.如圖甲所示,假設她從離水面10m高的平臺上向上躍起,舉雙臂直體離開臺面,此時其重心位于從手到腳全長的中點.躍起后重心升高0.45m達到最高點,落水時身體豎直且手先入水(在此過程中運動員水平方向的運動忽略不計).問從離開跳臺到手觸水面,她可用于完成空中動作的時間是多少?(計算時可以把運動員看做全部質量集中在重心的一個質點,g取10m/s2)甲乙【解析】運動員的跳水過程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主要是豎直方向的上下運動,但也有水平方向的運動,更有運動員做的各種動作,構建運動模型時,應抓住主要因素.現在要討論的是運動員在空中的運動時間,這個時間從根本上講與運動員所做的各種動作以及水平運動無關,應由豎直運動決定,因此忽略運動員的動作,把運動員當成一個質點,同時忽略他的水平運動.

當然,這兩點題目都作了說明,所以一定程度上“建模”的要求已經有所降低,但我們應該理解這樣處理的原因.這樣,我們把問題提煉成了質點做豎直上拋運動的物理模型,在定性地把握住物理模型之后,應把這個模型細化,使之更清晰,可畫出如圖乙所示的示意圖.設運動員躍起上升的初速度為v0,由?=2gx1得:v0==?m/s=3m/s即運動員可視為做v0=3m/s、a=-10m/s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入水時位移x2=-10m解方程得:t=1.7s(負根已舍去).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x2=v0t-gt2得:-10=3t-

×10×t2

【答案】1.7s1.某人估測一豎直枯井深度,從井口靜止釋放一石頭并

開始計時,經2s聽到石頭落地聲.由此可知井深約為(不

計聲音傳播時間,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A.10mB.20mC.30mD.40m【解析】由于不計聲音的傳播時間,故石頭的下落時

間為2s,由h=

gt2得出答案.【答案】B2.在輕繩的兩端各拴一個小球,一人用手拿著上端的小

球站在3樓的陽臺上,放手后讓小球自由下落,兩小球相

繼落地的時間差為T.如果站在4樓的陽臺上,同樣放手

讓小球自由下落,則兩小球相繼落地的時間差將:

(

)A.不變

B.增大

C.減小D.無法判斷這一相同長度所用的時間,當從4樓釋放時小球走這

一段距離的初速度大,所用的時間少,故選C.【答案】C【解析】不論是從3樓的陽臺上釋放小球,還是在4樓

的陽臺上釋放小球,第一個小球落地后第二個小球再

走繩長的距離,也就是說兩小球落地的時間差等于走3.某人站在高樓的平臺邊緣處,以20m/s的初速度豎直

向上拋出一石子,拋出后,石子經過時間t到達距拋出點15m處(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關于t的說法中,不正

確的是

(

)A.t可能為1sB.t可能為2sC.t可能為3sD.t可能為(2+

)s(負值舍去);若是上方15m處,由整過程分析可得15=20t-

gt2解得t1=1s,t2=3s.仍有兩種情況,即上升經過該點和下落經過該點.【答案】B【解析】由于此題沒有說明是距上方還是下方15m

處,所以要分兩種情況討論,若是下方15m處,由整體

過程分析可得-15=20t-

gt2解得t=(2+

)s,t‘=(2-

)s4.從地面豎直上拋物體A,同時在某高度有一物體B自由

下落,兩物體在空中相遇(并非相碰)時的速率都是v,則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物體A的上拋初速度大小是相遇時速率的2倍B.相遇時物體A上升的高度和物體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C.物體A和B的落地時間相同D.物體A和B的落地速度相等方程可得,v=gt,對A物體則有v=v0-gt,兩式聯立可得,v0=

2v,A正確;對B物體h1=

gt2,對A物體則有h2=v0t-

gt2,結合前面的結果可知二者不相等,B錯誤;分析可知A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是B在空中運動時間的2倍,C錯誤;相遇時二者的速率相同,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容易得出兩物體落地時的速度相等,D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