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腫瘤的藥物治療
(PharmacotherapyofTumor)無法控制的細胞生長(接觸抑制失效)PrimaryTumor(T)局部組織侵潤Absenceorpresenceofregionallymphnodeinvolvement(N)遠程轉移(惡性腫瘤malignanttumor)Absenceorpresenceofdistantmetastasis(M)腫瘤的主要特點癌癥由100多種疾病組成,治愈率約30%死亡率:約700萬人/年(約占所有死亡人數的13%);到2030年可能將超過1310萬。僅次于心血管疾病,與病毒性疾病、老年病并稱為“現代醫學的三大挑戰”中國約100/10萬,每年發病人數約260萬,死亡180多萬。現狀主要癌癥的發病率/死亡率外部因素與癌癥腫瘤發生的民族差異主要內容抗癌藥物與藥物治療影響因素抗癌藥物的合理使用腫瘤藥物治療進展1.
抗癌藥物與藥物治療影響因素1.1
腫瘤治療的形式1.2
腫瘤治療響應標準1.3
腫瘤藥物治療簡史1.4
臨床常用抗癌藥物的開發1.5
抗癌藥物的種類1.6
抗癌藥物作用機理1.7
影響藥物治療的因素1.1
腫瘤治療的形式手術治療放射治療(放療)輔助治療(術后)(adjuvant)新輔助治療(術前)(neoadjuvant)化學治療(化療)免疫治療(生物治療)姑息治療(palliative)聯合治療(combined)基因治療局部療法系統療法局部療法1.2
腫瘤治療響應標準治愈(Cure)5年存活率為100%(無復發,無新疾病)完全響應(CR,CompleteResponse)1個月內無復發,無新疾病部分響應(PR,PartialResponse)1個月內無復發,腫瘤消除50%以上,無新疾病臨床利好響應(Clinicalbenefitresponse)疼痛消失、生命質量或行為狀態改善穩定病情(StableDisease)腫瘤既沒增長也沒縮小,維持原態惡化(Progression)腫瘤增加25%以上,或有新疾病產生公元前我國已有用草藥治療某些腫瘤癥狀的記載Hippocrates稱腫瘤為爪樣突起、橫行侵犯的螃蟹500年前國外已用銀、鋅、汞等治療腫瘤的報道19世紀1865年
Lissauer,亞砷酸鹽——白血病20世紀上半葉1941年
耶魯大學Goodman&Gilman,氮芥——淋巴瘤 Huggins,雌激素——前列腺癌1943年 Rhoads,烷化劑——惡性淋巴瘤1948年 Farber,氨甲碟呤——小兒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20世紀下半葉1961年
李明秋,聯合化療治療睪丸腫瘤1966年 Skipper,用L1210模型確立化療藥動學 Bruce,抗癌藥物藥理學研究
DjeRassi,大劑量化療1968年
Karnofsky,提出腫瘤內科學1985年 Rosenberg,倡導過繼性免疫療法90年代
紫杉醇、喜樹堿衍生物、維生素甲類化合物1991年
首例腫瘤(黑色素瘤)基因治療分子靶向藥物21世紀1.3
腫瘤藥物治療簡史1.4
臨床常用抗癌藥物的開發近50年來我國自行研制的抗腫瘤新藥和輔助藥烷化劑N-甲酰溶肉瘤素(氮甲)甲氧芳芥(3P)消瘤芥(AT-1258)抗瘤氨酸(合14)甘磷酰芥(M-25)嘧啶苯芥(合520)植物藥三尖杉酯堿(HRT)高三尖杉酯堿(HHRT)喜樹堿(CPT)羥基喜樹堿(HCPT)靛玉紅、甲異靛、馬藺子甲素、欖香烯鴉膽子素抗生素其他平陽霉素、博安霉素抗癌銻(Sb-71)輔助中藥冬凌草素、康萊特、豬苓多糖貞芪扶正、仙靈多糖、黃芪多糖人參皂甙1.5
抗癌藥物的種類根據性質和來源分抗代謝類烷化劑鉑類植物類抗生素類雜類激素類根據作用機理分干擾核酸合成干擾蛋白質合成直接與DNA結合生物調節劑改變機體激素平衡1.5.1
烷化劑根據性質和來源分抗代謝類烷化劑鉑類植物類抗生素類雜類激素類氮芥類亞硝脲類乙烯亞胺類磺酸酯類三嗪類環氧化物類氮芥、環磷酰胺、異環磷酰胺、苯丙氨酸氮芥氮甲苯丁酸氮芥、消瘤芥、抗瘤新芥、抗瘤氨芥甲氧芳芥、脲嘧啶、苯芥、胸腺嘧啶氮芥卡氮芥、環己亞硝脲、嘧啶亞硝脲三亞胺嗪、噻替呱、丁氧哌烷馬利蘭二溴甘露醇、二溴衛矛醇、去水衛矛醇氮烯米胺直接與DNA分子內鳥嘌呤的N-7位和腺嘌呤的N-3位形成聯結在DNA和蛋白質之間形成交聯影響DNA的修復和轉錄1.5.2
抗代謝類根據性質和來源分抗代謝類烷化劑鉑類植物類抗生素類雜類激素類葉酸拮抗劑嘧啶拮抗劑類胞苷類拮抗劑嘌呤類拮抗劑核苷酸還原酶抑制劑其它氟脲嘧啶、呋喃氟脲嘧啶、六甲嘧胺卡莫氟氟鐵龍、氟脲脫氧核苷甲氨蝶呤(氨甲蝶呤)阿糖胞苷、環胞苷、氮胞苷、吉西他濱6-巰基嘌呤、6-硫鳥嘌呤、脫氧考福霉素羥基脲、羥基胍胺喋呤、癌散、癌敵、氟雜脲苷與體內某些代謝物相似,干擾核酸、蛋白質的合成和利用導致腫瘤細胞死亡1.5.3
抗生素類根據性質和來源分抗代謝類烷化劑鉑類植物類抗生素類雜類激素類蒽環類放線菌素類糖肽類絲裂霉素類糖苷類亞硝脲類其它柔紅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阿克拉霉素米托蒽醌、吡喃阿霉素放線菌素C、放線菌素D、橙黃霉素、更新霉素博來霉素、平陽霉素、匹來霉素、利本霉素、博安霉素絲裂霉素光輝霉素、色霉素A3、橄欖霉素鏈脲霉素鏈黑霉素、新制癌菌表蒽環類、放線菌素類、光神霉素:嵌入DNA,抑制RNA合成博萊霉素:損害DNA模板,使DNA斷裂絲裂霉素:與DNA螺旋交聯,抑制DNA復制阿霉素博來霉素1.5.4
植物類根據性質和來源分抗代謝類烷化劑鉑類植物類抗生素類雜類激素類長春新堿、長春堿、長春堿酰胺、長春瑞濱三尖衫酯堿、高三尖衫酯堿依托泊苷(鬼臼乙叉甙)、替尼泊苷(鬼臼噻吩甙)紫杉醇、紫杉特爾喜樹堿、羥基喜樹堿秋水仙堿、秋水酰胺野百合堿、美登素、靛玉紅長春花三尖杉鬼臼紫杉喜樹秋水仙其它長春堿類:抑制微管聚合,使紡錘體不能形成紫杉類:促進微管聚合,抑制微管解聚,細胞分裂停止鬼臼毒素類:抑制拓撲異構酶II,阻止DNA復制喜樹堿類:抑制拓撲異構酶I,阻止DNA復制長春花紫杉1.5.5
激素類根據性質和來源分抗代謝類烷化劑鉑類植物類抗生素類雜類激素類雌激素類雌激素受體阻斷劑雄激素類抗雄激素類孕激素類促性腺激素釋放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抗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己烯雌酚、雌二醇、炔雌醇三苯氧胺、氯三苯氧胺、氨基導眠靈、蘭他隆丙酸睪丸酮、甲基睪丸酮氟羥甲睪酮苯丙酸諾龍氟他胺、尼魯他胺、乙酸甲撐氯地孕酮甲孕酮、甲地孕酮、醋酸甲羥孕酮利普安、索拉迪斯、丁絲瑞林、萘丙瑞林強地松、甲基強地松龍、地塞米松氯苯二氯乙烷甲狀腺素一般用于降低抗癌藥物的毒副作用改變體內激素水平,打破激素平衡,影響腫瘤細胞生長1.5.6
鉑類(金屬類)根據性質和來源分抗代謝類烷化劑鉑類植物類抗生素類雜類激素類順鉑卡鉑草酸鉑樂鉑與DNA雙鏈形成交叉聯結草酸鉑1.5.7
雜類根據性質和來源分抗代謝類烷化劑鉑類植物類抗生素類雜類激素類抗癌銻、門冬酰胺酶、丙亞胺、乙亞胺丙咪腙、斑蝥素、羥基斑蝥胺、甲基斑蝥胺甲基芐肼、氮烯咪胺、攬香烯乳注射液、安丫啶甲基芐肼:活性甲基與DNA起烷化作用左旋門冬酰胺酶:使蛋白質的合成缺乏必須的門冬酰胺甲基芐肼1.5
抗癌藥物的種類(2)根據性質和來源分抗代謝類烷化劑鉑類植物類抗生素類雜類激素類根據作用機理分干擾核酸合成干擾蛋白質合成直接與DNA結合生物調節劑改變機體激素平衡干擾素異維甲酸奧曲肽甲羥孕酮他莫昔芬1.6
抗癌藥物作用機理dUTPdTMPdCMPdAMPdGMPCMPAMPGMP5-Fu氨甲碟呤羥基脲抗代謝類6-巰嘌呤6-硫尿嘌呤IMPDNARNA蛋白質阿糖胞苷環磷酰胺烷化劑卡氮芥順鉑鉑類鬼臼乙叉甙植物類博萊霉素抗生素類甲基芐肼雜類阿霉素柔紅霉素更生霉素左旋門冬酰胺酶dAMPdGMPCMPAMPGMPIMP1.6.1
從DNA代謝過程看1.6
抗癌藥物作用機理抗代謝類烷化劑鉑類植物類抗生素類雜類MG2G0SG1阿糖胞苷5-Fu氨甲碟呤6-巰嘌呤博萊霉素鬼臼乙叉甙鬼臼噻吩甙長春堿酰胺長春花堿長春新堿紫杉醇左旋門冬酰胺酶甲基芐肼順鉑烷化劑干擾素亞硝脲類生物調節劑蒽環類放線菌素類絲裂霉素類1.6.2
從細胞周期看1.6.2.1
周期特異性藥物的特點作用弱而慢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發揮殺傷作用劑量反應曲線為一條漸進線小劑量時類似于直線,到達一定劑量后不再上升,出現平波在影響療效的濃度與時間關系中,時間是主要因素——時間依賴型1.6.2.2
周期非特異性藥物的特點殺傷力較強,作用強而快劑量反應曲線接近直線——濃度依賴型藥物濃度越高,殺傷作用越大劑量增加1倍,殺滅癌細胞的能力可增加數倍至數十倍對G0期細胞有作用,即對增殖比率(GF)低的腫瘤有作用適用于常規化療和超大劑量化療方案1.7
影響藥物治療的因素1.7.1
腫瘤負荷(實體瘤)多量癌細胞處于非增殖的G0期負荷越大,增殖比率越低,G0細胞越多盡早治療1.7.2
腫瘤細胞的遺傳異質性1.7.3
多次突變導致抗藥瘤株出現并存活1.7.4
腫瘤越大,抗藥瘤株越多1.7.5
聯合用藥或序貫交替治療
MOPP/ABV方案治療霍奇金病(淋巴網狀細胞肉瘤)MOPP/ABV方案治療霍奇金病
(淋巴網狀細胞肉瘤)MOPP/ABV聯合用藥方案藥物組成劑量用法氮芥
長春新堿
甲基芐肼
強的松
阿霉素
平陽霉素
長春花堿6mg/m21.4mg/m2100mg/m240mg/m235mg/m210mg/m26mg/m2Ⅳ
第1天Ⅳ
第1天口服
1~7天口服
1~14天Ⅳ
第8天Ⅳ
第8天Ⅳ
第8天28天重復療程共6個療程1.7影響藥物治療的因素1.7.6
腫瘤抗藥性(1)——多藥耐藥(MDR)接觸1種藥物,產生對多種藥物的耐藥性多出現于天然來源抗癌藥和蒽環類抗生素多藥耐藥特點:親脂性藥物,分子量300~900D藥物通過被動擴散進入細胞藥物在MDR細胞中聚集較敏感細胞少,胞內藥物濃度低編碼細胞膜上P-糖蛋白(P-glycoprotein)的MDR基因明顯擴增鈣離子通道拮抗劑:異博定(2mmol/L)、硫氮卓酮、硝苯吡啶鈣調蛋白抑制劑:三氟拉嗪、氯丙嗪、奎尼丁、利血平膜外細胞膜膜內拮抗劑藥物被排出膜外藥物進入細胞藥物P-糖蛋白P-糖蛋白P-糖蛋白P-糖蛋白P-糖蛋白P-糖蛋白1.7影響藥物治療的因素1.7.7
腫瘤抗藥性(2)——多藥耐藥蛋白(MRP)1.7.8
谷胱苷肽代謝致抗癌藥物的失活1.7.9
靶點酶(拓撲異構酶、吲哚滿還原酶)的上游調節1.7.10
藥物治療后細胞凋亡(apoptosis)減少癌基因bcl-2的過度表達抑癌基因p53的缺失1.7影響藥物治療的因素1.7.11
劑量強度(Doseintensity)Hryniuk等(1986):不論給藥途徑、用藥方案及療程中單位時間內所給藥劑量如何,均以mg/m2.w表示劑量強度與療效明顯相關。劑量降低20%,療效將降低50%接受足量化療的患者,復發率比低劑量化療低應盡可能使用可耐受的最大劑量強度進行治療必須要有預防毒性反應的措施主要內容抗癌藥物與藥物治療影響因素抗癌藥物的合理使用腫瘤藥物治療進展2.
抗癌藥物的合理應用2.1
藥物治療與腫瘤細胞增殖動力學2.2
治療策略2.3
治療目的與治療形式2.4
毒副作用及其處理2.5
藥師在癌癥治療中的作用2.1
藥物治療與腫瘤細胞增殖動力學2.1.1
腫瘤細胞增殖的特點指數性生長經30次倍增后,細胞數可達109,重約1g,直徑約1cm,形成可診斷的病灶病灶的出現約需數月~數年再經10次倍增,腫瘤負荷達1012,實體瘤重約1kg,多數患者致死早期根治性治療,治愈幾率大2.1.2
藥物劑量與腫瘤細胞存活呈線性關系,
符合“一級動力學”規律一定量的抗癌藥物殺滅一定比率、而非固定數量的惡性細胞(在無細胞耐藥情況下)
1010——99.9%/療程——5個療程臨床完全緩解指標為<109,并非治愈,若停止治療,將復發劑量高低與殘留細胞數密切相關1011腫瘤細胞:環磷酰胺 1.5g——殘留5.5×107 0.75g——殘留2.4×109藥物劑量降低50%,殘留細胞增加98%根治性治療必須分階段誘導緩解治療階段:使腫瘤細胞數<109鞏固與強化治療階段:完全殺滅(totalkill),需重點考慮抗藥性2.1
藥物治療與腫瘤細胞增殖動力學2.2
治療策略2.2.1
劑量的制定——間斷大劑量法提高療效環磷酰胺:每9天給藥一次,治療指數比每天給要高幾倍防止毒副作用氟尿嘧啶:最大耐受量下24小時內給完藥,毒性降低。每天給藥幾天給完,引起嚴重毒性給骨髓和其它正常組織以恢復的機會2.2
治療策略2.2.2
時間的制定——多療程每個療程至少應包括幾個細胞增殖周期增殖周期短的腫瘤 絨毛膜上皮癌、急性淋巴細胞白細胞、非洲兒童淋巴瘤、部分小細胞肺癌增殖周期相對較長的腫瘤 惡性淋巴瘤、睪丸腫瘤2.2
治療策略2.2.3
聯合治療選用單獨作用時證明對該種癌癥有效的藥物盡量選擇兩種以上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周期非特異性藥物與作用于不同時相的周期特異性藥物配伍選擇毒副作用不同的藥物進行配伍2.2
治療策略2.2.4
綜合治療序貫療法(sequentialtherapy)先化療后放療
——遠程轉移為主或晚期腫瘤先放療后化療
——局部蔓延、區域淋巴結轉移為主或早期腫瘤同時療法(concurrenttherapy)局部化療與放療增敏結合減少最佳劑量防止毒性相加低鉑用于放療增敏而減少局部復發、高鉑用于減少遠程轉移交替療法(alternatingtherapy)——“三文治”法化療——放療——化療急性毒副作用較少,病人耐受性提高,療效相對較好2.3
治療目的與治療形式2.3.1
根治性化療(curativechemotherapy)適用于需全身化療的腫瘤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睪丸癌、絨癌誘導化療(inductionchemotherapy)——完全緩解(完全響應,completeresponse)聯合化療——無復發生存率(relapse-freesurvival)2.3.2
輔助化療(adjuvantchemotherapy)用于局部治療(手術或放療)后針對微轉移病灶,防止復發轉移適應腫瘤:骨肉瘤、乳腺癌、頭頸癌、胃癌、大腸癌、軟組織肉瘤2.3
治療目的與治療形式2.3.3新輔助化療(neoadjuvantchemotherapy)用于手術或放療局部治療前使局部腫瘤縮小,減少手術或放療造成的損傷使部分局部晚期患者也可以手術治療清除或抑制可能存在的微轉移灶,改善預后適用腫瘤:減少損傷:肛管癌、膀胱癌、乳腺癌、喉癌、骨肉瘤、軟組織肉瘤等改善預后:非小細胞肺癌、食管癌、胃癌、宮頸癌、卵巢癌、鼻咽癌及其它頭頸癌2.3
治療目的與治療形式2.3.4
姑息化療(palliativechemotherapy)用于無法治療的癌癥以減輕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質量、延長壽命為目的治療形式:全身性化療胸腔內、腹腔內、心包內給藥治療癌性積液肝動脈介入化療治療晚期肝癌適用腫瘤:非小細胞肺癌、肝癌、胃癌、大腸癌、胰腺癌、食管癌、頭頸癌等2.
抗癌藥物的合理應用2.1藥物治療與腫瘤細胞增殖動力學2.2治療策略2.3治療目的與治療形式2.4
毒副作用及其處理2.5
藥師在癌癥治療中的作用2.4
毒副作用及其處理(1)大類癥狀藥物處理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血小板降低,少嚴重貧血III級以上:蒽環類、氮芥、鬼臼毒素類、長春花堿、異長春花堿、長春酰胺、氮烯咪胺、卡鉑嚴重延遲性骨髓抑制:亞硝脲類、絲裂霉素、甲基芐肼血小板減少:樂鉑GM-CSF(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細胞和血小板胃腸道反應1)惡心和嘔吐順鉑、氮烯咪胺、放線菌素D、氮芥類環磷酰胺、亞硝脲、蒽環類、異環磷酰胺、阿糖胞苷博萊霉素、5-Fu、長春花堿、長春新堿鎮吐劑:5-HT3受體拮抗劑(~~司瓊)OndansetronGranisetronTropisetronDolasetron2)粘膜炎口腔炎、唇損害、舌炎、食管炎、口腔潰瘍氨甲碟呤、放線菌素D、丙瞇腙、5-Fu局部對癥治療3)腹瀉和便秘5-Fu、阿糖胞苷、放線菌素D、羥基脲、氨甲碟呤、長春堿類使用止瀉藥、大便軟化劑和輕瀉藥食物中增加纖維含量和水份2.4
毒副作用及其處理(2)大類癥狀藥物處理心肺毒性1)肺損害博萊霉素、白消安、亞硝脲類、絲裂霉素注意藥物使用劑量皮質類固醇激素2)心臟毒性心肌病、嚴重心率失常、心包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蒽環類阿霉素總劑量:單藥:<550mg/m2聯合:<450mg/m2放療:<350mg/m2對癥治療VE、輔酶Q10肝臟毒性1)肝細胞性功能障礙、藥物性肝炎左旋門冬酰胺酶、阿糖胞苷、鬼臼乙叉甙、硫唑嘌呤、6-羥基嘌呤對癥處理谷胱苷肽等2)靜脈閉塞性肝病氮烯咪胺、放線菌素D、大劑量環磷酰胺3)慢性肝纖維化大劑量氨甲碟呤腎和膀胱毒性1)出血性膀胱炎大劑量環磷酰胺、異環磷酰胺同時應用巰乙磺酸鈉2)遠近曲小管損害順鉑水化和利尿3)腎小管堵塞大劑量氨甲碟呤水化和堿化2.4
毒副作用及其處理(3)大類癥狀藥物處理脫發禿頭蒽環類、烷化劑、鬼臼毒素類、長春堿類、紫杉醇、5-Fu、氨甲碟呤心理輔導帶冰帽局部毒性1)血栓性靜脈炎蒽環類抗氧化劑二甲亞礬氮芥硫代硫酸鈉2)藥物外滲致局部組織壞死絲裂霉素VB6長春堿類透明質酸酶和熱敷神經毒性1)末梢神經病變跟腱反射消失、全反射消失、肢端對稱性感覺異常、肌無力、垂足和肌萎縮長春花堿、鉑類、氨甲碟呤、5-Fu停藥對癥治療2)自主神經病變便秘、麻痹性腸梗阻、陽痿、尿潴留、體位性低血壓3)腦神經病變視神經病變、復視、面癱2.4
毒副作用及其處理(4)大類癥狀藥物處理過敏性反應紫杉醇用藥前給予皮質類固醇激素和抗組胺左旋門冬酰胺酶10~20%發生率皮試、預防性觀察博萊霉素用藥前給予皮質類固醇激素遠期毒性1)致癌作用:急性白血病烷化劑、亞硝脲類合理治療方案2)不育和致畸精子數量減少導致男性不育環磷酰胺、瘤可寧、氮芥、甲基芐肼、亞硝脲類不可逆的性腺功能障礙MOPP聯合化療女性永久性卵巢功能障礙和閉經烷化劑2.5
藥師在癌癥治療中的作用協助醫生制訂合理的治療方案預防抗腫瘤藥物的毒性解決治療過程中營養支持、疼痛、感染、惡心與嘔吐等問題提供藥物信息服務給醫生、病人與家屬主要內容抗癌藥物與藥物治療影響因素抗癌藥物的合理使用腫瘤藥物治療進展復習重點3.
腫瘤藥物治療進展3.1
局部化療3.2
生物治療3.3
分化誘導治療3.4
血管靶治療3.5
生化調節治療3.6
超大劑量化療3.7
基因治療3.1
局部化療(1)類型作用或腫瘤藥物腔內化療胸腔內化療1)局部纖維化閉合胸腔治療惡性胸水2)直接殺死腫瘤非抗癌藥物:四環素、阿的平、滑石粉、細菌制劑抗癌藥物:博萊霉素(40~60mg/次)、順鉑、卡鉑、絲裂霉素、阿霉素、氮芥腹腔內化療術后殘留病灶(卵巢癌、惡性間皮瘤、消化道腫瘤)順鉑、卡鉑、鬼臼乙叉甙、米托蒽醌、紫杉醇(可聯合靜脈給予解毒藥)心包內化療去除惡性心包積液順鉑、卡鉑、博萊霉素、Thio-TEPA鞘內化療腰椎穿刺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氨甲碟呤、阿糖胞苷、皮質激素、Thio-TEPA皮埋藥泵3.1
局部化療(2)類型作用或腫瘤藥物動脈內化療結腸癌肝轉移治療腎癌、盆腔腫瘤、肢體骨及軟組織腫瘤、頭頸癌、腦瘤順鉑(結合靜脈解毒藥)(脂質體為載體)3.2
生物治療(1)類型作用腫瘤藥物細胞因子干擾素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毛細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Kaposi肉瘤、急慢性白血病、腎癌、黑色素瘤IFNs白細胞介素激活LAK和TILIL-2(需大劑量)促進T和NK細胞增殖并殺瘤,強烈抑制腫瘤血管形成IL-12腫瘤壞死因子(TNF)溶解腫瘤、抗增殖皮膚惡性腫瘤(局部治療為主)3.2
生物治療(2)類型作用腫瘤藥物單克隆抗體單抗清除臨床微轉移灶、減少腫瘤復發與轉移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嵌合抗體和人源化單抗:抗CD20單抗、抗Her2單抗;重構型抗體;單鏈抗體;單區抗體;抗體庫生物導彈療法單抗+放射性核素、+抗腫瘤藥物、+抗毒素、+酶、+超抗原腫瘤疫苗激發患者機體對腫瘤的特異性免疫應答細胞水平瘤苗、分子水平瘤苗、基因工程瘤苗免疫活性細胞的過繼性免疫治療(adoptiveimmunotherapy)荷瘤宿主被動性的轉輸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免疫制劑和細胞LAK細胞、TIL細胞、CD3AK細胞、抗原特異性細胞毒T細胞、樹突樣細胞、殺傷性單核細胞(AKM)、巨噬細胞3.3
分化誘導治療類型作用藥物細胞分化誘導劑調控特定基因的轉錄活性,產生調節細胞增殖、分化和凋亡效應維甲酸類:全反式視黃酸、13-順式維甲酸、9-順式維甲酸其它:細胞因子、抗腫瘤化療藥物、分化誘導劑3.4
血管靶治療類型作用藥物血管生成抑制劑特異性地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和活性,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天然來源:血管抑制素、內皮抑制素、凝血栓蛋白、生長激素抑素化學合成:激素類、金屬蛋白酶抑制劑、粘附分子拮抗劑、煙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品設計師職業認證試題及答案
- 推動無人駕駛技術進步的策略與實施路徑
- 餐飲環保測試題及答案
- 紡織化學成分分析試題及答案
- 線下合同協議書范本
- 用工協議書與勞務合同
- 貨物合同變更協議書
- 學徒合同協議書
- 綠色紡織材料的研發趨勢試題及答案
- 租船合同協議書
- 高中1.安培力沖量模型(PPT講解版)
- 中央企業違規經營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解讀共40張課件
- Excel模板-中國地圖填色圖
- 用戶思維課件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建設項目其他費用和相關費用的規定
- 鄒萃文書法《惜時如金》課件
- Q∕GDW 13236.8-2019 導、地線采購標準 第8部分:鋼芯鋁合金絞線專用技術規范.pdf
- 連鑄工藝培訓講義(PPT86張)課件
- 印后加工工藝培訓課件(共61頁).ppt
- 愛心樹(繪本)
- 譯林版六下英語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 同步練習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