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農業經濟發展特點1、古代農業經濟發展特點(1)小農經濟為主體以自耕農和佃農為主;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經營小塊土地;不完全的自給自足經營;簡單再生產;很強的脆弱性;(2)精耕細作特色一種勞動力高度密集型的集約型農業。單位面積產量與耕地復種指數都很高。精耕細作特色的形成:第一,農業生產技術改進。第二,多元交匯結果。黃河流域創造了農田溝洫體系,在防旱保墑的農業實踐中形成了“耕—耙—耢—壓—鋤”的耕作體系。江南建立了治水與治田相結合的塘埔圩田體系。第三,地理環境的特點各地自然條件差異很大,形成大大小小有相對獨立性的地理單元。基于自然條件和社會傳統的多樣性而形成的相對異質的農業文化,這些文化在經常的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構成多元交匯、博大恢宏的體系。
3)以種植業為主,尤其是糧食作物占的比重高1914-1918年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畜牧業在農業產值中的比重做參考。類別產量百分比糧食作物10169·174·6經濟作物2323·417·6畜牧業1141·48·4
4)農業經濟商品化發展夏商西周時期,農業經濟商品化也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形成了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內向型發展態勢。秦漢時期,園圃業迅速發展,出現了盛產桑麻、桔柚、棗栗的鄉村。中原地區的經濟作物種類不斷增多;邊疆和內地畜牧業商品生產也得到發展。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士族大地主田莊從事粗放式的多種經營,北方農戶進行精耕細作的的園圃生產。南方經濟作物的種植發展強勁,北方則保持畜牧業發達的傳統優勢。隋唐時期,當時無論園圃種植業、林業、漁業、或者畜牧業都廣泛的從事商品生產,并且在許多行業有所擴展,出現了一些專門化的農戶。宋元明清時期,農業生產商品化進一步發展。其中經濟作物茶葉、棉花、桑麻等生產進一步擴展。此時,農業生產商品化最重要特點是糧食生產的商品化。2、近代農業經濟發展特點(1)、傳統與現代并存的農業經濟傳統與現代并存是近代中國社會農業制度和經營結構的特征。一方面中國的地主一般是出租土地,坐收地租,而不是雇工自行經營其土地,并且與買辦資本和商業資本高利貸這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經濟中占著明顯優勢。另一方面資本主義雇傭勞動已經發生、并有所發展,這是中國農業經營形式現代化的一種表現。地主雇工經營、富農經營、農墾公司三種主要資本主義的經營方式。但是,他們所占比重并不高。
解放前夕,地主經營面積占73411千畝,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5%,富農經營土地面積占176186千畝,占耕地總面積12%左右,農墾公司經營土地面積14442千畝,占1%左右,以上合計264039萬畝,占全國耕地面積18%。這其中有部分還是傳統的租佃關系的。有人研究認為,抗戰前,三種經營方中,雇工經營部分占總耕地面積的10%。解放前夕以上三種經營占8·5%左右。近代中國農業經濟中,資本主義農業發展緩慢,中國農業轉型十分艱難。為什么?(一)生產力角度的分析:近代中國農民長期處于極端貧困和落后的狀態,他們既沒有生產積極性,又沒有學習和掌握農業科學技術的可能性。農民所生產的農產品除了滿足自己的吃飯穿衣外,所剩無幾,有時甚至還不能滿足自己的生活,這是中國農業資本主義緩慢發展的基本原因。
近代中國林、牧業產值在中國農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少,種植業產值占比重很大。在種植業中,經濟作物占的比重很小,而糧食作物所占的比重很大。近代中國農業這種部門經濟結構對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非常不利。農村手工業和農業種植業的結合構成了中國傳統社會和近代中國農村經濟的基本單位。這種耕織結合的自然經濟結構,對于商品經濟的成份有很大的抵制作用,對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一個嚴重的障礙。(二)生產關系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國,流行著各種各樣的租佃制度,這種租佃制度有很強的彈性,適應性很強。
在這樣的重租下,沿用租佃制度即使其產量比資本主義經營方式要低,它對地主更有利。這是中國農業中傳統租佃關系長期延續的主要原因,資本主義難以發展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國自然經濟分解不充分,商品經濟發展程度不高;市場是由地方小市場組成,這就限制了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農村經濟走向資本主義時,出現了一方面無產階級化的趨勢,即貧困的積累,另一方面出現了農業資本積累缺乏。這樣,中國農村商品化的特殊性及農村階級分化的特殊性,由此產生了雇傭關系的特殊性。對中國農村經濟是一個極為不利的因素。(2)與國家市場和現代城市工業經濟發展之間日益增長的密切關系。農業經濟衰退論:20世紀20-80年代。當時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有兩部分人。一部分是20世紀20-30年代,部分受馬克思主義和俄國革命影響的知識分子,他們認為由于農村經濟的衰退,導致了農民生活痛苦,最終會引起農村革命,從而中國革命在中國必然會取得勝利。另一部分知識分子不贊成共產主義知識分子的觀點,也認為中國農村經濟正在衰退,導致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
梁漱溟認為是當時中國傳統的儒家“禮教”和“秩序”的觀念體系已經衰落,而新的社會意識和社會秩序的價值體系卻沒有建立。晏陽初有人認為是中國農民的愚、窮、弱、私。也有人認為中國農村問題主要在于人口密度高、自然條件缺乏和家庭耕作小型分散。建國后,學術界認為中國農村經濟從鴉片戰爭時期一直到20世紀上半葉呈現衰落趨勢。由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剝削和壓迫,近代農業商品化和專業化是以農村經濟的破產為前提。外國工業品的進口危害了中國農村手工業;洋糧進口損害了農民的利益,而工業部門和城市部門經濟的上升是農業資本的下降為代價的。因此,農業專業化和商品化沒有給中國農民帶來利益,反而因為農民進入和依賴農產品市場和城市勞動力。
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學者對農業經濟衰退論提出了挑戰。西方學者(羅斯基、布蘭德、)認為中國農村經濟自19世紀末到1937年抗日戰爭前夕,一直是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黃宗智、帕金斯等為代表提出了“內卷化”和“停滯論”。他們的中心觀點是中國近代農業并沒有發生本質性的變化。近代中國農村經濟的最大特點是與國家市場和現代城市工業經濟發展之間日益增長的密切關系:一方面一些農副業生產部門因國家市場的需求而得到發展,另一方面一些部門又因為國外產品的進口受到打擊。(3)始終處于一種不平衡的發展狀態中。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農村經濟處在一種動蕩和各種要素重新組合中,雖然它經歷了顯著的結構變化并且已經不再處于傳統經濟的平衡中,,但是,新的平衡沒有建立起來,一直到1949年它始終處于一種不平衡的狀態中。(4)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產業結構a.農村產業結構是以種植業為主,林、牧、副、漁為輔。種植業在農業值中的比重。1933年為82·01%,1936年為85·90%,1949年為83·1%。種植業中,以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為輔。1914-1946年糧食作物占耕地總面積一直在80%以上。b.林業以材林為主,經濟林和防護林為輔。c.畜牧業中,以養豬為主,羊和大牲畜為輔。d.漁業結構是以海水產品為主,淡水產品為輔。總體特征:農業資源配置不合理,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深度不夠。(5)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從橫向考察,主要表現:一是農業商品生產的專門化。棉花生產主要集中在江蘇和河北;大豆主要在東北;花生主要在山東、河北、河南等省;芝麻主要集中在河南省;煙葉主要在河南、山東和四川等省;蠶絲主要在浙江、江蘇、廣東、和四川等省;茶葉主要在浙江、湖南、福建、江西、江蘇、安徽等省。二是農產品商品化的區域差異。東部地區農產商品化程度較高;江南比華北農產品商品化程度高;沿江地區農產商品化程度高;經濟作物集中種植區比糧食作物集中種植區農產商品化程度高。鐵路交通沿線商品化程度高;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郊區商品化程度較高。從縱向考察,主要表現:一是主要農產品的商品量、產值增長和商品率提高。二是農產品商品值在國內商品市場中的地位。農產品在國內市場商品中的比重(億元)1920年1936年1947年全部產品商品值92·46168·07145·61農產品商品值39·0975·3366·58所占比重42·29%44·82%45·75%三是農村各階層對市場依賴加深。1921——1925年安徽等17省2866處田場支出中,現金占47·6%,田場支出中,現金占58·1%。黑龍江流域農家貨幣支出占57·3%,貨幣收入占總收入的58·8%。四川峨眉山一帶,貨幣支出占全部支出的31·29%,貨幣收入占全部收入的39·03%。3、當代農業經濟發展特征(1)當代中國農村經濟轉型的復雜性前現代、現代和后現代歷史發展階段,同時并存于中國社會,他們擠壓在一起,互相制約,使當代中國的社會結構呈現出極其復雜的局面。原來歷時性地展現聚焦在一起,共時地表現出來,加大了解決矛盾的難度,加大了社會轉型的難度。存在著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之間的二元社會結構,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之間由于歷史的、地理的等多種原因,發展也很不平衡,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還占有一定的比重,農村人口還占有很大的比例,前現代向現代轉變的任務還很艱巨。與此同時,一批高新技術產業正在我國形成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漁業碳匯機制分析-洞察及研究
- 新疆兵團八師一四三團一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2025屆九上化學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北京東城二中學數學九上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棗莊市第七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2025年機械制造行業技能考試-工具鉗工考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100道單選題合輯)
- 2025年操作工技能考核考試-涂膠工考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單選合輯)
- 2025年操作工技能考核考試-一次鹽水精制考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單選合輯)
- 2025年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執業醫師實踐技能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100道單選題合輯)
- 2025年衛生資格(中初級)-營養(士)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單選題合輯)
- T-GDNAS 043-2024 成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
- DB21T 3496-2021 機電類特種設備檢驗記錄編寫指南
- 天貓店鋪運營規劃方案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羅茨風機培訓資料
- 腫瘤相關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與治療指南解讀
- 會議管理制度例行會議
- (高清版)DB42∕T 2133-2023 建筑施工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技術規程
- 城區供暖規劃設計的重要性
- 高頻地波雷達現場比測試驗規范
- 異地就醫備案的個人承諾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