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NAS 043-2024 成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_第1頁
T-GDNAS 043-2024 成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_第2頁
T-GDNAS 043-2024 成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_第3頁
T-GDNAS 043-2024 成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_第4頁
T-GDNAS 043-2024 成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CSC50成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GroupstandardsonIntravenousMidlineCatheterizationofAdult2024-07-23發布廣東省護理學會發布IT/GDNAS043-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本文件由廣東省護理學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廣東省護理學會靜脈治療護理專業委員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東莞松山湖東華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梅州市人民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陳利芬、衛建寧、王海英、屈盈瑩、余紅春、楊玉紅、周雪梅、黃連濤、管驊、李曉輝、梁仁瑞、林嘉旋、周雪貞、何佩儀、范育英、陳美紅、秦玉菊、黃果花、程惠芳、陳進英、吳碧芳、潘珊、周麗群、吳偉勤、黎錦燕、何小倩、梁熙德、胡艷群、柴燕燕、朱艷儀、李佳。1T/GDNAS043-2024成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本文件規定了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操作的基本要求、置管前評估和準備、操作過程、常見問題的處理及預防和健康教育。本文件適用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從事成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置管技術操作的醫務人員。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Z/T213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導則GB15982醫院消毒衛生標準WS/T313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WS/T367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WS/T433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T/CNAS32注射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團體標準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靜脈中等長度導管midline經肘窩處上或下兩橫指常規穿刺或采用超聲引導技術從上臂置入貴要靜脈、頭靜脈或肱靜脈內,尖端位于腋靜脈遠端、胸段或鎖骨下靜脈的導管稱為靜脈中等長度導管,又稱為中線導管,導管長度20~30cm。4基本要求4.1應接受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相關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培訓且考核合格。4.2應嚴格執行醫囑及查對制度。4.3應在置管前進行評估。4.4應在操作前與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4.5置管過程應實施無菌技術。2T/GDNAS043-20245置管前評估5.1應評估患者的年齡、病情及過敏史:a)不宜在有血栓史的靜脈置管;b)不宜在終末期腎病的患者上肢置管;c)對消毒劑、導管材質及敷貼等有過敏史的患者不宜使用同類產品。5.2應根據治療方案和藥物性質選擇導管尖端位置:a)持續輸注等滲或接近等滲藥物和鎮靜鎮痛治療、或短期6天)靜脈注射萬古霉素,宜選擇腋靜脈作為導管尖端位置;b)間歇性或短期輸注刺激性或腐蝕性藥物、全胃腸外營養、滲透壓大于900mOsm/L的藥物時,宜選擇腋靜脈胸段或鎖骨下靜脈作為導管尖端位置。5.3輸液時間預計在1至4周內。5.4穿刺血管部位:a)宜選擇肘部或上臂血管(貴要靜脈、頭靜脈、肘部正中靜脈和肱靜脈),首選貴要靜脈;b)不宜在計劃手術或放療的區域置管;c)不宜在清掃腋窩淋巴結、淋巴水腫的肢體置管;d)不應在疤痕、硬結、疼痛、感染、血管受損的部位置管;e)因麻痹、淋巴水腫、矯形、神經系統病癥等導致靜脈血流減少的肢體不宜置管。5.5不應持續輸注發皰性藥物及強酸強堿藥物。6置管前準備6.1應遵循手衛生規范。6.2應根據病情采取舒適體位,置管手臂應外展與軀干成45~90°。6.3應測量雙側臂圍。6.4選擇預穿刺點:盲穿宜選擇肘橫紋下兩橫指范圍;超聲引導穿刺宜選擇上臂的中1/3段。6.5應根據導管尖端預計到達位置進行體表標記:腋靜脈遠端為腋窩水平;腋靜脈胸段為同側鎖骨中線;鎖骨下靜脈為同側胸鎖骨關節減2cm。6.6測量預置管長度:預穿刺點沿靜脈走向至體表標記。7置管流程3T/GDNAS043-20247.1應遵照WS/T367實施皮膚消毒至少2遍,消毒范圍直徑不少于20cm。——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皮膚消毒劑,消毒劑應與藥物性質、導管材質相匹配,并遵說明書使用。7.2應在滿足治療方案的前提下選擇管徑最細、管腔最少,且導管外徑與靜脈內徑之比不大于45%的導管。7.3應在穿刺前或送入導絲后實施局部麻醉。7.4宜使用超聲引導結合改良賽丁格技術實施血管穿刺。7.5應在置管成功后正確沖封管及無菌敷料固定。7.6應在置管結束后及時記錄并存檔——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置管部位、置管靜脈、置管方式、置管過程、導管置入長度、外露長度、置管時間、置管前后臂圍、操作者簽名。8常見問題的預防及處理8.1送導絲、送鞘、送管困難8.1.1宜選擇粗、直且靜脈瓣少的血管進行穿刺。8.1.2宜在送導絲前使用超聲確認針尖斜面完全在血管內。8.1.3應沿導絲方向同時繃緊皮膚送鞘,送鞘時應確認導絲在血管內。8.1.4送導絲困難時宜使用超聲查看導絲是否在血管內,調整穿刺針深度和角度。導絲調整后仍無法送入時應撤出導絲。8.1.5送鞘困難時應加大送鞘角度或再次擴皮后重新送鞘,在調整后無法送鞘時應撤出鞘管。8.1.6送管困難時宜使用超聲查看導管是否在血管內,可使用熱敷或邊推注生理鹽水邊送管方式送管。8.2誤傷動脈和神經8.2.1宜在置管前使用超聲辨別動靜脈、神經/神經束。8.2.2宜使用改良塞丁格技術進行置管。8.2.3如見鮮紅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