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天然植被類型及群落類型_第1頁
黃河三角洲天然植被類型及群落類型_第2頁
黃河三角洲天然植被類型及群落類型_第3頁
黃河三角洲天然植被類型及群落類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黃河三角洲天然植被類型及群落類型

黃河三角洲是黃河的不斷搖晃和形成的。黃河是一個黃河沖積層,底部是屬于海相沉積層的。該地區土地廣袤,人少地多,土地類型多樣,立地條件復雜,濕地、沼澤分布廣泛。不僅如此,黃河三角洲還是目前世界上造陸最快的河口三角洲,每年約有20~23km2的新淤地形成。近20年來,在黃河三角洲資源大規模開發中,由于不適當強調資源開發的速度與規模,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環境問題。當前,黃河三角洲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環境整治,恢復植被,改善生態條件。為此,探討黃河三角洲植被資源并進行特征分析是很有意義的。1土地條件及氣候特征黃河三角洲是我國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地處渤海灣畔,位于東經117°32′~119°10′,北緯36°56′~38°12′,總面積約8100km2。以近代、現代黃河三角洲為主體,還包括古代黃河三角洲的洲間洼地、小部分黃河沖積平原和山前沖積平原。黃河三角洲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全年平均氣溫12.3℃,極端最高氣溫達41.9℃,極端最低氣溫-23.3℃,大于0℃以上積溫4783.5℃,大于10℃以上積溫4183℃。太陽輻射年總量在5146~5411MJ/m2,在山東省內處在高值區;年內輻射量高峰出現地在5月份,低值出現在12月份。年日照時數在2571~2865h,平均2682h,是我國日照較豐沛的農業區之一,年內日照時數峰值出現在5月份,低值出現在12月份。平均無霜期210d,降水量542.3mm~842mm,多集中在夏季,占63.9%,年蒸發量為1962.1mm,是降水量的3.6倍,春季是強烈的蒸發期,蒸發量占全年的51.7%。黃河三角洲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期。春季氣溫較高,回升快;夏季天氣炎熱多雨,雨熱同季;秋季溫度降低,秋高氣爽,天氣晴朗,日照充沛;冬季氣候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從該區的氣候特征看,適宜溫帶植物的生長。黃河三角洲土地總面積12000余km2,區內人均土地0.5hm2,人均占有耕地0.19hm2,遠遠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從各種土地的構成來看耕地占土地總面積的31.7%;區內公園、綠化點只占0.3%;林地只占1.7%;草地占總土地的3.8%;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占總土地的7.2%,其中農村居民地占57.1%;交通用地占總土地的1.5%;水域占總土地的30.9%,包括河流、水庫、坑塘、溝渠、灘涂等類型;其余為未利用土地,其中荒草地占39.1%,鹽堿荒地占50.9%。黃河三角洲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區內有各種生物1917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50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保護公約》的種類有47種。2不同類型植物生長情況經過樣方調查和查閱文獻,椐初步統計,黃河三角洲地區有種子植物189種,隸屬40科120屬;另外,還有蕨類植物3科3屬4種。黃河三角洲植被主要包括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兩種類型,其中,人工植被以刺槐林為主,約1萬hm2;天然植被主要有濕生植被和鹽生植被兩種類型,包括10余種群落。現將該區天然植被類型概述如下:2.1濕生植被濕生植被是黃河三角洲天然植被的主要類型,集中分布于黃河入海口附近以及區內各積水洼地,約23萬hm2,主要由一些耐水濕、耐鹽堿植物為建群種構成,包括沼生蘆葦群落、杞柳群落、扁桿草群落和大米草群落幾個主要類型。2.1.1沼生蘆葦群落蘆葦群落的生態適應范圍極廣,在黃河三角洲有沼生蘆葦群落和鹽生蘆葦群落兩個主要類型。沼生蘆葦群落廣泛分布于各種河口濕洼地和濱海沼澤地,群落生境一般都有季節性積水現象,蘆葦高120~150cm,蓋度85%~98%,為蘆葦單純群落,伴生種類很少,主要有堿蓬(Suaedaspp.)、補血草(Limoniumspp.)和檉柳。在短期積水的重度鹽漬土環境或干涸的鹽漬化低洼地,蘆葦常與檉柳、補血草、堿蓬等形成比較低矮的鹽生蘆葦群落,蘆葦高50~100cm,蓋度60%~90%,伴生獐毛、補血草、蒿等。2.1.2杞柳群落主要分布于內陸湖濱、黃河兩岸及沾化、廣饒、壽光等濱海輕度鹽堿地。2.1.3扁桿草群落帶狀分布于河口兩側及有淡水注入的沿海沼澤,沾化、壽光、無棣縣稻田中有分布,蓋度40%~50%,最高可達70%。2.1.4大米草群落最初為人工引種,分布于小潮高潮線以上,于河北交界處的大口河口附近、淄脈溝口東側。大米草高30~50cm,蓋度30%~50%。2.2鹽生植被主要分布于年高潮線內側,常和濕生植被呈復區分布,面積約23萬hm2,鹽生植被物種組成約70余種,但建群植物僅10余種。由鹽生植物為建群種構成的群落主要有檉柳群落、堿蓬群落、獐毛群落、中華補血草群落等類型。2.2.1檉柳群落約10000hm2,主要分布于潮上帶以上,與堿蓬群落、蘆葦群落呈復區分布或交錯分布。土壤多為濱海鹽土,地面開始抬高,地下水埋深1.5~2.5m,土壤含鹽量0.249%~2.757%;群落總蓋度變化很大,低者僅有5%,高者可達100%,一般65%左右;建群種為中國檉柳,群落種類組成也有很大差異,少則2~3種,多者達10余種,一般不超過10種,主要有檉柳、堿蓬、蘆葦、羊角草、鵝絨藤、狗尾草、蒿、獐毛、補血草等,群落高度一般110cm以上。2.2.2堿蓬群落是淤泥質潮灘和重鹽堿地段的先鋒植物,向陸地方向可與檉柳群落呈復區分布,生境一般比較低洼,地下水埋深一般0.5~3m或常有季節性積水,土壤多為濱海鹽土或鹽土母質,土壤鹽分較重;群落總蓋度因土壤含鹽量和地下水埋深的變化而有很大差異,在灘涂和輕度鹽漬土環境常零星分布,群落蓋度不足5%,而在鹽分含量較高的環境中則常常形成堿蓬單一群落,蓋度可達100%,群落種類組成比較單調,一般僅2~3種,主要是檉柳和蘆葦,群落高度15~50cm。2.2.3獐毛群落分布較零散,生境土壤比較疏松,土壤含鹽量較低,是鹽漬土脫鹽得到初步改良的指示植物群落。獐毛純群落面積一般都較小,常見的是獐毛與檉柳形成獐毛—檉柳雙種優勢植物群落,群落蓋度較高,多在80%以上,伴生種主要有補血草、檉柳、茵陳蒿等。2.2.4補血草群落常零散分布于檉柳灌叢分布區內,土壤比較濕潤,群落蓋度常在80%以上,高約50cm,群落種類組成主要有補血草、蘆葦、檉柳、堿蓬、茵陳蒿、羊角草等。3黃河三角洲植物特征分析3.1鹽生植物群落的組成全區193種植物中,計有濕生、水生植物92種,占總種數的47.7%,鹽生植物73種,占總種數的37.8%,由濕生、水生植物和鹽生植物為建群種形成的群落在該區占據主要地位。充分表明,黃河三角洲植被是以濕生植被和鹽生植被為主。3.2群落組成植物生活型根據對植物區系地理成分的分析,120個種子植物屬中屬于溫帶分布的屬有49屬,約占總屬數的41%,世界廣布型屬36屬,占30%,兩項之和約占總屬數的77%。對植被組成植物生活型的調查表明,黃河三角洲植被主要以草本植物為主,木本植物只有檉柳、杞柳、旱柳、紫穗槐、單葉蔓荊、白刺等少數幾種。顯然,黃河三角洲植被的物種組成比較單調,而且結構單一,功能低下,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高,容易受各種人為干擾和自然力的破壞。3.3植物種類的分布該區種子植物中最大的科是禾本科和菊科,分別包含40種與23種,兩科包含了全區種子植物總數的33.3%,而構成植被的建群種更少,主要有檉柳科的檉柳(Tamarixchinensis)、楊柳科的柳樹(Salixmatsudana)、杞柳(S.integra)、禾本科的蘆葦(Phragmitesaustralis)、獐毛(Aeluropusspp.)、白花丹科的中華補血草(Limoniumsinensis)和藜科的堿蓬(Suaedaglauca)等10余種植物。從各植物種分布的頻率看,堿蓬分布頻率最高,其次是蘆葦、檉柳,此外還有白蒿、補血草、獐毛等少數幾個種。可見,群落種類組成單調,區系優勢現象明顯是該區植被的一個重要特征。3.4水生和濕生植物群落演替黃河三角洲系1855年黃河于河南省銅瓦廂決口,經山東大清河入海而形成。隨著黃河夾帶的泥砂在入海口沉積,新的陸地不斷形成,一些水生、濕生植物群落首先形成,隨著地面抬高和土壤鹽分的急劇變化,植物群落隨之發生演替,其種類組成及結構發生明顯變化,表現出極不穩定的特性。4天然植被類型較多黃河三角洲地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自然災害比較嚴重,同時,開發過程中也人為引發一些不利影響,它們都制約著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黃河三角洲地區的土壤類型主要是潮土和鹽土兩大類。從內陸向近海,土壤逐漸由潮土向鹽土遞變,多數土地后備資源土壤呈現高鹽性,且地勢洼,地下水位很淺,蒸降比為3.5∶1,新生土壤次生鹽漬化嚴重。在這種土壤條件下形成的天然植被以草甸為主,天然植被主要有濕生植被和鹽生植被兩種植類型,包括10余種群落;原始林蕩然無存,次生林以灘涂檉柳林為主,人工林以刺槐林為主,且分布不均。這些植被形成時間較短,群落穩定性差,種類組成單調,植被組成以草本植物為主,由此構成的陸地生態系統骨架不穩固,生態系統脆弱。黃河三角洲的開發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期,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走綜合開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