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里藥凡能溫里祛寒,用以治療里寒證候的藥物,稱為溫里藥,又稱祛寒藥。溫里藥性偏溫熱,具有溫中祛寒及益火扶陽等作用,適用于里寒之癥。即是《內經》所說的“寒者溫之”之義。所謂里寒,包括兩個方面:一為寒邪內侵,陽氣受困,而見嘔逆瀉利、胸腹冷痛、食欲不佳等臟寒癥,必須溫中祛寒,以消陰翳;一為心腎虛,陰寒內生,而見汗出惡寒、口鼻氣冷、厥逆脈微等亡陽癥,必須益火扶陽,以除厥逆。臨床使用溫里藥時,應注意以下各點:外寒內侵,如有表證未解的,應適當配合解表藥同用。夏季天氣炎熱,或素體火旺,劑量宜酌量減輕。溫里藥性多辛溫燥烈,易于傷津耗液,凡屬陰虛患者均應慎用。肉桂【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別名】牡桂、紫桂、大桂、辣桂、桂皮、玉桂。【處方用名】肉桂、桂心、桂皮、紫油桂、肉桂末、肉桂粉、板桂、官桂、上肉桂、上官桂、炒官桂、牡桂、肉桂心、安桂、大安桂。【用量與用法】煎服,2?5克,研粉吞服或沖服每次1?2克。本品含有揮發油,不宜久煎,須后下,或另泡汁服。【產地采收】分布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地。藥材主產于廣西、廣東、云南等地。一般于8?10月間,選擇桂樹,按一定闊度剝取樹皮,加工成不同的規格,主要有下列幾種:①官桂:剝取栽培5?6年的幼樹干皮和粗枝皮,曬1?2天后,卷成圓筒狀,陰干。②企邊桂:剝取十余年生的干皮,兩端削齊,夾在木制的凸凹板內,曬干。③板桂:剝取老年桂樹的干皮,在離地30厘米處作環狀割口,將皮剝離,夾在桂夾內曬至九成干時取出,縱橫堆疊,加壓,約1個月后即完全干燥。至于“桂心”,即肉桂加工過程中檢下的邊條,除去栓皮者。各種肉桂商品均宜貯藏于干燥陰涼處,或入錫盒內,密閉保存。【炮制研究】1、揀凈雜質,刮去粗皮,用時打碎;2、或刮去粗皮,用溫開水浸潤片刻,切片,晾干。3、搗碎,磨粉,成品稱“肉桂粉”。【性味歸經】辛、甘,熱。入腎、脾、心、肝經。【功能主治】補火助陽,溫經通脈,散寒止痛。1.用于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脾陽不振、脘腹冷痛、食少溏泄等癥。肉桂,為大熱之品,有益火消陰、溫補腎陽的作用,故適用于命門火衰、畏寒肢冷、陽萎、尿頻等癥,常與溫補肝腎藥如熟地、枸杞、山茱萸等配伍;對脾腎陽虛所致的腹瀉,可與山藥、白術、補骨脂、益智仁等同用。2.用于久病體弱、氣衰血少,陰疽色白、漫腫不潰或久潰不斂之癥。本品能振奮脾陽,又能通利血脈,故常用于久病體弱、氣衰血少之癥,用少量肉桂配入補氣、補血藥如黨參、白術、當歸、熟地等品之中,有鼓舞氣血生長之功。治陰疽自陷,可與炮姜、熟地、鹿角膠、麻黃、白芥子、生甘草同用。3.用于脘腹冷痛,寒痹腰痛,經行腹痛等癥,肉桂能溫中散寒而止痛,故遇虛寒性的脘腹疼痛,單用一味,亦有相當功效;如虛寒甚者,尚可與其它溫中散寒藥如附子、干姜、丁香、吳茱萸等合用。治寒痹腰痛,可用獨活、桑寄生、杜仲、續斷、狗脊等同用。治婦人沖任虛寒、經行腹痛,可與當歸、川芎、白芍、艾葉等配伍。陰虛火旺,里有實熱,血熱妄行者忌服,孕婦慎服。【毒副作用】曾有人頓服肉桂末36克,發生頭暈、眼花、咳嗽、尿少、干渴、脈數等反應。【現代研究】現代研究表明,肉桂含揮發油,油中主要含有桂皮醛、桂皮酸、乙酸栓皮酯等,此外,尚含有粘液質、鞣質、桂皮多糖等。具有健胃作用,桂皮油對胃腸有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進唾液及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并能解除胃腸平滑肌痙攣,緩解胃腸痙攣性疼痛。它能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的形成。還能改善心臟血液供應,保護心肌。此外,還有抗潰瘍、抗炎、抗腫瘤、抑菌、鎮靜、抗驚厥、鎮痛、解熱、升高白細胞和抗輻射等作用。【常用單方】【方一】肉桂適量【用法】取上藥,研為細末,裝入瓶內密封備用。每次3克,用開水沖服,每天3次。癥狀減輕后改為每次2克,每天3次,連服3周為1個療程。如同時配合腎氣丸內服,則效果更佳。【功能主治】溫腎納氣、止咳化痰。主治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屬腎陽虛者。癥見咳嗽痰多、色白,氣急作喘,動則更甚,畏寒怕冷,口不渴,或伴腰膝冷痛、舌淡苔白、脈沉遲細弱等。【療效】據劉濟群報道,應用本方治療。腎陽虛型患者多例有良效,均于2周內痊愈。【來源】陜西中醫,1983.4(1):48【方二】肉桂100克【用法】取上藥,研為細末,裝入瓶內密封備用。用時每次取藥末10克,醋調至糊餅狀,每晚臨睡前貼敷于雙側涌泉穴,膠布固定,第2天早晨取下。【功能主治】溫腎暖脾攝津。主治小兒流涎屬脾陽虛。【療效】據蘭茂璞報道,應用本方治療6例,均收到滿意療效。一般連敷3?5次可告愈。【來源】中醫雜志,1983.(8):78【方三】肉桂250克【用法】取上藥,研為細末,裝入瓶內密封備用。每次5克,每天2次,口服,連服3周為1個療程。【功能主治】溫腎壯陽、散寒止痛。主治腰痛屬腎陽虛者。癥見腰部冷痛,得溫則舒,得寒加重,活動不利,舌淡苔白。【療效】據周廣明報道,應用本方治療102例,包括風濕性脊柱炎35例,類風濕性脊柱炎5例,腰肌勞損55例,原因不明者7例。治愈47例,顯效39例,有效14例,無效2例。【來源】中西醫結合雜志,1984.4(2):115【方四】肉桂200克【用法】取上藥,研為細末,裝入瓶內密封備用。用時根據病損大小,取肉桂末適量,用好米醋調成糊狀,涂敷病損處,2小時后藥糊干后即除去。若不愈,隔1周后再依法涂敷1次。【功能主治】抗炎止癢。主治神經性皮炎。【療效】據崔世元報道,應用本方治療50例,均收到滿意療效。一般輕者1次,重者2?3次即愈。【來源】遼寧中醫雜志,1984.(4):封三吳茱萸【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果實。【別名】吳萸、左力。【處方用名】吳茱萸、吳萸、吳芋、吳于、吳萸子、吳于子、淡吳萸、炙吳萸、炒吳萸、黃連炒吳萸、姜汁炒吳萸、鹽炒吳萸等處方中寫吳茱萸、吳萸、吳芋、吳于、吳萸子、吳于子等均指生吳茱萸。為原藥材去雜質生用入藥者。【用量與用法】煎服,1.5?6克。外用適量。【產地采收】分布于長江流域及華南一帶和陜西等地。藥材主產貴州、廣西、湖南、云南、陜西、浙江、四川等地。8?10月,果實呈茶綠色而心皮尚未分離時采收。摘下曬干,除去雜質。如遇陰雨,用微火炕干。【炮制研究】淡吳萸又名泡吳萸。系原藥材經開水或甘草水浸泡,漂洗后曬干入藥者。炙吳萸為凈吳萸用甘草湯浸泡,待吸盡湯液,用微火焙干入藥者。炒吳萸為凈吳萸用文火炒至發泡,較原色稍深為度者。黃連炒吳萸為凈吳萸用黃連汁拌炒者。姜汁炒吳萸為凈吳萸用姜汁拌炒者。鹽炒吳萸為凈吳萸用鹽水拌炒者。醋炒吳萸為凈吳萸用醋拌炒者。【性味歸經】辛、苦,熱,有小毒。入肝、脾、胃、腎經。【功能主治】溫中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殺蟲。1.用于脘腹冷痛,疝痛,腳氣疼痛,以及經行腹痛等癥。吳茱萸溫散開郁、疏肝暖脾,善解厥陰肝經的郁滯,而有行氣止痛的良效。其治胃腹冷痛,可配溫中散寒的淡干姜或行氣止痛的廣木香;治寒疝少腹痛,可配理氣止痛的臺烏藥、小茴香及川楝子;治腳氣疼痛,可配舒肝活絡的木瓜。由于本品祛寒、止痛之功甚佳,故在臨床上又常配合桂枝、當歸、川芎等品,治婦女少腹冷痛、經行后期。還可配伍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治脾腎虛寒、腹痛泄瀉。2.用于肝胃不和、嘔吐涎沫等癥。本品能疏肝理氣,又有降逆止嘔之功,故可用治肝胃不和而致嘔吐涎沫,可配生姜、黃連等同用。陰虛火旺者忌服。【現代研究】現代研究表明,吳茱萸果實的揮發油中含吳茱萸烯、吳茱萸內酯醇、檸檬苦素。果實中含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吳茱萸卡品堿、羥基吳茱萸堿等。具有止吐、降血壓、抗胃潰瘍、保肝利膽和明顯的鎮痛作用。能抑制胃痙攣性收縮,減少藥物引起的刺激性腹瀉次數,對小腸活動有雙向調節作用。能興奮子宮平滑肌。吳茱萸煎劑還有抑菌、殺蟲以及利尿作用。【常用單方】【方一】吳茱萸20克【用法】取上藥,研細,加米醋適量調成糊狀,敷臍部,膠布固定,24小時取下。【功能主治】溫中止瀉。主治嬰幼兒泄瀉。【療效】據嚴鳳山報道,應用本方治療嬰幼兒泄瀉96例,1次治愈37例,2次治愈51例,3次治愈5例,好轉3例,有效率100%。【來源】陜西中醫,1987,8(10):46【方二】吳茱萸適量【用法】取上藥,研末,用食醋調成糊狀,每日3克,貼于雙腳心用紗布包好,24小時更換1次,連用3天。【功能主治】理氣降逆。主治嬰兒肺炎嗆奶。【療效】據韋俊報道,應用本方輔佐治療嬰兒肺炎嗆奶85例,顯效64例,好轉10例,無效11例,有效率87,6%。【來源】陜西中醫,1989,10(2):78【方三】吳茱萸適量【用法】取上藥,研為細末,備用。每次1?2克,用涼開水調成稠糊狀,敷于雙側涌泉穴,每晚1次,次日清晨取下,6次為1個療程。【功能主治】理氣降逆。主治先天性喉喘鳴。本病在新生兒期即可出現癥狀,表現為吸氣性喘鳴(如雞鳴聲),睡眠時減輕,哺乳及哭鬧時加重。多數患兒全身情況尚好,無聲啞,僅少數有明顯吸氣困難,甚至影響進食。【療效】據張連城報道,應用本方治療69例,均獲痊愈。【來源】浙江中醫雜志,1990.(7):307【方四】吳茱萸60?90克【用法】取上藥,入鍋炒燙;取生姜30克搗爛取汁,涂患者腹部。用紗布包裹炒熱的吳茱萸,從右下腹至上腹,再至左上腹,反復熱敷,每次約30分鐘,每天2?3次。【功能主治】行氣止痛。主治腸粘連。【療效】據許祥勃報道,應用本方治療100例,顯效(腹痛完全消失,飲食、排便恢復正常)76例,好轉(腹痛基本消失,肛門排氣,能正常進食)18例,無效6例。【來源】廣州醫藥,1993.24(4):2胡椒【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實。【別名】昧履支、浮椒、玉椒【處方用名】胡椒、白胡椒、胡椒粉、黑胡椒。【用量與用法】煎服,2?4克;研末服,每次0.5?1克。外用適量。【產地采收】分布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華南及西南地區有引種。國內產于廣東、廣西及云南等地。國外產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印度南部、泰國、越南等地。當果穗基部的果實開始變紅時,剪下果穗,曬干或烘干后,即成黑褐色,取下果實,通稱“黑胡椒”。如全部果實均已變紅時采收,用水浸質數天,擦去外果皮,曬干,則表面呈灰白色,通稱“白胡椒”。【炮制研究】揀凈雜質,篩去灰屑。用時打碎,或研成細粉。【性味歸經】辛,熱。入胃、大腸經。【功能主治】溫中散寒,下氣消痰。用于胃寒嘔吐、腹痛泄瀉等癥。胡椒性熱,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故可用于胃寒所致的吐瀉、腹痛等癥,常配合高良姜、蓽菝等同用;也可單味研粉放膏藥中,外貼臍部,治受寒腹痛泄瀉。胡椒又是調味品,少量使用,能增進食欲。陰虛有火者忌服。【現代研究】現代研究表明,胡椒中含有多種酰胺類化合物,如胡椒堿、胡椒酰胺、次胡椒酰胺等,還含有揮發油,如向日葵素、二氫香葦醇、氧化丁香烯等。胡椒堿可作解熱劑。胡椒內服可健胃,升高血壓。胡椒堿有明顯的抗炎、鎮靜及鎮痛作用,可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和對硫噴妥鈉的中樞作用有協同作用。胡椒堿衍生物抗癇靈具有肝藥酶誘導作用。胡椒的水、醚或乙醇提取物,在體內外均有殺絳蟲作用。【常用單方】【方一】白胡椒1克【用法】取上藥,研為細末,加葡萄糖9克,制成散劑備用。1歲以下每次0.3?0.5克,3歲以上每次0.5?1.5克,一般不超過2克,每天3次,連服1?3天為1個療程。【功能主治】溫中止瀉。主治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療效】據夏宗駿報道,應用本方治療20例,有脫水者適當補液,痊愈18例,好轉2例。【來源】江西醫藥,1966.(4):192【方二】白胡椒1?2粒【用法】取上藥,研為細末,填患兒臍中,膠布固定,每24小時更換1次,連用2?3次。【功能主治】溫中止瀉。主治輕型嬰幼兒單純性腹瀉。【療效】據馬雅彬等報道,應用本方治療209例,治療期間除中度脫水者輔以靜脈補液外,不加其他藥物。治愈139例,好轉31例,無效39例,治愈率為66.5%,總有效率為81.3%。【來源】河北中醫,1985.(4):23【方三】白胡椒6克【用法】取上藥,煎水,分兩次服。【功能主治】殺蟲驅蛔。主治蛔蟲病。【療效】據穗穎報道,應用本方共治療蛔蟲病3例,全部治愈,未見毒性反應。【來源】山西中醫,1991.7(4):39【方四】白胡椒1粒【用法】取上藥,剪成兩半,置于耳部穴位,膠布固定;而后用拇指捏壓敷藥部位至有發熱感,每日4?6次。捏壓時不宜搓捻以免移位,若胡椒破碎或捏壓無刺激時,需重新更換。一般宜持續2周,如有反復宜繼續第二療程。取穴:神經衰弱一一枕、腎、神門;神經衰弱綜合征一一皮質下、額、心。【功能主治】寧心安神。主治失眠等癥。【療效】初步觀察,此法對失眠、頭痛、頭昏、入睡困難、睡眠浮淺等療效顯著,對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療效較差。【來源】錄自《中藥大辭典》。丁香【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別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處方用名】丁香、公丁、公丁香。【用量與用法】煎服,1.5?6克。【產地采收】分布馬來群島及非洲,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藥材主產于坦桑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廣東有少數出產。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間,花蕾由青轉為鮮紅色時采收。【炮制研究】采下后除去花梗,曬干。【性味歸經】辛,溫。入胃、脾、腎經。【功能主治】溫中降逆,溫腎助陽,散寒止痛。1.用于脘腹冷痛、呃逆、嘔吐等癥。丁香溫中散寒,善于降逆,故為治胃寒呃逆、嘔吐的要藥。治呃逆,常與降氣止呃的柿蒂配伍;治嘔吐,可與降逆止嘔的半夏同用。如遇胃熱嘔呃,因本品性溫,則不宜應用。2.用于腎陽不足,及寒濕帶下等癥,丁香又能溫腎助陽,以治腎虛陽萎、寒濕帶下等癥,可與附子、肉桂、小茴香、巴戟天、肉蓯蓉等同用。此外,丁香與肉桂等分,共研細末,名丁桂散,外用有溫經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用于陰疽、跌打損傷等癥。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現代研究】現代研究表明,丁香花蕾中含揮發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酚、乙酰丁香油酚等,還含有2a一羥基齊墩果酸甲脂以及谷甾醇、菜油甾醇等葡萄糖甙。此外,從花蕾中還能分解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丁香鞣質。丁香能增加胃酸排出量和胃蛋白酶活性,具有抗胃潰瘍、保護胃粘膜的作用。還具有止瀉、利膽、鎮痛、抗缺氧、抗凝血、抗突變、抑菌殺蟲等作用。【常用單方】【方一】丁香適量【用法】取上藥,研為細末,備用。每次取1.2?1.5克,放入患者肚臍窩內,用膠布蓋貼,時間3?5天。注意用藥時先將臍窩污垢擦洗干凈,膠布不宜太小,貼時必須用手輕輕按摩數分鐘,用藥必須在未發作前4?6小時。【功能主治】截瘧。主治瘧疾。【療效】據山東省醫療隊報道,應用本方治療100例,治愈94例,無效6例。【來源】山東醫刊,1961.(9):封底【方二】公丁香1克(10?15粒)【用法】取上藥,細嚼,嚼時有大量唾液分泌,切勿將其吐出,要徐徐咽下,待藥味盡,將口內剩余藥渣吞下。30分鐘如不止,可連用3次。【功能主治】溫中散寒、降逆止呃。主治呃逆。【療效】據張崇堯報道,應用本方治療238例,全部有效。其中立效者230例,30分鐘以上呃止者8例。【來源】山東中醫雜志,1980.(4):53【方三】母丁香適量【用法】取上藥,研為極細末,過100目篩,裝瓶密封備用。用時取藥末適量,填滿臍窩,用敷料覆蓋,外加膠布固定,2天換藥1次,一般4?6次即可見效。注意臥床休息。【功能主治】溫經通絡、行氣止痛。主治小兒疝氣疼痛。【療效】據徐來恩報道,應用本方治療32例,痊愈23例,有效7例,無效2例。【來源】陜西中醫,1986.7(9):412【方四】母丁香40克【用法】取上藥,研為細末,過篩,制成粉末,裝瓶密封備用。用時取藥末適量填滿臍窩(高于皮膚0.2厘米),敷料覆蓋,外加膠布“十”字固定,每2天換藥1次,20天為1個療程,間隔5?10天行第2個療程。如因用藥引起臍周濕疹,停藥后即可消失。【功能主治】溫經通絡、消腫止痛。主治小兒睪丸鞘膜積液。【療效】據索壽臣報道,應用本方治療243例,痊愈148例,顯效72例,有效2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達98,8%。【來源】陜西中醫,1986.7(9):412花椒【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蕓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的果皮。【別名】大椒、秦椒、蜀椒、南椒、巴椒、籬莪、汗椒、陸撥、漢椒、川椒、點椒。【處方用名】花椒、川椒、蜀椒、炒川椒、點紅椒。【用量與用法】煎服,2?6克。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浸洗。【產地采收】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藥材花椒主產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河南等地。青花椒主產于遼寧、江蘇、河北等地。8?10月果實成熟后,剪取果枝,曬干,除凈枝葉雜質,分出種子(椒目),取用果皮。【炮制研究】1、除去果柄及種子(椒目),置鍋內炒至發響、油出,取出、放涼。2、炒制:取凈花椒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有香氣,取出放涼。3、醋制:取花椒用微火炒熱,陸續淋醋,炒至醋盡,迅速出鍋,悶1小時,使其發汗,曬干,每花椒1千克,用黃醋120克。4、鹽制:取花椒用微火炒至有響聲,噴淋鹽水炒干即得。【性味歸經】辛,熱,有毒。入脾、胃、腎經。【功能主治】治積食停飲,心腹冷痛,嘔吐,噫呃,咳嗽氣逆,風寒濕痹,泄瀉,痢疾,疝痛,齒痛,蛔蟲病,蟯蟲病,陰癢,瘡疥。陰虛火旺者忌服。孕婦慎服。【現代研究】現代研究表明,花椒果皮含揮發油,油中含月桂稀、香檜烯、紫蘇烯、對聚傘花素、乙酸牻牛兒醇脂、檸檬烯及異茴香醚等。具有抗胃潰瘍、抗腹瀉以及保肝作用,對腸道平滑肌的運動有雙向調節作用。還有鎮痛抗炎、局部麻醉、抑菌殺疥螨等多種效應。并有抗凝及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花椒揮發油有麻醉止痛作用。花椒油有降血脂作用。花椒熱水提取物可抑制子宮收縮。本品對白喉桿菌、炭疽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和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殺滅豬蛔蟲的作用。所含的揮發油小量對家兔離體腸管呈持續性的蠕動加強,大量則使之抑制〗牛兒醇給家兔靜脈注射,引起血壓迅速下降,反射性引起呼吸興奮。花椒對小鼠及大鼠的胃潰瘍均有抑制作用。花椒提取物對小鼠腹瀉有對抗作用。花椒水、醚提取物對醋酸引起的小鼠扭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宿遷2024年七上數學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2025屆九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
- 廣州醫院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版新型建材泥工安裝服務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辦公耗材定制化解決方案采購協議
- 二零二五版茶葉品牌授權與推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經營風險擔保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車間生產設備維護承包協議
- 智能制造系統架構-第2篇-洞察及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精裝修公寓包工包料合同范本
- 2025中國成人ICU鎮痛和鎮靜治療指南解讀
- 曲靖市羅平縣人民醫院招聘考試真題2024
- 戰術搜索教學課件
- 2025年福建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陜西省行政執法資格考試模擬卷及答案(題型)
- 2025年長三角湖州產業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帶答案詳解)
- 2025包頭輔警考試真題
- 2025至2030中國高端英語培訓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報告
-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茶藝師職業技能鑒定考試試卷(含答案)
- 中央黨校師資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