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陽節傳統文化演講稿(3篇)_第1頁
2023年重陽節傳統文化演講稿(3篇)_第2頁
2023年重陽節傳統文化演講稿(3篇)_第3頁
2023年重陽節傳統文化演講稿(3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023年重陽節傳統文化演講稿(3篇)2023年重陽節傳統文化演講稿(3篇)

2023年重陽節傳統文化演講稿篇1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你們知道昨天是什么日子嗎?是的,重陽節,也是老人節。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秋季也是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如今,在這百果飄香的金秋時節,我們喜逢了又一個重陽老人節,讓我們向老人們表示最衷心的節日祝賀和最崇高的敬意吧,祝福他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而老年人則是一部歷史,是一面旗幟,是一道風景……我們的老一輩為我們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無私的奉獻,付出了他們的一切……

如今,他們老了,該是我們去關心、去尊敬、去愛護他們的時候。尊敬老人的學生才是有愛的學生,尊敬老人的家庭是溫暖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會是和諧的社會,尊敬老人的學校是文明的學校。可是,我們不能只喊口號,我們要付諸于實際行動:生活中,給老人好脾氣;吃飯時,給老人夾夾菜;乘車時,給老人讓讓座;排隊時,讓老人站到自己的前面;過馬路時,扶一把身邊的老人;洗了水果,先挑好的給老人;看電視時,把遙控板給老人;假日出游,邀請老人同游;放學回家,甜甜地打聲招呼;空閑時間,陪老人說說話……

同學們,只要我們心中真正裝著老人,就一定能讓他們每天綻放舒心的笑容、時時感受甜蜜的幸福!

最后,讓我們共同祝愿可親可敬的前輩們如晚菊傲霜,漫步人生夕陽紅!

謝謝大家!

2023年重陽節傳統文化演講稿篇2尊敬的各位老年人們:

下午好!

國慶的喜悅還在繼續,寧靜的心情釋放著內心的微笑。轉眼間,就到了九九重陽。重陽節。這是一個代表1999年太陽和月亮相遇的節日,一個漫長而持久的節日,一個尊重、尊敬和熱愛老人的節日。像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人和老人,已經成為全社會的責任。讓每個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會變得更美好。總有一天,你我也會老去。看看老親戚。如果你走得快,可能是大家的寫照。老年人也曾經年輕過,有過美好的青春,有過追求,有過對社會的貢獻。當你面對一對白發蒼蒼的老人,翻看年輕時的照片,內心是可以感動的!

美麗的臉龐在時間的海洋中被描繪成蒼白而布滿皺紋。每一行也有最美麗的熱愛生活的夕陽紅,有世界上最美麗的老花。沒有人會永遠年輕。老人有智慧,有經驗。年輕的父母不說老人愛啰嗦,字字句句都有真情,字字也熱切。多和老人聊聊會有好處的。理解和涵養已經沉浸在光的海洋里。

到內里,沒有浮華,沒有虛假,只有渴望,想與子孫輩多點相處的時間,多一些相聚的時刻,可以知道孩子們的生活,為孩子的幸福開心,為每一個親人祈福。

只要孩子們過的好,老人心中就無所牽掛了。這是老人,讓人尊敬的老人。而年輕人一般不能發現這一點,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和競爭,讓人累和疲憊,可以認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可以沖老人發發脾氣。老人對我們的愛,博大而無私;我們對老人的關心,渺小而稀少。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理所當然地手心向上去索取,卻忽略了雨天為他們撐上一把傘,勞動后為他們遞上一杯熱茶,睡覺前為他們揉揉肩……讓我們輕輕撫摩無情歲月留在父輩臉上的印記,親愛的小朋友們,我們是炎黃子孫,尊敬老人,愛護老人是傳統的美德,是社會的責任也是小朋友的.責任。

我們要發楊優良傳統。小朋友們,你們以前是否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到外面玩過呢?有沒有為他們梳梳頭、敲敲背、洗洗腳呢?有沒有幫助過別人的爺爺奶奶?有沒有在公交車上為老年人讓座呢?小朋友你們將漸漸長大,漸漸懂事,我們應該為老人們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每一位小朋友今天都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碗、掃地、捶背,端水把好吃的讓給他們,親愛的小朋友記住愛你們的長輩,愛爺爺奶奶,愛爸爸媽媽,讓爺爺奶奶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

讓我們把最美麗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愿他們快樂,幸福,笑口常開。

2023年重陽節傳統文化演講稿篇3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仆仆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日,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并沒有什么清晰的概念,甚至以為這種傳統禮儀文化是過時的東西。所以,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著史無前例的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處理人際關系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間行為規范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齊去教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教師在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教師,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門外,等候教師醒來。教師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此后,“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敬人是一種規范,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守禮,無以立”,禮貌禮儀不僅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我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后,再請父母就寢;在夏日炎炎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就寢。黃香溫席是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坐起。

近百年來,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一樣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域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慎飛走,使者只拔下幾片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下把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太宗并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干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