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環境課件(共30張ppt)_第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環境課件(共30張ppt)_第2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環境課件(共30張ppt)_第3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環境課件(共30張ppt)_第4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環境課件(共30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環境課件(共30張ppt)(共30張PPT)

第一節地球的宇宙環境

教學目標

1.根據圖像資料,結合天文觀測活動,描述各類天體的特點以及天體系統的層次結構。

2.運用示意圖等指出地球在不同層級天體系統中的位置,描述地球的宇宙環境。

3.運用資料說出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體會保護地球宇宙環境的必要性。

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臺上都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渾身散發出奪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著淺藍色的紗裙和白色的飄帶,如同天上的仙女緩緩飛行。”

地球真的會發光嗎?如果不是,那么從太空中看到的地球為什么是明亮的?這與它在宇宙中所處的位置有什么關系?

情境導入

自主學習

閱讀課本第2-7頁,思考以下問題

1.常見的天體有哪些?

2.地球所處的天體系統有高級到低級依次為?

3.地球的普通型體現在哪里?

4.地球的特殊性是什么?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體概念:恒星、星云、行星、流星體、彗星等這些都是宇宙中物質存在的形式,它們連同通過天文望遠鏡或其他空間探測手段才能探測到的星際空間物質,統稱為天體

天體

自然天體:

星云、恒星、行星、衛星等

人造天體:

人造衛星、航天飛機、太空站等

常見自然天體

星云: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呈云霧狀外表的天體,主要物質是氫。

恒星:由熾熱氣體組成、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行星:在橢圓軌道上繞恒星運行的、近似球狀的天體。行星的質量比恒星小,本身不發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發亮。

衛星:環繞行星運轉的天體。衛星的大小差別很大

常見自然天體

人造衛星

宇宙飛船

國際空間站

常見人造天體

※如何判斷天體?

看位置:是否存在于地球大氣層以外

看實質:是不是宇宙間的物質

看運轉:是否在一定軌道上獨自運轉

流星體

流星現象

隕星(隕石、隕鐵)

×

×

天體辨別

返回地球的神舟十二飛船

正在運行的中國天宮一號空間站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天體系統:宇宙中的天體都在運動著,運動中的天體

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天體系統具有層級性

可觀測宇宙

銀河系

太陽系

地月系

2.天體系統

(1)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組成。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體,月球圍繞地球運動,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地距離約為38.4萬千米。

地球

月球

(2)太陽系:由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際物質等構成。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其他天體按照一定的軌道繞著它運轉,日地距離約為1.5億千米。

太陽系中已知有8顆行星,按照它們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天體系統

(3)銀河系:是由太陽和眾多恒星組成的龐大恒星系統。在銀河系中,有1000億顆以上的恒星。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約2.6萬光年。

在銀河系外,天文學家觀測到許許多多同銀河系類似的星系,統稱它們為河外星系。

(4)可觀測宇宙:銀河系和現階段所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統稱為可觀測宇宙

2.天體系統

地球上看到的銀河系

可觀測宇宙

銀河系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

太陽系

其他行星系統

地月系

系統的層次

最高

最低

月球

地球

2.天體系統

3.月相

(1)形狀

初一新月不可見,

只緣深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

半輪圓月面朝西。

滿月出在十五六,

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

月面朝東下半夜。

月相變化歌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月相

月相變化

農歷上半月:

農歷下半月:

初一

朔月、

新月

十一

初三

初五

初七

初九

十三

十五

望月、

滿月

十五

十七

十九

二十一

二十三

二十五

二十七

二十九

3.月相

上弦月出現在農歷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凸面(右側)朝西,位于西半天空;

下弦月出現在農歷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凸面(左側)朝東,位于東半天空

(2)方位

面南背北,左東右西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

3.月相

(3)時間(月初月落時間)

月相同太陽出沒的時間比較月出時間月落時間日、地、月三者相對位置農歷日期

新月同升同落清晨黃昏初一

上弦月遲升后落正午半夜初七、初八

滿月此起彼落黃昏清晨十五、十六

下弦月早升先落半夜正午二十二、二十三

3.月相

(3)時間(月初月落時間)

1.約在農歷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正好看到月球背離太陽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稱為新月或朔,其視形狀見圖1中A位置。此月相與太陽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黃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覺察它的存在。

2.新月過后,月球向東繞地球公轉,從而使月球離開地球和太陽中間而向旁邊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陽的東邊。月球被太陽照亮的半個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鐮刀形,凸面對著西邊的太陽,稱為蛾眉月,其視形狀見圖1中B位置。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與太陽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當太陽落山后的一段時間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月相

3.約在農歷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繞地球繼續向東運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成為直角,即月地連線與日地連線成90。地球上的觀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邊亮,亮面朝西,呈半圓形叫上弦月,其視形狀見圖1中C位置。上弦月約正午月出,黃昏時,它出現在正南天空,假設觀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緯度,(下同)子夜從西方落入地平線之下,上半晚可見。

4.約在農歷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月球西邊被太陽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變成凸月,其視形狀見圖1中D位置。凸月正午后月出,黃昏時在東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繼續西行,黎明前從西方地平線落下,大半晚可見。

5.農歷每月十五、十六,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外側,即太陽、月球位于地球的兩側。由于白道面與黃道面有一夾角0(0平均值為5°09')通常情況下,地球不能遮擋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對著地球,人們能看到一輪明月,稱為滿月或望,其視形狀見圖1中E位置。

滿月在傍晚太陽落山時的東方地平線上升起,子夜時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

(3)時間(月初月落時間)

3.月相

6.再過幾天,農歷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變成凸月,月面朝東,其視形狀見圖1中F位置。此時為黃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見。

7.農歷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陽、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相對位置再次變成直角,月球在日地連線的西邊90°,這時我們看到月球東半邊亮呈半圓形,月面朝東,稱為下弦月,其視形狀見圖1中G位置。它在子夜時升起在東方地平線上,黎明,日出,時高懸,于南方天空,正午時從西方地平線落下,下半晚可見。

8.再過幾天,農歷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變成蛾眉月,亮面朝東,其視形狀見圖1中H位置。此時子夜后月出,黃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見。

月球隨后繼續向東運行,又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即A點,月相變為朔。

(3)時間(月初月落時間)

行星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1)從距日遠近、自身的體積、質量看

在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更靠近太陽,有固體表面,體積較小,稱為類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遠離太陽,主要由氣體構成,其中木星、土星因體積巨大,稱為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因與太陽相距很遠,稱為遠日行星。

類地行星

巨行星

遠日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

(2)從公轉方式看:八顆行星都圍繞太陽公轉,且公轉方向具有同向性,公轉軌道面具有共面性,公轉軌道形狀具有近圓性

行星地球

2.地球的特殊性

——存在生命

小組討論:為什么地球能夠存在生命?

行星地球

2.地球的特殊性

——存在生命

外部環境:安全、穩定

安全的宇宙環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穩定的太陽光照,太陽處于壯年期,狀態穩定。

內部環境:溫度、大氣、水

地球與太陽距離適中,地球公轉和自轉周期適中,地球表面均勻的吸收太陽輻射,平均溫度保持在15攝氏度左右。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氣體聚集在地球的周圍,形成包圍地球的大氣層。

由于原始地球體積收縮和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熱量,地球內部溫度逐漸升高,不斷產生水汽。日地距離適中,溫度適宜,水以液態形式存在。

適宜的光照和溫度條件

適宜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

充足的液態水

2.地球的特殊性

——存在生命

地球在宇

宙中的位置

太陽系中的

一顆普通行星

地球的特殊性

天體

天體

系統

可觀測

宇宙

銀河系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

太陽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星云,恒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

八大行星運動特征:

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內部環境:溫度、大氣、水

外部環境:安全、穩定

(存在生命)

距日遠近、自身的體積、質量

天體的判斷

課堂小結

課堂檢測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講述了宇航員約瑟夫·庫珀穿過蟲洞前往另一星球尋找新家園的過程中發生的探險故事。影片中蟲洞距離土星較近,最終發現埃德蒙斯星適合人類居住。

1.電影中的蟲洞所屬的最低一級天體系統是()A.總星系B.銀河系C.太陽系D.地月系

2.埃德蒙斯星適合人類生存,需要具備的自身條件有()①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②液態的水③恒星光照穩定④質量和體積與地球一致A.①②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