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福建省南平市長樂第一中學高一地理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工作人員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陽觀測圖像中發現,太陽“臉上”新長出一顆“大痣”(如下圖所示),其面積是地球表面積的數倍,中心區域的溫度約為3600攝氏度,而邊緣地區則要超過5800攝氏度。據此回答下面小題。4.該“大痣”出現在太陽的()A.光球層
B.色球層
C.日冕層
D.中心區域5.下列有關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A.黑子活動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氣候狀況相對穩定B.耀斑爆發會干擾地球高空的電離層,影響無線電通信,甚至造成無線電長波通信中斷C.太陽活動增強時,高能帶電粒子會干擾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D.高能帶電粒子“轟擊”地球高層大氣,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現極光現象6.下列現象和太陽活動無關的是()A.短波通信中斷
B.信鴿迷失方向C.指南針失靈
D.太陽東升西落參考答案:4.A
5.C
6.D4.根據材料可知,該“大痣”為太陽黑子,發生在太陽的光球層上,A正確。5.黑子活動的高峰年份,地球上出現反常氣候的概率明顯增大;耀斑爆發會干擾地球高空的電離層,影響無線電通信,甚至造成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太陽活動增強時,高能帶電粒子流會干擾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C正確;極光現象出現在地球上的兩極地區,而不是出現在赤道附近。6.太陽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轉的結果,與太陽活動無關,D正確。【點睛】2.歷史民謠:“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現代民謠:“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實行聯產責任制,家家戶戶屯滿糧。”讀淮河流域圖,完成下面小題。8.從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出現時間是A.洪澇6、7月
B.蝗災7、8月
C.干旱5、6月
D.臺風7、8月9.現今鳳陽“家家戶戶屯滿糧”還得益于A.氣候變暖
B.紅壤的改良
C.大量施用化肥
D.大力興修水利參考答案:8.A
9.D試題分析:【8題詳解】讀圖,從自然角度看,該地河網稠密,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容易發生洪澇災害。所以“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產生的原因是洪澇,C錯。該地是江淮平原地區,受臺風影響小,D錯。6、7月是梅雨季節,降水多,所以出現時間是6、7月,A對,B錯。【9題詳解】現今鳳陽“家家戶戶屯滿糧”得益于大力興修水利,治理了洪澇災害,D對。與氣候變暖無關,A錯。與大量施用化肥關系不大,C錯。該地長期種植水稻,形成水稻土,不是紅壤,B錯。3.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放射能量,其能量是巨大的,人類對其利用的潛力不可限量,其巨大能量的來源是
(
)A.太陽外部的氣體燃燒
B.太陽內部的核裂變反應C.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
D.太陽外部的核聚變反應參考答案:C4.云南某地梯田規模巨大,級數最多的達5000級,現已成為中外聞名的觀光景點。當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持水土
B.
發展旅游
C.
利于澆灌
D.
便于運輸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云貴高原地勢崎嶇,夏季多暴雨,不合理的農業耕作方式及毀林開荒極易引發當地水土流失.發展梯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因此修建梯田主要目的是為保持水土。考點:考查區域土地利用方式.5.長江三角洲地區在經濟發展中走“城鄉一體化”道路,符合可持續發展基本內涵的是:①發展的觀念
②公平的觀念
③環境的觀念
④權利的觀念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C6.地球上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最大的地區是A.高緯地區B.溫帶地區C.低緯地區D.回歸線附近地區參考答案:A7.下圖中,晝夜溫差最小的是
A
B
C
D參考答案:D根據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陸地比海洋增溫快,降溫也快,晝夜溫差陸地比海洋大,A、B錯。同是海洋,晴天時,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的少,氣溫高。夜晚大氣保溫作用差,氣溫低,晝夜溫差大,C錯。陰天時,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強,氣溫較低。夜晚大氣保溫作用強,氣溫較高,晝夜溫差小,D對。點睛: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陸地比海洋增溫快,降溫也快,晝夜溫差陸地比海洋大。陰天時,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強,氣溫較低。夜晚大氣保溫作用強,氣溫較高,晝夜溫差小。8.讀下圖回答工業生產活動中,最可能有地域性特點的工業類型是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D9.我國的海南島可以種植三季稻,黑龍江的農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其影響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水分
C.熱量
D.市場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海南島地處熱帶,熱量條件充足,故適宜發展三季稻;黑龍江位于東北,緯度較高,熱量不足,故農作物只能一年一熟。點評:本題難度低,學生只要能抓住我國不同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對農業生產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10.下圖是美國馬奇蒂博士對世界一次能源替代趨勢的研究結果。讀圖完成天然氣將成為21世紀初期世界主要能源,相對與M1、M2,主要因為天然氣A.分布廣,儲量大B.開采、運輸、使用的技術難度不大C.是可再生能源D.基本上不污染環境參考答案:D11.云量是以一日內云遮天空的百分比來表示。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區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下列問題。
8.據圖中信息判斷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時數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氣溫日較差大于乙地C.乙多年平均相對濕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間變化大于丁地9.影響乙地等值線向北彎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季風
C.緯度位置
D.海陸位置參考答案:8.B
9.A8.根據材料,云量是一日內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讀圖,數值越大,表示云量越多。所以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時數大于乙地,A錯。甲地晴天多,多年平均氣溫日較差大于乙地,B對。乙地多年平均相對濕度大于丙地,C錯。丙地云量空間變化小于、等于丁地,D錯。故答案選B項。9.根據等值線“凸高為低,凸低為高”的特征可知,該地等值線彎曲是云量比周圍多,根據經緯度位置可知,該地位于雅魯藏布江河谷,為西南季風的通道,海洋水汽沿山谷進入到乙地,因而云雨量比兩側多,故其影響因素主要是地形。A對。季風、緯度、海陸位置有影響,但不是主要因素,B、C、D錯。故答案選A。12.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是(
)A.經濟因素
B.收入高低
C.知名度
D.種族和宗教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城市功能分區.城市功能分區的實質是各種經濟活動對城市土地利用的競爭,導致了同類經濟活動聚集,而不同經濟活動相分類的城市功能分區,經濟因素是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最主要因素.故選A項.【名師點睛】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因素⑴經濟因素是影響城市內部結構的主要因素因為城市的每一塊土地究竟用于哪種經濟活動.主要取決于各種經濟活動愿意付給該塊土地租金的高低.不同功能活動的付租能力是有差別的.一般是商業>住宅>工業.①距離市中心的遠近:距離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價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隨距離的增加而遞減.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業區,商業區外圈形成住宅區,城市外緣形成工業區.②交通通達度:通達度越好,土地價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則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達度低,則往往形成住宅區(2)歷史因素:①歷史背景:很大程度上決定功能分區的現狀.例如:北京的商業區,上海的中心商務區;②歷史變化:城市土地利用隨歷史而變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區的班落、城內污染工廠外遷.(3)社會因素:①收入:形成不同級別住宅區的常見原因.②社會群體:社會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區和活動區.例如:住宅區出現分化,高、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③知名度:對住宅區的選擇有很大影響,還影響到商業區和工業區的發展變化.例如:高收人階層集聚形成高級住宅區④種族:對住宅區分異的影響很大.例如:西方城市中的種族聚居區,如唐人街等(4)行政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規劃,干頂城市社會經濟的自由發展,通過合理引導明確劃定不同功能區.例如:北京方莊住宅小區13.為了緩解人口壓力,我國應采取下圖人口增長模式中的()參考答案:C為緩解人口壓力,我國應采取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人口增長模式。14.圖6為1年中地球公轉速度變化圖,圖中M為OP的中點,讀圖回答59-60題。59.當地球公轉速度為M時,湖州地區的晝長大約為(
)A.9小時
B.12小時
C16小時
D.19小時60.當地球公轉速度為P,太陽直射點(
)
A.在北半球,并向南運動
B.在北半球,并向北運動
C.在南半球,并向南運動
D.在南半球,并向北運動參考答案:B
A15.下列自然現象與太陽輻射無關的是A.自然景觀的差異
B.大氣和水體的運動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噴發參考答案:D16.形成商業中心的主要條件是①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②經濟發達,人口稠密③環境優美,多名勝古跡
④有一定的政治歷史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參考答案:C17.地殼的平均厚度(
)A.約為33千米
B.約為6千米C.小于巖石圈的平均厚度
D.大于巖石圈的平均厚度參考答案:C本題考查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的平均厚度約17KM,海洋地殼較薄,平均約6KM,大陸地殼較厚,平均約33KM,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頂部,故巖石圈的范圍大于地殼,故C正確。18.讀“某城市交通線路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8.城市功能區地域結構模式最有可能屬于(
)A.同心圓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塊狀模式9.圖中各點按其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參考答案:8.A
9.C8.讀圖可知,圖中城市以①為中心,向四周均勻的布局,且城市道路多為放射狀,應當是同心圓模式,故選A。9.城市地租的影響因素包括距離市中心的遠近及交通通達度,讀圖可知,①位于城市中心地區,地租最高,③位于城市環線與放射狀道路的交匯點附近,為城市地租次高峰,②位于城市邊緣,地租最低,所以由高到低為①③②,故選C。【點睛】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因:(1)歷史因素:①歷史背景:很大程度上決定功能分區的現狀。例如:北京的商業區,上海的中心商務區;②歷史變化:城市土地利用隨歷史而變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區的班落、城內污染工廠外遷。(2)經濟因素:①距離市中心的遠近:距離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價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隨距離的增加而遞減。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業區,商業區外圈形成住宅區,城市外緣形成工業區。②交通通達度:通達度越好,土地價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則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達度低,則往往形成住宅區(3)社會因素:①收入:形成不同級別住宅區的常見原因。②社會群體:社會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區和活動區。例如:住宅區出現分化,高、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③知名度:對住宅區的選擇有很大影響,還影響到商業區和工業區的發展變化。例如:高收人階層集聚形成高級住宅區④種族:對住宅區分異的影響很大。例如:西方城市中的種族聚居區,如唐人街等19.下圖中甲、乙、丙三個圓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巖石圈、地幔、地殼B.巖石圈、上地幔頂部、地殼C.巖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內部圈層、地幔、軟流層參考答案:D20.都市農業是指地處都市及其延伸地帶,緊密依托并服務于都市的農業。都市農業是以生態綠色農業、觀光休閑農業、市場創匯農業、高科技現代農業為標志,以農業園藝化、設施化、工廠化生產為主要手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高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據此完成28~29題。28.北京發展都市農業的有利區位條件是A.外來人口數量大,勞動力成本低
B.航空、鐵路、公路構成便捷的交通網C.土地資源豐富,地價水平較低
D.市場需求量大,消費水平高
29.北京發展都市農業的主要意義是A.加快城市化速度,擴大城市范圍
B.提高當地農產品的知名度C.美化城市環境,減輕城市污染
D.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參考答案:DD21.下圖為某地土地利用圖和農業產值構成圖,讀圖完成15~16題。15.該區域的農業地域類型是()A.大牧場放牧業B.種植園農業
C.混合農業D.商品谷物農業16.這種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是()A.勞動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專業化程度、商品率高C.生產規模小,機械化程度低
D.生產靈活性差,市場適應性弱參考答案:15.C
16.B22.根據下表,回答下列各題。4.依據專家分析,北京市(
)A.環境承載力為2300萬人 B.人口合理容量為1961萬人C.環境承載力為3000萬人 D.人口合理容量為3000萬人5.與上海相比,限制北京市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為(
)A.水資源 B.礦產資源 C.消費水平 D.科技條件參考答案:4.C
5.A【4題詳解】人口合理容量是一個地區最佳的人口規模,即一個地區人口數量保持在多少才適宜;而環境人口容量是一個地區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數量。一般來講,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環境人口容量。本題中北京市滿足經濟發展,維持較好的環境和生活質量人口合理容量為2300萬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種資源,最大可容納的人口容量即環境承載力為3000萬人。故選C。【5題詳解】上海位于我國長江流域,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地表徑流豐富,而北京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少,地表徑流缺乏,導致兩地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主要為水資源,故選A。23.圖9為山東省某縣城2015~2020年城市總體規劃示意圖,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城市功能區。讀圖回答17~18題。17.關于甲、乙、丙、丁功能區的判讀,正確的是A.甲—商業區
B.乙—工業區C.丙—文教區
D.丁—住宅區18.城市規劃中的丙功能區A.位于流經城市的河流上游,水質好B.沿交通線分布,降低運輸成本
C.位于主導風向的上風向,空氣質量好D.分布城市外圍,減輕郊區污染參考答案:AB24.今天武定晝夜長短如何變化(
)A、晝長夜短
B、晝短夜長
C、晝夜等長
D、不確定參考答案:B25.讀下圖“甲、乙兩個國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化圖”回答10題。
10.下列有關人口增長的說法,正確的是
A.19世紀中期甲國人口急劇減少B.20世紀初期乙國人口增長最快C.在歐洲發達國家中,出現了與甲國相同情況D.老年人口比率,乙國高于甲國參考答案:C26.當地球位于公轉軌道上的遠日點時:
(
)A.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
B.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C.北半球正值夏季
D.北回歸線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參考答案:C二、多選題(共10分)27.下列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中,屬于社會經濟因素的是A.礦產資源
B.政治變革
C.交通和通信
D.大型建設項目的布局參考答案:CD28.下列說法,從地理學原理的角度考慮,錯誤的是:A.“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B.“滄海桑田”
C.“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D.“堅若磐石”
參考答案:AD29.下列關于水資源節流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合理開發和提取地下水
B.重視改進農業灌溉技術,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
C.加強宣傳,提高節水意識
D.跨流域調水工程的進一步加強參考答案:BC30.讀氣旋反氣旋圖,圓圈表示等壓線、箭頭表示水平面風向,四圖中表示北半球反氣旋及南半球氣旋的分別是:參考答案:BD三、綜合題(共38分)31.下列屬于工業地域形成的有利條件(
)①工業分工越來越不明顯
②生產部門越來越復雜③生產工藝日益專業化
④各生產部門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參考答案:B本題考查工業地域。工業分工明顯、專業化程度高、工藝復雜則利于形成眾多的相關工業部門,則利于形成工業地域。32.城市化是對人類影響巨大的社會發展過程。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對比中英兩國城市化水平從30%
提升到50%
的發展過程的差異。(2)依據所學知識,說出我國目前城市化的主要表現。參考答案:(1)從30%到50%該時間段英國比中國早;發展到50%的歷時英國比中國長;發展的速度英國比中國慢(2)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或農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農村地域轉化為城市地域(或農業用地轉化為城市用地或城市用地規模擴大);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或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變)解析:(1)據圖中的中國和英國城市化進程可知,英國城市比重達到30%的時間是1825年,從時間上來講,比中國早;發展到50%英國歷時50年,中國歷時30年,說明歷時英國比中國長;就發展速度來說,英國發展速度慢,中國發展速度較快。(2)目前我國處在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化主要表現在城市人口比重的變化、城市占地面積的變化等方面。具體來講,農村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農村地域轉化為城市地域;農業活動轉化為非農業活動。【點睛】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特點不同,表現為:發達國家1.起步早。2.城市化水平高。3.出現逆城市化現象。發展中國家1.起步晚,發展快。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扶貧福利活動方案
- 技術助理活動方案
- 投資公司客戶活動方案
- 招待同學活動方案
- 護環境促經濟活動方案
- 拓展活動手舉牌活動方案
- 手忙腳亂活動方案
- 招商大會活動方案
- 攝影婚慶公司活動方案
- 挖掘機技能競賽活動方案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醫用純鉭粉末
- GB/Z 13800-2021手動輪椅車
- GB/T 6109.17-2008漆包圓繞組線第17部分:180級自粘性直焊聚酯亞胺漆包銅圓線
- GB/T 5163-2006燒結金屬材料(不包括硬質合金)可滲性燒結金屬材料密度、含油率和開孔率的測定
-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教案設計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找規律復習題
- GPS與慣導系統的組合導航技術課件
- 2020-2021年度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教師縣鄉選調招聘考試《教育基礎知識》試卷及答案【解析】
- DB15T 489-2019 石油化學工業建設工程技術資料管理規范
- (新版)無人機駕駛員資格理論考試題庫及答案
- HALCON編程基礎與工程應用全書ppt課件匯總(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