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光、電纜線路及終端安裝監理專項檢查項目及標準_第1頁
通信工程光、電纜線路及終端安裝監理專項檢查項目及標準_第2頁
通信工程光、電纜線路及終端安裝監理專項檢查項目及標準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通信工程光、電纜線路及終端安裝監理專項檢查項目及標準序號檢查項目及標準檢查數量檢查方式★光、電纜線路及終端▲光、電纜敷設1光、電纜進場檢查:其型號、規格、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全部檢查質量證明文件,觀察檢查外觀及形狀2光、電纜敷設前進行單盤測試,測試指標符合設計要求全部見證試驗3光、電纜線路的徑路、敷設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全部對照施工圖檢查4光、電纜線路的埋深符合設計要求全部旁站監理5光、電纜線路的防雷設施的設置地點、區段、數量、方式和防護措施符合設計要求全部觀察檢查6光、電纜線路的防蝕和防電磁設施的設置地點、區段、數量、方式和防護措施符合設計要求全部觀察檢查7光、電纜外護層(套)無破損、變形或扭傷,接頭處密封良好全部觀察檢查8光、電纜與其它管線的間隔距離符合設計要求全部觀察檢查9光、電纜線路標樁的埋設符合設計要求;光電纜標樁埋設在光電纜徑路的正上方;接續標樁埋設在接續點的正上方,標識清楚全部觀察檢查,對照設計文件檢查10光纜敷設、接續或固定安裝時彎曲半徑≥光纜外徑的15倍;電纜敷設和接續時,鋁護套電纜的彎曲半徑≥電纜外徑的15倍,鉛護套電纜的彎曲半徑≥電纜外徑的7.5倍全部檢查隨工檢驗記錄11光、電纜線路余留的設置位置和長度符合設計要求全部對照設計文件檢查▲電纜接續及引入終端1電纜芯線按順序一一對應接續,接續完成后檢查有無錯線、斷線,絕緣是否良好全部見證試驗2直埋電纜接頭套管做絕緣防腐處理并做接頭防護;人(手)孔內的電纜接頭放在托板架上,相鄰接頭錯開放置位置全部觀察檢查旁站監理3電纜接頭的埋深、固定方式、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全部檢查隨工檢驗記錄;旁站監理4電纜引入時,其金屬護套與相連接的室內金屬構件間絕緣全部見證試驗5分歧尾巴電纜接入干線的端別與干線端別相對應全部觀察檢查6接線盒、分線盒、交接箱的配線卡接牢固、排列整齊、序號正確,并有相應標識全部觀察檢查7數字電纜引入終接在數字配線架(DDF)上,音頻電纜引入終接在總配線架(MDF)上全部觀察檢查8數字配線架的安裝符合下列規定:全部見證試驗⑴數字配線架的型號、規格和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架體安裝牢固可靠,緊固件齊全且安裝牢固⑵數字配線架上的標志齊全、清晰、耐久可靠;連接器單元上有標識⑶同軸頭焊接牢固、可靠⑷架內同軸電纜進行綁扎并有適當余留⑸數字配線架接地可靠9總配線架的安裝符合下列規定:全部見證試驗⑴總配線架的型號、規格和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架體安裝牢固可靠,緊固件齊全且安裝牢固⑵總配線架上的標志齊全、清晰、耐久可靠;卡接(繞接)模塊上有標識⑶接線端子卡接(繞接)牢固,接觸可靠⑷接線排上任意互不相連的兩接線端子間以及任一接線端子和金屬固定件間,其絕緣電阻≥50MΩ⑸總配線架的總地線和交換機的地線等電位連接,引入總配線架的用戶電纜其屏蔽層在電路兩端接地,局端應在入局界面處進線室內與地線總匯集排連接接地,接地可靠⑹總配線架告警系統正常發出可見可聞告警通信10引入電纜符合下列規定:全部觀察、尺量檢查⑴成端的彎曲半徑:光纜≥光纜外徑的15倍;鋁護套電纜≥電纜外徑的15倍,鉛護套電纜≥電纜外徑的7.5倍⑵室內電纜分線盒、交接箱安裝在墻上時,其位置和高度符合設計要求;從引入口到分線盒的電纜用線槽防護11接頭裝置按設計要求進行編號全部觀察檢查12電纜進入引入室后,上下行標識清晰、準確全部觀察檢查▲光纜接續及引入終端1光纖接續時按光纖色譜、排列順序,一一對應接續;光纖接續部位用熱縮加強管保護,加強管收縮均勻、無氣泡;光纖收容彎曲半徑≥40mm全部觀察檢查旁站監理2直埋光纜的金屬外護套和加強芯緊固在接頭盒內;兩側的金屬外護套、金屬加強芯彼此絕緣全部觀察檢查旁站監理3光纜接頭的埋深、固定方式、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光纜接頭直埋時做防護處理全部檢查隨工檢驗記錄4光纜引入室內須做絕緣接頭,室內室外金屬護層及金屬加強芯須斷開,并彼此絕緣全部觀察檢查5室內光纜終端在光配線架或光終端盒上;光配線架或光終端盒的安裝位置及面板布置符合設計要求全部觀察檢查6光配線架的安裝符合下列規定:全部觀察、尺量檢查;見證試驗⑴光配線架的型號、規格和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架體安裝牢固可靠,緊固件齊全且安裝牢固⑵光配線架上的標志齊全、清晰、耐久可靠;光纜終端區光纜進、出有標識⑶光纖盤纖盒內,光纖盤留彎曲半徑≥40mm⑷裸光纖與尾纖的接續按光纖色譜、排列順序,一一對應接續;其接頭加熱熔保護管保護并按順序加以排列固定⑸余留尾纖按單元進行盤留,盤留彎曲半徑≥50mm7光纜接續后的光纖收容余長單端引入引出≥0.8m,兩端引入引出≥1.2m全部觀察檢查8光纜接續后余留2~3m;光纜接頭處的光纜彎曲半徑≥護套外徑的15倍全部觀察檢查9光纜進入引入室后,上下行標識清晰、準確全部觀察檢查▲光、電纜線路特性檢測1光纜線路在一個中繼段內,每根光纖的背向散射曲線應平滑,無階躍反射峰,接續損耗平均值符合下列規定:⑴單模光纖≤0.08dB(1310nm,1550nm);⑵多模光纖≤0.2dB全部見證試驗2光纜線路中繼段光纖線路衰減測試值小于設計計算值全部見證試驗3光纜線路中繼段S點的最小回損耗指標符合下列規定:全部見證試驗⑴STM-11550nm波長≥20dB⑵STM-41310nm波長≥20dB⑶STM-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