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段與角的復習講義一對一_第1頁
線段與角的復習講義一對一_第2頁
線段與角的復習講義一對一_第3頁
線段與角的復習講義一對一_第4頁
線段與角的復習講義一對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線段與角的復習講義一對一知識框架:.1.線段大小的比較方法疊合法:比較兩條線段AB、CD的長短,可把它們移到同一條直線上,使一個端點A和C重合,另一端點B和D落在直線上A和C的同側。若B與D重合,則AB=CD;若。在AB上,則AB>CD;若。在AB延長線上,則AB<CDO度量法:分別量出每條線段的長度,再比較。線段的性質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兩點之間的距離聯結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做兩點之間的距離。兩條線段的和、差兩條線段可以相加(或相減),它們的和(或差)也是一條線段,其長度等于這兩條線段的和(或差)。線段的倍、分線段的倍:na(n>1為正整數,a是一條線段)就是求n條線段a相加所得和的意義。na也可理解為:線段a的n倍。線段的中點:將一條線段分成兩條相等線段的點叫這條線段的中點。角的概念角的定義:①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頂點,邊)②一條射線繞著其端點旋轉到另一個位置所成的圖形。(始邊,終邊)角的表示:ZAOB,ZO,厶,Z1方位角方位角的正方向與地圖中一樣,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處在四個直角平分線上的方向,分別稱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方向;其他方向要用到“偏”字:北偏東川,北偏西0。,南偏東丫。,南偏西5°o角的大小比較方法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來比較。疊合法:把一角放在另一個角上,使它們的頂點重合,并將其中一邊也重合,并使兩個角的另一邊都放在這條邊的同側,就可以比較兩個角的大小。畫相等的角①度量法:①對中:將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②對線:將量角器的零度刻線與角的一邊重合;③讀數。

②尺規法:用直尺與圓規做圖。角的和、差、倍的畫法度量法:尺規作圖法:11.角平分線的概念及畫法概念:從一個角的頂點引出一條射線,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畫法:①用量角器畫圖:量f算f畫;②用直尺與圓規作圖12.余角、補角余角:若兩個角的度數的和是90。,這兩個角互為余角,簡稱互余。其中一個角是另一角的余角;補角:若兩個角的度數和是180。,這兩個角互補。其中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補角。性質: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13.角的度量單位、角的換算及角的分類角的度量單位:度、分、秒;角的換算:1角的換算:1。=60',1'二60'',11〕I1]1'二。,1''二<60丿<60丿角的分類:小于90。且大于0。的角叫做銳角;等于90。的角叫直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做鈍角。典型例題:例1填空1、線段AB=2,延長AB到點C,使BC=AB,再反向延長AB到D,使AD=AB,則AC=,BD=.2、線段AB被點M分成2:3兩段,且被點N分成4:1的兩段,且MN=3,則AB=.3、若點D在線段AB的反向延長線上,則ADBD.(填"〈”或“〉”)■■■■4、如圖:D是BC的中點,AC=2,若AB=10,則CD=第4題圖)TOC\o"1-5"\h\z5、一個角的余角的3倍是這個角的2倍,則這個角等于.6、互為補角的兩角之差為20°,這兩個角的度數分別是.7、計算:180°-62°58’4〃=.IIII8、已知直線AD上的點B、C,則AC+BD-BC=.(第8題圖)9、射線0A位于北偏東25°方向,射線0B位于南偏東70°,則ZAOB=度例2、如圖,已知線段AB=10cm,C為線段AB上一點,M、N分別為AC、BC的中點,若BC=4cm,求MN的長,(2))若BC=6cm,求MN的長,(3)若BC=8cm,求MN的長,(4))若C為線段AB上任一點,你能求MN的長嗎?請寫出結論,并說明理由。AHMHC1N]~~B例3、如圖,已知ZAOB=90°,OM,ON分別平分ZAOC和ZBOC,若ZAOC=30。,求ZMON的度數,若ZBOC=5O°,求ZMON的度數,由(1)(2)你發現了什么,請寫出結論,并說明理由。例4、如圖,已知線段AB=10cm,C為線段AB延長線上一點,M、N分別為AC、BC的中點,若BC=4cm,求MN的長,92)若BC=6cm,求MN的長,(3)若C為線段AB延長線上任一點,你能求MN的長嗎?若能,請求出MN的長,并說明理由。?■?1—?1―?AMBNC

例5、如圖,已知ZA0B=90°,OM,ON分別平分ZA0C和ZB0C,(1)(2)(3)(4)若ZAOC=40°(1)(2)(3)(4)若ZAOC=a,求ZMON的度數,若ZBOC=B,求ZMON的度數,由(1)(2)(3)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規律,請寫出結論,并說明理由。例6已知ZAOB=a,過0任作一射線OC,OM平分ZAOC,ON平分ZB0C,如圖,當OC在ZAOB部時,試探尋ZMON與a的關系;當OC在ZAOB外部時,其它條件不變,上述關系是否成立?畫出相應圖形,并說明理由。鞏固練習如圖,AB:BC:CD=2:3:4,如果AB中點M和CD中點N的距離是24cm,求AB,BC,CD的長度AMBCND已知:如圖,0是直線AB上一點,ZAOC=ZBOD,射線OE平分ZBOC,ZE0D=42。,3、女口圖,已知ZAOB是ZAOC的余角,ZAOD是ZAOC的補角,且ZBOC=-ZBOD,2求ZAOC、ZBOD的度數。已知如圖,AB=10,點C為線段AB上一點,點D、E分別為線段AB、AC的中點,ED=1,求線段AC的長。TOC\o"1-5"\h\zI■IIIAEDCB如右圖,已知:C,D是AB上兩點,且AB=20cm,CD=6cm,M是AD的中點,N是BC的中點,則線段MN的長為。A(.:Ml)NBBDE6BDE6.如圖,從點0引出6條射線OA,OB,OC,OD,OE,OF,且ZA0B=100。,OF平分ZBOC,ZAOE=ZDOE,ZEOF=140o,求ZCOD度數。如線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為BD,且BD=*AB=£CD,線段AB、CD的中點E、F的距離為6cm,求AB、CD的長.TOC\o"1-5"\h\z?????AEDBFC點A、B在數軸上的位置如圖所示,點P是數軸上的一動點AB-3-2-101234若PB=2,則點P表示的數是;若點P是AB的三等分點,則點P表示的數是是否存在點P,使PA+PB的值最小?若存在,則點P在數軸的什么位置?PA+PB的最小值是多少?答1若PB=2且點M是AP的中點,求線段AM的長。

拓展延伸:1、如圖,4=1亍,山皿=90",點B、0、線上,則三2的度數為()(A)7亍(B)1亍(C)2、如圖,已知AOB是一條直線,Z1=Z2,of丄ab.貝yZA0C的補角是是ZA0C的余角ZD0C的余角是;ZC0F的補角是.3、如圖,點A、O、E在同一直線上,ZA0B=40°,ZE0D=28°46'0D平分ZCOE,求ZC0B的度數(7分)CO4、如圖10,已知直線AB和CD相交于O點,/COE是直角,OF平分ZAOE,ZCOF34,求ZBOD的度數.A.如圖9,點0是直線AB上的一點,0D是ZA0C的平分線,0E是ZC0B的平分線,若ZA0D=14°,求ZD0E.ZB0E的度數.

6、如圖10,將長方形紙片沿AC對折,使點B落在Bz,CF平分ZBZCE,求ZACF的度數.7、把一正方形紙條按圖中那樣折疊后,若得到ZA0B/=700,貝yZB/0G=8、如圖所示,已知ZA0B=165°,ZAQC=ZBQD=90°,求ZC0D.9、如圖14,將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頂點重合在一起.若ZDQB與ZDQA的比是2:11,求ZBQC的度數.若疊合所成的ZBQC=n°(0〈n〈90),則ZAQD的補角的度數與ZBQC的度數之比是多少圖J410、如圖,點C在線段AB上,AC=8厘米,CB=6厘米,點M、N分別是AC、BC的中點。AMCNB求線段MN的長;若C為線段AB上任一點,滿足AC+CB=a厘米,其它條件不變,你能猜想MN的長度嗎?并說明理由。11、如圖,已知C點為線段AB的中點,D點為BC的中點,AB=10cm,求AD的長度。TOC\o"1-5"\h\z■*?■ACDB112、如圖9,AD=—BD,E是BC的中點,BE=2cm,AC=10cm,求線段DE的長.I_ACDBE圖9

有一地圖(如圖),有A、B、C三地,但地圖被墨跡污損,C地具體位置看不清楚了,但知道C地在A地的北偏東30°,在B地的南偏東45°,你能確定C地的位置嗎?如圖8,東西方向的海岸線上有A、B兩個觀測站,在A地發現它的北偏東30°方向上有一條漁船,同一時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