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選修四總復習提綱教學課件_第1頁
高中歷史選修四總復習提綱教學課件_第2頁
高中歷史選修四總復習提綱教學課件_第3頁
高中歷史選修四總復習提綱教學課件_第4頁
高中歷史選修四總復習提綱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修四總復習、秦始皇、秦始皇為什么能夠統一六國(1)時代趨勢:安定統一成為時代的呼聲(2)國力基礎: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國力強盛,奠定了兼并六國的堅實基(3)個人條件:堅忍剛毅的性格和敏銳迅捷的決斷力、雄才大略(4)重用人才:破格錄用一批謀臣猛將:善于發現人才,禮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2、秦始皇釆取了哪些具體措施鞏固統一?為什么他被稱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奠基人?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縣制和三公九卿制②經濟上承認土地私有,獎勵移民墾荒,鼓勵耕織;統一貨幣、度量衡;③軍事上修筑長城,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奠定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本疆域;④文化上統一文字,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國內經濟文化的交流。焚書坑儒,統一思想⑤交通上建立起以成陽為中心的水陸交通網,有利于各地經濟的發展和交流原因秦始皇統一全國,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面采取了措施鞏固了統一,所以說他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奠基人政治制度的創新1、政治制度的創新歷史影響:◆秦代開創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封建統一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對于鞏固統一、加強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1)確立土地私有制、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推動了封建經濟的發展(2)統一貨幣、度量衡原因:秦統一前,各國貨幣、計量單位不致,不便于商品交換和賦稅征收。作用:密切了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促進了商品生產有利于加強國家統四)文化:統一文字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共同心里和共同文化的形成促進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五)軍事上:◆措施(1)北擊匈奴,修長城(2)南征嶺南,修靈渠,設郡;◆作用:促進了西南地區的經濟開發,初步奠定了統一的多民族疆域3、秦始皇的暴政有何表現?秦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暴政:①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②橫征暴斂:修長城、仿建六國宮殿、建阿房宮、酈山陵。③嚴刑酷法秦亡的原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秦末農民起義4、怎樣評價秦始皇?1、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懇望2、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3、他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以上說明秦始皇是對我國歷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皇帝4、但是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5、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他的暴政又導致秦很快滅亡總之,秦始皇是一個有功也有過,且功大于過的歷史人物,應客觀、公正地,一分為二的加以評價。唐太宗1、唐朝初年為什么會出現貞觀之治?(1)治國思想上:他唐太宗統治時期能夠吸取隨亡教訓,反復強調“存百姓”的思想(2)用人策略上:他任用賢良,虛懷納諫(3)政治: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強了君權。重視法律,頒行,體現仁義為本,為末的原則。4)經濟: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繼續推行均田制,輕徭薄賦,使唐初社會經濟逐步復蘇。(5)文化:主張文德治國,崇儒尊孔。完普科舉制,提高進士科地位,推動封建文化向高峰發展(6)民族關系: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采取“戰而后和”的政策,在東突厥地區設羈羈糜府州進行管轄;設安西都護府,管轄西域地區,與吐蕃和親,促進漢藏的友好和西藏地區的發展;使統一多民族中國進入鼎盛時期。7)外交:采取開放的政策,;對外來文明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增強了中外經濟和文化的交流。2、表現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恢復和發展,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2、原因1)主觀上:唐太宗雄才大略,個人作用①政治方面:A.吸收隋亡教訓,避免重蹈覆轍B.善于用人納諫:選官不避親仇——魏征直言用人揚長避短—房謀杜斷C.仁義為本,刑罰為末(唐律)D.完善三省六部制等制度②.經濟方面:與民休養,心存百姓(均田制和租庸調制)③.文化方面:文德治國,崇儒尊孔(尊孔\大辦學校\編寫教科2)客觀上書完善科舉制度①.隋的建設和經濟繁榮,為唐的發展創造了條件②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是社會繁榮的主要動力“觀之治”的影響:◆(1)結束隋末社會動蕩局面;(2)使社會生產得以恢復和發展,國力強盛,社會穩定;(3)為“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4)封建統治成就突出,為后世典范。探討唐太宗在推動封建社會發展中的歷史作用思路引領:唐太宗統治時期,在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文化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這些措施使唐朝出現了怎樣的局面?對以后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起到什么作用?其統治思想對后世統治者有何意義?2、唐太宗在推動封建社會發展中有何歷史作用?1、唐太宗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代明君。他統治時期,能夠吸取隋亡教訓,居安思危,任用賢良,知人善任,虛懷納諫,實行輕徭薄賦、巰緩刑罰的政策和文德治國的思想,大大完善科舉制,對少數民族采取按撫、懷柔政策,對外采取積極友好開放的政策。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唐王朝帶來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生產發展、文化繁榮的升平景象,形成貞治之治的局面,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