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生物課時練答案_第1頁
七年級下冊生物課時練答案_第2頁
七年級下冊生物課時練答案_第3頁
七年級下冊生物課時練答案_第4頁
七年級下冊生物課時練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下冊生物課時練答案勤奮的做的課時練習題,可以獲得豐碩的成果。了關于七年級下冊生物課時練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食物中的物質【高效探究導學】知識點一[自主預習]1.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2.有機物能量主要備用能源重要原料生長發育3.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1)提出問題制訂計劃得出結論(2)放出熱能能量(3)加熱后水的溫度——加熱前水的溫度[合作探究]1.提示:糖類。長跑或劇烈運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類提供的。2.提示:蛋白質。因為蛋白質是建造和修復身體的重要原料,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離不開蛋白質。3.提示:出現差別的原因主要是花生種子燃燒時熱量的散失,如將種子點燃后沒有快速放到錐形瓶底部,種子燃燒不充分等。4.提示:盡量減少熱量的散失;設置重復組,實驗結果取各重復組的平均值。知識點二[自主預習]1.(1)細胞60%-70%(2)生命活動(3)營養物質溶解在水中2.佝僂病骨質疏松癥磷缺鐵性地方性甲狀腺腫鋅[合作探究]1.提示:應多補充淡鹽水。因為他散失了大量的水分和無機鹽。2.提示:水和無機鹽。知識點三[自主預習]1.(1)很多食物(2)細胞能量(3)很小生長發育患病2.皮膚干燥夜盲癥炎不良壞血病抵抗力下降佝僂病骨質疏松癥[合作探究]1.提示:因為性食物(如胡蘿卜等)中的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2.提示:可能是由缺乏維生素D或含鈣的無機鹽引起的。應補充維生素D或含鈣的無機鹽、多曬太陽等。3.提示:因為柑橘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有效地治療壞血病。【增效提能演練】基礎滿分練1.A解析:米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糖類的一種;蔬菜中含水、維生素和無機鹽較多;肉類中含蛋白質和脂肪較多;豆制品中含蛋白質較多。2.C解析:蛋白質是建造和修復身體的重要原料,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都離不開蛋白質。3.D解析:糖類是人體內的主要供能物質,選項中的四類食物,只有面包含有較多的糖類,因此應該選擇吃面包,使他盡快恢復。4.B解析:食物中所包括的六大類營養物質中,糖類、蛋白質和脂肪既是構成細胞的重要有機物,又能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水和無機鹽雖然也是構成細胞或組級的物質,但它們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維生素既不是構成細胞的物質,也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5.D解析:探究實驗中,為了減小誤差,往往要設置重復組,對重復組的實驗數據取平均值,使實驗結果更可靠。6.A解析:糖類、脂肪、蛋白質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水、無機鹽、維生素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7.C解析:無機鹽在人體內的含量很少,但對人體十分重要。其中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使用鐵制炊具可以為人體補充鐵,可有效地預防缺鐵性貧血。8.C解析:魚肝油中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D,補充維生素A能夠預防夜盲癥,補充維生素D能夠促進人體對鈣和磷的吸收,預防佝僂病。9.B解析:食物所含的六類營養物質中,維生素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需求量小,但對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的作用。糖類、脂肪、蛋白質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10.D解析:病和神經炎都是由缺乏維生素Bi引起的;缺乏維生素D會使人患佝僂病或骨質疏松癥。11.D解析:新鮮的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將其煮過后,有的維以通過比較煮前和煮后蔬菜的維生素含量,可以確生素被分解,所定煮過的蔬菜和新鮮的蔬菜中營養物質含量的多少。12.據圖回答問題:(1)CC食物中鐵含星相對較少(2)DD食物中鈣和維生素D含量相對較少(3)BB食物中維生素C含量相對較少(4)A、B、C、D4種食物13.請回答:(1)骨骼牙齒佝僂病骨質疏松癥(2)0.616飲食結構不合理食物中鈣的含量不足184(3)鈣蛋白質(順序可顛倒)提能搶分練1.D解析:據科學家測定,每克糖類在人體內分解所放出的熱量平均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為38.91千焦,每克蛋白質平均為17.15千焦。米飯、饅頭中含有豐富的糖類,牛奶中含有較多的水和豐富的蛋白質,花生中含有較多的脂肪,因此等量的饅頭、米飯、花生、牛奶中,花生給人提供的能量最多。2.D解析:水是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約占人體體重的60%~70%;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離開水都無法進行;人體內的營養物質以及尿素等代謝廢物,只有溶解到水中才能運輸。3.B解析:生維素A可以防治夜盲癥,而肝臟可以利用胡蘿卜合成生維素A。當肝臟病變時,肝臟利用胡蘿卜素合成生維素A的功能就會曼到影響。4.D解析:雞魚肉中富含蛋白質和脂肪,巧克力主要提供糖類,吃這些食物過多,容易引起肥胖。她的食物中缺少蔬菜和水果,容易造成維生素缺乏,引起營養不良,導致體質較差。5.C解析:如果要比較兩種果仁含能量的差異,應該是比較相同質量條件下二者釋放能量的不同,一個花生仁和一個核桃仁的質量不一定相同,所以沒有可比性。必須先對二者稱重,然后計算出單位質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釋放的熱能。6.D解析:地方性甲狀腺腫是由體內缺碘引起的,而海帶、紫菜等海產品中含有豐富的碘,經常食可用以很好地防治這種。中含有蛋白質和鈣,地方性甲狀腺腫與蛋白質、脂肪和系。骨頭湯鈣無直接關7.(1)大米(2)核桃仁(3)有機物無機鹽(4)重復實驗(或重復組)(5)20在對照實驗中,除了探究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8.研究(1)蛋白質對的生長發育有影響(2)蛋白質(牛奶)(3)幼鼠生長發育較快,需要較多的蛋白質(4)排除偶然因素,使實驗結果更可靠(5)蛋白質能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消化和吸收(第一課時)【高效探究導學】(答案合理即可)知識點一[自主預習]1.消化(1)水無機鹽維生素淀粉蛋白質脂肪(2)消化道吸收2.咀嚼食物攪拌食物胃蠕動胃液消化吸收大腸肛門糞便唾液淀粉膽汁消化酶胰液糖類、蛋白質和脂肪胃液蛋白酶蛋白質腸液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合作探究]1.提示: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2.分組交流,回答下列問題。(1)a.唾液b.唾液淀粉酶c.口腔d.胃液e.胃蛋白酶f.胃g.膽汁h.無i.小腸j.胰液k.腸液(2)膽汁、胰液、腸液糖類、脂肪、蛋白質知識點二[自主預習]2.(1)有關(2)切斷、磨碎唾液唾液(3)淀粉3.2毫升唾液2毫升清水2毫升唾液375——10碘液4.不變藍變藍變藍5.(1)饅頭變甜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作用有關(2)牙齒切斷、磨碎食物,舌使食物與唾液混合均勻,唾液可以分解食物(3)麥芽糖[合作探究]1.提示:37℃與人體的體溫相近,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酶的作用。2.提示:可能是唾液的量不足,溫度不適宜,保溫的時間不夠,饅頭碎屑太大等,使饅頭中的淀粉沒有被完全分解。【增效提能演練】基礎滿分練1.C解析: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內分解成可以被細胞吸收的物質的過程。2.B解析:蛋白質、淀粉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杌物,只有經過消化轉變成小分子的有機物,才能被吸收。3.B解析: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臟、胰腺、胃腺和腸腺。4.D解析:胃是消化道中較膨大的部分,能夠暫時儲存食物。胃腺分泌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質。5.B6.C解析:吃飯時必須細細咀嚼。在咀嚼過程中,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口腔中就開始對淀粉等進行簡單的分解;細細咀嚼將食物顆粒變小,使之容易與消化液混合,為胃腸減負。7.A解析:人體的五大消化腺中,唾液腺、肝臟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它們分泌的消化液經導管流入消化道中消化食物,胃腺和腸腺位于消化道內部。8.D解析:消化道直接與食物接觸,位于消化道外面的消化腺,如肝臟、唾液腺、胰腺,不與食物直接接觸。9.B解析:淀粉遇碘液變藍色,可以用此特性檢驗淀粉的存在。A試管滴加碘液不變藍,說明淀粉已被分解,故該實驗證明了唾液可以使淀粉發生變化。10.D解析:細嚼饅頭,口腔內感覺有甜味,是由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使淀粉與唾液淀粉酶充分混合,部分淀粉分解成了麥芽糖。11.B解析:唾液只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胃液只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質;膽汁不合消化酶,但能夠乳化脂肪;腸液和胰液都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夠消化淀粉、蛋白質和脂肪。12.據圖回答問題。(1)唾液腺膽囊十二指腸大腸胰食道(2)⑩胃(3)③肝臟膽汁將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大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脂肪的消化(4)⑥口腔⑤十二指腸⑤十二指腸(5)唾液、胃液腸液、胰液提能搶分練1.C2.B解析:唾液淀粉酶淌化食物的最適宜溫度約是37℃,將食物冷凍后再食用,降低了口腔中的溫度,不利于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3.D解析: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逐漸增強,達到一定溫度(37℃)后,隨溫度升高,消化作用又逐漸減弱,即呈一條弧形曲線。4.B解析: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腸腺分泌的腸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中也含有消化蛋白質的酶。5.C解析:“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其中一個實驗變量是唾液,說明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發揮作用的最適溫度約是37℃。滴加碘液后,觀察、分析現象:若顏色不變藍,說明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麥芽糖;若顏色變藍,則試管中的淀粉沒有被消化,因為淀粉遏碘變藍色。6.拓展研究(1)①無對照實驗;②碘液不應在第③步加,應在最后加;③37℃水浴應保持5——10分鐘而不是1分鐘(2)不符第③步加碘液后試管內的溶液變藍,第⑤步水浴1分鐘后,藍色略變淡(只答試管內溶液為藍色也可)(3)不可靠消化和吸收(第二課時)【高效探究導學】知識點一[自主預習]1.麥芽糖蛋白質脂肪胃液蛋白質腸液胰液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2.消化類型(1)切斷消化液(2)大分子有機物小分子有機物[合作探究]1.提示:不是都具有消化功能,只有口腔、胃和小腸具有消化功能。2.口腔胃小腸小腸小腸小腸唾液、腸液、胰液胃液、腸液、胰液膽汁、腸液、胰液麥芽糖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3.①口腔麥芽糖葡萄糖②胃小腸氨基酸③膽汁小腸甘油和脂肪酸知識點二[自主預習]1.(1)5~6(2)皺襞小腸絨毛(3)毛細血管(4)一層上皮細胞2.營養物質的吸收(1)主要器官葡萄糖水和無機鹽毛細血管(2)一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肛門3.(1)病菌蟲卵污染(2)高溫堆肥沼氣發酵[合作探究]1.(1)——a、b(2)——a、b(3)——b(4)——a2.酒精維生素葡萄糖甘油水無機鹽維生素【增效提能演練】基礎滿分練1.C解析:唾液中只含唾液淀粉酶,該酶的作用是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胃液中不合淀粉酶,對淀粉沒有分解作用;膽汁中不合任何酶,也不能分解淀粉;腸液中有淀粉酶,并且該淀粉酶可以將淀粉___分解成葡萄糖。2.C解析:進入人體消化道中的蛋白質在胃內開始初步消化,被胃蛋白酶分解成中間產物(多肽等),進入小腸后,在腸液、胰液中多種消化蛋白質的酶的作用下,___分解成氨基酸。3.D解析: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在消化道中最終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4.B解析:藥用膠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經咀嚼直接吞服,由于胃內沒有消化淀粉的酶,這樣可以保護胃,使之免受藥物的刺激。5.C解析:肝炎患者肝臟分泌功能減弱,分泌的膽汁減少,影響了脂肪的消化,故不應該吃油膩性食物。肥而不膩的紅燒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是該同學目前不能享受的美味。6.A解析:酒精在人體內最先被胃吸收,刺激胃黏膜。大量飲酒,胃黏膜受到不良刺激,影響胃液的分泌和胃的正常功能,使人食欲減退、,長期下去會引起胃病。7.B解析:一部分淀粉在口腔內初步消化成麥芽糖,下剩的淀粉、麥芽糖都在小腸內被___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質在胃內初步消化成中間產物,在小腸內被___消化成氨基酸;維生素不用消化就可被吸收。8.A解析:①是肝臟,它分泌的膽汁是唯一不合消化酶的消化液,但膽汁能夠對脂肪起乳化作用,促進脂肪的消化。9.D解析:大腸能夠吸收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將食物殘渣形成糞便,但它無消化功能。10.D解析:選項A,細菌在分解人糞尿、禽畜糞尿和秸稈中的有機物時,釋放出的能量產生高溫,可以殺死各種病菌和蟲卵;選項B,高溫堆肥過程中產生的高溫,也可以殺死各種病菌和蟲卵;選項C,生態廁所的地下有沼氣池,產生沼氣時產生高溫,也可殺死各種病菌和蟲卵。11.(1)小腸(2)三種膽汁、胰液、腸液(3)小腸大腸(4)可以增加小腸的表面積,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提能搶分練1.B解析:在人體消化道內需要被消化酶消化的營養物質是大分子有機物,如脂肪、蛋白質和淀粉。無機鹽和維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質,不需要消化,可直接被吸收。淀粉在口腔內初步分解為麥芽糖,在小腸內最終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在胃內初步分解,在小腸內最終分解為氨基酸。脂肪在小腸內先經過膽汁的乳化作用,最終分解為甘和油脂肪酸。2.A解析:食物營養成分中的水、無機鹽、維生素是小分子物質,能夠直接被細胞吸收;淀粉、脂肪、蛋白質等大分子有機物必須先分解成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等小分子的有機物,才能被細胞吸收。3.C解析:淀粉在口腔內初步消化,蛋白質在胃內初步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腸中消化。抽取的內容物中蛋白質初步消化,脂肪還沒有開始消化,證明該內容物胃。4.C解析:由于小明患了急性腸,吸收能力大大下降,造成體內缺少水和無機鹽,嚴重時會脫水。口服的生理鹽水不能被及時吸收,解決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