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興隆學校
教師
史平原
摘要:說明對科技創新教育內涵的理解及理解說明。從四個理解說明:①走出思維的困窘,將多元思路與一元思路融合;②走出創新基礎松散的困窘,將單科知識與各科知識有機地起來;③走出力失落的困窘,將知識灌輸與能力發掘平衡起來,等同相待;④走出創新環境狹窄的困窘,將封閉體系和開發體系選擇再從實踐論證。關鍵詞:科技創新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二十一世紀,民族和國家的進步離不開科技創新能力;對于教育來說,更應當把創新能力的培養看做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創新是—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不斷前進的不竭的動力。科學技術工作是創造性的工作;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科技實力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每一個生活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時代的人,從小就明顯的感受到了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影響。少年兒童作為跨世紀的一代,肩負的歷史重任更艱巨。小學階段是培養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作為培養未來建設者的小學教師如何在各科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開展發明創造活動?下面就本人在教學中的嘗試談幾點個人不成熟的看法:(一)、重視情境教學,激發科學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而“興趣—志趣—志向—理想”是許多有作為的科技人員成長的軌跡,但是這種理想不僅僅是專業理想、職業理想的教育,也包括人生理想、道德理想和社會理想教育。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和主動探索的內驅力,能有效地挖掘學生蘊藏著的學習潛力和創新的熱情。興趣是創新的向導。縱觀古今中外,許多科學家和發明家,往往從小就有某方面的興趣和追求,促使他們一生為之探索和創造。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如何在實踐中進一步激發他們對科技意識的興趣,這便會對學生的“惰性心理”產生良性的變化,即通過““投機取巧”來創造、創新,以至發明。如用淀粉水在白紙上寫字后看不出來,而用碘酒擦后便顯現出來了,是什么原因產生了如此奇妙的變化?土豆塊扔到水中會沉,而往水中加鹽一定量時會驚奇地發現土豆浮了上來,是怎么回事呢?等等。老師可以多收集一些這樣的小科技知識、故事激發學生對科技知識的興趣,并引導他們參加實踐,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對科技知識的興趣,又讓他們參予實踐,可謂一舉兩得,同時也使學生的惰性意識在活動中有所減弱。(二)、創設良好的科技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巴甫洛夫說過:“懷疑,是發現的設想,是探索的動力,是創新的前提”。
愛因斯坦說:“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一堂有實效的課,并不是單純看教師向學生傳授了多少知識,而要看教師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發現了、提出了多少個問題,思考了多少個“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辦”,教師又通過哪些途徑和學生一起解決了多少個“為什么”。只有引導學生探究問題,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學生有了強烈的提問意識,才會主動地去探究知識,這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求知的源泉。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即使是錯誤的或不得要領的,都是他們獨立思考的結果,甚至是創新思維的萌芽。要讓質疑在學生創新過程中正(四)、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知識善于觀察、見微知著,是產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前提和條件。教育應當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經驗是教育的靈魂,創新離開生活和經驗就不會生長,不會發展。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年齡小知識經驗貧乏,往往通過感知和依靠表象認知事物。將創新意識的培養融入生活,讓孩子從生活中、從身邊發現科學知識,這樣,可以消除孩子對于科學創新的神秘感,讓他們切實體會到創新并不是天方夜譚,發明創造并不是科學家的專利,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的周圍,創造僅屬于用心觀察、用心分析、用心思考的人。在教室里總有些孩子志趣相投,他們愛在一起玩,一起研究一些有趣的東西和現象。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在班內組建各種活動小組,如:昆蟲觀察組、植物觀察組、環境觀察組、游戲研究組等。平時,鼓勵他們多在生活中發現一些科學現象,并記錄下來。如:為什么總是先出現閃電再打雷?在水里能聽見聲音嗎?感應燈是用什么原理制成的?每周利用晨會或班會課組織孩子們進行討論分析這些現象中的科學,讓他們學會關注科學,分析科學。在此基礎上再引導他們在原有的科學知識上進行大膽的設想,動腦筋進行科技創新。又如在家里:讓孩子們觀察記錄一年四季周圍景物的變化,感受四季的交替,時間的輪回;春天來了,到小河邊觀察蝌蚪的生長過程,探究生靈的奧秘;下雨之前,觀察下雨前有哪些征兆,了解自然規律;炎熱的夏天,吃著涼爽可口的冰激凌,馬上就引導孩子想一想冰激凌為什么會冒煙,明白水汽的蒸發;洗澡的時候,觀察放水時漩渦的方向,思考它與地球的引力是否有關系等。把這些日常生活作為科學創新教育的內容,不僅是孩子們獲得直接經驗的基礎,也為孩子們認識周圍世界、獲得真正內化的科學知識和經驗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為他們理解科學對人們生活的實際意義,從而培養了真正的內在探索動機,保持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供了前提和實際背景。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關注孩子們最關心并且與他們有直接聯系的現實生活,采用觀察、探究、實驗和操作的方法,激發他們全身心投入。另一方面要不斷擴大孩子們的生活空間和活動范圍,激發其廣泛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保持與延伸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科學創新教育在自然生活的懷抱中孕育、生長。(五)、豐富科技創新實踐活動,點燃學生創新之火實踐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搖籃,而科技創新教育活動則是從具體的活動中、游戲中、實踐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一張王牌。
當孩子們有了新的想法,新的設想,做老師的就要鼓勵他們大膽地去嘗試自己的想法。如果沒有實踐,再好的設想,再多的好點子,也只能是空想,毫無意義可言。鼓勵孩子們去動手實踐,在孩子的實踐過程中盡可能的提供幫助和指導。縱觀古今中外取得成功的科學家,他們成績的取得又有幾個不是來自于實踐中呢?發現放射性元素“鐳”的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獎的丁肇中,設計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父子,被譽為“飛機之父”的萊特兄弟,《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他們的事例無不證明了偉大的成功來自于親自動手、親身實踐。而中國的孩子就是因為缺乏實踐經驗,我們則更需要一個很好的教育模式去培養他們,只限于課堂,限于課本,那就太狹隘了。教師要經常帶領他們到大千世界去接觸、去思考,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培養學生“試一試”的精神,達到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如組織一定數量的“科技興趣小組”,定期開展“科技小發明、小制作比賽”,開展“小發明、小創作知識講座”、“交流會”等等。通過活動指導學生有意識的進行科技實踐,同時各項活動都以學生自己組織為主,讓他們各抒己見,各自談自身的愛好特長,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科技活動,并在活動中有所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學生惰性心理的發展。孩子們一定會樂此不疲,并在活動中有所收獲,有所創新。每年的科技節,是孩子們展現自己科技創新才能的舞臺。那些粗糙小制作,可能就是將來的高科技產品;那些五顏六色的幻想畫可能就是將來科技發展的方向。在科技節上,孩子們淋漓盡致地展現著自己。開展豐富的科技創新活動,可以點燃孩子們心中的科技創新的欲火。(六)、樹立“大教育”觀念,構建“一體化”的教育網絡。樹立“大教育”的觀念,多渠道、多層次地實施對學生的教育。
當今,學校無疑是學生教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渠道。但這并不意味著孩子的教育僅僅是學校一家的任務。所以,一定要樹立“大教育”觀念。同時我們應共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化的教育網絡。通過“家長學校”讓家長了解當前新行勢及在教育改革中家庭所承擔的責任,了解孩子“惰性心理”的“利”與“弊”,通過“一體化”教育這一形式和手段充分調動家庭教育的積極性,使家庭配合學校共同搞好各項科技、創新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成長、成功!總之,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以知識為先導的新世紀向我們伸出了雙手,作為教師要不斷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業管理新人培訓心得體會
- 重癥監護有創血壓監測流程他
- 基層婦幼工作站出生缺陷防控管理制度與措施他
- 河道養護管理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
- 2025年教導處學生安全計劃
- 護理創新思維培養培訓計劃
- 學校教科研評價體系心得體會
- 制造業銷售年終總結與計劃
- IT運維崗位KPI績效考核表及工作職責
- 新人教版四年級英語口語教學計劃
- T/CNFAGS 16-2024綠色甲醇分級標準(試行)
-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代碼(2024年版)
- 2025年財會業務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360題)
- 基于PLC交流變頻調速系統的設計 畢業設計(論文)
- MIL-STD-1916抽樣標準簡介課件
- CSC-2000(V2) 變電站自動化監控系統運行手冊
- 鋼卷尺檢定證書
- 齊魯醫學健康知識-遠離“三高”
- 安徽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
- 混凝土試件養護出入臺賬
- 2022醫學課件出疹性傳染病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