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復習資料全_第1頁
上海初三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復習資料全_第2頁
上海初三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復習資料全_第3頁
上海初三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復習資料全_第4頁
上海初三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復習資料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完美WORD格式/上海初三物理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易錯題整理說明:1.模塊分為: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計算題、實驗題2.易錯題來自往年各區期中考試卷[模塊一]選擇題[主題]圖3浮力圖31.〔20XX徐匯區期中考把體積相等、質量不等的三個小球A、B、C放入同種液體中,靜止后的位置如圖3所示,它們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A、FB、FC,則這三個力大小關系正確的是〔A.FA>FB>FCB.FA=FB=FCC.FA<FB<FCD.FA<FB=FC2、〔20XX第四教育署期中考如圖3所示,在三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丙三種液體〔ρ甲﹤ρ乙﹤ρ丙。將三個體積相同的實心木球,分別放在甲、乙、丙三種液體中,當木球靜止時,木球的位置如圖3所示,則關于三個木球受到的浮力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在甲液體中最小B.在乙液體中最小C.在丙液體中最小D.一樣大易錯點分析:這兩道例題都是比較浮力的大小,但是方法不同,第一題使用阿基米德原理,第二題使用漂浮狀態,找不準方法還是極容易出錯的。解答:第一題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同種液體中,V排越大浮力越大,V排相同浮力相同,所以選D,第二題由漂浮狀態可得F浮=G物,三個體積相同的實心木球,體積相同,材料相同,所以質量相同,重力也相同,故選D3、〔20XX普陀區期中卷三個體積相同的實心木球,鐵球和銅球〔ρ木<ρ鐵<ρ銅,放入裝有水銀的容器中后,都漂浮在水銀面上,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小B、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C、三個球受到的浮力一樣大D、浸在水銀中的體積銅球最大易錯點分析:這道題就是利用漂浮狀態F浮=G物,比較各球重力的大小,易錯點是它是要求學生選不正確的選項,還有就是不要把簡單的問題復雜話,這里的液體是水銀,容易出現題目沒審完就開始做題的情況,所以要求學生仔細審題。解答:三個球體積相同,密度大的質量大,所以銅球最重,浮力最大,木球最輕浮力最小,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原理可得,浮力大的V排的,浸入的體積大,所以A、B、D都是正確的,答案為C4、〔20XX普陀區期中卷把一小塊實心金屬放入盛滿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的杯中時,從杯中溢出8克酒精,若將該金屬塊放入盛滿水的杯中時,從杯中溢出水的質量<>A、大于8克B、等于8克C、小于8克D、無法確定易錯點分析:這道題需要抓住幾個要點,都是盛滿液體,所以溢出的液體的重力等于浮力,還有就是金屬塊,金屬塊在酒精和水中都是沉底、浸沒,所以V排相同,比較浮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去得,如果是木塊都是漂浮,比較浮力由F浮=G物去得,抓不住要點容易出錯,此類題多變,需要特別注意解答:由上面分析可得,這道題求溢出水的質量可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原理去求,V排相同,水的密度大,所以水中溢出的比酒精多,選A[主題]壓強6、〔20XX普陀區期中卷重力為50牛的正方體金屬塊、底面積為0.01米2,放在面積為0.4米2的水平桌面上,則金屬塊對桌面的壓強<>A、可能為500帕B、可能為125帕C、一定為5000帕D、可能為8000帕易錯點分析:這道題欠考慮的情況下容易選C,進一步思考,題目中并沒有說明金屬塊是如何放置,有多種情況,可能只有部分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這道題的考點是受力面積,其一是受力面積的選取,是桌面的面積還是底面積,其二底面積是不是一定就等于受力面積,容易漏掉第二點。解答:由分析得,有多種情況,受力面積最大為0.01米2,所以壓強最小為5000帕,選D7、〔20XX浦東期中卷一本九年義務教育初三年級第一學期物理教科書大約有60頁,將它平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靜止時它對桌面的壓強約為〔A.3PaB.30PaC.300PaD.3000Pa易錯點分析:估算題極易出錯,一定要利用比較好估算的量計算,進行選擇。解答:物理教科書的底面積大概是20cm*30cm,由公式F=PS,求出壓力算出質量進行估算,A選項可得F=0.18N,m=0.018kg=18g,排除,B選項F=1.8N,m=180g,可選,C選項F=18N,m=1800g,太重了,D選項更不可能,所以選B。8、〔20XX徐匯區期中考如圖4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試管中分別注入質量相等的液體后液面等高,則兩試管中的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大小關系是〔A.pA>pBB.pA=pBC.pA<pBD.無法判斷易錯點分析:這道題很簡單,但是學生往往找不到比較液體密度的方法,從而無法比較壓強大小。解答:兩液體質量相同,通過比較體積就可得到密度大小關系,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如果使A傾斜液面下降,而B和A等高,所以B的體積大,如果使B豎直液面上升,而A與B等高,所以A的體積小,從而可以得到A的密度大,所以深度相同時壓強大,選A〔20XX浦東期中卷易錯點分析:這道題通過壓強比較增加的高度,從而比較排開的體積,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所以需要找到正確的突破口才能正確解答。解答:通過增加的的壓力去比較排開的體積,通過公式變形ΔF=ΔPS=ρgΔhS=ρgΔV,得到液體密度相同時,增加的壓力和排開的體積成正比,A、B原來深度相同,壓強相等,故密度也相同,ΔFA>ΔFB,所以ΔVA>ΔVB,再根據放入小球的體積就是排開的體積,所以選D本題也可以通過結論:放入浸沒的小球相當于倒入等體積的液體,進行思考求解。[模塊二]填空題[主題]基礎題〔20XX普陀區期中卷著名的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實驗測定了大氣壓的數值。船閘是利用了原理制成。易錯點分析:容易寫錯字,原理易填錯解答: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連通器圖32.〔20XX浦東期中卷如圖3所示,曹沖稱象的故事發生在距今1800年以前,從物理學研究方法來看,使用的是法;而從物理原理來看,是利用。圖3易錯點分析:容易填錯或多填。解答:等效替代,阿基米德原理[主題]概念題3、〔20XX第四教育署期中考壓強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電流是表示____________的物理量;若普通的家用白熾燈在正常發光時,通過燈絲的電流為0.2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錯點分析:容易和定義弄混淆,初學電路,可能對電學知識不熟,容易答不出來或不準確解答:壓力作用效果,電流強度,每秒鐘通過燈絲橫截面的電荷量為0.2C4.〔20XX徐匯區期中考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單位讀作,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易錯點分析:單位讀作容易出現多讀。解答:千克每立方米,每立方米的冰的質量為0.9×103千克。5、〔20XX普陀區期中卷停在湖面上的一艘游船,重為6000牛,船底距湖面1米,則該船船底受到水的壓強為帕:受到水的浮力為牛。若一個橋墩浸在水中的體積為16米3,它受到的浮力為牛易錯點分析:橋墩問題是特殊情況,需要理解浮力本質,從而掌握浸在液體中的物體什么情況有浮力,什么情況沒有浮力。解答:9800,6000,06、〔20XX徐匯區期中考如圖5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電鍵〔選填SA1、SA2、SA3,則小燈泡EL1和EL2組成并聯電路。如圖6所示的電路圖中,當電鍵SA1、SA2都閉合時,燈泡〔填"EL1"或"EL2"發光。易錯點分析:對電路的不熟悉,容易出錯解答:SA1和SA3,EL2[主題]能力題7、〔20XX普陀區期中卷燒杯中盛滿水,輕輕放入一塊質量為100克的木塊,木塊漂浮在水面上,那么溢出的水所受重力為牛,溢出水的體積為米3,燒杯底部受到的壓力大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易錯點分析:公式掌握不熟練,計算容易出錯,燒杯底部受到的壓力大小由什么決定是關鍵解答: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需要通過F=PS分析,不可用F=G,所以盛滿水很重要,h不變,P不變,所以F不變。8、〔20XX普陀區期中卷一邊長為20厘米的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正方體的密度為2.7×103千克/米3,則它對地面的壓強為帕;如果在正方體的上表面豎直向下打穿一個底面積為100厘米2的長方體的孔,則余下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為帕。如果將打下來的長方體橫放在余下正方體的上表面,地面受到的壓強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易錯點分析:計算較復雜,后兩個空方法錯了容易耽誤時間。解答:這道題的考點是公式P=ρgh,以及豎切的特點,豎直打一個洞也是豎切的一種形式,所以壓強不變,答案為5292,5292,變大。圖59、〔20XX浦東期中卷如圖5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圓臺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內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則水對容器底壓強Pa_____Pb,水對容器底的壓力Fa______Fb,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a’_____Fb’。〔選填"大于"、"等于"、"小于"圖5易錯點分析:容易寫成不等號的數學符號,不符合題意。解答:等于,小于,小于。10、〔20XX浦東期中卷物理學是一門與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科學。生活場景1:小麗在家中把一食品保鮮袋套在手上,然后把手放入水中,發現保鮮袋被壓扁了,并且手的各方向都能感受到水在壓手,如圖6所示,根據這一生活經驗她提出了一個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場景2:某海濱浴場,水底布滿石頭,在海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淺水的過程中,腳會感覺越來越________〔填:"痛"或"不痛",這是因為人受到的浮力_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圖6易錯點分析:容易錯達成液體內部有壓強,答題不完整,后兩空容易把過程審反,圖6看成由淺水走向深水。解答:液體內部對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痛,變小。[主題]情景分析題〔20XX徐匯區期中考用空金屬桶進行實驗。金屬桶內空氣抽出前情行如圖9〔a所示;氣體抽出后情形如圖9〔b所示。易錯點分析:1、2兩個問的結論容易答反,且需要平時的積累,和對大氣壓強考點的掌握。解答:〔1大氣中存在大氣壓強〔2大氣壓強是向各個方向的〔20XX浦東期中卷易錯點分析:第二個問容易漏答或大不準確。解答:〔1大氣中存在大氣壓強大氣壓強的值很大,且是一個定值。[模塊三]作圖題[主題]壓強圖111、〔20XX徐匯區期中考如圖11所示,一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下端用橡皮膜封住,插入水中,其中A為空管;B管內裝入與外面液面等高的鹽水;C管內裝有與外面液面等高的酒精。請畫出橡皮膜大致的形變。圖112、〔20XX普陀區期中卷畫出雙通管下端薄膜的大致形狀。[主題]浮力3、〔20XX徐匯區期中考浸在水中的鐵塊受到18牛的浮力,用圖示法在圖12中畫出它受到的浮力。圖12圖12[主題]電路4、〔20XX徐匯區期中考如圖13所示,要測量小燈泡發光時的電流,請將電流表正確接入電路中。圖13圖135、〔20XX第四教育署期中考在圖10所示的電路里填上適當的電表符號,使之成為正確的電路。圖10圖10[模塊四]計算題[主題]壓強1、如圖15所示,是一個薄壁柱形金屬容器,質量為0.5千克,底面積為0.01米2,容器高0.5米。容器中裝有2×10-3米3的水。圖15求:〔1水的質量;圖15〔2水對容器底的壓強;〔3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2、質量為1千克、深為0.5米、底面積為0.01米2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容器內裝滿水后,測得總質量為7千克。求:〔1容器中水的體積V水。〔2水對容器底部產生的壓強p水。〔3整個容器對地面的壓強p。3、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物體A和B均為實心長方體,它們的長、寬、高如圖11所示。物體A的密度為1.0×103千克/米3,物體B的質量為8千克。求:〔1物體A的質量;〔2物體B所受重力的大小;〔3在改變物體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況下,能否使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如有可能請畫圖說明。圖11圖114、一個底面積為0.01米2的柱形容器放在面積為1米2的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為0.15米,內盛有重9.8牛,0.1米深的水,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1200帕。求:〔1水對容器底的壓強〔2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多少?容器的重力多少?〔3若將一體積為6×10-4米3,質量為0.9千克的金屬小球輕輕浸沒在水中,求水對容器底壓強的增加量。〔4若將一體積為5×10-4米3,質量為0.4千克的小球輕輕放入水中,求水對容器底壓強的增加量。[主題]浮力5、體積為3×10-3米3的銅塊浸沒在水中。求銅塊受到水的浮力大小F浮。6、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塊浸在水中的體積為60厘米3。露出水面的體積為40厘米3,求木塊受到的浮力和木塊的質量。[主題]密度7、質量為9千克的冰塊,密度為0.9×103千克/米3。求:<1>冰塊的體積。<2>若冰塊吸熱后,有3分米3的冰融化成水,求水的質量。[模塊五]實驗題[主題]基礎題1、在"測定金屬塊密度"實驗中,小明設計的實驗報告〔部分如下,請填寫空格處的內容。第23題圖實驗目的:測定金屬塊的密度第23題圖實驗目的:測定金屬塊的密度實驗原理:〔1實驗器材:……實驗步驟:……數據記錄及處理:〔根據下圖<a>、〔b、〔c中托盤天平、游碼和量筒所示的刻度實驗次數金屬塊質量〔克水的體積〔毫升水和金屬塊總體積〔毫升金屬塊體積〔厘米3金屬的密度〔千克/米31〔2……〔3〔42……………實驗目的:測定石塊的密度。實驗原理:實驗目的:測定石塊的密度。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實驗器材:、量筒、燒杯、石塊、細線和水等。實驗步驟:1、用天平測量出石塊的質量為48.0克。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得水的體積為20厘米3。3、將石塊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測得石塊的體積為_________厘米3。4、根據公式計算出石塊的密度為_______________千克/米3。……3.圖13〔a所示的實驗裝置是用來測量__________的值,根據這個實驗原理可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某一測量儀器的名稱;在電學實驗中,電流表應該________在電路中〔選填"串聯"或"并聯",圖13〔b中電流表的示數為________安。4、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中,小何和小銘同學利用圖14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他們設計的實驗報告〔部分如下,請填寫空格處的內容。實驗名稱:實驗名稱:××××××實驗目的: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燒杯、水、重物和小桶等____________:1.在空氣中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重力為15牛頓。2.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的重力為1牛頓。3.重物浸沒在水中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0牛頓,說明重物受到的浮力為________牛頓。4.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小桶和排開水的重力為6牛頓,可以發現物體排開水的重力為5牛頓。5.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還要選擇________液體和________物體〔均選填"相同"或"不同"才能驗證實驗結論。……5、某小組同學用水、鹽水、兩種不同形狀的容器和指針式壓強計驗證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壓強計指針順時針偏轉的角度越大,表示壓強越大。他們的研究情況如圖12<a>、<b>、<c>、<d>所示。[圖12<a>、<b>、<d>中的容器內均裝滿液體,且ρ鹽水>ρ水]圖12圖12<1>根據圖12___________可驗證:當深度相同時,同種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質量無關。<2>根據圖12<b>、<c>可驗證:________________,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3>根據圖12<b>、<d>可驗證:當深度相同時,。<4>若在圖12________中的容器內輕輕放入一木塊,壓強計指針偏轉的角度會增大。[選填"<a>"、"<b>"、"<c>"或"<d>"]圖13圖136、文文在家探究雞蛋受到的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如圖13所示。請仔細觀察圖示并回答下列問題:〔1從A、B兩圖可知,雞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___N。〔2根據B、C兩實驗,他得出雞蛋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你認為對嗎?,理由是。7、在研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是否有關"的實驗中,器材如圖18所示:〔1實驗時,在兩個容器中裝入〔填"相同"或"不同"的液體。〔2實驗中,U形管壓強計的金屬盒在液體中所處的位置應滿足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主題]壓強能力題小黃和小偉同學利用砝碼、小桌、裝有沙子的容器等實驗器材,做"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15〔5所示。〔a〔b〔a〔b圖15〔1在實驗過程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沙子的____________程度表現出來的。〔2小黃同學保持小桌對沙子的壓力不變,改變小桌與沙子的受力面積,發現受力面積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淺,說明在壓力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_有關。〔3小黃同學接著保持小桌與沙子的受力面積不變,改變小桌對沙子的壓力,發現壓力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深,說明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_有關。〔4小偉同學在實驗過程中,將小桌和砝碼放在一塊木板上,如圖15〔b所示。在比較圖15〔a、〔b兩種情況后,小偉同學發現在相同的壓力和受力面積的情況下,小桌在沙子中陷入較深,而在木板上幾乎沒下限。小偉同學認為當壓力和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的材料有關。請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判斷小偉同學所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答案為:凹陷受力面積壓力錯誤9、某同學在"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時,用柔軟的海綿和長方形的磚做了實驗〔如下圖所示請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第25題圖<1>由圖〔a、〔b[<a>、<c>或<a>、<d>]中的現象可以得出:物體表面受到壓力時,會。<2>由圖<b>、<c>中的現象可以初步得出結論:。<3>由圖中的現象可以初步得出結論: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產生的形變效果隨壓力的增大而增大。10、為了探究壓力產生的形變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選用若干實心長方體和正方體以不同方式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進行實驗,并分別將實驗測得的數據和物體在沙中的下陷深度記錄在下面三張表中。甲同學將同一長方體平放、側放、豎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數據見表一;乙同學將三塊不同的正方體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數據見表二;丙同學將同一長方體分別疊放在三塊正方體上方,然后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數據見表三。表一表二實驗序號壓力〔牛受力面積〔厘米2下陷深度〔厘米實驗序號壓力〔牛受力面積〔厘米2下陷深度〔厘米11021.004650.2021040.50512100.2031080.25624200.20表三實驗序號壓力〔牛受力面積〔厘米2下陷深度〔厘米71650.65822100.45934200.35分析比較實驗序號的數據,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受力面積相同,壓力越大,壓力產生的形變效果越顯著;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2與3的數據,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數據,并歸納得出結論:<a>分析比較;<b>分析比較。答案為:〔14與7〔或5與8,6與9;〔2壓力相同,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產生的形變效果越顯著;〔3〔a實驗序號4與5與6,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相同,壓力產生的形變效果相同;〔b表一和表三,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比值越大,壓力產生的形變效果越顯著。[主題]浮力能力題11、小李同學為了研究物體在水中不同深度處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的高度為8厘米的圓柱體金屬塊緩緩浸入水中〔水足夠深.在圓柱體接觸容器底之前分別記下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不同深度h和測力計相應的示數F,測得實驗數據如下表:次數1234567h<厘米024681012F<牛>7.156.555.955.354.754.754.75F浮〔牛〔60.61.2〔7〔8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物體重牛;完成表格填寫;分析表中第2列到第6列數據,可得出結論:。分析表中第7列到第8列數據,可得出結論:。圖19圖1912、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同學依次做了如圖19所示的實驗:〔1如圖〔a所示,物體的重力是牛。〔2如圖〔b所示,彈簧測力計示數是牛,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牛。〔3比較實驗序號〔b和〔c的情況及數據,初步可以說明:。〔4分析比較實驗序號〔c和〔d的情況及數據,初步可以說明:。答案:〔14;〔23;1;〔3液體種類相同,排開液體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4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浸沒的深度無關。13、某小組同學通過實驗研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他們把高為0.2米的實心圓柱體先后浸入A、B兩種液體中<ρA<ρB>,并用力F1改變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如圖15所示,并利用儀器測得力F1和圓柱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并利用公式求得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記錄數據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液體A實驗序號123456液體到下表面的距離h<米>0.160.180.200.220.240.26上表面受到的壓力F1<牛>4.06.08.08.08.08.0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2<牛>2.04.06.0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3<牛>16.018.020.022.024.026.0表二液體B實驗序號789101112液體到下表面的距離h<米>0.160.180.200.220.240.26上表面受到的壓力F1<牛>5.67.810.010.010.010.0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2<牛>2.24.46.6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3<牛>17.619.822.024.226.428.6<1>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中的圓柱體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F3與液體到下表面的距離h變化的倍數關系及相關的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數據中的距離h和上表面受到液體壓力F2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為:當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圓柱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越大。<3>請將表一和表二中6個空格填寫完整。<4>甲同學進一步分析了表一、表二中的后三列數據和相關條件,計算了F3和F1的差值,分別為14.0牛、16.0牛、18.0牛和14.2牛、16.4牛、18.6牛,由此得出結論:浸沒在同種液體中的圓柱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差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請判斷,甲同學的分析__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5>乙同學進一步分析了表一、表二中的后三列數據和相關條件,計算了F3和F2的差值,由此得出結論:<a>;<b>。圖1614、某研究型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制作能夠方便鑒別液體種類的儀器,他們猜測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液體的種類存在著某種關系,并進行實驗探究。實驗時,該小組同學選用一個圓柱形的瓶子,內裝不同質量的細沙,先后漂浮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并用儀器測出每一次實驗時瓶和細沙的總質量及圓柱形的瓶子底部所處的深度h〔已知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甲、ρ乙,如圖16所示。記錄的數據如表一、表二所示。圖16表一液體甲表二液體乙實驗序號質量〔千克深度〔米40.20.1850.40.3660.60.54實驗序號質量〔千克深度〔米10.20.1520.40.3030.60.45〔1分析比較實驗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知甲、乙兩種液體的密度關系是ρ甲________ρ乙〔選填"﹤"、"﹦""﹥"。〔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5、6的數據發現瓶與細沙的總質量〔m1、m2、m3或m4、m5、m6與瓶子底部所處的深度〔h1、h2、h3或h4、h5、h6滿足關系________________表三液體丙實驗表三液體丙實驗序號質量〔千克深度〔米70.20.1380.40.2590.60.410.260.39小敏修改的數據〔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4或2與5或3與6的數據及相關條件,他們提出了猜想:漂浮在不同液體中的圓柱形瓶子和沙的總質量相同,圓柱形瓶子浸在不同液體中的深度不同。Ⅰ為驗證上述猜想,在已有表一、表二實驗數據的基礎上,小許同學選取了密度與甲、乙兩種液體不同的液體丙,并通過儀器測出圓柱形瓶子底部在液體丙中所處的深度h,記錄在表三中。小敏同學分析了小許同學的測量數據后,認為小許同學的測量數據有問題,她未測量便修改了數據,如表三所示。你認為小敏同學修改數據的做法_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為了達到驗證上述猜想的目的,該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圓柱形瓶子和沙的總質量都相同的情況下選取了液體甲、液體乙兩種不同的液體進行實驗后又選取了液體丙進行實驗,并通過儀器測出圓柱形瓶子底部所處的深度,最后分析實驗數據才驗證了上述猜想,得出了實驗結論。你認為他們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大于〔或錯誤;應尊重實驗數據,不允許隨便改動,若要修改數據,必須重新實驗;使得到的結論具有普遍性[主題]密度能力題15、在"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實驗中,請填寫空格處的內容。①現有幾塊XX石小塊,質量分布均勻、形狀不規則。某小組同學探究這些小塊XX石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用測量XX石的質量,用和水測量XX石的體積。②小組中甲同學在其中取出一塊XX石分別測量三次,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一中,小組中乙同學在其中分別取出大小不等的三塊各測量了一次,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二中。③分析表二,可以得出初步結論: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成關系。④你認為甲同學和乙同學的方法比較,的方法是正確的〔選填"甲同學"或"乙同學"。理由是。表一:實驗序號質量<克>體積<厘米3>137.515.0238.915.6339.715.8表二:實驗序號質量<克>體積<厘米3>127.511.0251.420.5380.032.0學校學校班級姓名學號…………O密………………封O…………………線O…………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鑒定物質的方法之一是測定它的〔A.壓力B.壓強C.密度D.質量2.如圖1所示,在下列實例中,其工作原理與連通器無關的是〔AA.茶壺B.人耳中的半規管C.船閘D.高壓噴水槍圖1圖1A水果刀B削皮器A水果刀B削皮器 C枕板 D切蛋器圖24.圖3示情景中所運用到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②②曹沖稱象④用密度計測液體密度用吸管吸飲料③用灌水的透明軟管作水平儀圖3圖3A①② B③④ C②④D②③④5.如圖4示,a、b兩個不同的實心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大。B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小。圖4C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大。D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小。圖46.如圖5所示,以下與壓強知識相關的實驗,其中分析正確的是<>A、甲圖實驗,帕斯卡裂桶實驗,證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小B、乙圖實驗,壓有砝碼的桌子放在細沙上,砝碼越輕,桌腿下陷越深C、丙圖實驗,測出拉動注射器活塞時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積,可估測大氣壓強的值D、丁圖實驗,在教室內可以用水代替水銀做托里拆利實驗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圖5圖57、研究液體內部壓強的實驗中,把U形管壓強計〔如圖6所示中的金屬盒浸沒在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壓強計兩邊液面的高度差減小的是〔圖6A、將金屬盒在原處轉動180度。圖6B、將金屬盒改放在同樣深度的鹽水中。C、將金屬盒向下移動一段距離。D、將金屬盒向上移動一段距離。8.一本書的長寬厚分別是30厘米、10厘米、5厘米,這本書共有100頁,如果將這本書立放在書架上,對書架的壓強大約是〔A.50帕。B.150帕。C.300帕。D.1500帕。9.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濃度的鹽水,將同一個雞蛋先后放入其中。當雞蛋靜止時,兩個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雞蛋所處的位置如圖7所示,則<>甲甲圖7乙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強較大C.雞蛋在甲杯里排開液體的質量較大D.雞蛋在乙杯中受到液體的浮力較大10.在圖8中,底面積不同的甲、乙圓柱形容器〔S甲>S乙分別裝有不同的液體,兩液體對甲、乙底部的壓強相等。若從甲、乙中抽取液體,且被抽取液體的體積相同,則剩余液體對甲、乙底部的壓力F甲、F乙與壓強p甲、p乙的大小關系為<>甲乙圖8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乙圖8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二、填空題〔第18題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11.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一瓶純凈水喝掉一半后,剩下水的密度〔2〔選填"變大"、"變小"、"不變",能裝下1千克純水的瓶子,〔3〔選填"能"或"不能"裝下1千克的酒精。12.在物理學中,把〔4作用在物體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叫做壓力,并用壓強來表示壓力產生的效果。用980牛的壓力作用在200厘米2的面積上,產生的壓強為帕,它的物理意義是。13.著名的〔8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意大利物理學家〔9首次用實驗測定了大氣壓強的值。實驗表明大氣壓強的大小隨海拔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海拔高度越低,大氣壓強就越〔10選填〔"大"或"小",熱氣球上常用的高度計實際上是將〔11<填寫儀器名稱經重新標度后直接顯示海拔高度的。14.三峽大壩水庫水面下50m深處水的壓強是<12>帕。大壩邊上修筑的船閘是利用<13>原理工作的。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燒杯內盛有濃鹽水,向燒杯圖9中加了一些清水后<沒有溢出,液體對杯底的壓強<14>圖915.如圖9所示,一個均勻的長方體重力為G,底面積為S,當它的2/3平放在桌面上時,它對桌面的壓力為<15>,壓強為<16>。若將伸出桌面的部分沿虛線方向切除,則剩余長方體對桌面的壓強變為<17>。〔均用關于G、S的表達式表示16.如圖10所示,將重力為20牛的物體浸沒在水中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了5牛,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18>牛;若它在水中靜止不動,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14.7牛則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___<19>___牛,方向為___<20>____;當它在水中所處的深度增加時,它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差將__<21>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17.如圖11〔a、〔b所示,將同一長方體木塊以兩種方式放在容器內水中,則木塊底部所受水的壓強pa〔22>pb,木塊底部所受水的壓力Fa<23>Fb,木塊放入前后,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Δpa<24>Δpb。〔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圖10圖10圖11圖11〔〔b18.在研究壓力形變效果的實驗中,小明同學選用了兩種不同材質的海綿A、B,若干完全相同的磚塊進行實驗。實驗中,他將磚塊分別疊放在A、B海綿的表面,并保持海綿的受力面積相同,實驗過程如圖12〔a〔b〔c〔d所示,觀察到海綿的形變程度為△L1、△L2、△L3和△L4,且△L2>△L4,△L1>△L3。請根據實驗條件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歸納得出初步結論。△△L2△L1△L3△L4圖12BAABBAABabcdabcd<1>分析比較圖12〔a和〔b或〔c和〔d中海綿形變程度以及相關條件可得:〔25。〔2分析比較圖12〔a和〔c或〔b和〔d中海綿形變程度及相關條件可得:〔26。三、作圖題〔每題3分,共9分19.在圖13中,重為4牛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用力的圖示法畫出小球所受的浮力F浮。A圖1420.如圖14所示,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A.對斜面的壓力為4牛,請用力的圖示法畫出該物體對斜面的壓力F。A圖14甲甲圖13圖15圖13圖1521、如圖15所示,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底部用橡皮膜封住,裝有適量的水,將其分別放入水、鹽水和酒精中,當管內外液面恰好相平時,畫出橡皮膜大致的形狀。四、計算題〔第22題4分,第23題6分,第24題7分,第25題8分,共25分22.浮在水面上的冰塊,它浸入水中的體積是1米3,求冰塊受到的浮力。23.一個質量為0.8千克的實心合金小球,放入并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質量為0.2千克。求:①實心合金小球受到的浮力。②實心合金小球的密度。24.一質量為0.5千克的薄壁平底柱形容器,放在1米2水平桌面上,容器的高為0.3米,內裝1千克的水,水深為0.2米,容器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5×10-3米2。求:①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②桌面受到的壓強;③若將一體積為6×10-4米3,質量為0.9千克的金屬小球輕輕浸沒在水中,求水對容器底壓強的增加量。25.如圖16所示,邊長分別為0.1米和0.2米的實心正方體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體甲和物體乙的質量均為6千克。求:圖16 ①物體甲的密度。圖16②物體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③小明設想在保持物體甲、乙原有放置方式的情況下,分別在甲和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體積相等的部分,甲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減小量為ΔP甲,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減小量為ΔP乙。則ΔP甲︰ΔP乙=<寫出計算過程>五、實驗題〔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26.在"測定物質的密度"實驗中,測量形狀不規則銅塊質量的器材應選用圖17中的〔1[選填"〔a"或"〔b"]。為完成該實驗還必須要用的器材〔2、〔3和細線來測不規則銅塊的體積。測定銅塊密度的實驗原理是〔4。圖圖18〔a〔b〔chh鹽水水圖圖17〔b〔a27、圖18中的儀器是通過兩玻璃管中液面的〔5的大小來反映出所測液體壓強大小的。圖18〔a、〔b為"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的一個情景,此時探究的是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6的關系。若利用圖19〔b、〔c來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的關系,則圖中兩容器內的水面〔7保持相平〔選填"需要"或"不需要",18圖〔c中橡皮膜置于液體中的深度與h〔8〔選填"相等"或"不相等"。28.小明同學想通過實驗定量研究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它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之間的關系。他做了如圖19所示的實驗。通過測量物塊受到的重力為〔9牛。則物塊所受的浮力為〔10牛。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實驗結果表明圖19〔b〔圖19〔b〔a29.在"探究實心圓柱體對地面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甲、乙、丙三位同學都認為此壓強跟圓柱體的密度ρ、高度、圓柱體底面積是有關的,但有怎樣的關系看法不同,于是,三位同學各自從實驗室里挑選了由不同材料密度的合金制成、高度和橫截面積都不同、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圓柱體做實驗,并測出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壓強的大小,表中為甲、乙、丙三位同學的實驗數據記錄。同學同學合金圓柱體密度ρ<×103千克/米3>實驗序號高度<米>圓柱體底面積<×10-4米2>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帕>甲210.05598020.15196030.25392040.2103920乙450.055196060.15392070.257840丙680.055293990.155879100.2511759①甲同學由實驗序號3、4初步判斷:實心圓柱體底面積與本實驗研究結論的獲得〔選填"有關"或"無關"。②各位同學分析了自己的實驗數據和相關條件,其中乙同學由實驗序號初步得出:當圓柱體的材料密度相同時,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與高度成正比。③三位同學互動交流,分析了實驗序號1、5、8〔或2、6、9或3、7、10的數據,初步得出:〔15。④丙同學在交流中發現從自己的數據得不出②中乙同學所得出的結論,于是把表中"2939帕、5879帕、11759帕"分別修改成"2940帕、5880帕、11760帕",甲同學說他不能這樣做,理由是。⑤進一步綜合分析表中甲、乙兩位同學的數據,經運算歸納得出: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與的比值是一個定值。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六校期中考試九年級物理評分參考一、選擇題〔每題2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