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參考_第1頁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參考_第2頁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參考_第3頁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參考_第4頁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參考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參考5篇

《白鷺》是近現代詩人、作家郭沫若于1942年10月創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參考,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與分享喲!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找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的有關語段,說說自己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體會喜愛白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第6—8自然段,分別想象它們描繪的畫面,從而形成三幅優美的圖畫,能給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中還原畫面,初步了解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情感的方法。

【課時】一課時

【課型】精讀課

【教學過程】

板塊一:鏈接舊知,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看到課題,你想到了哪些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代大詩人杜甫《絕句》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代詩人張志和《漁歌子》

被稱為小杜的杜牧還有一首專寫白鷺《鷺鷥》的詩: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白鷺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詩。在郭沫若看來白鷺也是一首詩,一首怎樣的詩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他的這篇散文,請大家齊讀課題第1課。

板塊二:整體感知,初識“精巧的詩”

1.在單元導讀課中我們已經學習了生字詞,昨天在預習時又進行了鞏固,下面我們聽寫幾個。

白鶴,嗜好,鏡匣,望哨,清澄

(1)聽寫

(2)屏幕出示核對糾錯。

(3)理解:望哨(站崗放哨;借助相近的詞語理解)

清澄(清澈澄澈;有時候我們通過字面去感覺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書來驗證。)

2.接讀課文,思考:文中說這是一首怎樣的詩呢?分別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本文394個字,凝練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若就是把白鷺當作詩來寫的。

板塊三:想象畫面,具化“精巧的詩”。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1—5自然段,說說從哪些地方能夠讓你感覺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畫出有關語句并作批注。

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第五自然段)

①追問:精巧在哪?

(預設: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

這精巧的僅僅是這四處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②同學們,那么精巧到什么成都才能像詩呢?你能從哪個字或者詞讀出來是恰到好處?

預設:白鷺的大小也正好,顏色也是恰到好處的。從“一分”“一忽”中讀出來的。

聚焦“一忽”:什么是一忽?(做動作,就這樣疏忽之間、微乎其微就叫一忽)

試著讀出你的理解。

③看,一絲一毫的改變,都是遺憾。現在我們閱讀這一段,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看,這就是這段話的出處。

出示:

東家之女,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師)這樣的白鷺,它身段的大小是適宜的

(男)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師)這樣精巧如詩的白鷺,它的色素的配合是適宜的

(女)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師)這樣精巧如詩的白鷺,它的全部、每一處都是適宜的。

(齊)我們一起讀——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

⑤這一自然段,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簡直就是一幅完美無缺的畫面。讓我們把這幅白鷺外形的畫面定格在自己的腦海中。

(生看著畫面背誦。)

(2)課文的第2、第5自然段渾然一體,那么中間為什么要插進第3、第4自然段,這兩段是不是多余的呢?

(第3、第4自然段并不是多余的,運用對比手法,用白鶴、朱鷺、蒼鷺和白鷺作對比襯托出白鷺的顏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適宜。)

是呀,有多少人見過白鷺呀!可往往因為常見而忽略了它的美。就讓我們再一次跟隨文字走近白鷺的身邊好好地欣賞欣賞它如詩如畫的美吧!

(分組朗讀班齊讀第2自然段;一二小組讀第3、4自然段;三、四小組讀第5自然段)

過渡:白鷺的外形精巧如詩,此外你還能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像畫面一樣的詩呢?

(3)在清水湖里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出的鏡匣。

①句子當中說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能為我們描繪一下你通過這段文字讀出的那精美的畫面嗎?

那清水田當中一定倒映著——(預設:倒映著白鶴那美麗的影子,遠處的山被白云圍繞著,映在水中若隱若現,天上還有幾朵白云在那飄,十分美麗。)

②相信你也能為我們讀出這樣的精美,讀——

齊讀。

③畫面中的白鷺真的是在釣魚嗎?那我們換成“啄魚”“捕魚”好不好?為什么?

出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現在我們再回到白鷺的畫面,看從這樣的畫面當中,你又能感覺到怎樣的心情呢?試著讀出這種感覺。

就這樣,白鷺站成了一幅畫,釣起了一首詩,我們一起像它這樣閑適地愜意地讀一讀這段話吧。讀——

④現在你可以給這首詩起個名字了吧?

小結:剛才這樣我們抓住“釣”這樣看似平凡的字眼,邊讀邊想,讀出了文字背后的畫面,又從畫面當中讀出了心情,走進畫里,讀出詩來。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7、8兩段,看你能讀出怎樣的畫面,從畫面中讀出怎樣的心情?

交流

(1)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不是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上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①交流看到的畫面。

②白鷺真是在望哨嗎?那是在做什么呢?

③這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①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畫面面前沒有人的心是平靜,沒有人的心會煩躁,所有人都會感覺清澈透明,所以白鷺就是清澄,清澄就是白鷺,我們再讀——

②你想給這樣的畫面起一個怎樣的名字呢?

4.我們相信白鷺怎么看都是畫,怎么讀都是詩,是一首精巧的詩,讓我們配著音樂合作讀讀這幾個自然段。

同學們,一靜一動皆有韻,一花一鳥總關情。所以——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板塊四:領悟表達,拓展深化

1.同學們這便是郭沫若筆下的白鷺,大家看這是另一篇文章當中對白鷺的介紹,請同學們自己快速地讀一讀。對比課文中的寫法,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白鷺,簡稱鷺,也稱鷺鷥。體長60厘米左石星紡錘形。鷺鳥的身體特征是嘴長、頸長、腳長和爪趾長,體態纖瘦。全身羽毛白色,背部、肩部和前頸的下部著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狀的長飾羽,所以被稱為“蓑羽”。白鷺臉部裸露部分為黃綠色,嘴黑色,脛與腳部也呈黑色。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若學生都喜歡第一種,可以這樣來引領:如果要讓你選擇其中的一段,根據他去野外尋找我們沒有見過的白鷺,那你如何選?)

小結:第1種寫法說明具體,第2種說法飽含深情。

2.如果你喜歡第1種,可以嘗試著把本文變成這樣的表達方式說一說,若喜歡第二種,可以讀讀《石榴》。這是選做作業。

3.必做作業是背誦《白鷺》。

板書設計:

1.白鷺

色彩——水田閑釣

身段

身段——黃昏低飛

(靜)(動)

一首精巧的詩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會寫“宜、鶴”等12個字,會寫“精巧、配合”等19個詞語。

2、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

3、能想像和說出所描寫的畫面。

4、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對白鷺的贊美之情,了解是如何把這種感情融入對白鷺的狀寫中的。

教學重點:

目標4。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白鷺的圖片。

課前預習:

學生能自己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通過查字典,了解“精巧、適宜、嫌、嵌、鏡匣、悠然、嗜好、恩惠”的含義;提前搜集介紹“白鷺”的資料,了解白鷺外形和生活習性特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了解古代計量單位“分、忽”,直觀感受大小;理解“精巧、適宜、嫌、嵌、鏡匣、悠然、嗜好、恩惠、鏗鏘”等詞語的字面意思和在文中的意思。

2、讀懂白鷺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與大自然組成的畫面特點,能簡要表述這些特點,初步了解對白鷺的情感態度。

3、把課文讀通順,讀熟練。

4、練習記憶并書寫“鶴、嫌、澄、韻”等要求會寫的漢字。

教學重點:

讀懂難懂詞句的意思,了解并能白鷺的生活特點,初步體會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交流關于“白鷺”的資料。

要求:能夠了解到文中的“白鷺”原指“白鷺”這一類鳥兒中的“小白鷺”,了解“小白鷺”的生活習性特征。

1、板書課題,學生交流資料中對白鷺的介紹。

2、結合預習對課文內容的了解,思考:文中的白鷺具體指的是資料中的哪一類,有什么特點?生活習性有什么特點?

二、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1、檢查對生字的認讀情況,并熟讀詞語。

2、交流查字典理解詞語字面意思的情況,對一個詞語多個意義學生交流有分歧的,將詞語放到句子中,來體會詞語在這里應該選擇的意義。

其中,學生理解“嗜好”,時結合“嗜”的字形演變歷程(嗜,“耆”是“嗜”的本字。耆,金文(老,老人)(甘,享受美食),造字本義:名詞,保持一生的口味。)造字本義,體會“嗜好”的意思及“喜好”的程度。

3、朗讀詞語。

三、熟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并讀懂內容。

本環節教學中,要求學生逐段讀書,發現讀不通順的地方直接糾正、再練;讀完后學生匯報自己對關鍵詞句意思的理解、對段落意思的把握,初步體會在段落中表達的情感態度。針對學生理解和體會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依照給出的指導預設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再朗讀。

指導重點:結合上下文讀懂關鍵詞句在文中的意思,讀懂關鍵詞句與上下文的聯系,進而讀懂幾段話的內容、全篇的內容,能夠用簡要的話來表達筆下白鷺的特點;讀出所表達出的態度。

教學預設:

(一)第1、2段:讀1段,指導讀懂在用“詩歌的精巧”來寫白鷺的外形,“適宜”是寫“精巧”的,白鷺的外形(羽毛顏色和形體結構)“像詩一樣精巧”。

指導預設:

1、再次回顧“精巧”的含義,將“精巧”與“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聯系起來,理解“一切都很適宜”就像詩歌一樣“精巧”。(相機呈現白鷺圖片,感受白鷺外形美麗特點。)

2、從“精巧、一切都很適宜”兩處詞句的感情色彩,推想對白鷺的態度,朗讀,讀出表達的態度。

(二)第3、4段:結合資料,讀懂白鶴、朱鷺和蒼鷺給的印象,用簡要的話來表述。將第3、4段聯系起來,讀懂這是在用“對比”來強調“白鷺常見,有容易被人忽略的美”的特點。

指導預設:

1、讀第3自然段,簡要表述對白鶴、朱鷺和蒼鷺的印象;從“太大、嫌”“也覺得、而且太不尋常”中體會的態度。

2、將第4段與第3段聯系起來,體會在第4段要強調的意思:常見、有被忘卻了美。體會在對比中表達出來的態度——內心更喜歡白鷺。

3、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所表達出來的態度。

(三)第5段,能夠讀懂這段話寫了白鷺外形的哪些方面。聯系第2段來體會這段是對第2自然段的具體解釋;讀懂“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的意思,讀懂這句四層意思是在寫“適宜”的程度。

指導預設:

1、對照第2段,思考第5段寫了白鷺的哪些方面,所寫外形與“色素、身段”的對應關系。

2、讀“增之……嫌黑”,結合“分、忽”所表達的大小與“嫌長、嫌短、嫌白、嫌黑”的,來體會在這里所強調的意思和表達的態度。

3、對應第1、2段,體會第4段話是怎樣具體解釋“精巧、適宜”的。朗讀,讀出所強調表達的態度。

4、回讀2-4段,用簡要的話,來表達白鷺外形給的深刻印象。

(四)第6-8段,讀通順的基礎上,理解“嵌、鏡匣”“悠然、嗜好”、“恩惠、清澄”在句子中所寫的事物特點;讀段落,說出想象出來的三幅不同畫面的內容(具體包括:畫面的背景、畫面的主體活動特點);體會“精心設計”“悠然、嗜好”“恩惠、清澄”所表達的態度,朗讀。

指導預設:

第6段:

1、第一句話中,“嵌在玻璃框里的畫”指的是什么:在文中,玻璃框是什么?鏡子指的、鏡中的“人物(美女)”指的是什么?讓學生們閉上眼睛想象、描述這幅畫面;

2、第二句話中,“鏡匣”在這里指的是什么?精心“設計”在這里寫出了什么意思,想想有人在精心設計時的內心思考;表達了什么態度。

3、用簡單的一兩個詞語來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第7段:

1、這段話寫的是資料中所介紹的白鷺什么特點?(把窩搭在樹上,經常會在枝頭站立)?用自己的話來描述此刻看到的畫面。

2、“悠然、嗜好”原本是寫人的詞語,在這里寫的是白鷺,聯系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想象,如果此時此刻白鷺是人,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朗讀。

4、用簡單的一兩個詞語給這幅畫起名字。

第8段:

1、反復讀兩遍,閉上眼睛想象畫面,然后,交流描述畫面(畫面的背景、畫面的主體活動)。

2、理解“恩惠”的意思,結合上下文“低飛的白鷺、偶見”思考這里指的是誰給誰的恩惠?

3、理解“清澄、具有生命了”的意思,進而理解這一段話所強調的內容和態度。

“清澄”原本是寫什么的,這里寫的是什么,強調了畫面的什么特點?結合這一段話,思考:這里原本寫的是什么景色?說“而且具有生命了”,這里的“有生命了”強調的是畫面中的什么內容?為什么?這樣寫在表達怎樣的感情?

4、朗讀這一段,讀出的態度。

(五)第9-10段,讀懂白鶴“不會唱歌的特點”,了解把白鷺比作了一首詩,是在表達對白鷺的喜愛。

指導預設:

1、第9段,表達了幾層意思?要告訴讀者的是哪一層意思?為什么?(理解“鏗鏘”的意思,從語氣中體會更喜歡的是“詩”,無聲的、不張揚的美麗。)

2、第10段,在強調什么?(理解“實在”的語氣)

3、朗讀,讀出要強調表達的意思和自己的情感。

設計意圖:

本文詞句的意思相對生澀,教師引導學生在查字典和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去讀懂這些詞句在文中的意思,進而讀懂內容,初步了解所表達的態度。

四、出聲朗讀全篇課文。

五、默讀全文,回顧“文中的白鷺在的眼中是什么樣子”,練習表述全文內容。

六、指導書寫要求會寫的部分漢字“鶴、嫌、澄、韻”。

1、分析字形,討論這幾個漢字哪些地方容易寫錯,怎么記憶。

2、歸納結構特點,體會書寫的時候,左右兩部分在位置比例應該注意的問題(鶴、韻,左右各占一半;嫌、澄,左三分之一,右三分之二)。

3、書寫練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是文中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和對比的方式,狀寫白鷺特點和表達思想感情的;體會表達方法的作用,進一步深刻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了解課文《白鷺》借助具體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特點。

主要任務:將課文與說明文《白鷺》相對比,在對比中感受課文“借助白鷺表達思想感情”的特點。

1、回顧課文,簡要表述在本文所寫的內容。

2、讀說明文《白鷺》,思考、交流說明文《白鷺》寫了小白鷺的哪些內容。

說明文《白鷺》原文:

白鷺

白鷺是白鷺屬鳥類的統稱。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雪鷺,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的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白鷺分布較廣,歐洲南部、非洲、亞洲中部和南部、澳大利亞等地都有它們的蹤跡。它們經常一只腳獨立在水中,靠靈活的脖子和魚叉一樣的尖嘴覓食。它們會將河蚌往石頭上甩,直到河蚌被震開。與其他鳥類不同的是,白鶴不會叫。

白鷺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地和潮濕的森林里,屬涉鳥類。主要食小的魚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淺水中的甲殼類動物。它們把大而不大講究的窩筑在樹上、灌木叢或地面上。

討論要點:小白鷺顏色雪白、體型較小;分布較廣,喜歡捉魚吃,在樹上、灌木叢或者地面上居住。

3、默讀課文和說明文《白鷺》,將說明文與課文對比,看看課文所寫內容與說明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討論要點:

相同點:都寫到了外形的顏色、大小、喜歡捉魚、在樹上生活、不會唱歌;

不同點:課文《白鷺》的寫白鷺“是一首詩”“精巧、適宜”“生活場景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在寫白鷺的時候,還寫了“白鶴、朱鷺和蒼鷺”;課文與說明文《白鷺》最大的不同是:課文表達了對“白鷺”非常喜愛的感情。

預設:

找不同點的時候,學生可能不會去關注“課文表達了對白鷺非常喜愛的思想感情”,教師按照如下思路進行提示: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寫這些話的時候,在表達著內心怎樣的態度?

(感覺白鷺很美麗,非常喜愛。)

2、讀“說明文”對白鷺外形介紹: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雪鷺,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引導學生思考:同樣的一段話,這樣寫,你讀起來,與課文的對表達的態度、想法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3、再讀課文,將你認為在表達著自己思想感情的句子和段落,勾畫出來。

4、歸納:課文《白鷺》在寫白鷺的時候,表達了自己對白鷺非常喜愛的思想感情。這就是這一單元前面導讀中說的“借助具體事物表達思想感情”。

二、初步認識《白鷺》借助具體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幾種方法。

主要任務:認識寫法,探究“為什么這樣寫”,初步學習“如何借助具體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深入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渡:課文中很多句子和段落的描寫,都在表達著對白鷺美麗的喜愛和贊嘆。那么,我們從課文的這些描寫和介紹當中,能不能學習到一些具體的方法,讓我們也能嘗試著去借助具體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呢?我們挑選課文中的一部分句段,來研究一下。

(一)研讀第1、2段,體會運用“把眼前事物比作其他美麗事物”的方法來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1、深入理解精巧,體會“把白鷺‘色素的搭配、身段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特點比作‘精巧的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寫法及作用。

課件呈現“精巧”的解釋:

《文心雕龍》麗辭35“是以言對為美,貴在精巧”。

精巧:“詩歌中的言語的音、韻、意”要精細巧妙的對稱、般配。對稱、般配到極致就是“精巧”,能夠讓人感覺到詩歌的美麗。如:孤山獨廟,一將軍橫刀匹馬;兩岸夾河,二漁叟對釣雙鉤。要使對偶的句子文理圓通,事義周密,像雙聯的璧玉呈現文采,共同放在一篇文章里。再加上交錯地運用奇句和偶句,像用各種佩戴著的玉石來調節它,這才算是可貴的。

讓學生讀解釋,從解釋中體會精巧具體所指詩歌或者對聯中精心的選擇用詞,用字精準而對仗。精巧的詩,就是用詞精準對仗,讓人感覺到像佩戴著玉石的詩,是美麗的。

2、讀課文,讀明白“精巧的詩”的所喻的“本體特征”。

要求學生讀課文第1、2自然段,細細體會:在這里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在這兩段話中,是說白鷺的什么像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的色素搭配、身段大小,就好像人們精心設計過的,對仗、搭配得非常精致準確。)

3、推斷: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在眼中,精巧的詩是怎樣的?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想說明白鷺是怎樣的?這樣寫在表達怎樣的感情?

4、在這兩段話中,哪些詞語本身就讓你感覺到事物是讓人喜愛的?

(精巧、身段、適宜)

5、總結:是用怎樣的方法來表達對白鷺喜愛、贊美的思想感情的?

(把所喜愛的事物比作人們都喜愛的其他事物,并且在用詞上傳遞令人喜愛的感情。)

6、朗讀這兩段話,讀出你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指導學生讀好“精致”“一切、都很適宜”所表達出來的贊嘆語氣。)

7、拓展:還有哪些內容,應用了“把眼前事物比作其它美好事物”的方法來表達對白鷺贊美之情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釣魚圖”,這樣打比方,畫面很美,而且還是“精心設計”,這樣寫讓人覺得大家都很喜歡。“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歌嗎?”“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詩”,這樣的寫法,與前文的寫法是一樣的,都是借用美麗的詩來寫白鷺的美麗,對白鷺進行贊美。)

(二)研讀第5段,體會用“寫美人”的句子來寫白鷺,表達喜愛、贊美感情的方法。

1、讀課文第4段,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回憶“這一段主要強調的是白鷺怎樣的特點。”(搭配的合理、精巧、適宜)

2、課件呈現“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教師介紹:這句話,是對宋代《登徒子好色賦》中寫隔壁美女的一段話進行改變后寫成的。課件呈現原文節選:【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要求學生讀這段話,想象一下,這段話在強調文中美女怎么樣?

推想:把古人描寫女子美麗的句子改編后來寫白鷺,想強調什么?

(白鷺是在太美了。美到了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挑剔的程度。)

3、朗讀,讀出的贊嘆。

(指導要點,讀出排比列舉出來的具體,歡快的節奏。可以用提示前半句朗讀后半句,提示前半段讀后半段,提示“色素的搭配,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學生讀全段,提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學生讀全段等多種方式,反復朗讀,讀出贊嘆的語氣,讀出愉快的心情。)

(四)研讀第7段,體會用“把白鷺賦予人的美好特點”來寫的方法表達對白鷺喜愛贊美的感情。

1、請學生讀課文第7段,回憶已經讀懂的本段寫法和表達的態度。

(課件呈現配圖第7段)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2、對比閱讀,體會“把白鷺當成有人的美好特點的”寫法的作用。

在課件上在對比呈現另外一段話: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她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起來像是不安穩,它卻一點事情都沒有。這是別的鳥所沒有的特點。

對比閱讀后討論:兩種不同的寫法,讀完之后有什么區別?哪種寫法更讓人覺得白鷺非常可愛?為什么?

(討論要點:課文寫的白鷺好像是是一個有思想,有情感,生活很有情趣,熱愛生活;另一個只是介紹了白鷺的生活習性。課文寫得更讓人覺得白鷺非常可愛,因為有思想、有情感的,不僅有外表的美,還有內在的美,更讓人覺得親近,甚至可以讓人覺得能給人啟發。)

指導要點:提示學生抓住“孤獨、悠然、嗜好”,展開想象,想象此刻“白鷺好像就是一個人,在望著遠方,想什么,做什么”。

3、總結:在這里用了“把物當人來寫”的方法,把人的美好特點賦予了白鷺,更好地表達了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

4、反復朗讀,讀出此刻白鷺在思索的味道。

5、拓展:讀全文,認真思考,勾畫,看看還有哪些地方是把白鷺當作人來寫,表達了白鷺喜愛和贊美的感情?為什么?

(身段、讓人覺得有生命了)

學生討論交流。

(五)小結學到的三種方法。

三、指導背誦。

1、回顧全文的內容,將全文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總寫(1、2段);

第二,白鷺的外形特征(3-5段);

第三,白鷺生活的三個美麗畫面;

第四,總結。

2、為每一部分找關鍵詞,然后依照關鍵詞提示;練習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誦。

第一部分:精巧的詩搭配、大小、適宜

第二部分:白鶴朱鷺蒼鷺白鷺常見忘卻那那那那增之減之素之黛之

第三部分:釣魚潛在玻璃框里鏡匣;絕頂悠然嗜好放哨;低飛清澄生命

第四部分:美中不足一首歌鏗鏘韻在骨子里

3、依照“一首詩”“一切都很適宜”“水田垂釣”“樹頂站立”“黃昏低飛”“一首韻在骨子里的詩”的內容提示,嘗試背誦全篇。

四、抄寫用修辭手法寫白鷺表達感情的句子。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會寫“素、宜”等11個生字,正確書寫“配合、適宜、恩惠”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感受白鷺的美,體會在這個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3、認識《白鷺》不拘泥于對形象具體實在的描寫而取其神韻的寫作特點,并嘗試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4、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并在此基礎上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關于白鷺的資料,初步了解。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一定還記得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白鷺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詩。讓我們先來欣賞一組白鷺的圖片,并交流和白鷺相關的知識。出示PPT。

看了圖片,你對白鷺有什么初步感受呢?

我國現代大文豪郭沫若寫了一篇優美的散文來贊美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白鷺》,品味、感悟、欣賞,分析文章中有哪些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

二、了解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1914年赴日本留學,原學醫,回國后從事文藝活動。1924年以后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并倡導革命文學。1949年后,擔任新中國文聯主席,繼續進行文學創作。他長期擔負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組織領導工作,對發展中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是繼魯迅之后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旗幟。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詩集《女神》等,現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檢查預習

1、給下列生字正確組詞

2、正確流利讀詞

3、寫出下列詞語近義詞

四、出示目標:

1、感受白鷺的美,體會在這個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認識《白鷺》不拘泥于對形象具體實在的描寫而取其神韻的寫作特點,并嘗試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3、鼓勵學生用心感受生活,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審美能力,豐富人生內涵。

五、自學提示(一)

初讀課文,體會白鷺之美

1、畫出描寫白鷺獨特的美的句子。

2、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描繪白鷺,體現白鷺之美?用簡潔語言概括出有關白鷺的幾幅畫面。

六、檢查自學結果:

1、找出描寫白鷺獨特的美的句子。

(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起句用一個比喻句從總體上贊美白鷺。給這篇散文定下了基調,通篇文字充滿了詩性的感悟和表現力。

比喻新奇、貼切。

精巧:精致、小巧、美妙。

詩:富有韻味、極耐品味。

(2)白鷺“色素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出?如何評價?

學生討論,師生總結:

色素美: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評價:白鷺“色素的配合”很適宜。

(3)白鷺“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出?如何評價?

學生討論,師生總結:

身段美: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評價:“身段的大小”很適宜。

(4)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附圖比較)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

朱鷺、蒼鷺:大了些,太不尋常。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4

教學要求:

1、認識“鷺、嫌”等6個生字,會寫“宜、鶴”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3、學習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通過對比的手法和從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識“鷺、嫌”8個生字,會寫“宜、鶴”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課通過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課通過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介紹資料。(出示課件2)

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嗎?對,是白鷺,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白鷺(出示白鷺的圖片)今天我們就學習現代杰出文學家郭沫若的《白鷺》這篇課文,同學們知道郭沫若嗎?(板書:白鷺)

2、展示交流有關郭沫若的資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劇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選自《郭沫若全集·文學篇》,寫于1942年10月31日。《白鷺》也作《鷺鷥》。白鷺就是鷺鷥,它是鷺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魚蝦等。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

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帶著以下問題默讀課文:

(1)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2)描繪了幾幅圖?分別給這幾幅圖取一個名字。

(3)對白鷺是怎樣的情感?你能找出相應的句子嗎?

(4)你能給課文分成幾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學成果,解決問題。

師:這篇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這個特點希望同學們用一個詞語總結出來。

(板書:白鷺——外形美)

描繪了幾幅圖?你分別給它們取了什么名字?

板書:清田獨釣圖

清晨望哨圖

黃昏低飛圖

我們可以給課文分成幾部分?

生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總體介紹白鷺的美。

第二部分(2-10)從不同方面介紹白鷺的美。

第三部分(11)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再次表達對白鷺的贊美之情。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白鷺,明白了白鷺的美,體會到了對白鷺的喜愛之情。可以說,這一課是很有收獲的。

六、布置作業。

1、掌握課后生字詞。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復習生字,復習課文的主要內容。

2、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明白的情感。

3、學習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白鷺的美,體會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白鷺》這篇文章。(板書:白鷺)

2、聽寫詞語,訂正。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尋常常見

忘卻流線型結構青色清晨安穩悠然黃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詩

抽查背誦。

二、深讀課文,體會情感。

師:在上一節課的教學中,我們已經知道這篇文章描寫了白鷺的美,那么,是如何體現白鷺的美的?就讓我們深入閱讀課文,去感受一下。

重點句子解析。

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運用比喻句,從總體上贊美白鷺的美。用“詩”來比喻,新奇,貼切,耐人尋味。

板書:精巧的詩

白鷺“色素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出來?對此是如何評價的?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色素美:雪白鐵色青色

評價: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這句話說明了白鷺顏色的恰到好處。

鷺“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出來?對此是如何評價的?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板書:身段美:流線型結構,長喙,腳。

評價: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這句話說明了白鷺身段美得恰到好處。

④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白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

朱鷺、蒼鷺: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這是把白鷺和白鶴、朱鷺、蒼鷺進行了對比,寫出了白鷺無論色素的配合,還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的特點,突出了白鷺的美。

⑤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告訴我們怎樣的哲理?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美往往蘊含在生活中,蘊含在我們常見的事物中,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尋常事物中那獨特的美。

⑥現在我們認真品味描繪白鷺的三幅圖,看看是怎樣直接描繪白鷺的美的。(出示課件18-20)

圖畫之美:清田獨釣圖。

生討論:是怎樣描寫“圖畫美”的?

(板書:圖畫美)

師生共同總結:借助插圖,我們可以感受到圖畫之美。田為鏡匣,白鷺為主體,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圖

生討論,是怎樣描寫白鷺的“悠然之美”的?

(板書:悠然美)

師生共同總結:描繪的背景——-清晨;描繪的狀態——-悠然,這是其他鳥兒沒有的,是白鷺獨特的。

清澄之美:黃昏低飛圖

生討論:是怎樣描繪白鷺的“清澄之美”的?

(板書:清澄美)

師生共同總結:

背景——黃昏

狀態——低飛

感覺:鄉居生活的一種恩惠

三、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學生討論總結,教師引導指正)

1、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又有什么不同?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板書: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喜愛贊美

開頭句的比喻旨在點出的發現,引出下文;結尾的兩個比喻是對全文的總結,在上文描寫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出白鷺美的本質。

2、通讀課文。

這篇文章體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篇散文通過對白鷺的歌頌,表達了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板書:喜愛贊美

3、從這個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發現常見的美嗎?

四、小結。

郭沫若先生的這篇文章清純自然,富有情趣。通過對形象和色彩的刻畫,描寫出白鷺獨特的美,同時運用新穎、貼切的比喻,使白鷺的形象鮮明生動,使文章清麗悠遠,富有濃濃的詩情畫意。

五、布置作業。

運用本課學習的對比的手法,寫一寫你熟悉的事物。

色素美:雪白鐵色青色

外形美

白鷺(精巧的詩)身段美:流線型結構、

長喙、腳(韻在骨子里的散

圖畫美——清田獨釣圖文詩)——喜愛

悠然美——清晨望哨圖贊美

清澄美——黃昏低飛圖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白鷺》教案5

教學要求: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