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上海”的四個概念_第1頁
分清“上海”的四個概念_第2頁
分清“上海”的四個概念_第3頁
分清“上海”的四個概念_第4頁
分清“上海”的四個概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分清“上?!钡乃膫€概念

分清“上?!钡乃膫€概念

■葛劍雄

最近有報道稱:根據正在上海博物館舉辦的上海歷史上首次綜合性考古成果展———《上海考古新發現》特展,有關專家肯定,上海最早的城鎮其實并非如文獻所記載的出現在唐代,而是漢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廣富林遺址的考古發現確鑿地證明了這一點。

不斷獲得的考古新發現的確極大地豐富了上海的早期歷史,特別是彌補了文獻記載的缺漏和不足,上海的歷史就是這樣不斷地補充和更新。但在此過程中,始終必須注意在特定的時間內“上?!币辉~所代表的不同空間,區別不同含義的“上?!?。

現在研究或討論上海的歷史時至少涉及四個不同的“上海”———目前作為中央直轄市的上海市、1958年前的上海直轄市、作為近代城市的上海、開埠前的上海。這四個概念不僅空間范圍不同,其性質也有很大差異。如果不注意區別,甚至隨意混淆,就無法進行連續性的論述,更難以作出比較,毫無科學性可言。

一、開埠前的上海

指“上海”作為一個地名出現,至1843年上海正式開埠這一階段中的上海。

講一個地方的歷史,一般應該從這個地方出現或形成開始。目前能夠發現的史料中,“上海”作為一個地名最早出現在《宋會要輯稿·食貨十九·酒曲雜錄》中。這是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的記錄,但根據內容,可以推斷在上海設立主管征收酒稅的“酒務”應在天圣元年(1023年)以前。因此,譚其驤先生認為:“從聚落的最初形成到發展到夠資格設置酒務,又當有一段不太短的過程,因此,上海聚落的最初形成亦即上海之得名,估計至遲當在五代或宋初,即公元第十世紀?!边@個聚落之所以得名上海,是因為它位于松江(吳淞江)下游一條支流上海浦的岸邊。(詳見譚其驤《上海得名和建鎮的年代問題》,載《文匯報》1962年6月21日)

現在往往因循前人、特別是西方人的誤說,稱上海是從一個小漁村變成現代城市的。其實,即使就這個最早的聚落而言,目前也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它最初是一個小漁村。在河邊形成的聚落自然不能排除居民以漁業為生的可能,但從當時當地的地理環境看,也完全可能是從事農業生產、航運或手工業的。

在北宋、南宋,這個聚落屬于華亭縣,到南宋末年設立上海鎮后依然如此。直到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設立上??h,上海這個地名的空間范圍才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擴大到原華亭縣的北部。隨著周圍新縣的設立,在元、明、清時期上??h的轄境有過多次變化,一般都是有所縮小。但到鴉片戰爭后的1843年初,上海還是松江府所屬的一個縣。上??h是從上海鎮發展起來的,更與小漁村毫無關系。而且在這五個半世紀中,上??h至少已是中國最發達的江南地區一個中等的縣,甚至是一個相當發達的縣。不過除了因擁有“江海之會,南北之中”的地理優勢,因而清朝已在上海設置了海關以外,上海與長江三角洲的其他縣城相比,還沒有顯著的特點。

如果我們要講這一階段上海的歷史,當然只能指上海縣所轄的范圍,而不能用以后擴大了的概念。至于上??h設立前這一范圍的歷史,應該屬于當時的華亭縣。在追溯上??h歷史時,可以涉及它的前身,但那畢竟不是它的本身,這與一個地方空間范圍沒有改變僅改變名稱是有本質區別的。

二、作為近代城市的上海

指1843年開埠至目前這160年間的上海。

1843年的上海縣城可以稱為城市,但不屬于近代城市。能不能說近代上海是從上??h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呢?也不能。

作為近代上海的主體部分———英租界、法租界和以后的公共租界,都建在上??h城之外,這些地方此前是鄉村,包括一些集鎮。而且租界的設立和擴大是外來因素作用的結果,并不是上??h城的擴大或延伸。租界的主權實際上操在外國人手中,不屬于上??h或江蘇省管轄。租界中的城市形態、功能、管理等各方面主要是外來的,而不是本土的移植。上海的城市人口主要由外來移民構成,原來的居民所占比例不足30%,連新形成的上海話也不同于縣城的方言。1928年起中國政府在租界外江灣一帶所建的“新上?!贝蠖嗤A粼谝巹潱ǔ刹糠植⑽葱纬尚碌某鞘校鼪]有取代租界部分。解放后的上海市區雖已包括原上??h城在內,但主體部分依然是原租界范圍。因此,近代上海與上??h城的關系只是地域毗鄰,而不是主從關系或母子關系。抗戰后租界取消(名義上是1942年取消的),原租界部分與上海縣城連成一體,解放后上海城市區進一步擴大,但直到改革開放之初,主體部分始終沒有改變。

所以講近代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沒有必要、也不應該追溯到1843年前。一定要說的話,也只能說是這一空間范圍的過去,連“前身”也不存在。

說上海這座近代城市是從小漁村演變而來的固然荒唐,說它是由上??h城發展起來的也不符合事實。當然,它與上??h城并非沒有關系,一是地處縣城的郊外,一是在發展之初得益于縣城的設施和供應。

160年來,上海這座城市的確是在不斷擴大,但擴得再大,也不能包括以上海命名的行政區的全部范圍。即使在1958年之前,作為行政區的“上海市”也都包括一部分郊區,也不能將“上海市”都當成這座城市。一般來說,一座城市應該是連成一片的,而不是指一個地區中不相連的不同城市,即使它們相距不遠。國際上一些大城市往往由不止一個城市組成,或者是在一個不大的地區中的城市群,有的城市之間實際已經連成一片,但這些城市并不會被當作同一座城市。而上海的中心城區與上海市范圍內的其他城市至今沒有相連,距離有數十公里,如松江的舊城和新城、正在建設的臨港新城,只能看成上海市范圍內的另一座城市,而不是上海城市的一部分。

三、1958年前的上海市

指1927年至1958年間的上海市轄境。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后改為上海市,1949年后延續。上海市的轄境前后也有變化,但基本上沒有包括屬于江蘇省的10個縣在內。1958年前的“上?!币话憔椭高@一范圍,此后往往還沿用這一概念,很多誤解和矛盾就因此而產生。

由于在這個“上海市”中的郊區農村范圍不大,所以盡管當時也存在將上海城市與上海行政區混淆的現象,但實際的差異不是很大,往往為人們所忽略。

四、1958年后的上海直轄市

1958年,原屬江蘇省松江專區的10個縣劃歸上海市,使上海市的轄境擴大到6300多平方公里。這是一個由中央政府直轄的一級行政區,但由于使用了“市”作為名稱,所以從一開始就與城市混為一談,直到今天還是如此。例如,人們常說“上海是一個有1600萬(或近2000萬)人口的大城市”,其實這些人口并不都生活在城市,而是居住在包括崇明島在內的農村。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海是一個有1600萬人口的行政區?!本拖裰貞c直轄市設立后,一家通訊社向全世界宣布,重慶已取代上海,成為中國人口最多(3000萬)的城市。兩種說法的錯誤并無二致,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就城區(或中心城區)的面積而言,盡管現在已從一百多平方公里擴大到數百萬平方公里,在上海市的轄境中也只占少數。

所以,我們在與上海有關的一切論述或論證中,都必須注意區別作為一座城市上海和作為行政區的上海市,不要將兩者混淆。如果為了夸大某些結果或成就,故意這樣做,就更不可取了。如以前的學者說上海是2000年來才成陸的,是指1958年前的上海,而發現了6000年前文化遺址的地方是1958年擴大進上海市的,廣富林遺址所在松江也不在1958年前的上海市范圍之內,所以當時學者的說法并沒有錯。又如,根據這一發現,我們可以說上海市的轄境已有6000年的歷史,但不能說上海這座城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