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單元-第12課-動物游戲之謎-大賽獲獎課件_第1頁
第4單元-第12課-動物游戲之謎-大賽獲獎課件_第2頁
第4單元-第12課-動物游戲之謎-大賽獲獎課件_第3頁
第4單元-第12課-動物游戲之謎-大賽獲獎課件_第4頁
第4單元-第12課-動物游戲之謎-大賽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

動物游戲之謎第四單元生動的科普作品——目標·重點1.了解本文的結構。2.了解科普文的語言特點。3.了解動物游戲之謎。欄目索引自知自疑自學在前互動互學交流深化點擊主題積累素材文苑氧吧生成素養⑥汲取()⑦反饋()⑧懵懂()

⑨愜意()⑩羱羊()1.讀準字音(1)單音字①嬉鬧()

②聒噪()

③尾鰭()④廝打()⑤默契()

自知自疑自學在前語言積累答案xīɡuōqísīqìjíkuìměnɡqièyuán答案①露露脊鯨(

)露馬腳(

)(2)多音字②興興高采烈(

)興奮(

)③圈打圈子(

)豬圈(

)④省節省(

)省親(

)⑤嚼嚼爛(

)咀嚼(

)倒嚼(

)⑥行行為(

)行伍(

)道行(

)lùlòuxìnɡxīnɡquānjuànshěnɡxǐnɡjiáojuéjiàoxínɡhánɡhenɡ答案(1)sī(

)打sī(

)扯sī(

)鳴2.寫對字形(2)信lài(

)天lài(

)lǎn(

)散(3)zào(

)聲zào(

)熱急zào(

)(4)反kuì(

)振聾發kuì(

)kuì(

)敗(5)bó(

)斗淵bó(

)bó(

)弱(6)默qì(

)qiè(

)而不舍扶老qiè(

)幼廝撕嘶賴籟懶噪燥躁饋聵潰搏博薄契鍥挈答案3.理解詞義(1)聒噪:

(2)汲?。?/p>

(3)眾說紛紜:

(4)得意洋洋:

(5)興高采烈:

(6)各執己見:

(7)自得其樂:

聲音雜亂;吵鬧。吸取。人們的說法不一,有很多種。形容非常得意的樣子。興致高,情緒熱烈。各自堅持自己的意見或見解。自己從其中得到樂趣。品讀感悟答案一、圖表知全局1.“動物游戲之謎”的“謎”在哪里?文章列舉了各種假說。請同學們找出關鍵句,填寫下面的表格,解出這個“謎”。假說根據結論演習說

自娛說

學習說

鍛煉說

答案假說根據結論演習說黑猩猩掌中汲水的游戲游戲是生活的演習。自娛說河馬玩浮葉,渡鴉滑雪梯通過自得其樂的游戲,動物緊張的自然競爭生活得到某種調劑和補償,它們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從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撫和自我保護。答案學習說黑猩猩玩棍子,動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戲游戲都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學習行為。鍛煉說羱羊奔跑跳躍、北極熊夏季進行的游戲動物通過游戲來鍛煉自己的身體和生存能力。答案2.在最后一段中,作者說“動物在游戲行為中表現出來的智能潛力、自我克制能力、創造性、想象力、狡猾、計謀、豐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你能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例證嗎?請填在下表中。動物智能例證智能潛力

自我克制能力

創造性、想象力

狡猾、計謀

豐富多彩的通信方式

答案動物智能例證智能潛力給黑猩猩棍子,它們會用棍子做出各種游戲行為。自我克制能力看似戰斗激烈,其實極有分寸,它們配合默契,絕不會引起傷害。動物嚴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戲不會發展成真的戰斗。創造性、想象力北極熊玩棍子或石塊,野象“踢”草球等。狡猾、計謀葉猴在樹上相互推擠,攻守嬉鬧。豐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北極渡鴉排隊滑雪。答案二、細讀析文本1.本文的標題是“動物游戲之謎”,你能否篩選出文中的句子來具體解釋這個標題?答案

(1)第9段中的“動物為什么要進行游戲”。(2)第10段中的“動物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來進行這種沒有明確目的的游戲呢?”答案2.從本文的結構安排看,本文的說明順序是什么?答案

本文先提出動物的各種游戲行為,引發讀者的思考:動物為什么要進行游戲?然后分述各種假說,提供給讀者對比思考,最后總結。“先觀察現象,然后提出假說,最后求證總結”是科學研究的思維過程。一般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本文就遵循了這樣的思路安排結構,這樣的順序應是邏輯順序。答案3.作者開頭列舉了哪些動物游戲的例子?這幾個例子是不是動物游戲的簡單羅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答案

(1)開頭形象地寫了緬甸葉猴、北極渡鴉、巴塔哥尼亞海域露脊鯨的游戲。(2)這三個例子不是簡單羅列,而是注意了動物生活區域的不同,從緬甸的熱帶叢林到北極地區的冰雪陡坡,再到南美洲附近的大海,這就突出了動物游戲的普遍性,也就突出了對此進行研究的意義。(3)好處:運用生動典型的例子引出說明的問題,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1.作者簡介周立明,國際行為分析協會會員,曾任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總編輯,科普作家。重要作品有《動物游戲之謎》《會“說話”的動物》等。

2.相關知識科普文是一種說明文體裁,介紹科學領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語言準確、全面。在宣傳科普知識的同時,注重激發人們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培養人們的科學探索精神。

科普文的閱讀方法:(1)把握說明對象——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和本質。相關鏈接返回(2)理清說明思路——弄清楚說明的條理和說明的順序。(3)了解說明方法——下定義、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分類別、作比較、畫圖表、摹狀態等。(4)體會說明語言——說明語言的準確性,說明語言平實、簡明的特點,文藝性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踊W交流深化答案交流釋疑11.在研究動物游戲之謎的最后,課文給出確定的結論了嗎?為什么說這仍然是一個謎呢?答案

沒有。(1)動物的游戲行為是很復雜的,不同的動物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同時人類對動物的研究還不夠,對動物了解的還不多,現在提出的各種假說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必須深入研究,才能解開動物游戲之謎。所以說這仍是一個謎。(2)科學注重求實,即使作者傾向于某種假說,也要經過實驗的證明,不能貿然下結論。(3)包容性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涵。作者列舉各種假說,來引起爭鳴,真理總是越辯越明。其本意就有這方面的意思。各種觀點在寬松、包容的學術氛圍中自由碰撞、融合,最終才能辨偽存真,求得真理。

2.科普文章,只有人們能看懂、感興趣,才能達到普及科學知識的目的。本文語言是如何體現這一點的?答案答案

(1)本文語言通俗易懂,表現為文章在說明中很少使用專業術語和數字說明,通篇文章的語言讓人感到親切、自然,使人們在欣賞動物的游戲時不知不覺地接受了科學知識。(2)讓讀者感興趣,體現在語言的生動上。文章開頭介紹三種動物的游戲時,用“走鋼絲”“倒立”“像小孩坐滑梯一樣”“像船帆似的”等比喻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動物游戲的情形。葉猴“嬉鬧”,渡鴉“歡快”,露脊鯨“得意洋洋”,這些擬人手法的運用,使文章妙趣橫生,讓讀者愛不釋手。野象“踢”草球,幼小的黑猩猩用嚼爛的樹葉汲水,羱羊、北極熊“鍛煉”等的介紹,既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又增強了作品的文學性。答案深度研讀21.作為一篇介紹動物游戲的科普文,本文含有哪些豐富的人文內涵?答案

(1)傲慢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曾認為,只有人類才是有智慧的生命體,而其他動物不過是受制于條件反射、具有生理反應的簡單生命體,認為只有人類才會思考、才會有超出生理反應以外的各種行為。(2)現在動物學家注意到動物具有游戲的天性,雖然還沒有確定的答案,但是承認動物在游戲,承認動物具有一定的智力潛能、創造性和多樣的交流方式,承認動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體,這本身就是認識上的進步。(3)這種進步帶來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在生命倫理和生態環境等多個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人類將因此重新定義動物,重新審視和動物的關系,進而重新認識自己。2.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說明文,記敘、描寫、說明渾然一體,語言簡潔、平實、準確、全面,淺顯易懂,使人在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得到啟發,你讀后從中得到什么啟發?答案

(示例)(1)我們要關注自然,關注未知世界,我們應該擁有一顆積極探索神秘的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永遠保持對生命、對世界的激情。(2)我們不要迷信權威,不要盲從他人,不要囿于成見,也不要為錯綜復雜的現象所迷惑,而應該透過現象,樂于探索、勇于質疑,用一種冷靜、思辨的理性審視這個紛繁蕪雜的客觀世界。(鼓勵同學各抒己見,能自圓其說即可)返回答案點擊主題積累素材一、文本素材主題:保護動物善待生命,保護動物動物與人類同是地球母親的驕子,它們雖然與人類“言語”不通、“風俗”不同,但它們的的確確是一些可愛的生命,它們有喜怒哀樂,也有生老病死。它們與我們人類一樣,也時刻為自己的安全和生命擔憂。而我們人類呢?卻常常無視它們的權利和生命。讓我們學會善待生命,去保護動物吧。

“保護動物”之名言1.動物是我的朋友,我不會去吃我的朋友。

——蕭伯納2.一個人如果向往正直的生活,第一步就是要禁絕傷害動物。——托爾斯泰3.我對人權和動物權益一樣重視,這也應是全體人類該有的共識?!挚?.人的良心,要求人去幫助一切能夠幫助的有生之物,并免于去傷害任何生命。

——施韋澤二、名言積累美收容所60種動物和諧相處似家人沃爾夫女士曾是一名獸醫技術員。在目睹了許多小動物無家可歸的情況后,她萌生了建立動物收容所的念頭并開始付諸實踐。至今,該收容所已經接納了60種不同的小動物。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動物們雖然生活習性完全不同,但卻能夠相親相愛地生活在一起。在收容所的“居民”里,小狗可以和烏龜竊竊私語,小浣熊可以為狗狗按摩,兔子與狗狗相互偎依,而斑馬和小矮馬則稱兄道弟。所有的動物互敬互愛,親密無間,好似一家人。三、相關鏈接返回將畢生奉獻給動物保護工作的沃爾夫女士于2010年去世。直至去世前,她還將收容所內動物們的各種萌照上傳到社交網站“臉譜”,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并捐款,使收容所可以繼續維持下去。沃爾夫女士曾說過:“我只是一個能力有限的小女人,能夠將畢生精力獻給動物保護工作,我覺得非常幸福?!眲游锏耐ㄓ嵎椒ǘ∵\聯群居動物個體之間總要互通信息,在這方面它們和人類相似。比如青年人在車廂里看到拄拐杖的老人上車,他起立讓座,老年人見到青年人的禮貌行為點頭表示謝意,坐了下來;路上流氓行兇,受害人大聲呼救,熱心腸的人立刻奔上前去,邊跑邊喊救人,壞人聽到有人呼應,一溜煙地跑了。被害人的求助,行路人的申援,行兇者的逃跑,都是聽到聲音,看到現象,才產生這些動作的。至于我們嗅到或觸摸到什么,也會和聽到或看到一樣產生行為。由此可知行為的產生首先要獲得信息。我們接收信息要通過眼、耳、鼻、皮膚、舌等器官。這些器官我們叫做感覺器官,簡稱感官。人和人之間的通訊依靠感官,動物也是如此。文苑氧吧生成素養動物感官機能的原理雖和人類相同,但是有的構造很特殊,著生的部位也不一樣。比如昆蟲的復眼里有幾千只小眼睛;蛾子的觸角還能當鼻子使用;蝗蟲的聽覺器官不長在頭上,卻生在腿上;魚類的皮膚不像人類是裸露的,它有層鱗片覆蓋著,身體兩側的鱗片上有側線,接受水的波動,這就是魚的感覺器官。動物的這些感覺器官有的比人的還要靈敏得多。姿態和色彩動物接受信息多數來自眼睛,比較容易被眼睛接受的刺激是姿態。蜜蜂能用跳舞的方式通知同伴一塊兒去采蜜,跳舞的特殊意義為對方所“理解”。這個秘密是被一位奧地利生物學家弗里茨揭露的。他通過長期耐心的觀察和精心設計的實驗才搞清楚的。弗里茨把盛有糖溶液的碟子放在臨近蜂巢的地方,工蜂終于發現了這只碟子。一小時內成百只工蜂蜂擁而至。弗里茨給最先光顧的工蜂背上點了一點紅顏料。為了搞清楚回去的工蜂干了些什么,他制做了一只配有玻璃的蜂巢。他發現點了紅顏料的工蜂回巢之后,做一種有規律的提示飛舞。弗里茨把這種舞蹈叫做圓圈舞(圖1下)。巢里其他工蜂立即圍上來,表現出非常興奮的樣子。圍觀的工蜂不久也開始模仿著跳起來,接著工蜂群由發現食物的蜂子帶領直飛盛糖碟子的所在地,有時不由那只工蜂領路也會飛到目的地。

圖1蜜蜂的圓圈舞提示弗里茨繼續觀察研究,又知道工蜂還會跳一種他命名的輪擺舞。工蜂跳這種舞時先直線前進,腹部前后扭擺,在空中劃一個半圓,回到原來出發點。第二次向前進時,換一個方向,左右交替進行,路線像“8”字形(圖1下)。其他的工蜂見到時,也會像跳圓圈舞時那樣,先圍觀,后模仿,接著就出動。

圖1蜜蜂的輪擺舞工蜂為什么要跳兩種不同的舞?這個問題還是由這位科學家經過實驗尋到答案的。原來不同的舞蹈都和食物的來源以及蜂巢的距離有關。當蜜源離蜂巢不遠,回來的工蜂跳圓圈舞;蜜源距離蜂巢在100米以外,工蜂改跳輪擺舞。如果蜜源距巢350~700米,他發現輪擺舞的速率會發生改變。如蜜源距巢350米,工蜂跳15回完整的輪擺舞花30秒時間,而在700米距離,用同樣時間只跳11回。

在沒有發現食物的工蜂陪伴下,其他工蜂群出動采食時,怎樣知道朝哪個方向飛呢?他從實驗中又找到了答案。先假定太陽的方位和采食的行為有關聯。他把食物放在蜂巢和太陽之間,使三者成一直線排列?;貋淼墓し浒衙刻似鹞璩霭l時成直線飛舞的一段與這條直線重合。他又把食物放在太陽和蜂巢連結線的右方成45°的地方,那么回來的工蜂也向右調整起舞出發時的直線方向,使它與食物和蜂巢的連結線的夾角也成45°。在蜜蜂的舞蹈中所發出的信息,如果變成人類的語言,就是一句話:“飛向太陽偏右45°方向!”(圖2)。圖2蜜蜂指示方位的方法提示動物行為學家經過充分研究大灰雁的各種行為之后,把它們通過姿態所反映的信息給翻譯出來了。在圖3中:

圖3大灰雁的姿態提示一、表示警惕,二、在一定距離之外恐嚇對方,三、全力以赴地開始攻擊,四、處于攻擊和退卻的矛盾之中,五、在攻擊和退卻之間略有躊躇,六、防御,七、服輸,八、怯生,九、接近未來的配偶。

哺乳動物所表現的各種姿態我們就更加熟悉了。當看到一只貓聳起背脊上的毛,弓著腰,這是向你表示敵意的一種姿態。一條狗搖曳著豎起的尾巴向你跑來,你也一定明白這是表示歡迎。至于動物界中最聰明的黑猩猩,彼此交往的信息系統就更加發達了,而且還有類似人類感情的雛形。試看圖4,它們通過面部表情的各種變化來傳遞信息的手段是多么接近人類。提示圖4黑猩猩的各種面部表情神態色彩也能成為信息,被眼接受。淺而鮮明的顏色往往是雄鳥,因為它作為信息易被雌鳥發現。同時,同種的其他雄鳥也易于發現這種“不要接近,以免發生沖突”的信息。還有的動物身體的色澤在繁殖時期能夠改變,借以引起異性的注意。

聲音和語言昆蟲用各種方法發聲。知了在腹部有氣室和鼓膜,腹部肌肉的張弛使氣室里的空氣振動鼓膜而吱吱地叫個不停;蝗蟲、蚱蜢用后肢摩擦翅膀唱歌;蟋蟀用雙翅相互擦擊,唧唧鳴叫。

鳥類的發聲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樣,有聲帶起作用,或者是鳥舌在起作用。鳥類的啼囀是通過鳴管發聲的,鳴管是氣管特化的一種發聲器官。不過鳥類也用其他方法發聲。如松雞用翅膀敲木頭,啄木鳥用喙啄樹干,作為聲音通訊的方法。

哺乳類一般用呼氣來振動喉間聲帶發聲,但也有例外。如水貍鼠用尾巴拍打水面發出警報。蝙蝠會發出頻率很高的、人耳聽不見的超聲波作為食物定位和自己避開障礙物的憑借。

動物能發出不同的聲音。有的我們也能分辨。為此,在我們的詞匯里才出現“虎嘯”“狼嗥(háo)”“馬嘶”“咩咩(miē羊叫)”“呦呦(yōu鹿鳴)”“狺狺(yín犬吠)”“咪咪(貓叫)”“喔喔(雞叫)”等詞組??墒莿窬心^于自信,人類能聽得到的動物聲音的范圍相當狹小,剛才提到的蝙蝠,它發出的高頻率聲波我們就聽不到;低頻率的、過于細小的我們也聽不到。雖然耳不濟事,卻可借助聲波攝譜儀,錄下圖譜以供研究。

一種動物在不同情況下會發出高低疾徐不同的聲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狗在搖尾乞食時發出的哼聲和它處于緊張狀態引頸張口、鬣毛直豎時的吠聲完全不同;雌貓和雄貓在發情期的對叫和兩只雄貓捉對廝打時的呼叫也完全不同。

一些科學家還相信,多種動物能用某些含有一定意義的聲音信號進行交往。打野鴨子的獵人會吹一種哨音,招來野鴨就是這個道理。

動物界中最聰明的黑猩猩能利用各種各樣的叫聲交流各種信息。當看到樹上結著美味的果子,它就大聲呼嘯,通知同伙,附近群中的成員也會聞聲而至。當它遭受攻擊,會發出疼痛或驚嚇的號叫,此時母親或是同伴就趕去救援。黑猩猩的一種“wura…a…a…”的叫聲,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一有這種呼叫聲,它們的同類就會快速奔向出事地點。黑猩猩還能準確無誤地判斷是誰在發出信號,它們正是利用這種嘯叫,以保持分散著的本群成員之間的聯系。

海豚不僅在水里發聲而且可以把噴氣孔伸出水面發聲。它們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尖叫聲、吱吱聲、唿哨聲、嘶啞聲、呼喊聲等。如果這些聲音集中于一個海洋水族館,使你聽來有震耳欲聾之感。它在水下發出的“卡塔”聲能起回聲定位的作用。飼養的海豚還能模仿人的聲音。在美國夏威夷群島的水族館里,觀眾可以聽到寬吻海豚把頭探出水面說:“yes,ok!”動物有沒有語言?海豚發出類似人類說話的聲音是不是語言?科學家花了不少時間,做了許多努力,可是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海豚只能隨著人重復一二個沒有意思的音節,至多也只能模仿人的個別單詞,就像寬吻海豚發出英語的“是的,好!”一樣。海豚同其他動物一樣,不能進行抽象思維,沒有近似人類的真正語言。

讀者此時或許會在腦海里泛起鸚鵡學舌的情景。受過訓練的鸚鵡,一見客人進門,開口喊道:“客來倒茶!”看來鸚鵡會說話,其實它發出類似人的語言的聲音是一種條件反射。在鸚鵡的大腦皮層里不存在類似人的思維過程。這種條件反射屬于索食性的條件反射,是在鸚鵡出生以后經過訓練,或是在經驗中逐步形成的。飼養員在有人進門時教鸚鵡說“客來倒茶”,以此作為喂食的信號。經過反復訓練,次數多了,人的出現,發出“客來倒茶”的聲音就和進食聯系起來了。以后一旦有人出現,鸚鵡叫“客來倒茶”,變成了它索食的信號。這種條件反射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經建立就終身不變的,它需要有食物這個條件加以鞏固,否則,日子久了,這種索食性條件反射就會逐漸消失。

氣味和觸感動物的嗅覺和觸覺也能在社會行為中起作用。螞蟻會施放一種叫做外激素的分泌物到體外,撒布在所經過的道路上,雖然數量極微,但它的同伴卻能依靠極其靈敏的嗅覺,跟蹤前進,直到找到施放外激素的螞蟻發現放食物的地方為止。跟蹤的螞蟻也能在原路上施放自己所分泌的激素,加濃這種氣味,借此招引更多的同伴共同搬運食物。這些小動物依靠同族具有的特殊氣味辨別同族和異族。一只誤入異族巢穴的螞蟻,因氣味有別而被發覺,此后的命運就很悲慘了。

小小螞蟻身上通訊設備可不少,它頭上的一對觸角也負擔這項任務。在搬運食物的道路上,蟻群來去匆匆,只見它們照面時,總是雙方碰一碰觸角。這種通過觸角傳遞的信息和其他信息系統相輔相成,使得小小螞蟻能運用群體的力量,完成遠遠超過它們體力的大事。家犬在不熟悉的路上,老是邊走邊嗅,它跑上一段路,蹺起后腿撒點尿在路邊,或是墻角,或是樹根上。原來這也是一種運用氣味跟同伴進行通訊的方法。許多種哺乳動物會在它們相會或者將遭遇敵手的地方涂上有氣味的標記。如棕熊在樹干上擦背,或像狗一樣撒尿。雄性的羚羊在眼眶的前角長有香腺,當它要在一定地點做標記時,就把眼角在附提示返回近的短樹枝上刮一下,使香腺的分泌物留下來,以后便于同伴或者自己能夠辨認路線(圖5)。(選自《動物的社會行為》,有刪改)圖5羚羊用香腺的分泌物作信號本課結束第13課

宇宙的邊疆第四單元生動的科普作品——目標·重點1.了解解說詞的特點,了解一些有關宇宙的基礎知識。

2.借助文中議論抒情,了解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思考,并引發自己的思考。欄目索引自知自疑自學在前互動互學交流深化點擊主題積累素材文苑氧吧生成素養⑥甲烷()⑦彗星()⑧夙望()

⑨廣袤()⑩稀疏()1.讀準字音(1)單音字①暈眩()

②腳趾()

③踝節()④磅礴()⑤璀璨()自知自疑自學在前語言積累答案xuànzhǐhuáipánɡbócànwánhuìsùmàoshū(2)多音字答案①旋旋渦(

)旋風(

)②殼貝殼(

)軀殼(

)③徊徘徊(

)低徊(

)xuánxuànkéqiàohuáihuí答案(1)甲wán(

)huàn(

)紗wǎn(

)爾2.寫對字形(2)閃shuò(

)眾口shuò(

)金lì(

)石(3)榮yù(

)ténɡ(

)寫親juàn(

)烷浣莞爍鑠礫譽謄眷答案3.理解詞義(1)璀璨:

(2)暈眩:

(3)廣袤無垠:

(4)人才濟濟:

(5)好大喜功:

(6)川流不息:

(7)車水馬龍:

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感覺到本身或周圍的東西旋轉,多由內耳、小腦等功能障礙引起。

廣闊無邊。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不管條件是否許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含貶義)。(行人、車馬等)像水流一樣連續不斷。車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車馬或車輛很多,來往不絕。答案(8)頤指氣使:

(9)奄奄一息:

不說話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氣發聲來示意,形容有權勢的人隨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氣。

形容氣息微弱,只存一口氣。品讀感悟答案一、圖表知全局概述本文的內容及主旨,完成圖表內容。宇宙的邊疆概說宇宙探索宇宙:勇于懷疑富于想象宇宙特點:遼闊無垠介紹星系構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紹銀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介紹太陽系答案

這是一篇講述關于宇宙的探索問題的科普說明文,是大型電視片《宇宙》的解說詞。本文與電視片相輔相成,但并不完全是一個腳本,而是一部獨立存在的巨著,是時間、空間、地球、生命、人類和文明的歷史,一首真正的宇宙史詩。文章以由外到內的順序,說明了宇宙的廣闊、星系的組成、恒星的性質、太陽系及其行星等知識,推測宇宙中會有其他生命形式存在,揭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重要意義。

答案宇宙的邊疆概說宇宙探索宇宙:勇于懷疑富于想象宇宙特點:遼闊無垠介紹星系構成:氣體、塵埃、恒星群M31星系銀河系介紹銀河系恒星行星系彗星行星地球介紹太陽系答案二、細讀析文本1.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介紹宇宙的?歸納一下每部分的主要內容。答案

(1)從說明順序上看,作者是按照空間順序,由大尺度空間向小尺度空間推進介紹的: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陽系→行星→地球。(2)第一部分介紹宇宙并說明人類探索宇宙的意義,第二部分介紹星系,第三部分介紹恒星,第四部分介紹行星和太陽系,最后回歸到人類的家園——地球。答案2.聯系全文看,作者對宇宙有怎樣的認識?答案

(1)宇宙遼闊無垠,神秘莫測?!八械溲诺氖聦崳e綜的關系,微妙的機制”,是一個無限永恒的時空。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只是它的一個地方,而絕不可能是“典型”的。(2)宇宙真空之中,廣袤、寒冷、荒蕪而又一片黑暗。(3)整個宇宙的自然法則都是一樣的。(4)宇宙里很可能到處都充滿著生命,必定有許多像地球一樣的星球散布在整個宇宙空間中。(5)宇宙有無窮奧秘,等待人類去探索。

答案3.作者對人類有怎樣的認識?答案

人類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過是晨空中飛揚的一粒塵?!?;人類關心的大多數問題,對宇宙來說更是微不足道、毫無意義;但是人類又是勇敢、光榮的,他們以渺小的身軀,來探索廣闊的宇宙,人類在渺小之中迸發出宇宙般的偉大。答案4.文中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它們的作用。答案

(1)列數字。如:“宇宙間有若干千億(1011)個星系。每個星系平均由1000億個恒星組成?!绷袛底挚梢允谷藗儗κ挛锏拇笮?、數量有一個清晰的了解。(2)作比較。如:“一束光每秒鐘傳播18.6萬英里,約30萬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長。”把光在每秒內通過的距離和地球周長作比較,使我們對光的速度有了具體可感的認識。(3)打比方。如:“我們心情激動,感嘆不已,如同回憶起許久以前的一次懸崖失足那樣令人暈眩戰栗?!被橄鬄樾蜗螅屓巳缤娴母惺艿搅颂剿饔钪鎶W秘時的心情。(4)舉例子。如:“例如,在那里有紅色行星——火星?!笔菫榱苏f明在氣體行星及其冰凍衛星的內側就是充滿巖石的溫暖的內太陽系,讓人信服。1.作者簡介卡爾·薩根(1934—1996),美國科學家、科普作家,曾任美國康奈爾大學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稱為“大眾天文學家”和“公眾科學家”。他以對科學的熱忱和個人巨大的影響力,引導幾代年輕人走上科學探索之路。他對人類將無人航天器發送到太空起過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學、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諸多成就。他主持過電視科學節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書籍,其中《伊甸園的飛龍》曾獲得普利策獎,電視系列節目《宇宙》在全世界引起強烈反響。相關鏈接卡爾·薩根在科普中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他獲得美國青少年的尊重和喜愛。他的知名度超過所有的影星歌星,甚至政治領導人。在1991年美國青少年中進行的“十大聰明人”評選中,他的名字位居榜首。而在當年海灣戰爭中大出風頭,立下赫赫戰功的斯瓦茲科普夫也才名列第二,里根和布什分別名列第四和第六。2.背景剖析《宇宙的邊疆》是一部電視片的解說詞,它節選自卡爾·薩根的作品《宇宙》。《宇宙》被翻譯成10多種語言,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放映,觀眾達5億。與這部電視劇相配套的科普書籍《宇宙》是《紐約時報》連續70周的最佳暢銷書,是歷史上英語出版的科普書籍中發行量最大的——在80多個國家發行了500多萬冊。3.相關知識解說詞是對展覽、實物、影視、圖片、名勝古跡和歷史文物進行解釋說明的一種文體。它通過對事物的準確描敘,詞語的渲染,來感染觀眾或聽眾,使其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和意義,收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解說詞的特點:

(1)語言通俗、平易,讀起來順口,聽起來順耳。因為解說詞是對形象畫面的補充,是通過語言表達來宣傳和教育群眾的。

(2)緊扣實物和形象進行解說。實物和形象是解說詞寫作的依據,忠實于實物和形象是解說詞寫作的基本原則。圍繞實物、形象這一中心點,安排結構,組織段落,絕不能游離于具體的解說對象。

(3)注重文藝。解說詞不是空洞的說教,必須通過形象的語言實物進行描繪。就像報告文學是報告事實和文藝創作一樣,解說詞是說明和描寫的結合,具有文學作品的一些特點,好的解說詞是一支感人的歌,一首動人的詩。

返回互動互學交流深化答案交流釋疑11.本文題目是“宇宙的邊疆”,而宇宙是無窮的,文與題是否矛盾?答案

目前所探測到的最遠的世界是總星系,總星系的半徑為100億光年,也是目前我們心中宇宙的大小,但100億光年以外還可能有數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團,它的邊緣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謎。因此,文題“宇宙的邊疆”僅指目前所探索到的宇宙的范圍,文與題并不矛盾。2.作者在文章開頭引用兩段名言有什么作用?答案

①引用這兩段話是為了突出說明宇宙的特點——任何人在宇宙面前都是渺小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從而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讀者明確下文要說明的重點。②作者的用意不僅是介紹宇宙的知識,而且要啟示讀者,使讀者明白一定的事理,即要有開動腦筋探索未知的精神。答案1.本文是一篇科普說明文,卻有大段的議論和抒情,這是否干擾了對宇宙的說明?答案

作為電視片的解說詞,不僅要讓觀眾了解宇宙的客觀構成和相關知識,還要表達人類對宇宙的主觀認識和人類探索宇宙的意義,這樣才能感染觀眾,激發他們對宇宙的興趣。強烈的議論和抒情色彩,融說理和抒情為一體,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的議論和抒情很多,但并沒有沖淡說明的文字,而是和說明契合自然,傳達了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認識。所以,議論和抒情不僅沒有干擾介紹,反而使介紹更具科學意蘊和人文內涵。答案深度研讀2答案2.本文屬科普小品,品味下列語句,體會其語言特色。(1)我們探索宇宙的時候,既要勇于懷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經常能夠把我們帶領到嶄新的境界,沒有想象,我們就到處碰壁。懷疑可以使我們擺脫幻想,還可以檢驗我們的推測。(2)海水才剛剛沒及我們的腳趾,充其量也只不過濺濕我們的踝節。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們召喚……我們還鄉心切。(3)我認為,宇宙里很可能到處都充滿著生命,只是我們人類尚未發現而已。我們的探索才剛剛開始。返回返回答案(1)作者以簡潔的語言闡述了想象和懷疑看似矛盾的兩者在宇宙探索中的相輔相成,和諧統一。作者不囿于介紹宇宙知識,還發表了自己的見解。(2)海洋作為可利用資源,還有許多仍待人類的開發、利用?!俺淦淞恳仓徊贿^濺濕我們的踝節”就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我們還鄉心切”生動地闡述了人與海洋的密切關系:海洋是生命的誕生之地。(3)“只是”“而已”“才”“剛剛”用詞準確,有尺度,足見人類宇宙探索之長路漫漫。

點擊主題積累素材一、文本素材主題:探索勇于探索卡爾·薩根在介紹宇宙知識的時候,流露出對探索宇宙的極大熱情,他說:“只要一想起宇宙,我們就難以平靜——我們心情激動,感嘆不已,如同回憶起許久以前的一次懸崖失足那樣令人暈眩戰栗。我們知道我們在探索最深奧的秘密?!碧剿饔钪?,讓作者激動萬分。他認為,人類勇敢好學,有好奇的天性,有幾百萬年來積累的豐富知識,這些都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利條件。作者還說:“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碧剿魇侨祟愡~向未來的必經之路,人類必須勇于探索。

“探索”之名言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2.人的天職在于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3.向沒有開辟的領域進軍,才能創造新天地。

——李政道4.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于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

——左拉二、名言積累徐霞客的探索徐霞客從小就喜歡讀地理、歷史和游歷探險方面的書。在閱讀中,他發現前人著述的內容,很多是歷代沿襲,轉抄自較早的地理學著作,很少有人進行實地考察。因而,有的地理著作記述錯了,也被照抄照搬,以訛傳訛。為了搞清祖國河山的真實面貌,徐霞客決定親自進行實地考察。他的足跡遍及今天的19個省、市、自治區。他不畏艱險,曾三次遇盜,數次絕糧,仍勇往直前,嚴謹地記下了考察的結果。他經30多年考察撰成的60余萬字的《徐霞客游記》,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游巨篇。三、相關鏈接探索太空(1)1961年4月12日,蘇聯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一號”,乘坐這艘飛船的航天員是加加林。(2)1969年7月16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離開地球,飛往月球。7月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