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課件_第1頁
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課件_第2頁
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課件_第3頁
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課件_第4頁
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1ppt課件你給孩子什么強化?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喜歡吵架。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個性羞怯。

猜忌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妒嫉。羞恥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2ppt課件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寬容中長大的孩子,能夠忍耐。

稱贊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慷慨大方。誠信中長大的孩子,理解真理。

公正中長大的孩子,極富正義。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尊敬。友善中長大的孩子,不但愛他人也愛自己。信賴中長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3ppt課件1234Contents

生平及著作經典實驗操作性反射原理評價4ppt課件一、斯金納的生平及著作斯金納(BurrhusFredericSkinner,1904—1990)是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他1904年3月20日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北部的一個車站小鎮。斯金納從小喜愛發明創造,富有冒險精神。1922年斯金納進入漢密爾頓學院主修英國文學并開始從事寫作。由于他對動物和人類的行為深感興趣。1926年斯金納從漢密爾頓學院畢業,轉入哈佛大學心理系。1930年獲碩士學位,1931年博士學位。1937~1945年他在明尼蘇達州立大學教心理學1945~1947年任印第安那大學心理系主任。1947年他重返哈佛大學,擔任心理學系的終身教授,從事行為及其控制的實驗研究。5ppt課件斯金納在心理學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他發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的規律。他設計的用來研究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實驗裝置“斯金納箱”,被世界各國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廣泛采用。斯金納的生平6ppt課件他在哈佛大學的鴿子實驗室名垂青史。他根據對操作性條件反射和強化作用的研究發明了“教學機器”并設計了“程序教學”方案,對美國教育產生過深刻影響,被譽為“教學機器之父”。為表彰斯金納在心理科學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1958年美國心理學會授予他“卓越科學貢獻獎”,1968年他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這是美國最高級別的科學獎勵1971年美國心理學基金會授予他一枚金質獎章。1990年8月10日美國心理學會授予他“心理學畢生貢獻獎”榮譽證書。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納去世。斯金納的生平7ppt課件斯金納的著作斯金納一生著作很多。自1930年以來發表了百余篇論文和12本專著。他的主要著作有:《有機體的行為:一種實驗的分析》《科學與人類行為》《言語行為》《學習的科學和教學的藝術》《教學機器》。這些著作全面闡述了操作行為主義理論和這種理論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他還用操作行為主義理論闡述社會生活問題,出版了小說《沃爾登第二》以及《自由與人類的控制》《超越自由與尊嚴》。這些作品曾在美國社會中引起巨大反響和激烈爭論。8ppt課件二、操作性條件反射實驗學習的實質:學習是在操縱杠桿(S)與壓桿反應(R)之間形成固定聯結的過程操作性條件作用與兩個一般原則相聯系:任何反應如果緊隨強化刺激,該反應具有重復出現的趨向;任何能提高操作反應率的刺激都是強化刺激;9ppt課件斯金納箱操作性條件反射研究方法——斯金納箱箱里有個開關;連接著箱外的記錄系統,次數與時間;食物的釋放方式由實驗者決定;還可以控制燈光、聲音、電擊、溫度與濕度等。《鴿子的迷信行為》10ppt課件斯金納的實驗和巴甫洛夫的實驗的不同:1.斯金納的動物受試者不是綁在架子上,而是放在斯金納箱內自由活動2.動物的反應不是由已知的刺激物引起的,操作行為是獲得強化刺激(食物)的手段或工具。3.反應不是唾液腺活動,而是骨骼肌的活動4.實驗的目的不是為了揭示大腦皮層活動的規律而是描述刺激與反應的函數關系,以便有效地控制有機體的行為。11ppt課件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區別操作性條件反射經典性條件作用主體行為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行為之間的關系R-S-RS-R-S’刺激物操作性條件反射的無條件刺激物不明確,更強調行為的結果對行為發生率的影響。強調無條件刺激物,并且無條件刺激物是非常明確的。主動性在形成操作條件反射過程中,動物是自由活動的,通過自身的主動操作來達到目的。經典條件反射中動物往往是被動接受刺激。關系在操作性條件反射中,非條件反應不是由強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條件反應引發了強化刺激。在經典條件反射中,強化刺激引起非條件反應。學習是如何發生的操作性條件是通過強化范式而形成行為的過程。經典性條件作用是通過S-R的不斷的配對聯結形成行為的過程。12ppt課件操作性反射原理1.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2.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原理:3.強化的原理4.程序性教學強化物強化的方程式強化物與懲罰一級強化和二級強化普雷馬克原理13ppt課件1.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由特定的(先行的、已知的)刺激所引發的反應,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反應,又稱引發反應。經典條件作用研究的對象,刺激即強化。操作性行為:不由已知的刺激引起,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系(沒有明確的先行刺激),有機體對環境自發做出的隨意反應,又稱自發反應。操作性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斯金納:刺激不知道,了解其原因也不重要。14ppt課件2.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原理后面伴隨著一個強化的刺激的反應往往會再次發生,這一過程被叫做結果強化(contingentreinforcement),因為獲得強化物是由有機體的某些反應決定的。強化刺激是指任何能夠增加反應重復發生可能性的刺激。因此,操作性條件作用也叫做工具性條件作用,即結果是增強反應的工具。

15ppt課件3.強化的原理強化(reinforcement):指能夠增強反應率的后果,對強化的控制就是對行為的控制。懲罰(punishments):能夠減弱行為或者降低反應頻率的刺激或事件;正強化:通過呈現想要的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負強化:通過消除或終止厭惡、不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型懲罰:通過呈現厭惡刺激來降低反應頻率;?

?型懲罰:通過消除愉快刺激來降低反應頻率。16ppt課件操作性條件反射的一些關鍵詞消退:指消除強化從而消除或降低某一個行為。

消退是一種過程,有機體由于若干次重復某種反應,然而沒有強化刺激相伴隨,就逐漸喪失那種反應或習慣。強化次數越多,消退越緩慢斷斷續續的強化比連續強化能產生較長的消退曲線。維持:指行為的保持。分化:知覺在先前刺激的差異并對這種差異作出反應。泛化:指將所習得的行為、技能或概念從一個情境移到另一個情境中。17ppt課件舉例案例1:3歲的孩子在哭叫,試圖得到母親的注意。5分鐘后,孩子停止哭叫,并開始與布娃娃玩。母親立即坐下和女兒一起玩。以后該女孩就可能與布娃娃玩而不打擾母親。當她開始與布娃娃玩時才會得到母親的注意。18ppt課件案例2:對一個愛咬指甲的兒童,可用在其手指甲上涂上胡椒粉或黃連粉,兒童一咬指甲便會產生不舒適感。為了避免這種厭惡刺激,兒童就不再咬指甲,而減少了這種不良行為。案例3

:鬧鐘的作用。如果你早上醒來時發現比鬧鐘設定的時間早幾秒鐘,你往往會先去關閉鬧鐘,以防止它再鬧起來。案例4:食品店里的收銀員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媽媽帶著她的小寶貝在購物,小家伙一直很乖,可是當他看到一種糖果時,他要媽媽給他買了,但他媽媽沒有答應。這時,小家伙開始哭鬧,甚至是大發脾氣。無奈之下,媽媽只好給他買了。在以后的幾周里,你都會看到,這位媽媽只要一走進食品店,就先給孩子買糖果。19ppt課件案例5:一個幼兒有咬人的習慣,可以讓他去看喜愛的動畫片或做有趣的游戲,他一旦出現咬人的行為,就立刻停止他看動畫片或游戲的活動,即剝奪他正享用的正強化物;或把他放在一個小房間里關上幾分鐘,即給予厭惡刺激,以消除其不良行為。20ppt課件消退的例子案例6:一個兒童好發脾氣,哄他或者訓斥他,都是一種強化行為。如果相反,在他發脾氣時大人不予理睬,這樣幾次之后,他就會知道發脾氣是不管用的,以后他發脾氣的行為就會自然停止。21ppt課件懲罰物的分類:呈現懲罰(presentationpunishment):使用不愉快的結果或厭惡性刺激(aversivestimulus),即強迫接觸不喜歡的事或情景,如批評、指責學生取消性懲罰(removalpunishment):愉快結果的取消,即阻止接觸喜歡的事或情景,如喪失特權、剝奪課間休息、放學后留校暫時隔離(timeout):將犯錯誤的學生與其他學生隔離一段時間,如讓這些學生在角落里、教室外的走道上或辦公室22ppt課件負強化兩種形式1、逃避條件作用(escapecondition):當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現時,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從而逃避了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則該逃避反應在以后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便增加。2、回避條件作用(avoidancecondition):當預示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將出現的刺激信號呈現時有機體自發地做出某種反應,從而避免了厭惡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現,則該回避反應在以后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也會增加。

23ppt課件強化物和懲罰刺激增強刺激消除反應增加積極強化(呈現愉快刺激)消極強化(消除不愉快刺激)反應降低懲罰1(呈現不愉快刺激)懲罰2(消除愉快或強化刺激)24ppt課件強化&懲罰正強化增加(+)滿意刺激“回答得很好,小明,你今天可以得到一個五角星”

實施懲罰增加(+)厭惡刺激“大衛,安靜一點!”“大衛,抄寫我決不在上課時大吵”100遍,并讓家長簽名。負強化撤銷抵制或厭惡刺激“小明,我知道你站在角落里不高興。如果你能上課安靜的話,你可以回到座位上,跟大家一起上課。”撤銷懲罰撤銷滿意刺激“大衛,由于你沒有做課堂作業,你今天沒有休息的特權。”25ppt課件一級強化和二級強化一級強化是指滿足人和動物的基本生理需要。二級強化是任何一個中性刺激如果與一級強化反復聯合,它就能獲得自身的強化性質。26ppt課件一級強化物和二級強化物一級強化物:滿足人類基本生理需求,如食品、飲料、依戀物、親撫等。二級強化物:與一級或其他二級強化物聯系,獲得強化價值社會強化物,如表揚、微笑、擁抱、關注活動強化物,如玩玩具、做游戲、從事有趣的活動代幣強化物,如錢、分數、積分、獎品強化物內在性強化物:自豪感,成就感等27ppt課件最實用的強化物最好使用能起作用、但不太貴的非物質的強化物從最不物質化到最物質化依次排列的強化物:自我強化表揚關注特權活動強化物物質化的強化物食物28ppt課件普雷馬克原理用高頻的活動作為低頻活動的強化物。教育中的代幣法

Drabman(1973)描述了代幣法應用的案例。一共24名11—15歲的孩子,他們是一所兒童精神病醫院中表現最差的。呈現給他們一系列清楚的規則,并告訴他們遵守規則將得到獎勵。每隔一定時間,教師就停下來,對那段時間內的每個孩子的正確行為獎以一些代幣,而不當的行為則要拿走一些代幣。代幣被放在“代幣室”,在一天或一周結束時,孩子們就能用他們的代幣換小玩具。這個系統合理有效地運轉,這樣,醫院中的行為問題當然降低了。29ppt課件30ppt課件首先完成然后可以1.數學作業1.看電視2.洗碗2.出去玩球3.整理房間3.玩游戲機4.睡午覺4.游泳5.吃蔬菜5.吃冰淇淋6.彈30分鐘鋼琴6.找朋友玩7.早睡早起7.周末可以去游樂場31ppt課件強化的方程式將強化分為連續強化與間歇強化連續強化指對每一個合乎要求的正確反應都給予強化間歇強化指僅對一部分正確反應予以強化

32ppt課件強化的方程式33ppt課件強化程序固定比率程序(fixed-ratio:FR):做出定量的行為之后獲得強化物,如做完6題可以玩可變比率程序(variable-ratio:VR):做出不定量的行為之后獲得強化物,如VR1、VR60,如賭博游戲、被點名回答問題。VR具有很強的抗消退能力固定時距程序(fixed-interval:FI):定時給予強化物,如期中、期末考試可變時距程序(variable-interval:VI):不定時給予強化物,課堂上對學習活動的抽查。VI能夠非常有效地維持一個高頻率的行為,具有很強的抗消退性34ppt課件反應具有較長的持續性,意志保持很高的水平,不會消失反應具有更長的持續性,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反應具有很強的持續性,當達到預期反應數而不再有強化時,反應速度降低反應具有很短的持續性,當強化時間過去不再出現強化物時,反應速度降低35ppt課件強化時應該遵循的原則1.教新任務時,進行即使強化,不要進行延緩強化。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中有一條重要的原理就是,后果緊跟行為比后果延緩要有效得多。即時反饋有連個作用:首先它使行為和后果之間的聯系更為明確,其次它增加了反饋信息的價值。2.在任務的早期階段,強化每一個正確的反應。隨著行為的發生,對比較正確的反應優先強化,逐漸地轉到間隔式強化。3.強化要保證做到朝正確方向促進或引導。不要堅持一開始就做到完美,不要強化不希望的行為。36ppt課件4.教育思想——程序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問題:第一,主要借助于厭惡的刺激來控制學生的行為。第二,行為和強化之間間隔時間過長。第三,缺少一種引導兒童通過一系列連續接近達到最終復雜行為的程序。第四,強化太少。學校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學習質量下降,許多學生對于學習產生一種焦慮、自疚或恐懼的反應。

37ppt課件學習與教學學習是一門科學,而教學則是一種藝術。學習:反應的可能性或概率的變化。教學:安排可能發生強化的事件以促進學習。

教學的作用就是促使學生去獲得文化所要求的必要的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采用兩種方法去控制有機體的行為:第一,安排好強化列聯以塑造有機體的行為。“把強化的列聯按所需行為的方向逐次改變就可以通過塑造過程的一些連續階段而得到極復雜的行動。”第二,提供強化使行為在長時間內保持在一定的強度水平上。教師的作用就是設計者、監督者。38ppt課件

所謂程序教學,是指將各門學科的知識按其中的內在邏輯聯系分解為一系列的知識項目,這些知識項目之間前后銜接,逐漸加深,然后讓學生按照由知識面項目的順序逐個學習每一項知識,伴隨每個知識項目的學習,及時給予反饋和強化,使學生最終能夠掌握所學的知識,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

程序教學39ppt課件(1)程序數學是由學生按學習程序獨立自主按部就班地個別學習方式。(2)程序教學是以問題法的形式向學生呈現問題。(3)程序教學是由問題顯示,學生回答和判斷回答正誤(反饋)三個部分組成的系統。(4)由于程序教學是學生個別學習程序教材,因此師生間和學生與學生間的關系已大為削弱。(5)程序教學的重點是掌握現成知識。程序教學幾個本質特點40ppt課件斯金納認為

“程序教學是指一種類型的學習經驗,這種學習經驗對學生來說,‘程序’代替了教師,‘程序’通過一套事先設計好的,有一定順序的特定行為,使學生按照教師期望的方式去行動”。基本過程是學習程序的呈現過程,表現為刺激—解答(反應)—確認(強化)—進展。程序教學就是利用教學機器所進行的教學。41ppt課件教學機器20世紀60年代,斯金納發明的教學機器曾被廣泛使用。1963年,約有80%的教學機器的程序是以斯金納的原理為依據設計42ppt課件

教學機器是進行程序教學時用來呈現學習程序的裝置,一般的教學機器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呈現問題的窗口反應機制反饋回答正確與否的裝置43ppt課件1954年,哈佛大學教授斯金納發表《學習的科學和教學的藝術》一文,詳細地介紹了他所研究的教學機器理論出發點和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文章結尾處預言:“我們就可以滿懷信心地展望一種學制,它的任務的性質明確,方法萬無一失,并且受到由教育本身培養出來的有教養和有為的公民們的熱烈支持”。今天,教學實踐領域獲得了長足的進展,簡單的教學機器已被計算機輔助教學所取代,斯金納的預言也被實踐所證實。44ppt課件斯金納認為,機器教學的效果和教師親自教學的效果有驚人的相似之處①學生與機器的交往也像師生交往一樣,可以使學生持續進行活動,經常處于注意和忙碌之中②機器和優秀教師一樣,堅持要學生徹底理解前一步內容之后再進行下一步的學習③機器同優秀教師一樣,只要求學生學習他已有充分準備,即已具備必要的基礎知識,因而最適合于他學習的那些材料④機器也像教師一樣,能借助于嚴密的程序結構和言語提示,引導學生想到正確的答案⑤機器也像教師一樣,可以對學生的每個正確反應進行強化,使他形成行為并維持其強度。45ppt課件教學機器的優點對正確答案的強化是及時的每天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學習一個教師可以同時監督全班兒童學習可以從他停止的地方繼續學習按照自己速度學習可以按照一個非常復雜的整體,把所有問題安排成一個連續的順序教學機器可以更改在最有利的時刻,使用必須的補充強化46ppt課件教學機器是否可以代替教師?不可能代替教師教學機器“是教師用來節省時間與勞動的絕妙裝備。教師讓機器負擔某種機械的性能時,他會像一個不可缺少的人那樣發揮其適當的作用。他可以比以前教更多的學生”。47ppt課件程序教學的五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