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_第1頁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_第2頁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_第3頁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_第4頁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的二級學院01辦學條件合作交流科研成果目錄0302基本信息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1983年建立的環境科學研究所。據2019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有全職教職工99人,有在校本科生235人,碩士研究生266人,博士研究生261人。辦學條件學科體系師資力量院系設置辦學條件學科體系據2019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學院學科體系建設始于1952年劉培桐先生創建的土壤地理學專業,后相繼發展為環境地學、環境科學,現已形成了學科類型齊全、內涵特色鮮明、優勢領域主導的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體系。

其中,環境科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環境工程為北京市重點學科,同時水利工程和理論經濟學相關的二級學科快速發展,在國內外影響和地位日趨提升。擁有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和環境生態工程3個本科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5個碩士學位授予點;環境科學,環境工程,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3個博士學位授予點。

院系設置據2019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環境學院下設有“四系”和“四中心”,包括:環境科學系、環境管理系、環境生態工程系和環境系統工程系,以及戰略環境評價與生態空間規劃研究中心、濕地生態與工程研究中心、全球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和大氣環境研究中心。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師資力量據2019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環境學院有全職教職工99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28人,講師9人,教輔行政人員17人。師資隊伍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973項目(國家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5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11人,博士生導師68人,進入ESI前1‰的科學家11人。同時特聘有美國工程院院士2名及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專家5名。

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據2019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2010年至今,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承擔了包括2項973項目、13項973課題、5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4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中美(NSFC-NSF)環境可持續性合作研究項目、1項中意(NSFC-MAECI)合作研究項目、1項中歐(NSFC-JPI_UE)合作研究項目、7項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1項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6項863課題、8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項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以及200余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600余項省部委委托課題。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據2019年9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已與國外多個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及國際河流學會(ISRS)、國際環境信息學會(ISEIS)、國際生態模擬學會(ISEM)等學術組織建立長期協作關系。主辦ISEIS2011國際會議、2016金磚國家大學校長論壇-環境分論壇、2016年國際SWAT大會、2016國際綠色貿易大會等多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學院引進多名來自英國普利茅斯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的留學歸國人員,邀請國外知名學者來學院訪問和講學,開拓研究思路和交流學術成果。派出多名中青年骨干教師在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斯坦福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名校進行學術訪問,積極學習國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