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中學教育心理學》真題測試(2023年02月11日-263)_第1頁
教師招聘《中學教育心理學》真題測試(2023年02月11日-263)_第2頁
教師招聘《中學教育心理學》真題測試(2023年02月11日-263)_第3頁
教師招聘《中學教育心理學》真題測試(2023年02月11日-263)_第4頁
教師招聘《中學教育心理學》真題測試(2023年02月11日-26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招聘《中學教育心理學》通關試題每日練(2023年02月11日-263)1:某同學認為考試勝利是自己學習力量強,其歸因是()。

單項選擇題

A、內部、不穩定、可掌握的

B、外部、穩定、不行控的

C、內部、穩定、不行控的

D、外部、不穩定、不行控韻

2:老師對同學的期望可以起一科一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有助于同學學習的進步。老師期望的這種效應是()

單項選擇題

A、格式塔效應

B、艾賓浩斯效應

C、馬斯洛效應

D、羅森塔爾效應

3:()可用來考查同學對學問的回憶,且可將同學的猜想可能性降到最小。

單項選擇題

A、選擇題

B、是非題

C、論文題

D、填空題

4:下列哪種現象不屬于遷移()。

單項選擇題

A、觸類旁通

B、聞一知十

C、照本宣科

D、溫故知新

5:魏格納在看地圖時突然出現出“大陸漂移”觀念,這種思維屬于()

單項選擇題

A、理論思維

B、分析思維

C、閱歷思維

D、直覺思維

6:某同學智商為100表示()。

單項選擇題

A、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較高智力

D、非凡智力

7:一般在各學年、各學期開頭時或開頭前施行的學習評定是()

單項選擇題

A、配置性評定

B、形成性評定

C、有效性評定

D、總結性評定

8:馬斯洛先后提出了五種需要。()

推斷題

9:認為兒童的道德進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道德教育的目標就是從兒童達到自律道德的心理學家是__________

單項選擇題

A、華生

B、加涅

C、柯爾伯格

D、皮亞杰

10:瞬時記憶的貯存時間大約在()。

單項選擇題

A、0.25~2秒

B、0.1~0.2秒

C、0.5~1.5秒

D、0.5~0.2秒

11:群體規范是約束群體內成員的行為準則,包括()。

多項選擇題

A、不成文的非正式規范

B、口頭的規范

C、潛意識遵循的規范

D、成文的正式規范

E、形式上的規范

12:以下屬于元認知方案策略的是()。

單項選擇題

A、設置學習目標

B、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

C、測驗先做簡潔題目

D、考試時監視自己速度和時間

13:在教和學的過程中進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學結果,探究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以便對教學工作進行調整。基于這一目的的進行的評定是()

單項選擇題

A、配置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論文式評價

14:中同學利用認知結構中原有的上位概念來學習新的下位概念的學習模式是()。

單項選擇題

A、并列結合學習

B、類屬學習

C、下位學習

D、上位學習

15:1969年,第一次正式提出“教學心理學”概念的心理學家是()

單項選擇題

A、加涅

B、布魯納

C、奧蘇貝爾

D、杜威

16:有的心理學家把表現為破壞課堂秩序,不遵守紀律和不道德的行為稱作__________。

單項選擇題

A、沖動型問題行為

B、擾亂性的問題行為

C、多動型問題行為

D、自律障礙行為

17:優秀同學沒有問題行為。()

推斷題

18:從眾行為的緣由之一是()。

單項選擇題

A、行為參照

B、省力

C、聽從

D、強迫

19:下列哪一項屬于“問題解決”。()

單項選擇題

A、回憶一個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個詞來造句

D、蕩秋千

20:以下屬于元認知方案策略的是()。

單項選擇題

A、設置學習目標

B、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

C、測驗先做簡潔題目

D、考試時監視自己的速度和時間

21:請問下列哪項動機屬于社會性動機?()

單項選擇題

A、繁衍后代

B、獵取食物

C、躲避危急

D、參與交往

22:奧蘇伯爾的同化模式中,總括性同化又稱()。

單項選擇題

A、下位學習

B、上位學習

C、并列結合學習

D、相關類屬學習

23:依據掌握、成熟的要求、兒童與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養水公平四個指標,將父母的教養行為分為()

多項選擇題

A、專制型

B、開放型

C、勸說型

D、放縱型

E、民主型

24:適應智力差異的教學方式有()

多項選擇題

A、把握學習

B、發覺學習

C、個別指示教學

D、分組指示教學

E、個人化教學系統

25:道德行為包括()。

多項選擇題

A、道德行為技能

B、道德行為習慣

C、道德行為認知

D、道德行為情感

E、道德行為體驗

26:個體努力克服障礙力求又快又好地解決某一問題的愿望或趨勢,稱為()

單項選擇題

A、動機

B、期盼

C、成就動機

D、自我效能感

27:長時間地集中學習同一學科或同一類學科,使大腦皮層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種刺激,會導致()。

單項選擇題

A、愛好形成

B、自發復習

C、過度學習

D、疲憊和厭煩

28:認知主義者認為,世界是由客觀實體、客觀實體的特征及客觀事物之間的關系構成的。()

推斷題

29:當同學取得好的成果后,老師和家長賜予表揚和鼓舞,這符合桑代克學習規律中的()

單項選擇題

A、預備律

B、練習律

C、動機律

D、效果律

30:在活動難度較大時,動機強度越強,工作效率會()。

單項選擇題

A、較低

B、中等

C、較高

D、不變

31:廣義的學問可以分為【】

多項選擇題

A、才智技能

B、認知策略

C、動作技能

D、陳述性學問

E、程序性學問

32:就動作的結構而言,操作活動的每個動作必需切實執行,不能合并、省略,因此,操作技能在結構上具有()

單項選擇題

A、簡縮性

B、客觀性

C、外顯性

D、綻開性

33:高中生的倫理道德的進展具有()。

單項選擇題

A、分化性

B、半成熟性

C、成熟性

D、動蕩性

34:教育心理學是討論教育情境中同學學習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

推斷題

35:在形成動作技能的練習過程中,假如練習成果的進步是先慢后快,那么,此時所形成的練習曲線將是()

單項選擇題

A、凸線式

B、凹線式

C、直線式

D、波紋線式

36:根據維果斯基的文化歷史進展理論,不屬于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的力量是()。

單項選擇題

A、記憶力量

B、語言力量

C、思維力量

D、行走力量

37:老師學問結構的核心是老師的()。

單項選擇題

A、專業學問

B、教育學學問

C、心理學學問

D、相關學科學問

38:方案策略屬于()

單項選擇題

A、精加工策略

B、支持策略

C、資源管理策略

D、元認知策略

39:提出動機性遺忘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單項選擇題

A、斯金納

B、羅杰斯

C、布魯納

D、弗洛伊德

40:壓力源包括()

多項選擇題

A、軀體性壓力源

B、心理性壓力源

C、社會性壓力源

D、家庭性壓力源

E、文化性壓力源

41:托爾曼的學習理論曾被稱為符號一格式塔學習理論或期盼學說,現在一般稱之為信號學習理論或()

單項選擇題

A、符號學習理論

B、發覺學習理論

C、同化學習理論

D、以上都不是

42:學習策略是為了促進同學學習,與同學的學習內容無關。()

推斷題

43:下列屬于同學心理進展的智力差異主要體現在()

多項選擇題

A、智力表現早晚差異

B、智力水平差異

C、智力類型差異

D、男女智力結構的差異

E、文化背景差異

44:()的兒童經常對學習成果、生疏環境反應敏感,擔憂可怕,顯得很擔心分。

單項選擇題

A、誦讀困難

B、過度焦慮

C、強迫觀念

D、交往困難

45:心理自我調控方式包括()

多項選擇題

A、專一型

B、等級秩序型

C、多頭并進型

D、隨便無拘型

46:道德意志的品質不包括()

單項選擇題

A、自覺性

B、敏感性

C、堅決性

D、堅持性

47:已知條件與要達到的目標都比較模糊,問題情境不明確、各種影響因素不確定,不易找出解答線索的問題稱為)。

單項選擇題

A、有序問題

B、無序問題

C、有結構問題

D、無結構問題

48:下列屬于教學的一個基本單位,指在肯定的時間內,老師和同學相互作用達到教學目的的是()

單項選擇題

A、教學

B、教育

C、課

D、學校教育

49:心智技能表現在認知活動中,主要是指思維活動的操作方式。()

推斷題

50:“舉一反三”、“聞一知十”等都屬于()

單項選擇題

A、同化性遷移

B、順應性遷移

C、重組性遷移

D、逆向遷移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依據成敗歸因理論的基本模式,力量凹凸屬于內部、穩定、不行控的因素。

2:答案D

解析

3:答案D

解析填空題猜想的可能性較低。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

6:答案B

解析智商l00表示中等智力。

7:答案A

解析布魯姆把評定分為三類:配置性評定、形成性評定、總結性評定。其中,配置性評定是在學期開頭時或開頭前施行,形成性評定是在教和學的過程中進行的,總結性評定一般在學期末進行。

8:答案正確

解析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A,D

解析群體規范包括成文的正式規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規范

12:答案A

解析元認知方案是在活動前方案活動。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C

解析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是一種把新的觀念歸屬于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聯系的過程。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錯誤

解析問題行為是指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兒童行為規范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加學習的行為。這些行為不是差生、后進生的專利,優秀同學身上也可能會發生。

18:答案A

解析從眾現象的發生,一般認為有兩個緣由:一是人們往往信任大多數人的看法是正確的,即以他人行為為行為參照;二是為了避開他人的非議或排斥。

19:答案C

解析問題解決是指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過程。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D

解析依據需要的不同性質,可將動機分為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要漸漸社會化,為得到社會的認同,同時也滿意自己的社會文化需要,就會產生各種社會性動機,如工作動機、交往動機、成就動機、成長動機等。社會性動機推動人們從事社會活動,參加社會團體,并在其中獲得認可、地位與勝利感。

22:答案B

解析

23:答案A,D,E

解析鮑姆寧依據掌握、成熟的要求、兒童與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養水公平四個指標,將父母的教養行為分為專制型、放縱型和民主型。

24:答案A,C,E

解析

25:答案A,B

解析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行為技能和道德行為習慣。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D

解析長時間地集中學習同一學科或同一類學科,使大腦皮層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種刺激,會導致疲憊和厭煩。

28:答案正確

解析略。

29:答案D

解析

30:答案A

解析討論發覺,動機的最佳水平隨活動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在簡潔簡單的活動中,工作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當活動難度加大時,動機強度要降低。

31:答案D,E

解析依據反映活動的形式不同,學問可以分為陳述性學問和程序性學問。(本解析由張恩凱供應)

32:答案D

解析

33:答案C

解析高中生的倫理道德的進展具有成熟性。

34:答案錯誤

解析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D

解析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的力量包括記憶力量、語言力量、思維力量。

37:答案A

解析老師豐富的專業學問是老師學問結構的核心。

38:答案D

解析

39:答案D

解析動機性遺忘理論認為,遺忘是由于我們不想記,而將一些記憶信息排解在意識之外,由于它們太可怕、太苦痛或有損自我的形象。這一理論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40:答案A,B,C,E

解析

41:答案A

解析

42:答案錯誤

解析(P235)改正:學習策略本身也是一種學問范疇,它既是促進同學學習的條件,又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