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切削基礎_第1頁
金屬切削基礎_第2頁
金屬切削基礎_第3頁
金屬切削基礎_第4頁
金屬切削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金屬切削基礎第1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生產與生產過程二、機械制造與機械制造業第零章緒論第2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1切削運動和切削用量1.1.1切削時工件上的表面1.待加工表面2.已加工表面3.過渡表面第3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1.待加工表面

工件上多余金屬即將被切除的表面。隨著切削的進行逐漸減小,直至多余金屬被切完。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第4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2.已加工表面

工件上多余金屬被切除后形成的新表面。3.過渡表面

工件上多余金屬被切除過程中,待加工表面與已加工表面之間相連接表面,或刀刃正在切削著的表面。第5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外圓車削時切削運動及工件上三表面平面刨削的切削運動及工件上三表面第6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1.2切削運動主運動進給運動合成運動1.主運動:使刀具與工件產生相對運動,以切除工件上多余金屬的基本運動。運動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如車削中工件的旋轉運動、鉆削中鉆頭的旋轉運動、刨削中的刀具的直線往復運動等。注:(1)主運動可為刀具,也可為工件;(2)主運動可是直線運動,也可旋轉運動;(3)切削加工中,主運動只有一個。第7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1.2切削運動主運動進給運動合成運動2.進給運動

與主運動配合使切除多余金屬連續進行,形成已加工表面的運動。如車削中車刀的縱向或徑向運動、鉆削中鉆頭的直線運動、刨削中工件的間歇直線運動。注意:(1)進給運動可以是一個或幾個;(2)進給運動可是直線運動、旋轉運動或兩者的組合;(3)進給運動可由刀具或工件完成。

合成運動是主運動與進給運動的合成。3.合成運動第8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1.2切削運動主運動進給運動合成運動車外圓與車端面第9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1.2切削運動主運動進給運動合成運動切斷槽與鏜內孔刨平面第10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1.2切削運動主運動進給運動合成運動銑削加工中的切削運動第11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1.2切削運動主運動進給運動合成運動孔加工第12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1.2切削運動主運動進給運動合成運動磨削加工第13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1.2切削運動主運動進給運動合成運動1.車削主運動:工件的旋轉運動進給運動:刀具2.鉆削主運動:刀具(鉆頭)

進給運動:刀具(鉆頭)3.銑削主運動:刀具進給運動:工件第14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1.3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進給量背吃刀量1.切削速度v式中:dw—工件最大直徑(mm);

nw—工件主運動轉速(r/s或r/min)。刀刃選定點相對工件的主運動線速度。即工件待加工表面的最大直徑的線速度。其計算式為:第15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1.3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進給量背吃刀量2.進給量f主運動每一轉工件與刀具沿進給方向的位移量f(mm/r)單位時間相對位移量叫進給速度vf。

vf=fn(mm/s或mm/min)。對于多齒刀具的每齒進給量fz=f/Z(mm/z或毫米/齒)。Z—刀具齒數。顯然有:vf=fn=fzZn(mm/s或mm/min)

第16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1.3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進給量背吃刀量

3.背吃刀量ap對外圓車削而言,它是待加工表面與已加工表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即式中:dw—待加工面直徑;

dm—已加工表面直徑。第17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2金屬切削刀具幾何參數刀具種類繁多、形狀各異,但其切削部分具有相同的特征,以普通外圓車刀為例來分析其幾何參數。1.2.1刀具切削部分結構要素三個刀面二個刀刃一個刀尖第18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2.1刀具切削部分結構要素三個刀面二個刀刃一個刀尖三個刀面前刀面(A):切屑沿其流出的刀面主后刀面(A):與工件過渡表面相對著的刀面副后刀面(A):與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對著的刀面兩個刀刃主切削刃S:前刀面與主后刀面相交部位,承擔主要的切削作用。副切削刃S:前刀面與副后刀面相交部位,協助主刀刃切除多余金屬形成已加工表面。一個刀尖刀尖:主刀刃與副刀刃相交部位。第19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2.2刀具切削角度的參考平面

刀具要從工件上切除金屬,就必須具有一定的切削角度及幾何形狀。這些角度決定了刀具各切削部分要素(刀面、刀刃、刀尖)的空間位置,它們是在相應的參考平面為基礎的條件下測量的。標注角度工作角度標注角度:在刀具標注參考系中確定的切削刃與刀面的方位角。

是制造、刀磨和檢查刀具所需要的角度。注:刀具標注角度是不考慮進給運動而定義的。

刀具的工作角度刀具在工作狀態下的角度,即考慮進給運動和實際裝刀狀態定義的刀具幾何角度。第20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2.2刀具切削角度的參考平面刀具標注角度參考系正交平面參考系(Pr、Ps、Po)法平面參考系(Pr、

Ps、Pn)背平面和假定工作平面參考系(Pp、Pf、Pr)正交平面參考系1.基面Pr

通過刀具切削刃上選定點,垂直于主運動方向的平面。2.切削平面Ps通過刀刃上選定點,與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Pr的平面。3.正交平面Po通過刀刃上選定點,同時垂直于Pr和Ps的平面。第21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2.2刀具切削角度的參考平面刀具標注角度參考系正交平面參考系(Pr、Ps、Po)法平面參考系(Pr、

Ps、Pn)背平面和假定工作平面參考系(Pp、Pf、Pr)正交平面參考系1.基面Pr2.切削平面Ps3.正交平面Po第22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2.3刀具的標注角度在正交平面參考系中刀具的標注角度(l)在基面Pr內能夠標注的角度主偏角Kr主刀刃在基面上的投影與進給方向之間的夾角;副偏角Kr副刀刃在基面上的投影與進給方向之間的夾角;刀尖角r主、副刀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之間的夾角;第23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2.3刀具的標注角度在正交平面參考系中刀具的標注角度(2)在正交平面Po內能夠標注的角度前角o前刀面與基面之間的夾角。有正、負之分。前刀面在基面下面,前角為正,反之為負。主后角o主后刀面與切削平面之間的夾角。刀楔角o前刀面與主后刀面之間的夾角。顯然,o=90-(o+o)第24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2.3刀具的標注角度在正交平面參考系中刀具的標注角度(3)在切削平面Po內能夠標注的角度刃傾角s主刀刃與基面之間的夾角。

s有正、負之分,刀尖是刀刃最高點時,s為正,反之為負。副后角o在副刀刃選定點的副正交剖面Po內,副后刀面與副切削平面Ps之間的夾角。第25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小結切削運動與切削用量刀具的幾何參數作業:教材:P28:1-1;1-3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第26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3切削層參數與切削方式1.3.1切削層參數切削層:在切削過程中,刀具或工件沿進給方向移動一個f時所切下的金屬層在基面內的截形。切削層大小與形狀直接決定切削部分承受切削力的大小和切下切屑的形狀和大小。切削厚度ac、切削寬度aw、切削面積Ac第27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3切削層參數與切削方式1.3.1切削層參數(1)切削厚度ac垂直過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層尺寸。外圓縱車時有:

ac=fsinkr第28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3切削層參數與切削方式1.3.1切削層參數(2)切削寬度aw

沿過渡表面度量的切削層尺寸。刀具為直線刃時:aw=ap/sinkr刀刃為曲線刃時,各點Kr不相同,故切削厚度不相同。(3)切削面積Ac切削層在基面內的截面面積。Ac

=aw.ac第29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3切削層參數與切削方式1.3.2切削方式(1)直角切削與斜角切削

直角切削,正交切削直角切削刀刃垂直于合成切削運動方向的切削方式,s=0。切屑流出方面在刀刃法平面內。斜角切削刀刃不垂直于合成切削運動方向。s0

切屑流出方向不在法平面內。

第30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3切削層參數與切削方式1.3.2切削方式(2)自由切削與非自由切削自由切削只有一條直線刀刃參與的切削方式。特點:刀刃上各點切削流出方向一致,且金屬變形在二維平面內。非自由切削方式曲線刀刃或兩條或兩條以上刀刃參與切削的切削方式。直角自由切削方式既是直角切削方式,又是自由切削方式。第31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4刀具材料1.4.1、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刀具材料需滿足一些基本要求:(1)高硬度(2)高強度與強韌性(3)較強的耐磨性和耐熱性(4)優良導熱性(5)良好的工藝性與經濟性刀具材料耐熱性是衡量刀具切削性能的主要標志,通常用高溫下保持高硬度的性能來衡量,也稱熱硬性第32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4刀具材料(1)高硬度刀具是從工件上去除材料,所以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須高于工件材料的硬度。刀具材料最低硬度應在60HRC以上。對于碳素工具鋼材料,在室溫條件下硬度應在62HRC以上;高速鋼硬度為63HRC~70HRC;硬質合金刀具硬度為89HRC~93HRC。1.4.1、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第33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4刀具材料1.4.1、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2)高強度與強韌性刀具材料在切削時受到很大的切削力與沖擊力。如車削45鋼,在背吃刀量ap=4㎜,進給量f=0.5㎜/r的條件下,刀片所承受的切削力達到4000N,可見,刀具材料必須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較強的韌性。一般刀具材料的韌性用沖擊韌度aK(P10)表示,反映刀具材料抗脆性和崩刃能力。第34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4刀具材料(3)高耐磨性和耐熱性1.4.1、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A、刀具耐磨性是刀具抵抗磨損能力。一般刀具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刀具金相組織中硬質點(如碳化物、氮化物等)越多,顆粒越小,分布越均勻,則刀具耐磨性越好。B、刀具材料耐熱性是衡量刀具切削性能的主要標志,通常用高溫下保持高硬度的性能來衡量,也稱熱硬性。刀具材料高溫硬度越高,則耐熱性越好,在高溫抗塑性變形能力、抗磨損能力越強。第35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4刀具材料1.4.1、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4)優良導熱性刀具導熱性好,表示切削產生的熱量容易傳導出去,降低了刀具切削部分溫度,減少刀具磨損。刀具材料導熱性好,其抗耐熱沖擊和抗熱裂紋性能也強。(5)良好的工藝性與經濟性刀具不但要有良好的切削性能,本身還應該易于制造,這要求刀具材料有較好的工藝性,如鍛造、熱處理、焊接、磨削、高溫塑性變形等功能。經濟性也是刀具材料的重要指標之一,選擇刀具時,要考慮經濟效果,以降低生產成本。第36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4刀具材料1.4.2、刀具材料的種類1.高速鋼(什么是高速鋼,它的力學性能如何?)(1)概念:高速鋼是一種含有鎢、鉬、鉻、釩等合金元素較多的工具鋼(2)性質:①、高速鋼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

②、高速鋼具有較高強度和韌性

③、高速鋼具有一定的硬度(63~70HRC)和耐磨性

第37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4刀具材料1.4.2、刀具材料的種類②、高性能高速鋼

優點:具有較強的耐熱性,刀具耐用度是普通高速鋼的1.5~3倍。缺點:強度與韌性較普通高速鋼低,高釩高速鋼磨削加工性差。適合加工的零件:奧氏體不銹鋼、高溫合金、鈦合金、超高強度鋼等難加工材料。

第38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4刀具材料1.4.2、刀具材料的種類③、粉末冶金高速鋼優點:無碳化物偏析,提高鋼的強度、韌性和硬度,硬度值達69~70HRC;保證材料各向同性,減小熱處理內應力和變形;磨削加工性好,磨削效率比熔煉高速鋼提高2~3倍;耐磨性好。

適于制造切削難加工材料的刀具、大尺寸刀具(如滾刀和插齒刀),精密刀具和磨加工量大的復雜刀具。第39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4刀具材料1.4.2、刀具材料的種類2.硬質合金(1)硬質合金組成硬質合金是由難熔金屬碳化物和金屬粘結劑經粉末冶金方法制成。(2)硬質合金的性能特點硬質合金優點:硬質合金中高熔點、高硬度碳化物含量高,熱熔性好,熱硬性好,切削速度高。硬質合金缺點:脆性大,抗彎強度和抗沖擊韌性不強??箯潖姸戎挥懈咚黉摰?/3~1/2,沖擊韌性只有高速鋼的1/4~1/35。硬質合金力學性能:主要由組成硬質合金碳化物的種類、數量、粉末顆粒的粗細和粘化劑的含量決定。第40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4刀具材料1.4.2、刀具材料的種類(3)普通硬質合金的種類、牌號及適用范圍按其化學成分的不同可分為:①鎢鈷類(WC+Co)(合金代號為YG,對應于國標K類)合金鈷含量越高,韌性越好,適于粗加工;鈷含量低,適于精加工。

②鎢鈦鈷類鎢鈦鈷類(WC+TiC+Co)(合金代號為YT,對應于國標P類)此類合金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熱性,主要用于加工切屑成呈狀的鋼件等塑性材料。合金中TiC含量高,則耐磨性和耐熱性提高,但強度降低→粗加工一般選擇TiC含量少的牌號,精加工選擇TiC含量多的牌號。第41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4刀具材料1.4.2、刀具材料的種類③、鎢鈦鉭(鈮)鈷類鎢鈦鉭(鈮)鈷類(WC+TiC+TaC(Nb)+Co)(合金代號為YW,對應于國標M類)適用于加工冷硬鑄鐵、有色金屬及合金半精加工,也能用于高錳鋼、淬火鋼、合金鋼及耐熱合金鋼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④碳化鈦基類(WC+TiC+Ni+Mo)合金代號YN,對應于國標P01類。用于精加工和半精加工,對于大長零件且加工精度較高的零件尤其適合,但不適于有沖擊載荷的粗加工和低速切削。第42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章金屬切削基礎1.4刀具材料1.4.2、刀具材料的種類3.陶瓷刀具(1)材料組成:主要由硬度和熔點都很高的Al2O3、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