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與地勢八上地理教案2022_第1頁
地形與地勢八上地理教案2022_第2頁
地形與地勢八上地理教案2022_第3頁
地形與地勢八上地理教案2022_第4頁
地形與地勢八上地理教案202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形與地勢八上地理教案20225068教學資源網>兒童教育>功課輔導>學科輔導>地理學習>

地形與地勢八上地理教案20222022-10-2211:24:47-->由小黃供稿-->2022-10-2211:24:47由小黃1172共享

地圖是地理的其次語言,這幾年的中考都特別重視對地圖學問的考查,直接考圖和間接考圖的比重占到百分之五十左右。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地形與地勢八上地理教案2022,感謝您的每一次閱讀。

地形與地勢八上地理教案2022

【教學目標】

1.讓同學熟悉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國地形的分布規律,以及我國地形的主要類型及其相關比例。

2.讓同學理解我國地形的地理意義和影響。

3.讓同學初步把握地形剖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等地圖的讀圖方法,學會從這些

【教學重點】

我國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地理意義和影響。

【教學難點】

難點:我國地形的地理意義和影響。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一)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現階梯狀分布

活動1:閱讀“中國地形”圖,明確不同顏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

活動2:進一步閱讀“中國地形”圖,依據顏色的分布總結我國地勢的特點。

同學:通過讀圖歸納,

活動3:展現圖A和圖B,兩圖所顯示的地勢特點均為西高東低,我國屬于哪種狀況呢

?

同學:很快正確選擇了答案,并歸納:中國地勢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老師:請同學們觀賞“我國東西向(北緯32o)地形剖面”動畫來驗證大家的結論。

活動4:讀教材的“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地圖冊的“中國地形”圖,找出三級階梯的界線、每一階梯以什么地形為主?完成下表格。

海拔

主要地形類型

第一階梯

界線:()山——()山——()山

其次階梯

界線:()嶺——()山——()山——()山

第三階梯

同學:在教材的“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上填出三級階梯的界線名稱。

老師:(簡潔地向同學補充介紹)大陸向海洋自然延長的部分稱為大陸架。我國近海的大陸架比較寬闊,渤海和黃海面積小,海底全部是大陸架,另外東海的大部分(約有2/3)、南海的一部分(約有1/2)是大陸架。

(二)地勢西高東低對我國的影響

活動5:小組爭論:地勢西高東低的地勢特點給我國的氣候、河流、交通帶來哪些影響?

同學:各小組代表發言。

老師歸納:

對氣候的影響:

地勢

年降水量

地勢對氣候的影響

西部

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上潮濕氣流向我國內陸推動,為我國廣闊地區帶來較為豐沛的降水。

東部

對河流的影響:

受地勢影響,我國大多數河流自西向東流入大海。古詩云“一江春水向東流”、“大江東去”,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水流在各階梯的過度地帶形成巨大落差。階梯交界處隱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可用來發電,同時留意當地的生態環境愛護。

對交通的影響: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交通,便利了沿海與內地的聯系;另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小結。

其次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復習填表,老師引導同學歸納我國的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類型主要地形區

第一階梯

界線:()山——()山——()山

其次階梯

界線:()嶺——()山——()山——()山

第三階梯

從上表看出,我國的地形類型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同學答)五種基本形態——比較齊全。他們共同構成了我國簡單多樣的地形世界,下面咱們就共同去領會多姿多彩的地形吧!

講授新課:

二、地形簡單多樣

1.地形簡單多樣

活動1:閱讀教材的景觀圖片,了解五種地形類型的特征。

同學:簡潔地爭論,比較不同地形類型的特點。如:

珠穆朗瑪峰——海拔高,頂部高聳,坡度很陡。

江南丘陵——地勢起伏和緩,坡度較小。

內蒙古高原——地面平坦,寬闊,水草豐茂。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面寬闊平坦,“水鄉澤國”。

四川盆地——盆地四周高中間低,內部是平地或和緩的丘陵。

2.我國主要山脈及其分布

活動2:讀教材圖“山脈走向示意”,熟識山脈走向的含義。

活動3:讀教材圖“中國陸上主要山脈”,推斷我國主要山脈的走向,完成下表。

走向主要的山脈

東西走向

東北—西南走向

西北—東南走向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脈

活動4:山脈構成了我國地形的骨架,山脈交織成網,高原、盆地、平原就鑲嵌在網格中。閱讀教材圖“我國地形分布大勢”中找出山脈兩側的地形區填在表格中。

山脈兩側的地形區

西側東側

大興安嶺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橫斷山

橫斷山

山脈兩側的地形區

南側北側

天山

昆侖山

老師:(補充介紹)以上的山脈構成了地形區的自然地理界線,有時山脈還是人文地理的界線,如:長白山是中國和朝鮮的界山;喜馬拉雅山是中國和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與江西的界山。

活動5:閱讀教材關于“地形與民俗”的文字資料,爭論:地形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老師:簡要介紹黃土高原窯洞圖片,爭論地形與建筑的關系。

地形對民俗有肯定的影響,但不起打算作用。許多風俗隨著科學和社會的進展都會發生變化,如:新建的南昆鐵路對云貴高原的對外交通就起了很大作用。

老師歸納:不同的地形特征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產生不同影響,人類奇妙利用和改造著自然。這些例子也說明白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小結。

[作業布置]填充圖冊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我國多種多樣的地形,閱讀“中國地形圖”,請大家猜一猜每一種地形在我國陸地面積中所占的比例多少嗎?哪種地形所占的比例大呢?

(同學的答案有許多,逐一寫在黑板上)

下面我們閱讀教材的“我國五種地形面積比例”圖,驗證自己的結論:

(同學很快找出結論)山地33%、盆地19%、平原12%、高原26%、丘陵10%;其中山地比例最大。

講授新課:

三、山區面積廣闊

1.山區面積廣,占全國陸地面積的2/3

活動1:依據地形面積比例數據,計算對應圓心角,繪制我國地形面積比例餅狀圖。

同學:計算后很快繪制出餅狀圖(如圖示)

老師:請大家依據餅狀圖,把山地、高原、丘陵的面積累加起來,算一算占陸地面積的比重。

同學:(118.2o+93.6o+36o)/360o≈2/3

老師:觀看教材圖中山地、高原、丘陵的景觀素描畫,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同學答:地表起伏比較大。)人們習慣上把山地、比較坎坷的高原、丘陵統稱為山區,山區的面積占陸地面積的2/3。所以我國是一個山區面積比較廣(引導同學答)的國家。

2.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闊,對我國經濟進展的影響

活動2:小組爭論:我國地形構成特點對我國經濟進展的影響。

爭論要點:

①地形構成特點對我國的有利影響。

②地形構成特點對我國的不利影響。

同學代表發言(可以補充)

老師歸納:

山區地面坎坷,交通不便;耕地資源不足,耕作業的進展受到限制。

3.開發利用山區,留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開山地災難

活動3:閱讀教材圖“山區常見的自然災難”,觀看關于地質災難的圖片,了解各種災難發生的緣由和危害,可以關心我們預防和避開山地災難。

老師:自然災難可以造成生態環境問題,同樣人類在開發山區,進展經濟時,假如開發不合理也會造成生態環境問題。

活動4:小組爭論:山區人類農業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爭論要點:

坡度較大的地區是進展林業還是耕種區,為什么?

(等高線密集,坡度較大的地方,應當進展林業區。緣由是:隨著人口增加,居民區擴大,劃為耕種區可以增加糧食生產;但坡度較大,不相宜耕種,且造成水土流失,影響整個區域環境,進展林業為宜。)

老師:可見如何充分合理地開發利用山區資源,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協調進展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課題。

地理應試技巧四大學問點

一、認真讀圖,看清圖示。

地圖是地理的其次語言,這幾年的中考都特別重視對地圖學問的考查,直接考圖和間接考圖的比重占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因此,同學應當對各類地理圖像、圖表的特點和作用仔細把握。在答題時仔細看清圖像。圖表中所表現的內容,仔細分析圖中的組成要素,圖中的有用條件和迷惑條件,特殊是圖中有無指向標,圖例和注記等簡單忽視的內容,做到精確?????、全面而有效地從圖示材料中提取顯性的和隱性的信息,并要留意將圖像、圖表資料與文字資料有機的結合起來,加以敏捷運用。

二、仔細檢查,查缺補漏。

檢查答卷是保證答題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應做到:一是再審題,看看題中所給的已知條件都用上了沒有,有無文不切題的狀況;二是多端思維,依據一題多解的方法,想一想有無更好解題方案,多方驗證答案的正確性;三是發覺有錯不要輕易改動,三思而后行,特殊是拿不準的答案,要信任自己的第一次直覺是對的。

三、仔細審題,讀懂題意。

審題實際上是一個端詳題意,分析解題條件的思維活動過程,考生應具備從文字和圖表、數據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夠對提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和運用,解決試題中提出的問題。要達到這個要求,考生首先必需能夠讀懂題意,找出關鍵詞,把握試題中心含義,以及試題做題要求,一般的我們要求在審題中做到以下幾點:

1、分析題中所給的解題條件,如:明示條件、潛在條件、轉換條件等,進而確定如何利用這些條件來解題,留意題中有無附加的特別規定。

2、留意題中的方位詞、數量詞、連接詞。

3、辨清試題類型、性質、明確答題思路、中心內容及解題方法。

4、考慮從大腦學問庫中提取哪些有效學問,緊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