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單片機的水位檢測與控制系統的研究與設計_第1頁
基于單片機的水位檢測與控制系統的研究與設計_第2頁
基于單片機的水位檢測與控制系統的研究與設計_第3頁
基于單片機的水位檢測與控制系統的研究與設計_第4頁
基于單片機的水位檢測與控制系統的研究與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理工大學2011屆專科畢業論文(專科)PAGEIII基于單片機的水位檢測與控制系統的研究與設計江西理工大學南昌校區畢業設計(論文)題目:基于單片機的水位檢測系統的研究與設計系別:信息工程系專業:電氣自動化班級:09自動化1班學生:凌暉學號:09321108指導教師:郭泉江職稱:助教江西理工大學2011屆專科畢業論文(專科)摘要現代傳感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新工藝、新材料的發展為智能檢測系統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奇跡。在工業、國防、科研等許多應用領域,智能檢測系統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液位的檢測與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型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和微型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于普及,單片機控制系統以其控制精度高,性能穩定可靠,設置操作方便,造價低等特點,被應用到液位系統的控制中來。本設計用液位檢測集成芯片LM1042、A/D轉換芯片A/D574A、繼電器、水泵,以及AT89C51單片機作為主控元件的液位檢測與控制的原理、電路及監控程序。用LM1042液位檢測集成芯片測量液位,具有測量精度高、速度快、可靠、穩定等優點;采用單片機來控制液位信息的采集,并且計算出真實液位值,通過運算判斷是否超限報警,使檢測與控制具有更高的智能性。關鍵詞:AT89C51;AD574A;液位檢測;LM1402;超限報警;繼電器;水泵.ABSTRACTModernsensingtechnology,electronictechnology,computertechnology,automaticcontroltechnology,informationprocessingtechnologyandnewtechnology,newmaterialforthedevelopmentoftheintelligentdetectionsystemdevelopmenthasbroughtanunprecedentedmiracle.Inindustry,nationaldefense,scientificresearchandmanyotherfieldsofapplication,intelligentdetectionsystemisplayingthemoreandmoremajorrole.Alongwiththeprogressofthesociety,theproductiontechnologyandproductiontechnologydevelopment,thepeopletotheleveloftestandcontrolputforwardhigherrequest.Andthenewelectronictechnologyofmicroelectronicstechnologyandmicrocomputer'swidelyusedinpopularity,single-chipmicrocomputercontrolsystemwithitshighcontrolaccuracy,highperformanceisstableandreliable,setting,convenientoperation,costlowcharacteristic,hasbeenappliedtotheliquidlevelcontrolsystems.ThisdesignwithliquidleveldetectionintegratedchipsLM1042,A/Dconverse.Keywords:AT89C51;AD574A;Theliquidleveldetection;LM1402;Overrunalarm;Relay;Waterpump.目錄第一章緒論 11.1水位檢測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11.2水位檢測系統設計的意義 11.3本設計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1第二章系統硬件設計 32.1系統總體功能概述 32.2核心芯片的選擇 42.3硬件原理圖 10第三章系統軟件設計 153.1軟件功能概述 153.2主程序設計 163.3定時器T0中斷服務程序 173.4A/D轉換子程序 183.5LED顯示子程序 18第四章結論 19參考文獻 20致謝 21附錄 22附錄一主程序代碼 22附錄二電路圖 26附錄三PCB版 27PAGE39第一章緒論1.1水位檢測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當今的工業領域中液位檢測對許多自動控制方案來說都至關重要。現代電子技術、傳感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也促進了水位監測技術自動化的發展。水位監測是采集、存儲、傳輸、處理等技術的集成。從傳統的水位檢測與控制方式即人工監測技術分析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記錄方式以模擬方式為主,就是數學方式記錄的也很難方便的輸入計算機處理,其次數據處理基本靠人工處理判斷,費時易錯,最后水位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的實時性和準確性較差,控制也是全人工操作,無法適應現代水文的需求。因此,要用自動化技術促進水位檢測與控制自動化的發展。1.2水位檢測系統設計的意義水位檢測系統是自然界和一般工業界不可缺少的一種檢測系統。但凡江河湖海,工業中應用的蓄水池、水塔、水箱、地下水等都需要有水位檢測。供水系統中有許多設備由于所處地勢高,上下極為不便,有時水即將用完或者已經用完也不知道,造成需用水時卻水量不足或者無水可用的情況。此時,在向池中注入水過程中,由于不知道水位情況,也就無法控制水量多少,為了準確掌握水位情況,傳統的做法是安排人員進行人為監控,這樣不僅會占用人力、物力,還會大大影響工作效率。為此需要對水位監測情況實現自動化監測、數據化、智能化顯示、視覺或聽覺沖擊化報警,實現水位檢測一個完整的系統,那么工作人員便可以在操作室獲知整個設備的水位狀況,如此不但大大減低工作人員的危險性,同時更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簡便性。 1.3本設計研究的內容和方法內容:本設計以MCS-51系列單片機為核心設計水位檢測系統,自行設計電源,選用液位檢測傳感器檢測液位,數碼管顯示,當液位高度太高或太低時,報警(可采用中斷方式設計),由單片機控制繼電器的閉合來控制水泵的工作,達到調節水位的效果。方法:本設計經過調研,收集且分析相關技術資料,綜合考慮液位檢測技術發展和液位檢測系統特點的基礎上,提出把液位檢測顯示同超限報警綜合的解決方案。本系統采用AT89C51單片機作為處理器,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基于AT89C51的液位信息檢測設計方案。傳感器LM1042、A/D轉換芯片AD574A與單片機的接口電路設計。LED數碼管驅動芯片ICM7218與單片機的接口電路及其與數碼管的硬件連接。繼電器控制水泵加水電路的設計。設計主要軟件程序模塊,完成軟件設計。第二章系統硬件設計2.1系統總體功能概述該系統可看做兩個方面:檢測裝置與控制執行。系統以AT89C51作為核心控制部件。檢測裝置由傳感器、一片A/D轉換芯片和一片數碼管驅動芯片來完成液位的檢測、顯示和超限報警。LM1042外接的熱阻探針溫度的變化依賴于周圍材料的熱阻的大小,而空氣和液體的熱阻大小有很大差別,從而可以根據探針在液體中的深度不同時電阻的不同檢測出液位的深度信息,由LM1042內部轉換電路網絡轉換為與液位成線性關系的電壓信號,再由12位逐次逼近型A/D轉換芯片AD574A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實現液位信息的輸入,AT89C51從AD574A讀取液位信息后進行數據處理和超限判斷,隨后將處理過的數據輸出到數碼管驅動芯片ICM7218的RAM中,由ICM7218實現數碼管的靜態顯示,若液位超限則由單片機驅動蜂鳴器報警。控制執行方面,通過單片機的輸出電信號控制繼電器的閉合,實現對水泵的控制。AT89C51液位LED驅動器繼電器AT89C51液位LED驅動器繼電器水泵電源傳感器AD轉換數碼管各部分功能:電源部分提供+5V+15V-15V電壓供系統各部分使用。傳感器LM1042實現液位信息到電壓信號的轉換。AD574A將傳感器輸出的電壓信號經A/D轉換成數字信號后送到單片機。AT89C51為處理器,實現液位信息的接收、數據處理、和輸出到ICM7218.蜂鳴器部分在單片機檢測到液位超限是由單片機驅動實現聲音報警。單片機對液位數據處理后輸出,由ICM7218驅動數碼管顯示。水泵加水電路由繼電器進行控制。2.2核心芯片的選擇(1)單片機AT89C51單片機是把微型計算機主要部分集成在一塊芯片上的單芯片微型計算機。單片機AT89C51由CPU、存儲器(包括RAM和ROM)、I/O接口、定時/計數器、中斷控制功能等均集成在一塊芯片上,片內各功能通過內部總線相互連接起來。

主要特性:●8位CPU●內置4K字節可重復編程Flash●壽命:1000寫/擦循環●全靜態工作:0HZ-24HZ●三級程序存儲器鎖定●128*8位內部RAM●32根可編程I/O線●兩個16位定時器/計數器●5個中斷源,2個中斷優先級●可編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閑置和掉電模式●片內振蕩器和時鐘電路2.管腳說明:圖2-2AT89C51的引腳圖Vcc:供電電壓Vss:接地P0口:P0口為一個8位漏級開路雙向I/O口,每腳可吸收8TTL門電流。當P1口的管腳第一次寫1時,被定義為高阻輸入。P0能夠用于外部程序數據存儲器,他可以被定義為數據/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編程時,P0口作為原碼輸入口,當FLISH進行校驗時,P0輸出源碼,此時P0外部必須被拉高。P1口:P1口是一個內部提供上拉電阻的8位雙向I/O口,P1口緩沖器能接收輸出4TTL門電流。P1口管腳寫入1后,被內部上拉位高,可用作輸入,P1口被外部下拉為低電平時,將輸出電流,這是由于內部上拉的緣故。在FLISH進行校驗時,P1口作為第八地址接受。P2口位一個內部上拉電阻的8位雙向I/O口,P2口緩沖器可接收,輸出4個TTL門電流,當P2口被寫“1”時,其管腳被內部上拉電阻拉高,且作為輸入。并因此作為輸入時,P2口的管腳被外部拉低,將輸出電流。這是由于內部上拉的緣故。胖口當用于外部程序存儲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數據存儲器進行存取時,p2口輸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給地址“1P3口:P3口管腳是八個帶內部上拉電阻的雙向I/O口,可接受輸出4個TTL門電流。當P3口寫入“1”P3口也作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所示:P3口管腳備選功能:P3.0RXD(串行輸入口)P3.1TXD(串行輸出口)P3.2/INT0(外部中斷0)P3.3/INT1(外部中斷1)P3.4T0(計時器0外部輸入)P3.5T1(計時器1外部輸入)P3.6/WR(外部數據存儲器寫選通)P3.7/RD(外部數據存儲器讀選通)P3口同時為閃爍編程和編程校驗接收一些控制信號RST:復位輸入。當振蕩器復位器件時,要保持RST腳兩個機器周期的高電平時間。ALE/PROG:當訪問外部存儲器時,地址所存允許的輸出電平用于鎖存地址的低位字節。在FLISH編程期間,此引腳用于輸入編程脈沖。在平時,ALE端以不變的頻率周期輸出正脈沖信號,此頻率為振蕩器頻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對外部輸出的脈沖或用于定是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當用作外部數據存儲器是,將跳過一個ALE脈沖。如想禁止ALE的輸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此時,ALE只有在執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作用。另外,該引腳被略微拉高,如果微處理器在外部執行狀態ALE禁止,置位無效。/PSEN:外部程序存儲器的的選通信號。在有外部程序存儲器取指期間,每個機器周期兩次/PSEN有效。但在訪問外部存儲器時,這兩次有效的/PSEN信號講不出現。/EA/VPP:當/EA保持低電平時,則在此期間外部存儲器(0000H-FFFFH),不管內部是否有程序存儲器。注意加密方式1時,/EA將內部鎖存為RESET;當/EA端保持高電平時,此間內部程序存儲器。在FLASH編程期間,此引腳也用于施加12V編程電源(VPP).XTAL1:反響放大振蕩器的輸入及內部時鐘工作電路的輸入XTAL2:來自反響振蕩器的輸出。3.I/O口引腳:a:P0口,雙向8位三態I/O口,此口為地址總線(低8位)及數據總線分時復用;b:P1口,8位準雙向I/O口c:p2口,8位準雙向I/O口,與地址總線(高8位)復用;d:P3口,8位準雙向I/O口,雙功能復用。(2)傳感器LM1042傳感器由液位檢測專用集成芯片LM1042和一組熱探針組成,實現液位信號到電壓信號的轉換。LM1042使用熱阻探針技術來測量非可燃性液體的液面高度,它能提供一正比于液位高度的輸出,可進行單次或重復測量,所有控制熱阻探針、檢測熱阻探針的短路和開路所需的監控電路都集成在LM1042芯片內部。此外該芯片還可采用其他傳感器信號或線性輸入作為輸入信號。該器件采用16腳DIP封裝。芯片的主要特點如下;●集成有熱阻探針的控制電路;●可單次測量或重復測量;●具有探針短路、開路檢測功能;●電源或控制輸入端具有50V的瞬態電壓保護電路;●電源范圍7.5~18V;●內部有電源調節器;●可在-40℃—+80℃的工作溫度范圍內工作。(3)A/D轉換芯片AD574AAD574A是美國模擬數字公司推出的單片高速12位逐次比較型A/D轉換器,內置雙極性電路構成的混合集成轉換顯片,具有外接元件少,功耗低,精度高等特點,并且具有自動較零和自動極性轉換功能,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元件即可構成完整的A/D轉換器,其主要功能特性如下:●分辨率:12位●非線性誤差:小于±1/12LBS或±1LBS●轉換速率:25us●模擬電壓輸入范圍:0-10v和0-20v,0-±5v和0-±10v兩擋四種●電源電壓:±15v和5v●數據輸出格式:12位/8位●芯片工作模式:全速工作模式和單一工作模式(4)數碼管驅動芯片ICM7218ICM7218是INTERSIL公司生產的一種性能價格比較高的通用8位LED數碼管驅動電路,28腳雙列封裝,是一種多功能LED數碼管驅動芯片,可與多種單片機接口使用。ICM7218的輸出可直接驅動LED顯示器,不需外接驅動電路,其構成的顯示電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其引腳圖和內框圖如圖2-4和2-5所示。圖2-3ICM7218引腳圖88×8靜態RAM十六進制譯碼器段驅動器位驅動器振蕩器控制器多位器寫地址計數器ID0-ID7WRMODE段碼和小數點位選信號圖2-4ICM7218內部結構(5)蜂鳴器在單片機檢測到液位超限時,將由單片機驅動蜂鳴器實現聲音報警。(6)繼電器繼電器是具有隔離功能的自動開關元件,在我們設計當中主要來做自動控制作用,我們采用+5V的直流電來控制220V的交流電,以達到控制水泵的作用,因為是在這里是以一種弱電來控制強電所以安裝和使用的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要注意用電安全注意事項。電磁式繼電器一般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的。只要在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線圈中就會流過一定的電流,從而產生電磁效應,銜鐵就會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當線圈斷電后,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在彈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吸合。這樣吸合、釋放,從而達到了在電路中的導通、切斷的目的。對于繼電器的“常開、常閉”觸點,可以這樣來區分:繼電器線圈未通電時處于斷開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開觸點”;處于接通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閉觸點”。其中光電耦合器是以光為媒介傳輸電信號的一種電一光一電轉換器件。它由發光源和受光器兩部分組成。把發光源和受光器組裝在同一密閉的殼體內,彼此間用透明絕緣體隔離。發光源的引腳為輸入端,受光器的引腳為輸出端,在本設計當中發光源為發光二極管,受光器為光敏三極管。在本設計當中我們采用光電耦合器組成開關電路的作用,能夠很好地將單片機信號穩定地送給繼電器驅動繼電器閉合。(7)水泵: 定義:通常把提升液體、輸送液體或使液體增加壓力,即把原動機的機械能變為液體能量從而達到抽送液體目的的機器統稱為泵。 分類:根據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為容積水泵、葉片泵等類型。容積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積的變化來傳遞能量;葉片泵是利用回轉葉片與水的相互作用來傳遞能量,有離心泵、軸流泵和混流泵等類型。 工作原理:1、容積式泵:利用工作腔容積周期變化來輸送液體。2、葉片泵:利用葉片和液體相互作用來輸送液體。 本系統中可選用普蘭迪2202的水泵。2.3硬件原理圖圖2-5電源電路(1)電源部分本系統供電為市電AC220v,經變壓器T1降為交流18v,經整流橋堆整流后得到脈動直流電壓18v,再分別經三端穩壓器LM7805、LM7815、LM7915分別得到VCC(+5v)、+15v和-15v,其中電解電容C1、C3、C22、C5、C7、C9起濾波作用,C2、C4、C23、C6、C8、C10是旁路電容,起抑制干擾的作用。電源電路如圖2-5所示。(2)傳感器電路圖2-6傳感器電路傳感器電路如圖2-6所示。在傳感器電路中,7腳和10腳是用于探針2的調整,由于本系統只用到探針1,故只需將7腳和10腳接地即可;1腳是熱阻探針輸入端;5腳是探針故障檢測端;6腳是電源端;3,4腳分別接PNP管的發射極和集電極用于給探針提供200MA的固定電流;16腳為模擬電壓輸出端,輸出與液位成正比的模擬電壓;12,13腳用來調整探針的測量周期;9,14腳外接兩個電容作為探針的記憶電容,記憶探針的電壓值。(3)A/D轉換電路A/D轉換電路如圖2-7所示。圖2-7A/D轉換電路本系統經過采用AD574A芯片,其中1腳為電源端;10腳輸出標準10V電壓經過變阻器R4連接到8腳給芯片內部解碼網絡供電;9腳為地端;12腳外接電阻網絡用于調整零點,13腳為0-10V量程輸入端;14腳為0-20V量程輸入端,此系統不用;7,11腳為±基準電壓輸入端;16-19腳接單片機P1.4-P1.7用于輸出低4位,20-27腳接單片機P1.0-P1.7用于輸出高8位;28腳輸出轉換完成信號,6,3,4,5腳用于控制芯片的工作方式,2腳接地代表芯片用于12位轉換。當傳感器信號輸入13腳,單片機控制6腳為高電平,3,4,5腳為低電平時,芯片使28腳輸出低電平并啟動12位A/D轉換,轉換完成后置位28腳,允許單片機讀取數據,當單片機檢測到28腳為高電平,控制6腳為高電平,3,4,5腳為低電平讀取高8位,再4,6腳為高電平,3,5腳為低電平讀取低4位,這樣就完成一次A/D轉換和數據讀取。(4)單片機外圍電路及蜂鳴器電路單片機外接12MHZ晶振,在9腳外接手動復位電路;P0.3接蜂鳴器用于報警。電路如圖2-8所示:圖2-8單片機外圍及蜂鳴器電路圖2-9ICM7218A顯示電路(5)ICM7218A顯示電路ICM7218A顯示電路如圖2-9所示。本系統顯示用的4位七段數據管由數據管專用驅動芯ICM7218A驅動,27,3,1,25,2,24,26腳分別接數據管的a~g,15,16,23,20腳為位選,分別控制4位數碼管的亮滅,ID0~7為數據線,接單片機P2口,WRITE,MODE是寫控制位和模式控制位,分別接單片機P0.6,P0.7。(6)繼電器控制水泵加水電路K1該電路由繼電器RL1和閉合開關、光電耦合器、水泵、R7、R8、R9、R10以及D2、Q3等組成。當水位在低水位時單片機給P3.1送出一個高電平導通光電耦合器然后光電耦合器驅動Q3導致繼電器閉合從而讓220V的交流電接通使水泵加水。K1U3U3GDOUHEJUMPRELAY-SPDT123CON3R91KR152KR72KR1010KD7Q3NPN+5V+5V圖2-10繼電器控制水泵加水電路的原理圖第三章系統軟件設計3.1軟件功能概述在系統的硬件確定以后,功能完善的軟件能夠很好的指導和協調硬件的工作,可使系統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并且便利以后的更新換代升級。一個完整的系統都離不開對系統狀態的監控,為了更好的協調軟件,硬件各個部分正常工作就必須對整個系統進行嚴密監控。在本系統中定時器T0中斷服務程序擔任數據讀取,處理和輸出顯示任務,每隔一定的時間對A/D轉化進行一次采樣,并進行相應的處理,在經過LED驅動電路來實現液位的顯示。而主程序完成的任務相對簡單,它只是完成初始化和啟動T0定時的工作。顯示液位高度顯示液位高度傳感器測量啟動水泵繼續供水啟動A/D轉換報警提示啟動水泵關閉水泵停止供水報警提示關閉水泵結束開始測量值高于上限值測量值等于設定值測量值低于下限值YYYNNN圖3-1主程序設計開始開始寫入控制字讀取高8位計算液位值修改控制字逐微分離液位值并將各位放到ADV[]中讀取低4位結束重裝ID初值T0c++LED顯示判斷報警開始結束YY圖3-2定時器T0中斷服務子程序圖3-3A/D轉換子程序3.2主程序設計主程序如圖3-1所示。系統開始工作時,由LM1042傳感器檢測出水位深度,經A/D轉換后,送入單片機與設定值相比較。如果測量值高于上限值則發出警報并關閉水泵;如果測量值低于下限值則發出警報并啟動水泵供水;如果測量值等于設定值則關閉水泵停止供水,并由顯示水位值,否則啟動水泵繼續供水且顯示水位值。返回返回開始ICM置于中作模式1寫模式控制字ICM置于中作模式0輸出液位值8位完? 顯示YX圖3-4LED顯示子程序3.3定時器T0中斷服務程序T0中斷服務程序完成的任務比較多,主要包括:每一秒啟動一次A/D轉換,讀取并處理數據,顯示和超限報警。T0中斷服務程序流程圖如圖3-2所示:其中讀取和處理數據放到A/D值讀取子程序;顯示放到LED顯示子程序;由于液位是一種變化比較緩慢的量,故只需每隔一定時間檢測一次即可滿足需要,在此選定一秒檢測一次,即1秒進行一次A/D轉換。由于本系統所用晶振為12MHZ,故定時器每計時一次用時為1/12*10^(-6)*12S=1us,因此定時器為16位定時器,故最多計時2^16=65536次,即計時65536US=65.536MS,此時用定時器T0定時50ms,則當定時器定時20次,共定時20*50MS=1S,滿足系統需要。據TC=M-T/T計數(T=50ms,T計數=1us,M=2^16)得TC=15536則定時器初值為TH0=3C,TL0=B0。 超限預警則是通過把A/D轉換值與上下限值比較得出液位是否有超限,若超限則輸出高電平驅動蜂鳴器報警。3.4A/D轉換子程序A/D轉換子程序主要完成A/D值的讀取以及數據的處理。因為AD574A進行A/D轉換的過程中第28腳STS=0,轉換完成后STS=1,故啟動A/D轉換后要先檢測STS,若STS為高電平才進行A/D值讀取操作,A/D值讀取要先寫讀高8位控制字,然后讀取高8位,再寫入讀低4位控制字然后讀取低4位,將讀取得到的12位數據用于計算得到液位值,然后再對液位值逐步分離,分別得到數碼管顯示餓百位,十位,個位和一位小數位,并將它們放到字符數組A/D中,用于LED顯示,A/D轉換子程序流程圖如圖3-3所示。3.5LED顯示子程序LED顯示子程序主要完成液位值的顯示,本系統采用數碼管專用驅動芯品ICM7218驅動4位七段數碼管用于液位值的顯示,只需要把要顯示的數據寫入ICM7218的RAM中即可,由于該芯品默認驅動八位數碼管,必須寫入8字節顯示數據,而此系統只用低4位,只需把高4位置為隨機數即可,故先通過ICM7218的控制位WR=0和MODE=1使芯片工作于方式1,寫入控制字,然后使MODE=0使芯片工作于方式0,寫入8字節數據即可完成液位值的LED顯示。LED顯示子程序流程圖如圖3-4所示。第四章結論本次畢業設計主要是由LM1042內部轉換電路網絡轉換為與液位成線性關系的電壓信號,再由12位逐次逼近型A/D轉換芯片AD574A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實現液位信息的輸入,AT89C51從AD574A讀取液位信息后進行數據處理和超限判斷,隨后將處理過的數據輸出到數碼管驅動芯片ICM7218的RAM中,由ICM7218實現數碼管的靜態顯示,若液位超限則由單片機驅動蜂鳴器報警。通過這次設計,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了這方面的知識,對本專業的認識也更加深入,使自己對本專業更加的熱愛,對專科四年的學習做了進一步的總結,更加明確了自己學習的目標和方向,由很多感悟和體驗心得。而且,對工程設計的流程和步驟有了清晰的認識,為自己日后的學習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這次系統設計過程中,我深刻的認識到要做好一個項目,不僅需要學好本身相關知識,還要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知識。不僅需要有堅實的知識,還要有堅強的意志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工程項目。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才。參考文獻[1]劉守義、鐘蘇.數字電子技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2]孫亮、楊鵬.自動控制原理.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修訂版.[3]王新.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4]張毅剛、彭喜元.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5]梁森,歐陽三泰,王侃夫.自動檢測技術及應用.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6]莫正康.電力電子應用技術.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7]李華.MCS--51系列單片機實用接口技術.[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3.[8]王毅.單片機器件應用手冊[M].人民郵電出版社,1995.[9]王昌明.傳感與測試技術[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5.[10]李謀主.位置檢測與數顯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3.[11]張毅剛.MSC_51單片機實用子程序設計.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12]占躍華.C語言程序設計.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0.[13]涂時亮.單片機軟件設計技術[M].重慶:科學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87.[14]劉存.現代檢測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15]8-bitMicrocontrollerWith4KBytesFlashAT89C51.ATMEL,2000.致謝在此論文最終完成之際,向所有關心和幫助過我的老師、同學和朋友表示深深感謝!首先感謝信息工程系的領導和老師對我的關心和幫助,感謝他們為我提供便利的條件,使我的畢業設計能順利完成。同時,我要衷心感謝郭泉江老師,從畢業設計的開始到畢業論文的最終定稿,在此期間戴老師給了我細心的指導和幫助,郭老師淵博的知識、誠懇的為人、嚴謹的治學態度深深感染了我,讓我終生受用。在此,我向我的指導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和深深的敬意。此外,在我撰寫論文期間,還得到了同班同學的支持和鼓勵,我要特別感謝賴志穎和涂東方等同學,每當我遇到困難進行不下去的時候,他們都能耐心細致地給我講解,幫助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我的畢業設計和論文才得以順利地進行,在此我衷心地對他們說聲:”謝謝!”。附錄附錄一主程序代碼#include<reg51.h>#defineA_DINP1#defineICMOUTP2sbitBuzzer=P0^3;sbitICMMODE=P0^6;sbitICMWR=P0^7;sbitSTS=P3^0;sbitRC0=P3^1;sbitA0=P3^2;sbitCS0=P3^3;sbitCE=P3^4;unsignedcharA_DV0,A_DV1;//A_D轉換得到值unsignedHmax,Hmin;//上下限值unsignedcharA_DV[4];//當前液位值floatU1,U2,H;voidT0Run(void);//T0啟動子程序voidIcmdis(unsignedcharA_DV[]);//LED顯示子程序voidA_DRun(void);//啟動A_D轉換子程序unsignedcharA_DReA_D(void);//A_D轉換子程序intAAA;bitBjj(intAAA,unsignedHmax,Hmin);//數值比較函數charT0c=0;//T0計時次數main(){P0=0x07;//設置輸入位P1=0xff;P3=0x01;Hmax=3000;//上限值,根據實際情況設定Hmin=10;//下限值,根據實際情況設定T0Run();}voidT0Run(void)//T0啟動子程序{IE=0x8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