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地理復習思考題第一章中國地理區位與特征1.為什么美國東部的亞熱帶較中國的亞熱帶位置偏北?答:1)中國位于歐亞大陸東緣,背靠大陸范圍大,而美國大陸周圍都是海洋2)青藏高原的隆起影響大氣的環流。3)美國東南沿海由于受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使其偏北緯度稍高的地區的熱量條件較好(暖流有增溫作用),所以美國亞熱帶可以達到緯度更高更偏北的位置。而中國沿海受洋流的影響比較弱。所以美國亞熱帶的范圍比中國亞熱帶更偏北一些,主要是由于沿岸的暖流作用造成的。2.為什么中國和美國的荒漠區位置都在西部,而且中國的荒漠區位置偏北,美國的荒漠區位置偏南?答:1)、中國的西部沙漠成因是由于青藏高原的抬升作用和山脈的阻隔作用,青藏高原將同緯度的西風分為南北兩支,從周邊繞了過去,而我國的原生沙漠都在盆地里面,蒸發大,降水少2)、美國西部沙漠有兩個成因,一個是低緯度沿海地區的溫帶沙漠氣候,一個是內陸的背風坡現象,溫帶沙漠氣候就是常年受副高控制,高溫少雨,加上附近的加州寒流,降溫減濕,更加減少了降水。美國西海岸有縱貫南北的落基山脈,主脈平均海拔5000米,太平洋水汽在西面的迎風破抬升的過程中,已經有過一次降雨,因此在翻過山后,水汽含量大大減少,而且隨著海拔的降低,溫度增加,變成焚風,所經之處,又干又熱。另外美國西部地區海拔較高也是原因之一,因為地表水都流到低處去了3)、中國沙漠偏北的原因之前已經提到,是地形原因,青藏高原的抬升,阻隔了干燥的西風,向南的一支吹到印度,向北的一支吹到蒙古,形成戈壁。在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的合圍下,新疆內陸形成盆地,由于遠離海洋,季風難以到達,所以降水少,加上蒸發大,形成荒漠。藏北高原的荒漠是由于低溫和少雨共同形成的,類似于苔原。美國偏南的原因也和地形有關。美國的總體地形是中間低兩邊高,南方的副高很容易向北延伸,在中西部地區形成荒漠。3.如何從人地關系角度認識中國地理特征?1)季風影響顯著,范圍廣闊。季風環流使東亞大氣運行發生明顯改變,也大大改變了氣候要素的組合形式與分布規律。季風的強弱和影響的范圍,各年不同,各月不同,但季風在一年中的交替和南北推移,對我國自然景觀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東部和西部的差異以及東部季風區自然地帶的南北遞變,在很大程度上受季風的控制。我國亞熱帶有著廣闊的面積,從南到北跨緯度12°之多,我國的亞熱帶植物在世界同類植物中所占面積也最大。廣大亞熱帶地區不像世界同緯度許多地區那樣表現為荒漠或草原,由于受季風的影響,在高溫季節降水豐沛,氣候溫暖濕潤,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農業發達地區。2)地形復雜,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青藏高原雄踞我國西部,高原上聳立著許多著名的高大山系,位于中尼邊境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占國土面積的25%。我國東部有廣闊的平原,其間也散布著許多中山、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異中,水平地帶與垂直地帶犬牙交錯。不同水平地帶內的山地各具不同的垂直帶結構,從而加深了我國自然條件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使我國自然地域分異具有世界罕見的獨特性。特別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面積約為國土總面積的1/4。它的存在極大地破壞了通常的水平地帶結構。高原上的土壤、植被既與同緯度低海拔的水平地帶不同,屬于垂直地帶性的高寒類型,又與同緯度的山地土壤植被有明顯區別。而類型相似的土壤植被在高原上分布的海拔界限也遠比同緯度的山地為高,植被的旱生性也比同緯度的山地強烈。3)獨特的自然發展歷史,土壤、生物資源豐富。在我國,某些從地質時期(主要是新生代)承襲下來的因素,在現代自然界中仍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由于第四紀冰川作用遠沒有歐洲、北美同緯度地區那樣廣泛、強烈,生物演化受到的影響較少,所以生物種屬(包括特有種屬)特別繁多,地理成分復雜,分布亦比較混雜。古代紅色風化殼分布范圍很廣,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但甚至在大興安嶺還可見到。在現代土壤中也可能反映古代紅色風化殼的殘留特征。對歷史過程中遺留下來的許多自然痕跡,必須和現代自然過程比較才能獲得合理的解釋。4)人類活動使自然界發生深刻的變化。我國歷史悠久,長期的人類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緩了自然景觀的演變過程,強烈地改變著自然面貌。幾千年來,我國勞動人民開墾草原,砍伐森林,疏干沼澤,圩湖筑垸,圍海造田,修塘筑堰,開河修渠,在祖國大地上開拓了十多億畝耕地,培育了許多作物和牲畜品種,建成了都江堰、大運河等馳名中外的水利工程。解放以來,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展生產,改造山河,使過去經常泛濫成災的黃河、淮河、海河等重要江河得到了治理,修建了許多水庫、分洪、滯洪和水利樞紐工程,發揮了防洪、灌溉、發電、運輸等多方面的綜合水利效益。營建了大面積防風固沙林與海防林,為國民經濟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同時也使祖國的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自然基底自然基底未來情景歷史長農業文明古國快速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大國古人類起源地之一雙重壓力:發達國家環境污染發展中國家生態退化人口多4.簡述中國地理位置的基本特征。答:(一)半球位置:北半球、東半球陸地最集中的1/4半球,受陸地影響最強烈的地區東方大國與南半球相比的巨大差異(流體右偏、四季變化相反)(二)經緯度位置:(73°22'E-135°03'E,3°51'N-53°31'N)中緯度大國(98%的疆土位于20~50N之間,溫帶、亞熱帶面積廣闊,光熱條件好)1)國土遼闊生存空間大緯度地帶分異的基礎中緯度,四季更替典型,季節變化明顯(影響人的行為習慣及萬物變化)海陸兼備的環境與資源、交通與文化;世界最典型的季風國家(西南季風、東南季風、高原季風),氣候不穩定;地表經度地帶性的基礎;東部北東向山系,西部北西向山系3)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世界最大陸與最大洋之間;南鄰熱帶印度洋;西部深入內陸,高山盤踞5.中國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對自然地帶形成有什么影響?第二章中國地理景觀格局及其演變1.青藏高原隆起對中國地理景觀格局的形成有何影響?2.季風氣候與多山地形對中國土地利用格局有何影響?3.中國與世界同緯度國家相比,水熱格局有何特點?4.分析中國自然地帶展布與土地利用宏觀格局的對應關系。5.分析中國土地覆蓋/利用的區域差異。6.分析中國地理景觀演變的軌跡和主要驅動力。7.分析中國氣候的基本特征8.分析我國冬夏平均氣溫分布特點。9.分析中國景觀分異規律第三章中國人口及城鎮化1.如何理解中國人口數量大對生態環境的影響?2.如何理解中國人口數量大對資源國情的影響?3.如何理解中國人口數量大對經濟發展的影響?4.為什么“胡線”所框定的人口密度格局始終未變?5.分析中國民族分布的特點和影響。6.分析中國城鎮化的特點和影響。第四章中國國土開發1.分析我國淡水資源分布的地域差異和南水北調的意義。2.中國土地資源的數量、質量對農業發展有何影響?3.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有何影響?4.化石能源利用對我國生態環境有什么影響?5.分析中國東中西部礦產資源稟賦條件與開發利用程度的差異。6.對比中國各個旅游地理區域的人類遺產資源特征。7.分析1949年以來中國工業布局變化的特征和驅動力。8.對比中國各個工業基地的產業結構特征。9.理解中國東、中、西三大地帶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第五章中國地理區域劃分1.如何將地域分異理論用于中國自然區劃?2.中國三大經濟地帶劃分的意義是什么?3.中國農業區劃對生產布局有何應用價值?4.中國城鎮區劃有哪些基本原則?5.中國地理分區中如何協調自然與行政邊界的關系?6.中國地理分區的意義是什么?第六章中國的土地退化1.簡述中國土地退化的空間分布規律。2.對比黃土丘陵與喀斯特丘陵區水土流失過程的異同。3.闡述沙漠化土地形成與發展的主要驅動力。4.闡述草地退化與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的關系。5.簡述土地退化對中國的區域影響。第七章中國的自然災害1.中國自然災害的地域差異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2.為什么中國自然災害種類多、災情重?3.中國承災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對災情放大有何影響?4.闡述中國地震災害的時空分異規律。5.闡述中國水災與旱災這兩種災害的時空分異規律及其聯系。6.闡述中國臺風災害對沿海地區災情的影響。7.闡述中國水災、臺風、旱災、冰雹等災害對農業的主要影響。8.闡述中國地震和水災等災害對城市的主要影響。第八章中國的環境污染1.簡述中國大氣污染狀況和主要成因。2.簡述中國水污染狀況和主要成因。3.簡述中國土壤染狀況和主要成因。4.分析中國能源結構對北方環境污染的主要影響。5.分析中國能源結構對南方環境污染的主要影響。第九章中國的生物多樣性1.簡述中國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2.簡述中國生物多樣性在世界的地位。3.分析農業活動對中國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影響。4.分析城市化對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影響。5.簡述生物多樣性減少對中國生態安全的影響。第十章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與地理工程1.討論如何協調解決中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安全問題?2.談談你對實現和諧中國的戰略的構想。3.如何認識中國的人地關系?第十一章中國海洋地帶1.簡述中國海底地貌的基本特征。2.中國海洋水文對海岸人類活動有什么主要影響。3.中國海洋資源的主要優勢是什么。4.中國海岸帶開發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么。5.簡述中國海洋的地域差異。6.簡述渤海對華北區的影響。7.對比臺灣島與海南島區域開發的異同。8.簡述海洋國土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第十二章中國東部地區1.分析東北地區自然環境的結構與特征。2.東北平原農業開發中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么?3.分析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特征、問題與發展趨勢。4.概括華北地區的基本特征。5.華北平原農業開發中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么?6.為什么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有何解決途徑?7.概述長江中下游區的地理特征。8.闡述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的自然和人文因素。9.為什么長江中下游平原洪澇災害特別嚴重?10.闡述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與經濟發展特征。第十三章中國中部地帶1.闡述內蒙古地區的資源與環境對華北區的主要影響。2.分析草原文化與畜牧產業發展的關系。3.為什么農牧交錯帶是生態建設的重點和關鍵區域。4.黃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什么。5.晉陜甘寧地區重化工基地建設的資源優勢是什么。6.大陸橋在區域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7.概述成渝地區的地理區位在國家經濟布局中的重要性。8.分析四川盆地自然條件對農業的影響。9.闡述成渝經濟區在西部大開發中的作用和地位。10.概述云貴高原的地理特征及其對區域經濟的影響。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藥師考試治療方案設計考題及答案
- 有機化學課件-醇類
- 考點串講2025年執業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日照策劃干部培訓課件
- 消防安全知識普及與人員密集場所的結合課件
- 文化概論考試題目的新趨勢與試題及答案
- 好品德的課件
- 北歐太陽能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 小學生交通小知識課件
- 畢業班初中家長會課件
- (必備)肌骨超聲課件
- 施工項目安全交底確認書
- 國際機票后端引擎緩存系統架構
- 貴州干部履歷表(2023版)
- 滿堂支架現澆砼連續箱梁的監理實施細則
- “楓橋經驗”PPT課件
- 30萬噸年煤制甲醇變換工段初步設計
- 通信架空管道直埋光纜線路工程施工規范
- BrownBear自制可打印可涂色
- 鋼結構鋼梁連接節點計算
- 水泥罐抗傾覆驗算7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