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學補虛藥芳香化濕藥第一頁,共31頁。三、適應證:1、用于胸腹痞滿、嘔吐泛酸,食少體倦,大便溏瀉,渴而不欲飲,舌苔白膩之消化不良證。(濕阻中焦證)2、用于外感暑濕之上吐下瀉,頭痛發熱及濕溫癥。3、用于痰濕壅滯之痰飲喘咳證。第二頁,共31頁。四、使用注意:1、注意選擇配伍。(寒濕者當配溫里散寒藥如干姜、高良姜,濕熱者當配清熱燥濕藥如黃芩、黃連。濕阻氣滯-脘腹脹滿,痞悶甚者,配行氣藥,行氣有助于化濕如木香、陳皮、枳殼,脾虛濕盛-當配伍補脾藥,以培其本(脾虛濕盛,脾弱則生濕。治濕不健脾非其治也)如白術、茯苓、黨參等。)2、本品多為辛溫香燥之品,易耗氣傷陰,故陰虛、血燥、氣虛者慎用。3、中病即止,不可過量久服。4、本類多含揮發油,宜后下,不宜久煎。第三頁,共31頁。
※藿香《別錄》處方:廣藿香、土火香、火香葉第四頁,共31頁。第五頁,共31頁。性能:辛、香、微溫,歸脾、胃、肺經。化濕,止嘔,解暑。辛香歸肺達表以疏散在表之暑濕,以解表化濕為功香溫歸脾走里以化在里之濕濁。濕濁祛中焦和暢,升降有序則嘔吐自止,暑濕解表氣和則濕溫自除,故有諸功。特點:辛散芳香而不燥烈,微溫化濕而不燥熱,既長于發表解暑,又善于芳香化濕濁理氣開胃,故稱為化濕解暑止嘔之要藥。第六頁,共31頁。應用:胸脘痞悶1、用于濕阻中焦證惡心吐瀉用藿香食少體倦以化濕開胃。如不換金正氣散(藿香蒼術厚樸陳皮半下甘草)或藿香半夏湯(上方加丁香)水煎服。第七頁,共31頁。2、暑濕表證或濕溫初起(證見發熱惡寒,頭痛身重,脘悶不適,嘔吐、苔膩等)--用藿香既能散在表之暑濕,又能化在里之濕滯,如藿香正氣散(藿香厚樸白術陳皮桔梗半下陳曲炙甘草大腹皮白芷茯苓紫蘇)水煎服。治外感暑濕。亦可用甘露消毒丹(藿香、滑石、黃芩、茵陳等)或藿香夏令湯治濕溫證。第八頁,共31頁。3、用于多種嘔吐證--本品既善化濕,又能和中止嘔。以治濕濁中阻之嘔吐最為適宜,單用即可,如與半夏生姜配伍則效果更佳。濕熱嘔吐——配伍黃連、竹茹。寒濕嘔吐——配伍半夏、陳皮。脾胃虛弱嘔吐—配黨參、甘草。妊娠嘔吐——配砂仁、蘇梗等。
葉--發表解暑梗--和中止嘔藿香鮮品--化暑濕夏季沸水泡代茶飲可做清暑飲料。廣火香--質好土火香--質次第九頁,共31頁。現代研究:藿香能促進胃液分泌,松弛平滑肌,抑制皮膚真菌,故用于急慢性腸炎,消化不良腸傷寒,胃腸過敏等證。用量:6-12g,鮮品加倍,入湯劑宜后下使用注意:陰虛火旺者忌用。總之,本品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溫化濕而不燥熱,入脾胃肺經,既可化在里之濕濁,又可解在表之暑濕,故有化濕、止嘔、解暑之功。而治濕阻中焦脘腹痞滿、
第十頁,共31頁。
惡心嘔吐及暑濕侵襲,惡寒、發熱、身重頭痛、吐惡泄瀉等;為夏令常用之品,嘔逆之要藥。臨床報道現代以本品配葫蘆茶、矮地茶,提取濃縮制成膠囊劑,睡前將藥置入陰道,治念珠菌性陰道炎,有較好效果。第十一頁,共31頁。
佩蘭《本經》上品別名:佩蘭葉,鮮佩蘭,省頭草。第十二頁,共31頁。藿香、佩蘭功效相似,均為芳香化濕之品,主濕困脾胃,濕溫及暑溫之證,但藿香偏解表止嘔,佩蘭偏和中化濕。為治濕熱困脾之口中甜膩、口臭、苔厚多涎之良藥。藿香--偏解表止嘔,主惡心嘔化濕解暑吐腹痛,腹瀉,發熱。佩蘭--偏化內濕,醒脾,主口甜,苔膩,脘悶,口臭。二者均治濕阻中焦證,暑濕表證,嘔惡不食,低熱不退,苔白滑膩等證。第十三頁,共31頁。蒼術《本經》上品別名:毛術、茅術、京蒼術、仙術等。第十四頁,共31頁。性能:辛、苦、香、溫,歸脾、胃、肝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歸脾胃走里能內化濕濁而健脾以辛苦香溫為用辛香行散走表能外散風寒濕邪寒濕去則脾胃自健,風寒除則關節自利。既治里又治外既治上又治下,統治三焦濕邪。故有諸功。
第十五頁,共31頁。應用:濕盛吐瀉1、用于濕阻中焦證食欲不振用蒼術嘔惡倦怠健脾燥濕之功而治之,如平胃散(蒼術厚樸陳皮甘草)或胃苓散(平胃散+五苓散)水煎服。第十六頁,共31頁。身體沉重2、用于風濕痹證肢節腫痛用蒼術苦溫辛麻木疼痛燥之品,以散風燥濕勝寒。如二妙散(蒼術黃柏)或三妙丸(二妙散加牛膝)。3、用于風濕表證-用本品以散肌表之風濕。如神術散(蒼術、白芷、細辛等)第十七頁,共31頁。此外,還用于青盲內障(夜盲眼)如豬肝散(蒼術10g、石決明30g、夜明砂15g(包煎)谷精草30g、豬肝一具)同煮燉熟吃肝喝湯效果良好。注意:陰虛內熱,津枯便秘,多汗者忌用。用量:3-12g。入湯劑。總之:本品辛苦性溫燥散,入脾胃經,內化脾胃濕濁之邪,外散風寒濕之邪,故有燥濕健脾、祛風濕和發表之功。凡濕邪為病,尤其濕阻中焦證為主治。并療風濕痹痛、表證夾濕等,還能明目,治夜盲癥及眼目昏澀等。第十八頁,共31頁。
厚樸《本經》中品第十九頁,共31頁。別名:川樸、油樸、姜樸、紫油樸、根樸、雞腸樸。第二十頁,共31頁。凹葉厚樸第二十一頁,共31頁。第二十二頁,共31頁。性能:辛、苦、香、溫,歸脾、胃、肺、大腸經。燥濕消痰,下氣除滿。既下有形之積歸脾胃能溫中散寒消食積又散無形之滯入肺經則行肺氣化濕除痰中無寒濕則氣行滯通,肺無寒濕則喘咳自平。故有諸功。為下氣行寒濕消積除痰之要藥。第二十三頁,共31頁。應用:濕阻中焦
1、用于食積中焦(脘腹脹滿,氣逆嘔吐)氣滯中焦用厚樸溫燥降散之功,以降有形之積,散無形之滯。如平胃散治濕阻中焦,或三物厚樸湯(厚樸、枳實大黃)治氣滯中焦,小承氣湯治食積中焦。第二十四頁,共31頁。2、用于喘滿證――痰濕壅肺,寒濕內侵,傷及脾肺所致,用厚樸化濕行氣而平喘止咳。如厚樸、蘇子、陳皮、枳殼、杏仁等,亦可用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治咳喘兼有外感證狀者。此外:還用于七情郁結,痰凝氣滯之梅核氣。如半夏厚樸湯(厚樸半夏茯苓紫蘇生姜)水煎服。第二十五頁,共31頁。現代研究:有抗潰瘍、解痙、降壓、抑菌的作用。用于胃炎、痢疾、腸梗阻、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療。用量:6-12g入湯劑。注意:內熱津枯,脾胃虛弱者忌用。附:厚樸花:功用厚樸,偏于行上,主胸脘痞滿,胃氣作痛。歌訣:厚樸花與樹皮,消積平喘降逆,濕阻食積氣滯,又能消痰下氣。第二十六頁,共31頁。砂仁《本草原始》處方用名:縮砂蜜,陽春砂,西砂仁、海南砂,砂殼、縮砂。第二十七頁,共31頁。性能:辛、香、溫。歸脾、胃、腎經。化濕行氣,溫中止瀉,安胎。應用:胸脘痞滿1、用于濕阻氣滯證用砂仁芳香腹脹食少化濕而行氣。如香砂枳術丸,香砂養胃丸、香砂六君子湯等。第二十八頁,共31頁。2、用于脾胃虛寒之腹疼泄瀉--用砂仁以溫脾止瀉,如砂仁水煎服.或止瀉散(砂仁、干姜、陳皮等)。3、用于胎動不安或妊娠惡阻--用砂仁以健脾行氣而安胎止嘔。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于滿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城市客運交通碳排放研究
- 填充墻對半剛接鋼框架周期折減系數影響研究
- 心血管疾病的診斷
- 風力發電小學生培訓課件
- 上肢功能鍛煉的護理方法
- 大班健康營養配餐指南
- 頸外靜脈采血技術課件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課件-智能網聯汽車基礎的認知
- 《電力通信技術》課件
- 補課班教師培訓
- 2025年甘肅省高考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GB/T 45309-2025企業采購物資分類編碼指南
- 23G409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 七年級生物下填圖題(識圖題)總復習
- 三年級下冊口算天天100題(A4打印版)
- 后穹窿穿刺課件
- 同志借調工作鑒定現實表現材料集合5篇
- MDITDI的安全使用與操作課件
- FMEA-潛在失效模式分析
- 外匯交易交易紀錄明細表格模板
- 犟龜 完整版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