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高三區域地理特征分析課件7篇高三區域地理特征分析課件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在設計課件時一定要吃透教學內容,精心的設計是優秀結果的保證,你見過好的教學課件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課件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分享。
高三區域地理特征分析課件(篇1)
教材分析
本教學內容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一節。屬于地理新課程標準中世界分區地理內容。
本節內容是第八章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介紹二戰后世界的熱點地區──中東,圍繞中東之所以成為世界焦點的原因逐一展開。本節課主要講重要位置和石油資源兩個原因。通過本節課學習,旨在引導學生關注世界上的熱點問題,培養學生讀圖、析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為后面章節的學習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之前學生已通過亞洲、東南亞和日本等區域了解了區域地理的基本學習方法,通過本節學習學生能認識中東地區自然地理特征,進一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由于中東地區歷來就是熱點地區,學生對本節內容的感知度和熟悉度較高,認知起點較高,但只是泛泛的認識還缺乏比較深入的了解,并且還需要從地理學科的角度去了解該地區;大部分學生對“伊拉克戰爭”還記憶猶新,學習興趣高,學習動機強,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學習時學生可能會面臨讀圖填圖等障礙,都可以通過本節學習得到一定解決,從而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提高地理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中東是當今世界的熱點地區。
(2)知道中東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掌握中東地處“兩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并能熟悉其范圍及國家和城市。
(3)了解中東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石油的輸出路線。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節的學習,培養讀圖能力,以及對地圖的分析判斷能力。學會合作性自主探究學習,能簡單分析中東成為熱點地區的原因。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習地理的興趣,關注世界時事的意識,幫助學生形成堅持正義、熱愛和平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中東是世界熱點地區,以及構建“中東成為熱點地區”原因。
難點:分析中東成為熱點地區的原因、中東石油對地區經濟的影響。
教學方法
1、小組合作討論法:教師提出問題,小組合作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2、讀圖分析法:通過引導學生讀書讀圖,開拓學生的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3、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powerpoint等軟件制作地理課件,創設直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等多媒體設備、地理地圖冊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同學們,走過了我們臨近的國家。今天我們又踏入東半球其它國家。這一站,我們來到中東……
整體感知:多媒體展示教材中出現過的與中東地區相關的圖片,通過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一、長期的熱點地區
(過渡)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半個多世紀里,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地區像中東一樣,一直成為全世界的熱點地區。在電視的國際新聞中,差不多每天都有關于中東的報道。
(小播報員播報):“長期的熱點地區”。
學生活動1:提起中東,你會想到那些詞語?同學們談談印象中的“中東”。請大家把搜集到的相關資料展示出來,與同學們一起交流。
二、三洲五海之地
(過渡)那么中東地區為什么會成為長期的熱點地區呢?學生快速瀏覽教材回答。
答案要點:重要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匱乏的水資源、文化的差異)。
1、中東的名稱由來和位置
(過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中東,共同來了解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教師講述:中東是以歐洲為中心劃分的地理區域。16~17世紀,歐洲國家向東方擴張時,按距離的遠近,將部分東方國家分為近東、中東和遠東。近東、中東經常混用。
多媒體展示:“中東在世界中的位置”,初步了解中東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位于亞洲西部、歐洲的東南、非洲的東北。(地跨三大洲)
2、中東和西亞的區別
巧制中東與西亞比較圖課件,通過“中東”和“西亞”地區的對比,了解兩個地區之間的差別,明確中東的范圍。
中東=西亞—阿富汗+土耳其歐洲部分+埃及非洲部分
3、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之地
問題引領:你怎樣來描述中東地區的海陸位置。這一地區有哪些主要水域?
(答案:波斯灣;大西洋、印度洋;亞洲、歐洲、非洲;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多媒體展示:觀看中東地區圖,請學生讀圖。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給予適當的補充。著重介紹蘇伊士運河及土耳其海峽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教師講解:同為兩大洲分界線;歐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國家的海上道路因蘇伊士運河開通大大縮減,溝通了黑海和地中海。土耳其海峽是黑海進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溝通亞洲和歐洲的重要通道。
追問:這些水域當中,哪些是相通的?通過哪些水道相通?(黑海和地中海通過土耳其海峽相連,地中海和紅海通過蘇伊士運河相連。)
學生活動2:“揚帆起航”,如果你位于阿拉伯海的一艘旅行船上,根據我們今天所學習的知識(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以及運河、海峽)你是否可以航行到達“五海”?
(答案:不能)
追問:里海是海嗎?
(答案:里海,是最大的湖泊)
教師解釋:除了內部相通之外,哪些水域還和外面的大洋相連?(地中海與大西洋、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相連)
教師轉承:看來,中東地區地跨三大洲,又通過“五海一灣”連接了兩大洋,它的地理位置的確很重要。其實,它在歷史上就曾經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絲綢之路”、“阿拉伯數字的傳播”、“阿拉伯帝國的建立”都與這兒有關。)
練習:對號入座(即時考察學生掌握各水域的情況)
(過渡)中東的熱點具體體現在各個國家之中。下面我們在地圖上指出中東的主要國家及其首都。
學生活動3:最佳拍檔同桌合作找出主要國家及其首都,比賽看哪一小組回答人數最多。
三、豐富的石油資源
(漫畫過渡):美國插手中東問題的關鍵性原因是什么?(石油問題)
教師解釋:石油用途廣泛,是重要的原料和能源,特別在現代化工業發展中,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
1、中東的石油地位
展示課件: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
2、中東石油的分布
展示課件:中東石油集中分布地和主要產油國的位置。
學生讀圖回答:中東地區的石油,都集中分布在哪里?主要產油國家有哪些?
(答案: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主要產油國有沙特、阿聯酋、科威特、伊拉克、伊朗等。)
3、石油外運航線
(過渡)中東出產這么多石油,都是自己國家用嗎?當然不是。大部分石油都供出口。假如你是中東地區石油公司的老板,你會把石油賣到哪些地方?選擇什么樣的運輸路線效益最好?
學生活動4:小組討論后寫下自己認為最理想的貿易國家和地區,并設計石油運輸路線,邊指圖邊闡述觀點:如為什么選擇這些國家和地區做貿易,自己設計的運輸路線有什么好處等。討論發言后完成53頁活動3,填出三條主要石油輸出路線。
板書設計:
一、長期的熱點地區
二、重要的地理位置
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之地
波斯灣;大西洋、印度洋;亞洲、歐洲、非洲;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三、豐富的石油資源
1、石油儲量、生產、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
2、中東石油的分布及主要產油國
分布: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聯酋
3、石油輸出三條主要路線
高三區域地理特征分析課件(篇2)
【教案】
【教學目標】
了解亞洲的位置、范圍、政區劃分以及地形河流概況。
能力目標:
1、通過對亞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學會讀圖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學會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某一區域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運用地圖及有關資料歸納出大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并分析其相互關系。
2、通過地圖和資料,嘗試從不同方面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發展發散思維。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探究意識和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亞洲自然風貌的學習以及用歌曲強化氛圍,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于我們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通過對亞洲的學習,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正確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區域某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布特點。
教學過程:
一、雄居東方的大洲
1、讀圖6、1《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讓學生描述亞洲在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2、讀圖6、2《亞洲的范圍》,請學生找出亞洲的緯度位置。
3你可以從哪些方面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組討論]
[板書]一、世界第一大洲
1、跨緯度最大(跨寒、溫、熱帶)
2、東西距離最大
3、面積最大(4400千米)
4、亞洲的方位:
讀圖6、5《亞洲地理分區》,回答問題:
①新、馬、泰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③阿富汗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④北亞部分屬于哪個國家的領土范圍
⑤哈薩克斯坦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⑥中國屬于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這個地理分區還包括哪些國家二地形和河流
二、亞洲的地形
1、亞洲地形大勢有什么特點?
討論:(地形復雜多樣,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2、亞洲河流眾多,依據以上特點,亞洲的河流大多應從哪個方位發源,流向哪里?
討論:(呈輻射狀,由中心流向四周)
[板書]二、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
1、地形大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
2、主要地形區: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活動]學生指圖回答亞洲不同流向的河流,注入的海洋。
[板書]三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長江、黃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
北冰洋—鄂畢河、葉尼塞河離。
三、亞洲氣候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讀出亞洲的主要氣候類型有哪幾種?
學生回答: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亞熱帶和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寒帶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屏幕展示:依次顯示九種主要氣候類型
屏幕顯示:亞洲氣候類型圖
教師提問:亞洲東部與南部氣候有何共同特征?
學生回答:都是季風氣候。
教師總結:亞洲九種氣候類型中有三種是季風氣候,這是亞洲氣候的特點之一──季風氣候顯著
教師補充:亞洲東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與夏季風的強弱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夏季風強的年份,從海洋帶來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風弱的年份降水就較少。如果降水較多,就可能造成洪澇災害;反之,降水過少,就可能形成旱災。因此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風的影響而易發生旱澇災害。
高三區域地理特征分析課件(篇3)
高中地理北方地區課件
學習目標
1.了解北方地區的地理位置和范圍。
2.理解氣候、地形特征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
3.了解重工業基地和能源工業基地的狀況。
圖表落實
1.讀東北地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上正確描畫鐵路干線:濱洲線、濱綏線、哈大線、京哈線(部分)、沈丹線、京通線。
(2)填寫濱洲一濱綏線上主要城市:滿洲里、海拉爾、大慶、哈爾濱、牡丹江、綏芬河。
(3)填寫哈大線上主要城市:長春、沈陽、鞍山、大連。
2.讀北方地區圖所示,完成下列要求:
(1)在北方圖(一)上填注:
北方地區地形骨架: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秦嶺;
五大地形區代號: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C黃土高原、D遼東半島、E山東半島丘陵;
河流代號:a黃河、b渭河、C汾河、d淮河、e大運河、f灤河、9遼河、h黑龍江、i烏蘇里江、j松花江、h嫩江;
省市代號:①山西省、②陜西省、③河北省、④河南省、⑤山東省、⑥遼寧省、⑦吉林省、⑧黑龍江省、⑨內蒙古自治區、⑩北京市。
(2)在北方圖(二)上填注:
煤礦代號:a大同、b陽泉、C平朔、d雞西、e鶴崗、f阜新、g撫順、h開灤、i平頂山、j神府;
油田代號:A大慶、B遼河、C華北、D勝利、E中原;鐵礦:鞍山、本溪、遷安。
(3)用彩色筆描出并注記鐵路干線:
①京哈、②京滬、③京九、④京廣、⑤京包、⑥大秦、⑦神驊、③石太一石德一膠濟、⑨焦作一兗州一日照、⑩隴海。
學海導航
一.地理位置和范圍
1.位置:大興安嶺、古長城(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秦嶺-淮河、渤海和黃海包圍的范圍內
2.范圍: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寧夏的東南部、江蘇、安徽兩省的北部。
二.地形、河流
1.地形:平原面積廣大,還分布著一些丘陵。
東北平原面積第一,沼澤地多,荒地、黑土、凍土廣布
華北平原鈣質土、鹽堿地多。(為什么少酸雨)
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有直立性,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
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太行山、呂梁山、六盤山等。
2.河流
松花江水運(哈爾濱港)。兩次汛期
國際河流:黑龍江、烏蘇里江、鴨綠江、圖們江。
三.氣候
1.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多在400~800mm,長城是暖溫帶和中溫帶的分界線,多為半濕潤及半干旱氣候。夏季雨熱同期,冬季寒冷干燥。
2.東北平原受地形封閉、近冷氣團源地影響,冬季嚴寒(-8℃以下)、漫長。多凍土,土壤墑情好。興安嶺北為寒溫帶,長白山為濕潤區。
3.華北夏季多暴雨和沙暴天氣。春旱、夏澇、寒潮為災害性天氣。
成因治理解決措施
旱1.總降水量較少2.春季升溫快,降水少1.修建水庫2.節約用水,發展旱作農業3.打機井
澇1.降水集中2.平原地勢低平3.水土流失,中下游河床升高1.修建水庫等蓄洪工程2.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3.加固大堤,挖掘人海新河
堿1.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2.低洼地積水,排水不暢1.生物措施2.酸性物質中和
思考:黃河下游面臨的主要問題及針對這些問題應該采取的治理措施
黃河下游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三個方面:1、“地上河”容易決堤、汛期水患威脅嚴重;2、沿岸次生鹽堿化。因為黃河下游河流水位高于兩岸的地下水,河水補給地下水,加上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旱季蒸發強烈,形成次生鹽堿化;3、黃河下游旱季斷流。
采取措施:加強黃河全流域的統一規劃管理,下游加固大堤,營造護堤林,調控水鹽運動;中游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上游修水庫,調節水資源季節分配。
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1)從降水的季節分配上看:集中在夏秋季節,雨季水資源多數白白流失;春季多風、天氣晴朗、降水少,蒸發旺盛,雨季尚未來臨,所以缺水嚴重。
(2)從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上看:南多北少,北方地表徑流少。
(3)從需水量上看:華北地區人口稠密、城市眾多,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加上污染浪費嚴重,加劇了缺水的狀況。
(4)針對缺水的原因可采取如下措施:
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植樹造林、節約和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思考:華北地區為什么比西北地區的缺水更嚴重
華北地區雖然比西北地區降水多,徑流量大,但華北地區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經濟發達,農業用水和工業用水量大,故而華北地區的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例2】讀圖回答:
(1)圖中F、H兩地氣溫比兩側地區高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丹江口水庫出口處和北京兩地的平均溫差約為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京津地區急需調水,分析其水資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會原因。
(4)分析華北平原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讀圖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第(1)題,根據圖中信息分析F、H兩處為河谷,第(2)題,根據等溫線分布圖,得出兩地平均溫差,并挖掘圖中的隱形信息(緯度位置)與題干中的“主要原因”相結合;第(3)題,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結合影響該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因素,從自然原因和社會原因兩方面分析;第(4)題,結合所學知識,緊扣題干中的`“有利”和“自然條件”去分析。
【答案】(1)河谷地形(汾河谷地)(2)8緯度差異
(3)降水量少,徑流量少。人El稠密,人均水資源量少;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水污染嚴重。
(4)光熱充足;雨熱同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四.資源
1.大興安嶺、長白山森林資源豐富,鹿茸、人參、貂皮為“三寶”。
2.石油:大慶、遼河、吉林、華北、勝利、大港、中原、延長、渤海灣。
3.煤炭:鶴崗、雞西、撫順、阜新、開灤、峰峰、大同、平朔、神府、焦作、平頂山、兗州
4.水電:三門峽、小浪底、白山、豐滿
5.鐵礦:鞍山、遷安
6.黃金:招遠
7.鹽場:長蘆鹽場
五.農業
1.土壤
主要土壤土壤特點開發歷史主要農作物發展問題
東北平原黑土地富含腐殖質,以肥沃著稱較短,從北大荒到北大倉春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甜菜沼澤地的開發利用
華北平原黃土地有機質不高,缺磷少氮,還有不少鹽堿地、沙地悠久冬小麥、花生、棉花多干早,節約用水,改善中、低產田
黃土高原黃土地有機質不高,且水土流失嚴重悠久冬小麥、谷子防止水土流失,退耕還林還草
2.華北:二年三熟,旱地,冬小麥、玉米、高粱、棉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收摘季節多晴天,砂性土壤)、商品糧(黃淮海平原)、商品棉(冀中南、魯西北、豫北)。黃泛區為全國第一大水果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水果基地,山東半島花生。
思考:如何理解旱澇、鹽堿和風沙是華北平原發展農業的三大障礙
(1)形成因素。①自然環境。華北平原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具有春旱多風沙、氣溫年較差大、降水集中且變率大等特點。這樣的氣候條件加上起伏和緩的地勢,使華北平原極易發生旱澇、鹽堿和風沙危害。②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如人類不合理的農業灌溉措施,不合理的開墾等生產活動,加重了平原的旱澇、鹽堿和風沙危害。
(2)影響:使華北平原在主要農產品產量、農民平均收入水平等方面,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目標存在很大的差距。一些相對經濟落后的地區,往往就是農業生產條件較差、受災嚴重的澇洼地、鹽堿地和風沙地。
3.東北:一年一熟,旱地,春小麥、玉米、高粱、大豆、甜菜。商品率和機械化程度高,可墾荒地多,商品糧基地(松嫩、三江)。
思考:黃淮海平原與東北平原比較,易形成春旱。
原因分析:黃淮海平原緯度位置比東北平原要低,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降水量少;而東北平原春季氣溫偏低,積雪凍土消融緩慢。
4.黃土高原:谷子、高粱等耐旱作物。
六.工業與城市
1.重工業發達,石油、煤炭豐富。
2.棉紡織工業:天津、青島、北京、邯鄲、石家莊、西安、咸陽、鄭州、濟南。
3.化學工業:吉林、大連、天津、蘭州。
4.鋼鐵:鞍山、京津唐、太原。
5.大連造船、長春汽車、西安電子、沈陽和哈爾濱機電、洛陽拖拉機。
京津唐和遼中南能源不足,水源不足,污染嚴重,國有大中型企業技改。
山西為全國最大能源、化工基地。
思考:山西如何調整經濟結構,變能源大省為經濟大省。
山西是我國能源輸出最大的省級單位,但經濟發展水平卻較低,其重要原因是長期以單一原煤生產和輸出為主,而煤價低廉,使其收益較少。推動能源大省向經濟強省轉變的關鍵,就是要加強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協調三大產業的發展;適當壓縮原煤的生產規模和數量,推動煤炭生產的深加工和能源轉化,提高經濟效益;加大科技投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具體措施:①變輸煤為輸電,煤電并重,一方面有利于本區能源工業結構的改善,另一方面有利于輸入區的環境問題的改善。②延長生產鏈,發展煤化工,有色冶金工業。
問題:山區能源基地建設在晉北、晉中地區主要受水源限制,因此加快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晉東南地區主要受交通狹窄的影響—,因此加快線路改造和新建鐵路是當務之急。
6.首都北京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國際交往城市。位于華北平原北部邊緣,西為西山,北靠燕山,東臨天津。為元、明、清三朝的都城。現著重發展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少的高科技工業。
七.交通與貿易
東北鐵路網全國最密,“不”字型,哈大線、濱洲一濱綏線、京沈線、沈丹線。
華北以北京為中心,放射狀,京哈、京通、京滬、京九、京廣、京包線。
石太、石德、膠濟、隴海、同蒲、太焦—焦柳線。
運煤干線:大秦,神黃、焦石線。
港口:大連、秦皇島、青島、煙臺
邊境城市:黑河、綏芬河、圖們、丹東、集安、暉春等。
八.生活習俗與名勝
面食、小米、土炕、馬拉大車、餃子、溜冰。
名勝:長白山、北戴河、恒山、五臺山、泰山、嵩山、華山。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等。
九.其他
興修水利、防治水患。
黃河:上游修水庫,中游植樹治理水土流失,下游加固大堤。
淮河、海河各支流上游修水庫,中游洼地蓄洪工程,下游開挖新人海河道。
東北平原防護林,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林。
十.比較北方地區的共同性和差異性
我國北方地區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一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區域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環境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一定的差異性,就其地形區而言,可分為東北平原、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地、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而又習慣上將東北平原、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稱為東北區,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稱為華北區。其差異可列表如下:
華北東北
區域景觀特征“北國風光
共性礦產資源煤炭、石油、鐵等
區域差異土地景觀黃土地黑土地
主要地形區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大小興安嶺、東北平原、長白山地
糧食作物冬小麥、谷子春小麥、玉米
經濟作物棉花、花生大豆、甜菜
種植制度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一年一熟
土地改良鹽堿地改良、黃土高原水土保持黑土保護、沼澤地改良
林木類別溫帶水果、溫帶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人工林(溫帶水果)
河流治理黃河、海河治理.遼河治理
工業區京津唐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
工業中心北京-天津、唐山等沈陽、大連、哈爾濱、長春等
主要鐵路及樞紐北京:京哈、京廣、京滬、京九、京包、京通、京秦線等
鄭州:京廣、隴海線
徐州:京滬、隴海線
寶雞:寶成、隴海線沈陽:京哈、哈大、沈丹線
哈爾濱:京哈、濱洲、濱綏線
主要海港天津、秦皇島、煙臺、青島、連云港大連
環渤海工業帶發展的優勢及發展方向
(1)從資源上看,有撫順、開灤、兗州的煤;遼河、中原、勝利的石油;鞍山、遷安的鐵;農業基礎好。
從交通上看,以鐵路運輸為主,海運發達。東北以。濱,訓一濱綏線、哈大線構成的“丁”字型骨架,以京哈線與北京相連;華北有京滬、大秦等。沿海有大連、秦皇島、煙臺、天津等重要港口,可海陸聯運。
從經濟基礎上看;有全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一遼中南地區、高新技術和重工業都很發達的京津唐地區,經濟基礎雄厚。因此,環渤海工業區擁有豐富的煤、鐵、石油、農業等資源,便利的海陸交通,雄厚的經濟基礎。
(2)發展方向:要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增加產品類型,加強技術改造,以盡快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并加強舫治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高三區域地理特征分析課件(篇4)
高中地理課件:美國
高考考綱要求:
1、掌握美國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概況、理解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2、理解其自然地理條件的優越性,并以此分析其對工業、農業、城市的影響。
考向預測:通過不同尺度的區域圖、等高線地圖、沿經緯線的地形剖面圖、氣候(氣溫、降水)分布圖、河流分布圖或其他方式來考查美國整體或局部區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如利用區域經緯網圖考查美國人口遷移、農業帶分布、工業區位因素、農業地域類型、沿海洋流及影響等相關知識;利用等高線地圖考查田納西河流域的整治;利用美國的縱橫地形剖面圖考查主要地形的形成原因及對氣候的影響;利用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考查美國氣候分布及成因等等。
教學用具: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學習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部分:印象中的美國
由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預設:學生可能談到美國的地形、氣候、河流、植被、土壤、時區(跨西五區至西十區,有西五區的東部時間、西六區的中部時間、西七區的山地時間、西八區的太平洋時間、西九
區的阿拉斯加世界、西十區的夏威夷時間)、自然資源、人口、城市、農業、工業、服務業、財政金融、對外貿易(第一大進口國和第三大出口國,中美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美國是中
國第一大出口市場、第六大進口來源地)、交通、外交(1978年與中國建交,12月,美國副總統拜登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文化、語言、教育、醫療旅游等。
教師:出示高考考綱:
第二部分:圖說美國
教師利用多媒體提供幾幅有關美國的地圖,設計相關問題出示美國在北美的位置圖,歸納:
板書:一、位置與范圍
1、范圍:本土:48個州、1個特區、二個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國土面積約:937多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開始有963萬平方千米之說,包括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和河口、港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
2、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
教師:出示世界政區圖
【自主、合作學習一】
(1)描述美國本土的位置特征,與中國對比其位置有何異同?
美國位于北美洲南部;三面臨海;西半球;絕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北接加那大,南接墨西哥。
相同點:都位于北半球中低緯度,大多屬于北溫帶;都是臨海國家。
不同點:中國位于東半球,美國位于西半球;中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美國位于北美洲南部,太平洋東岸。
(2)為什么說阿拉斯加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它有哪些豐富的.自然資源?
阿拉斯加州位置:東接加拿大,南鄰阿拉斯加灣、太平洋,西頻白令海峽,北臨北冰洋;北極圈橫穿其中,地跨寒溫二帶,與俄羅斯隔海相望。
自然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漁業資源等
(3)夏威夷按成因屬于什么島簡析其交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屬于火山島;
位于太平洋中部,是亞洲、澳洲、美洲之間的航空、航運樞紐,是太平洋中的重要補給站,
有“太平洋十字路口”和“美國通往亞太的門戶”之稱。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島嶼成因類型:火山島、大陸島、珊瑚島
板書:二、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氣候、河流、植被、土壤
出示:美國地形圖
1、地形:(板書)
學生說出描述地形的要點:地形類型(分布)+地勢高低+特殊地表形態
據圖描述美國的地形特征:成三大縱列分布,西部為科迪勒拉山系,中部為中央大平原、東部為阿巴拉契亞山(1830米);以平原為主;地勢東西高,中間低。
【自主、合作和探究二】
(1)美國東、西部地形特點有何差異,為什么?
西部地形特點:山脈多呈南北走向,多山峰,山間盆地、高原、地勢高峻;
成因:兩大板塊相撞擠壓形成(內力作用)(落基山脈懷俄明州黃石國家公園的超級火山可能是世界最大的活火山)
東部地形特點:山地低矮平緩;
成因:久經侵蝕而成(外力作用))
(2)中央大平原的地勢特征如何,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
地勢特征:大致東西高、中間低;北高南低。
依據:河流流向。
(3)為什么美國東西向鐵路修路成本較高?
穿過山地,河流;修建的隧道,橋梁較多,里程較長,修路成本較高。
【當堂檢查】資料P62例2(2)
2、氣候(板書)
出示美國氣候類型分布空白圖,學生填寫美國主要氣候類型分布
(1)分布及類型
【自主、合作和探究三】根據圖分析
(1)西部溫帶海洋性、地中海氣候分布有何特征,為什么
分布狹長;受山脈的阻擋作用。
(2)為什么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很廣
①中部平原地形平坦,冷暖氣流可長驅直入,溫差大,大陸性強;
②西部高山高原阻擋了水汽深入,干旱區面積廣;
【我的思考】
歸納:美國地形對氣候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資料P60—61)
1、平原對冬夏氣流的通道作用。
2、高大山地、高原對氣流的阻擋作用。
3、局部地形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形成獨特的高山氣候。
【當堂檢查】下列圖分別表示某區域1月、7月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的分布,圖中a、b、c
三點分別表示三個城市。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三個城市中,氣溫年較差最大的城市代號是:b,其主要原因是:深居內陸。
(2)a城市所屬的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該城市氣候特點是:夏季涼爽(溫和)干燥;
冬季溫和多雨。c城市所屬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該城市氣候特點是: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3)最適宜修建滑雪游覽中心的城市代號是:b,理由是:冬季最冷月均溫低于0℃,降
雪較多,地處山區。
3、河流與湖泊(板書)
出示美國水系分布圖:
【自主、合作和探究四】
(1)描述五大湖的位置,簡析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位于美國東北部,美加交界處。
為工農業發展、提供水源,聯通了大西洋,密西西比河,通江達海,提供了廉價的水運。
(2)為什么密西西比河徑流量較大?(世界第四大河)
①支流眾多,水系發達,流域面積廣;
②流域內降水較為豐富;
(3)為什么圣勞倫斯河徑流量很穩定?
①流域內降水的變化小;
②五大湖的調節作用明顯。
(4)你知道冷湖效應嗎?
盛夏季節,由于地面狀況不同,空氣受熱程度就會出現很大的差異。特別是陸地裸露地,當太陽光到達地面后,很容易被反射到大氣中,加之地面熱容量小,特別是中午前后,太陽暴曬就使得近地層上空氣溫度很高,成為一個“熱源”。而湖泊或江面上空,由于下面是水,陽光可以透射一部分,反射到空中的熱量較少,加之水的熱容量較大,這樣就使得水面上空的溫度相對較低,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冷湖效應”。
與之對應的就是“熱島效應”。
冷湖效應的體現:在陸地上,有些地方增溫較快,溫度較高,可以連續不斷地提供水汽和上升氣流。當雷雨云團移到江河湖泊上空時,由于下墊面的“冷湖效應”,空氣下沉,雷雨云團得不到上升的動力和水汽的輸送,因此,它就會馬上減弱甚至停止。
【當堂檢查】資料P62例2(1)
【學生總結】美國自然地理特征知識框架
【提高訓練】
讀甲乙兩地湖泊圖,回答1~2題。
1.形成甲、乙兩地湖泊的主要地質作用分別是(B)
A.斷裂下陷、冰川作用B.冰川作用、斷裂下陷
C.河流侵蝕、河流改道D.向斜拗陷、河流侵蝕
2.甲地湖泊周圍鋼鐵、汽車工業發達。關于其有利條件的說法,不正確是(C)
A.有便利的水運B.有豐富的鐵礦
C.具有豐富的廉價的勞動力D.水資源豐富
讀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圖回答3~4題
3.圖中內華達山脈兩側海拔米處的降水量差值約為(B)
A.250mmB.500mmC.750mmD.1000mm
4.造成②地降水量較少的主要因素是(B)
A.寒流影響B.太陽輻射
C.植被分布D.山脈阻擋
5.讀某區域圖,完成下列要求:
(1)甲地氣候大陸性(大陸性或海洋性)特征顯著,其主要原因是深居內陸。
(2)圖中海拔500米以上的區域所表示的地形區是阿巴拉契亞山脈(名稱),有何地形特征低矮平緩。
(3)圖中A地為冬季多雪地帶,試解釋原因?
冬季西北風掠過五大湖帶來豐富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豐富的降水
(4)B河流段每年約4月出現最高水位,原因是:B河段的主要水源是積雪融水
6、美國本土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在哪些方面?
(1)三面臨海,交通便利,對外聯系便利;海岸線長,利于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運輸
(2)絕大部分位于北溫帶,熱量較為充足,降水豐富,同時溫暖的氣候便于人們生產生活。
(3)陸上疆界較長、鄰國少,沖突少,有利經濟穩定發展
高三區域地理特征分析課件(篇5)
高中地理課件:洋流
高中地理課件:洋流
【課標要求】
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材分析】
本條課程標準內容表達了兩個要點:(1)世界洋流分布規律。這是“標準”要求的基礎知識。學習應落實在地圖上,將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強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的把握。(2)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標準”要求學習目的是通過閱讀“世界洋流分布圖”及有關材料,說明洋流對全球熱量的輸送、沿岸氣候、漁場、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響。
教材主要介紹了兩個問題:一是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規律,正文部分著重講述了中低緯海區的洋流分布規律,并以閱讀材料的形式呈現世界洋流的分布,旨在讓學生通過觀察來理解洋流的分布規律。通過“繪制世界洋流模式簡圖”的活動加強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的理解。對具體的洋流名稱不作強記性要求,對洋流的基礎知識也作了較多的簡化處理。二是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以活動的形式,通過對北大西洋海區的案例分析,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洋流對氣候、漁場分布、航線選擇及海洋污染的影響,從而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學情分析】
我校高一均為藝術類學生,應用地理基礎知識和技能較差,空間概念和空間想象力還較缺乏,因而洋流知識成為學生的學習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加大對地圖的使用,引導學生從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識,深化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用圖的能力,加強知識與技能的聯系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世界洋流模式圖,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規律。
2理解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繪制大洋環流模式簡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形象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能力
2通過學習洋流,用簡練的語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對地理環境的
影響,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通過理解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樹立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運人類應認識物質的運動特性并做到趨利避害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洋流和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影
響的,從而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1.掌握洋流的分布規律;
2.分析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難點】
洋流的分布規律
【教學方法】
借助多媒體直觀演示,師生分析討論,學生主動探究,教師點撥、啟發、引導等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
第一環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多媒體投影:一位游客在英國海灘上撿到一只漂流瓶,內有一封信,按信封上的地址,此信送到七十歲老人手中,這位老人讀著此信,聲淚俱下。原來此信是她五十六年前的情人—-英軍上尉喬治,在軍艦開到非洲時,當時怕再也見不到戀人,于是給她寫了一封信裝入瓶內投入大海。不久,喬治殉職。誰知此瓶竟漂了五十六年。
(學生活動)閱讀文字
(思考)漂流瓶56年物歸原主,它為什么能從非洲漂到英國?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創設,吸引學生對洋流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進入學習。
第二環節教學過程與主要內容
一、洋流的概念和洋流的分布規律
教師活動實驗探究
通過實驗體驗海水運動的主要動力是近地面風帶
(學生活動)同學操作完成小實驗:一位同學向盆中滴入幾滴墨水,另一位同學用吹風機吹拂水面,其他同學觀察。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評價實驗操作員的操作,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通過實驗體驗海水運動的主要動力是近地面風帶
小組合作探究“洋流的形成與分布”
布置探究任務:根據全球近地面風帶圖,繪制全球洋流模式簡圖(分4個大組),引導學生注意分析表層海水的受力情況。
3.師生共同歸納洋流分布規律,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探究教材“活動”得出以下結論:
(1)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在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在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大洋東側為寒流,西側為暖流。
(2)北半球中、高緯海區,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大洋東側為暖流,西側為寒流。
(3)南極大陸外圍是西風漂流,性質為寒流。
(學生活動)比較,分組討論,歸納小結,
小結:洋流的成因是個復雜的問題,它不是單獨受某個因素的影響,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盛行風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
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師活動)結合以前所講“冷氣團和暖氣團”的概念理解寒流和暖流,并讀“世界洋流分布圖”,觀察中低緯、中高緯大洋東西兩岸洋流的性質,歸納洋流流向與洋流性質的關系。
(學生活動)觀察大洋兩岸洋流性質和流向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悟性
課件案例展示:課本63頁活動題圖2-42,分組討論
(1)愛爾蘭都柏林和紐芬蘭圣約翰斯所處的緯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氣溫為8℃時,圣約翰斯的氣溫通常在0℃以下。想想這是為什么?
暖流對流經海區的沿岸氣候起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對沿岸地區的氣候起降溫、減濕的作用。
(2)、在圖2-42中,用“?”表示紐芬蘭漁場。該漁場形成的主要條件是什么?
全球四大漁場主要分為兩類:寒暖流交匯的地方,
(3)、古代,哥倫布從歐洲去美洲時,走了A、B兩條不同的線路。有趣的是走距離較短的A路線用了37天,而走距離較長的B路線卻只用了22天,試解釋其原因。
順流速度快,費時少,節省燃料;逆流速度慢,費時多,多用燃料。
(4)、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茲”號的油輪在英吉利海峽附近失事,使2.95億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認為洋流會給這次海上石油污染帶來什么影響?
加快凈化速度,污染范圍擴大。
(設計意圖)學生回答,老師的引導下總結出了答案,課堂氣氛熱烈、友好、和諧,讓學生體會歸納總結的重要性
【洋流板書】
一、概念及分布規律
1、中低緯度海區: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順時針南半球:逆時針
2、中高緯度海區北半球:以副極地為中心的逆時針大洋環流,南半球:形成環繞南極大陸的繞極環流
3、北印度洋形成季風環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反思】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洋流”部分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尤其是有關季風洋流的形成等內容更是難中之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的創設情境導入環節對整堂課教學效果的提升至關重要,本課以故事導入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師提供背景資料,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并了解形成該洋流的地理因素,同時拓展地理能力,事實證明,這樣教學學生很感興趣,而且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直觀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輸的效果要好。
高三區域地理特征分析課件(篇6)
一、地中海氣候
地中海式氣候是出現在緯度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的一種海洋性氣候。以地中海沿岸最為明顯,其他地區如北美洲的加利弗尼亞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區,也都有類似的氣候。
涼夏型副熱帶夏干氣候:臨近大洋的`地中海氣候區域,因為沿岸有寒流經過,受到海陸風的影響,夏季涼爽,少日照而多霧,最熱月在22攝氏度以下。
暖夏型副熱帶夏干氣候:離大洋稍遠的地中海氣候區,夏季受不到寒流的調節,在副高的控制,夏溫很高,最熱月在22攝氏度以上。日照較多,年較差比涼夏型的要大。
二、地中海氣候特點
冬季受西風帶控制,鋒面氣旋頻繁活動,氣候溫和,最冷月氣溫在4~10℃之間,降水量豐沛。夏季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氣流下沉,氣候炎熱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陽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約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
夏季溫度在沿海和內陸有較大區別,沿海受冷洋流影響,溫度較低,最熱月在22以下,空氣比較潮濕,多霧,稱為涼夏型。在內陸距海較遠,海洋調節較小,空氣干燥,暖熱,最熱月溫度在22以上,稱為暖夏型。地中海式氣候的特點,是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這種不協調的配合,對植物十分不利。在生長季節,植物必須經過炎熱干燥的鍛煉,為了減少蒸發,自然植被多半是生長得短小的喬木和灌木等常綠硬葉林。
三、地中海氣候成因
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氣流下沉,干旱少雨。冬季,氣壓帶風帶南移,受來自海洋的盛行西風影響,降水豐富,氣候溫和濕潤。地中海氣候形成的原因,是副熱帶高壓和西風帶的交相控制。由于氣壓帶和風帶有季節的移動,冬季副熱帶高壓向低緯度移動,西風帶控制這些地區,使得天氣溫暖多雨;而夏季副熱帶地中海氣候特點高壓向高緯地區移動,這些地區處于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天氣炎熱干燥。
高三區域地理特征分析課件(篇7)
高中地理拉丁美洲課件
高中地理拉丁美洲課件已經為大家準備好啦,老師們,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準備好教學思路哦!
【考點解讀】
1、了解拉美的位置和范圍,識記重要的經緯線穿過的重要的地理事物。
2、看圖識記拉美重要的地形區名稱,能概括拉美的地形特征。
3、能從氣候的類型、分布、特點、成因等方面分析拉美的氣候。
4、了解拉美的水文水系狀況。
5、了解北美的人文地理概況。
6、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工農業發展狀況
【重點與難點】
1、拉美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工農業發展狀況
【學法指導】
1、抓住區域的突出特征,從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三方面分析拉美。
2、多看圖記圖。
3、運用區域地理的比較法、綜合法分析本區的地理特征。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知識梳理】
第1課時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巴西
拉丁美洲最狹長的國家:智利
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國家:阿根廷
拉丁美洲緯度最北的國家:墨西哥
一、位置和范圍
1、位置
經緯度位置:熱帶為主,少部分在溫帶(25oN-57oS)40oW-110oW(南美洲40oW-80oW)海陸位置:美洲中部和南部,東臨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灣
2、范圍:
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峽、西印度群島(屬北美洲)
南部:南美洲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西部山地,東部高原、平原為主
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脈;
南美東部:高原與平原相間排列(從北到南:圭亞那高原、亞馬遜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
2、氣候:濕熱的大陸
(1)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最大的熱帶雨林區(赤道低壓帶控制;平原敞開面向大西洋,信風影響可深入內陸;周圍海洋廣闊,蒸發旺盛,水汽充足)中美地峽大西洋沿岸,巴西東部沿海
(2)熱帶草原氣候:雨林兩側的巴西高原、圭亞那高原
(3)熱帶沙漠氣候:安第斯山西側沿海30o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熱帶高氣壓帶和秘魯寒流影響),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魯境內;
(4)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東南沿海20oS-40oS(巴西和阿根廷);
(5)地中海氣候:安第斯山西側沿海30oS-40oS,狹長,智利;
(6)溫帶海洋性氣候:安第斯山西側沿海40oS-55oS,智利南部和火地島;
(7)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草原和溫帶沙漠氣候):巴塔哥尼亞高原(安第斯山脈南部阻擋了西風);
(8)高山氣候。
注意:地形對該地氣候的影響;和非洲大陸的對比
拉丁美洲的氣候特征:濕熱,類型眾多的原因。
(1)緯度因素: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屬五帶中的熱帶,氣溫全年高溫。
(2)海陸因素:周圍有廣闊的海洋,海洋對氣候的`明顯影響。
(3)地形因素:影響顯著,表現為:
A、熱帶平原地區氣候濕熱(海拔低);
B、高原地區氣候較溫和(海拔較高);
C、高山地區氣候有明顯的垂直變化;
D、40o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側多雨(屬西風帶,西風來自海洋,濕潤),東側干燥少雨(背風坡,風來自大陸)。
3、水文:河流多,流量大
亞馬孫河: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廣),第二長河(6400km)源于安第斯山,經赤道地區入太平洋。水量大、支流多、流域廣、水流平緩、航運條件好。
巴拉那河:發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西洋,河口稱拉普拉塔河,該河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邊境的伊泰普水電站是目前最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預防早戀班會課件圖片
- 項目功能介紹課件
- 消防安全常識培訓
- 2025年汽車功率轉換器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防沉劑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攪墨棒項目合作計劃書
- 五年級數學上冊期末測試卷提高卷(一)蘇教版
- 捕魚活動策劃方案
- 2025年中心靜脈導管項目合作計劃書
- 常州賓館冰蓄冷空調系統設計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1全冊課時練習及章末檢測含解析
- 浙江省建設工程施工費用定額相關費用計算程序表及費用取費費率換算表【實用文檔】doc
- 《Windows網絡操作系統》教學教案
- GB/T 23280-2009開式壓力機精度
- GB/T 20041.21-2008電纜管理用導管系統第21部分:剛性導管系統的特殊要求
- GB/T 17213.4-2015工業過程控制閥第4部分:檢驗和例行試驗
- 教師師風師德培訓 課件
- GB/T 12718-2009礦用高強度圓環鏈
- GB 2811-1989安全帽
-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第三版)培訓-教學課件
- 資產評估收費管理辦法(2023)291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