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大變質巖實驗課件07 區域變質巖3_第1頁
地質大變質巖實驗課件07 區域變質巖3_第2頁
地質大變質巖實驗課件07 區域變質巖3_第3頁
地質大變質巖實驗課件07 區域變質巖3_第4頁
地質大變質巖實驗課件07 區域變質巖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七造山變質巖3(高P/T比)目的:1.了解高壓變質巖的基本特征、主要類型

2.掌握特征變質礦物:藍閃石,綠輝石

3.掌握觀察和描述方法

4.掌握分類和命名,成因分析材料:1.藍片巖:C532.榴輝巖:C25—551

要求:1.觀察并掌握藍閃石、綠輝石、石榴子石的鑒定特征

2.觀察描述:C25—551區域變質沸石相zeolitefacies葡萄石-綠纖石相

prehnite-pumpellytefacies硬柱石-鈉長石-綠泥石相

lawsonite-albite-chloritefacies藍片巖相blueschistfacies綠片巖相greenschistfacies綠簾-角閃巖相

epidote-amphibolitefacies角閃巖相amphibolitefacies麻粒巖相granulitefacies榴輝巖相eclogitefaciesZP-PLABSGSEAAGEAb+Lm+Prh+ChAb+Prh+Pu+ChLw+Ab+ChAb/Lw+Gl+ChAb+Ep+Act+Ch兩相Pl+Ep+Hb+ActPl+HbPl+Di+HyFeMgCa-Al-Gt+Omp藍片巖相(BS)是分布很廣的高壓低溫變質巖,由洋殼和海溝沉積物俯沖變質形成,是識別古海溝帶的標志原巖為洋殼基性—超基性巖、深海鈣、硅、泥質沉積物和海溝濁積巖特征礦物是藍閃石類Na-Amp,包括藍閃石(Gl)、青鋁閃石(Crs)和鎂鈉閃石(Mg-Rie)。它們構成Al-Fe3+連續類質同象系列,常統稱為藍閃石Gl藍閃石Gl在手標本上呈藍黑色,薄片中呈天藍色,Gl的存在使巖石帶藍色,因而含Gl的片巖統稱為藍片巖blueschist,相應的變質相稱為藍片巖相BS藍閃綠簾云母石英片巖英文名稱:Glaucophaneepidotemuscovitequartzschist結構:柱狀鱗片粒狀變晶結構主要成分:藍閃石10%,云母25%,綠簾石15%,石英45%GlGl榴輝巖相(E)高壓(P>1GPa)變質相,以典型巖石榴輝巖eclogite而得名榴輝巖是主要由紅-紅棕色Gt和草綠色Omp(綠輝石)組成的高壓基性變質巖,可含Ky、Q,Mus,但無Pl大別山Gaoqiaoeclogite蘇魯榴輝巖ZhangZMetal.,2008白云母榴輝巖英文名稱:Muscoviteeclogite結構:鱗片粒狀中粒變晶結構由石榴子石40%,綠輝石30%,石英15%,多硅白云母15%組成蘇魯榴輝巖,宗克清,博士論文,2010榴輝巖的形成與高P/T基性麻粒巖(Gt-Cpx麻粒巖)有關隨著壓力增加,高P/T基性麻粒巖中Pl將發生分解:

NaAlSi3O8→NaAlSi2O6+SiO2

AbJdQ

CaAl2Si2O8→CaAl2SiO6+SiO2

AnCa-TsQ反應導致Pl消失,產生的Jd分子進入Cpx,形成Omp。Ca-Ts分子則主要進入Gt:

3CaAl2SiO6+2SiO2→Ca3Al2Si3O12+2Al2SiO5

Ca-TsQGroKy反應伴有Ky生成,這樣就形成具Gt+Omp+Ky+Q組合的榴輝巖。與基性麻粒巖相比,榴輝巖中的Gt更富Ca,而Cpx更富Na,榴輝巖可含Ky、Q,但無Pl柯石英Coe是超高壓巖石常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