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演示文稿現在是1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本講講授內容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1什么是愛情2哪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3親密關系是如何結束的4現在是2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課后思考題你如何看待愛情?
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現在是3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金庸小說中的情花
絕情幽谷,有花嬌艷,似芙蓉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艷,滿山遍野。其花瓣入口香甜,芳甘似蜜,微有酒氣,但嚼后有苦澀,待吐出,似覺不舍,吞入肚內,又難以下咽?;ㄓ写蹋逃卸?,中毒后動情則痛傷重則亡;花瓣上口極甜,后來卻苦,此花謂之情花。
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現在是4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1接近性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
接近性有利于雙方不斷表露自己,從而進行相互交往,這也促使雙方去發掘兩人的相似之處,感受彼此的喜歡。它影響我們最初為誰所吸引?現在是5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1接近性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菲斯廷格等(1950)研究得出結論:41%的人和隔壁鄰居成為了親密朋友,22%的人和隔壁兩三家的人成為朋友,而只有10%的人是和宿舍另一端的住戶成為好朋友。(1)時空接近效應現在是6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2)曝光效應現在是7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2外表吸引力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
對約會陌生人進行的實驗室研究和現場研究都表明:大學生更傾向于選擇有吸引力的人。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實際上愿意選擇那些大體上與自己的吸引力相當(或對方有其他補償性品質)的人結婚。它影響我們最初為誰所吸引?現在是8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3相似性和互補性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
雙方在態度、信仰和價值觀上的相似性,會極大地增進一方對另一方的喜歡。相似導致喜歡,對立則很少能產生吸引。相似性會影響長期的吸引。(1)相似性現在是9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3相似性和互補性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
某些方面的互補性的確可以促進關系的改進,但人們似乎更傾向于喜歡并和那些在需求和人格方面相似的人結為夫妻。(2)互補性現在是10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4喜歡我們:互惠式好感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喜歡通常是相互的,我們喜歡那些我們認為喜歡我們的人?,F在是11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4喜歡我們:互惠式好感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一般來說,男性會對對自己感興趣的女性感興趣,而不是對擁有頎長大腿的女人感興趣。”——女演員瑪琳●黛德麗現在是12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4喜歡我們:互惠式好感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實驗研究證實:告知某些人他們被別人喜歡或仰慕時,他們就會產生一種回報的情感?,F在是13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4喜歡我們:互惠式好感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積極的評價無法總讓作者產生好的感覺,而消極的評價則總會讓他產生壞的感覺?,F在是14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4喜歡我們:互惠式好感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1)歸因:我們對待別人的贊美和批評依賴于我們的歸因?,F在是15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4喜歡我們:互惠式好感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
那些自尊心剛遭受了暫時打擊并極為渴望獲得社會承人的更容易進入親密關系。低自尊的人傾向于低估別人對自己的欣賞程度,也不積極給予同伴回報性評價,因而對與對方關系的滿意程度也較低。(2)自尊和吸引現在是16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4喜歡我們:互惠式好感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1)先抑后揚。由于先前對美言的吝惜,才使得對方聽到贊賞后特別滿足;頻繁的贊揚可能會失去價值。(阿倫森1965)2)保持坦率而真誠的關系:互相尊重、彼此接納、保持忠誠更可以持續地讓對方感到滿意。(阿倫森1988)(3)獲得他人的尊重現在是17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一什么造就了友誼和吸引05關系中的回報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吸引的回報理論:
我們喜歡那些回報我們或與我們得到的回報有關的人。我們不僅樂于跟那些能帶來報償的人交往,還喜歡與那些能讓我們心情愉悅的人交往?,F在是18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二什么是愛情01激情之愛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斯騰伯格的愛情三成分理論:愛情的三種基本成分:A.親密、B.激情、C.承諾
一共能組合出7種愛情模式:
A=喜愛B=迷戀C=空愛A+B=浪漫之愛B+C=愚昧之愛A+C=伴侶之愛A+B+C=完美之愛現在是19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二什么是愛情01激情之愛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斯騰伯格的愛情三成分理論:浪漫之愛伴侶之愛愚昧之愛B激情C承諾A親密完美之愛現在是20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二什么是愛情01激情之愛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
激情之愛常常是狂喜與焦慮、興奮與痛苦的混合體。情緒的兩因素理論認為,在一個浪漫的情境中,任何刺激造成的喚醒水平都可以被解釋為激情?,F在是21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二什么是愛情02伴侶之愛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
伴侶之愛相對平和,它是一種深沉的情感依戀,就如同真實生活一樣。它是一種更加穩定、更加溫情的關系狀態,被稱為最完美的感情關系?,F在是22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三那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01依戀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從嬰兒到老年,依戀都是人類生活的中心。安全的依戀會使婚姻持久,生活美滿。早期的依戀類型為后來的人際關系的形成奠定基礎?,F在是23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三那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01依戀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1)安全型依戀(70%)母親在場,他們會很舒適地玩耍,快樂地探索這個陌生的環境;母親一旦離開,他們會變得緊張起來;當母親重新回來時,他們會跑向母親,抱住她一會兒,然后才放開母親繼續探索和玩耍。依戀類型現在是24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三那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01依戀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1)安全型依戀(70%)這種類型的成人很容易和別人接近,并且不會由于對別人太過依賴或被拋棄而感到苦惱。依戀類型現在是25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三那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01依戀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2)回避型依戀(20%)這種類型的嬰兒在和母親分離或重逢時,雖然會出現內部的生理喚醒,卻極少表現出悲傷。依戀類型現在是26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三那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01依戀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2)回避型依戀(20%)這種類型的成人往往會回避親密的關系,他們往往對這種關系表現出較少的興趣,更傾向于擺脫這些關系。他們更可能涉足沒有愛情只有性的一夜情。依戀類型現在是27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三那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01依戀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3)不安全型依戀(10%)在陌生環境中,這類兒童會充滿焦慮地粘在母親身邊。母親離開時,他們會哭泣;母親回來后,他們卻會對母親表現出冷漠或敵意。依戀類型現在是28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三那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01依戀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3)不安全型依戀(10%)成年的焦慮—矛盾型個體對他人也不夠信任,因此會產生較強的占有欲和忌妒心。他們和同一個人的關系可能會反復地出現破裂的情況。沖突時,他們易情緒激動而且易怒。依戀類型現在是29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三那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02公平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
吸引的公平原則(哈特菲爾德1978):你和你的伴侶從感情中所得到的應該和你們雙方各自投入的成正比?,F在是30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三那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02公平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
當雙方覺得相互關系是平等的,他們的付出與回報是成比例的,雙方的滿意度會更高,伴侶之愛就能更持久?,F在是31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三那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03自我表露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
隨著相互關系的深入和發展,自我表露的伴侶會越來越多地向對方展現自我,這是一種雙方隨著對方表露程度的提高而做出回應從而逐步達到的一種狀態。現在是32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三那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03自我表露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
一個人的自我表露會引發對方的自我表露。
最好的傾聽者可以輕易地引發他人進行親密的自我表露。自我表露可以讓我們真實地表現自己,它是培植愛情的方式。表露互惠效應現在是33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三那些因素促進了親密關系03自我表露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研究發現: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愿意表露自己的恐懼和弱點。(科尼哈姆1981)自我表露可幫助個體建立對他人的親密感。(阿倫森1997)現在是34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討論題互聯網創造了親密關系還是人際隔絕?
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現在是35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四親密關系是如何結束的01離婚的預測因素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民政部日前公布一組統計數據,去年全國辦理結婚登記834.1萬對,比上年增加22.7萬對;辦理離婚登記161.3萬對,比上年增加28.2萬對,增長21.2%,其中民政部門辦理離婚的99.5萬對,比上年增加30.4萬對,增長44%。我國目前離婚率上升很快。從全國平均水平看,1979年離婚率為4%,1999年達到13.7%,2003年達到15%以上。離婚率上升最快的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大城市。北京2003年登記結婚數是9萬對,離婚4萬對,已經超過40%?,F在是36頁\一共有39頁\編輯于星期六四親密關系是如何結束的01離婚的預測因素第11講吸引和親密:喜歡和愛他人1)強調感受重于承諾的個人主義文化;2)夫妻雙方對抗的溝通方式;3)價值觀差異4)雙方年齡、受教育水平、相似性等差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