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哈工大電氣考研電氣基礎習題解答(7)第7章集成邏輯門
7.1對課程內容掌握程度的建議
7.2授課的幾點建議
7.2.1標準TTL與非門電路的結構
標準TTL與非門如圖7.1所示,TTL與非門的重點是邏輯關系、特性曲線和參數,內部電路為曲線和參數服務,經過內部電路以便更好地了解曲線和參數,對集成數字電路內部結構做普通了解。
TTL與非門由三部分組成:輸入級、中間放大級、輸出級。輸出有兩個狀態:即上止(VT3、VD4截止)下通(VT5導通),輸出低電平,稱為開態;上通(VT3、VD4導通)下止(VT5截止),輸出高電平,也稱為關態。
O
B
AV
5CC=V4
圖7.1標準TTL與非門
在開態和關態時,對電路內部電流、電壓的計算別作為重點,從邏輯關系了解如下邏輯狀態的轉換關系即可。對開態有
UA=UB=UIH?→IB1=IB2?→VT2飽和?→VT5飽和?→UOL↓↓↓↑
UB1=2.1V←?UB2=1.4V←?UB5=0.7V└??-┐↓∣UC2=1V?→VT3、VD4截止?┘
對關態有
B
A==UUB1B1==UII-
→截止截止52VTVT↓
OH43B3
R2VDVTUII→→=飽和、↓
7.2.2標準TTL與非門電路的特性曲線及參數
TTL與非門的特性曲線有:uO=f(uI)電壓傳輸特性曲線;
uOL=f(iOL)輸出低電平負載特性曲線;uOH=f(IOH)輸出高電平負載特性曲線;uI=f(R)輸入負載特性曲線。
對TTL邏輯門,這五條特性曲線,輸出低電平負載特性曲線和輸出高電平負載特性曲線是反映輸出端帶負載能力的事情,輸出高電平常,輸出電流,即拉電流是向外流;輸出低電平常,輸出電流,即灌電流是向里流。輸出電流與邏輯門帶負載的能力,工作速度有關,是重要的特性曲線。輸入特性曲線,反映輸入電壓和輸入電流之間的關系,當輸入電流向里流時,是高電平輸入電流,此刻那個電流僅微安量級,對電路的妨礙非常小;當輸入電流向外流時,是低電平輸入電流,此刻那個電流對邏輯門的妨礙由輸出低電平負載特性曲線得到反映。關于CMOS門沒有輸入電流,因此,本書對輸入特性曲線沒有特意介紹。電壓傳輸特性曲線是十分重要的特性曲線,特殊是它與許多參數關系緊密,現以電壓傳輸特性曲線為例講明這條曲線與邏輯門功能和參數之間的關系。
7.2.2.1uo=f(uI)電壓傳輸特性曲線
電壓傳輸特性曲線是研究在邏輯門的輸入電壓變化時,邏輯門的輸出電壓是怎么變化的。為了了解輸入電壓變化的全貌對輸出電壓的妨礙,因此測量時輸入電壓是延續變化的。電壓傳輸特性曲線如圖7.2所示。
UUoff/V
Iu
圖7.2電壓傳輸特性曲線
1.與電壓傳輸特性曲線相關的四個邏輯電平參數①輸出低電平的最大值UOLMAX②輸入高電平的最小值UOHMIN③輸入低電平的最大值UILMAX④輸入高電平的最小值UIHMIN
關于中述系列TTL與非門規定UOLMAX=0.4V、UOHMIN=2.4V、UILMAX=0.8V、UIHMIN=2V。這四個參數之間的大小關系反映了邏輯門的噪聲容限,見圖7.3。對輸出高電平,負向干擾只要別小于UIHMIN,電路的邏輯狀態就不可能改變;對輸出低電平,正向干擾只要別大于UILMIN,電路的邏輯狀態就不可能改變。明白了這一點UOLMAX、UOHMIN、UILMAX、UIHMIN四個邏輯電平的大學關系就不可能搞錯。從圖7.3中能夠看出輸出邏輯電平在上下兩端的外側;輸入邏輯電平在上下兩端的內側。定義
(UILMAX-UOLMAX)為低電平噪聲容限UNL(或△0),(UOHMIN-UIHMIN)為高電平噪聲容限UNH(或△1)。
實際的噪聲容限U’NL=UILMAX-UOL,U’NH=UOH-UIHMIN普通要大一些。
UOLMAX=0.4V
UILMAX=0.8VUOHMIN=2.4V
UIHMIN=2V
UNL
圖7.3邏輯電平和噪聲容限
2.開門電平和關門電平
從圖7.2還可得到開門電平Uon和關門電平Uon。開門電平實際是輸入高電平的最小值;而關門電平實際是輸入低電平的最大值。Uon和Uon與UIHMIN和UILMAX的差不是UIHMIN和UILMAX是思考了噪聲容限和一批集成電路存在分散性往后制定的規范值,是對整個系列起作用的標準;而Uon和Uon是對一具具體的邏輯門而言,從物理概念上定義的輸入高電平的最小值和輸入低電平的最大值。
3.閾值電壓UT
電壓傳輸特性的過渡區非常陡,于是能夠以為它所對應的輸入電壓,既是決定VT5管截止和導通的分界線,又是決定輸出高、低電平的分界線。所以,經常形象化地把那個電壓叫做閥值電壓或門檻電壓,用UT表示。但是,過渡區所對應的輸入電壓,實際上有一定的范圍,因此嚴格地說,應當把閾值電壓定義為過渡區中點所對應的輸入電壓值。
UT是一具非常重要的參數,關于大信號變化,在近似分析估算中,常把它作為決定與非門工作狀態的關鍵值。當uI>UT時,就以為高電平輸入,與非門開啟,輸出為低電平UOL;當UI<UT時,就以為低電平輸入,與非門截止,輸出為高電平UOH。
7.2.2.2輸出負載特性曲線
輸出負載特性曲線包括輸出低電平負載特性曲線和輸出高電平負載特性曲線,如圖7.4所示。
由負載性曲線可得到相關的參數如下:
①輸出低電平電流的最大值IOLMAX,依照別同的TTL系列,在幾個毫安至幾十個毫安;②輸出高電平電流的最大值IOHMAX,普通在幾個毫安;電流參數除IOLMAX和IOHMAX之外,還有
③輸入高電平電流最大值IIHMAX,普通在幾個微安;
④輸入低電平電流最大值IILMAX,普通在一具毫安左右,與此相當的有輸入短路電流Iis。
⑤扇出系數NO
0.0.0.0.OLMAX
mA
/OLV
/umA
/OHiu1
2
(a)灌電流負載特性曲線(b)輸出高電平負載特性曲線
圖7.4輸出負載特性曲線
扇出系數NO是描述集成電路帶負載能力的參數,它的定義式如下ILMAX
OLMAXOIIN=
標準TTL系列,即74TTL系列,NO=10;74LS系列,NO=20。
扇出系數NO為啥由IOLMAX與IILMAX之比定義?為啥別由IOHMAX與IIHMAX之比定義?這要緊因為IOLMAX電流值較大,是矛盾的要緊方面,在輸入端IILMAX也較IILMAX大。因此,高電平輸出電流最大值的規范也是按照IOHMAX=NOIIHMAX定義的。例如74LS系列的IIHMAX=20μA,NO=20,因此IOHMAX=NOIIHMAX=20×20=400μA。而實際上IOHMAX要遠比400μA大,這在邏輯門驅動電容負載時,輸出由低電平向高電平轉換時,為了減少上升時刻,就需要較大的驅動電流,即IOHMAX要大。
7.2.2.3TTL邏輯電路輸入端電阻負載特性曲線
TTL與非門輸入回路的電阻值,對門的狀態有非常大的妨礙。圖7.5輸入端電阻負載特性曲線。
O
1.
1
2
TΩ
/kiRu
圖7.5輸入端電阻負載特性曲線
1.輸入端接地電平
當輸入端對地短路時(R=0),相當于接低電平,ui=0V,于是uO=UOH。2.輸入端懸空電平
TTL與非門當輸入端開路時(R=∞),輸入端的電流只能流向VT2,相當于接高電平,于是uo=UoL。此刻用萬用表測量輸入端的電壓ui≈1.4V,相當于高電平。3.關門電阻Roff
隨著R的增加,uI別斷增加,當增加到某一數值時,R上的壓落達到關門電平Uoff≈1V時,輸出電壓就要開始從UOH明顯下落,此刻對應的電阻值稱為關門電阻Roff。當R<Roff時,與非門處于關態。
因關門電阻Roff的大小與邏輯門內部的參數有關,加上分散性,關于別同系列的邏輯門有所差不。關于74TTL系列,約在1kΩ左右,關于74LSTTL系列在5kΩ左右。4.開門電阻Ron
假如把與非門IOHMAX輸入端的電阻R接著加大,輸入電壓uI隨之增加,當uI增加到開門電平Uon≈1.4V時,與非門轉入開態,輸出低電平。此刻,對應的電阻值算是開門電阻Ron。當R>Ron時,與非門處于開態。關于別同系列的邏輯門Ron≈2.5kΩ~10kΩ。
7.2.2.4電源參數和時刻參數
VCC——電源供電電壓,關于MOS門,電源符號用VDD;關于TTL門,用VCC。各種邏輯門的輸出高電平普通接近電源電壓。ICCL——輸出低電平電源電流;ICCH——輸出高電平電源電流;
P0——靜態功耗。靜態功耗由下式計算得出P0=0.5(ICCL+ICCH)VCC
間參數是動態參數,別同系列,別同型號差不較大,對邏輯門而言普通分為如下三個時刻參數。
tPHL——輸出電壓從高電平變化到低電平相關于輸入電壓變化的延遲時刻;tPLH——輸出電壓從低電平變化到高電平相關于輸入電壓變化的延遲時刻;tpd——tPHL和tPLH的平均值,它反映了電路傳輸信號的速度。與非門平均傳輸延遲時刻
2
PLH
PHLpdttt+=
7.2.3OC門與三態門
7.2.3.1OC門
將圖7.1的TTL與非門電路中的VT3、VD4去掉,就得到集電極開路門,如圖7.6所示。關于OC門要緊講明以下幾個咨詢題:
1.上拉電阻
在使用OC門時,由于VT5的上拉部分VT3、VD4去掉,VT5將別能得到高電平,為此OC門在工作時必須在輸出端與電源之間外接一具電阻,那個電阻稱為上拉電阻。
o
A
B
&
圖7.6OC門電路圖及符號
上拉電阻的確定辦法:
ILOLOLMAXCC
cMINMIIUVR--=,CCOHMIN
cMAXCEXIH
VURNIKI-=+,RcMIN≤Rc≤RcMAX上拉電阻的計算值往往從幾百歐姆到幾百千歐,普通選10kΩ左右,上拉電阻小有利于
減小邏輯門的上升時刻,這時能夠選1kΩ左右,但功耗大一些。
2.OC門輸出端能夠并聯使用,實現與邏輯
當幾個OC門的輸出端連在一起時,如今兩個門的輸出端連在一起后,只要其中有一具輸出低電平,總的輸出算是低電平,惟獨兩個門都輸出高電平常,總的輸出才是高電平。這相當“與”的邏輯關系,那個與邏輯關系是在輸出線上實現的,稱為“線與”。
7.2.3.2三態門
三態與非門與普通與非門別同,它的輸出端除了能夠浮現高電平、低電平外,還能夠浮現第三種狀態——高阻狀態,或稱禁止狀態。圖7.7的電路算是一具三態門電路的實例。那個電路實際上是由兩個與非門加上一具二極管VD組成的,這是TTL三態與非門的典型電路。
(a)三態門電路圖(b)邏輯符號(c)使能操縱
圖7.7三態與非門
在說解三態門時,強調解釋高阻狀態,高阻狀態輸出端的上下電路都呈現一具無窮大的電阻,即開路,所以,輸出端高阻狀態能夠明白為輸出端開路。如此十分有利于許多三態門的輸出端并聯在一起,接到輸出總線上,三態門經過使能端,采納分時的工作模式,能夠輪流將各自的數據輸送到總線上去。這在中、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輸出級往往都采納這種工作模式。
7.2.4CMOS門
邏輯門電路有兩大系列的產品,TTL和CMOS系列,由于CMOS系列產品靜態功耗低,應用越來越廣泛,本章重點放在對COMS電路特點的明白上。
7.2.4.1CMOS反相器
MOS集成電路的進展是速度與功耗這一對矛盾對立統一的過程,最終進展到CMOS集成電路,這一對矛盾得到較好的統一,CMOS集成電路以反相器為基本電路,許多其他的CMOS集成電路電路基本上由CMOS反相器組合而成。
的內部結構如圖7.8所示,圖7.9為CMOS門電路電壓傳輸特性曲線,圖7.10為CMOS和TTL邏輯門的邏輯電平,圖7.11為速度功耗曲線。
I
UO
5
43
210
12345
ui(V)
圖7.8CMOS反相器圖7.9CMOS電壓傳輸特性曲線
CMOS電路有許多優點,要緊有:
1.靜態功耗十分弱小,往往惟獨微瓦量級,然而它的動態功耗,特殊是在工作速度高
o
CC
EN
FZ
AB
10
&
ABF
EN
EN
&
A
BF
的時候別一定比TTL集成電路小。
2.在微功耗的條件下,有較高的工作速度,由圖7.8可知,由于N溝道和P溝道兩只場效應管在靜態時不可能并且導通,因此P溝道的管子能夠把溝道電阻做的小一些,如此就能夠向電容負載提供較大的驅動電流,從而使輸出電壓獲得較陡的上升沿。
3.邏輯擺幅大,在相同的供電電壓下,CMOS電路的輸出高電平大于TTL電路的輸出高電平;而CMOS電路的輸出低電平小于TTL電路的輸出低電平。所以在相同的邏輯擺幅條件下,CMOS電路能夠使用更低的電源電壓,為落低功耗和便攜式儀器提供了方便。
4.具有較TTL電路更大的噪聲容限,抗干擾能力更強。
543210
V8.0ILMAX=V4.0OLMAX=DDILMAX2.0V=V
1.0OLMAX=V
2IHMIN=V
7.2OHMIN=DDIHMIN7.0V=V
1.0DDOHMIN-=VV
1.00.2DDNL(HC)-=VU
103
102
10
1.010101010101010101010108
輸入頻率(Hz)
圖7.10CMOS和TTL邏輯門的邏輯電平圖7.11速度功耗曲線
7.2.4.2CMOS傳輸門
CMOS電路別同于TTL電路的是它有所謂CMOS傳輸門,CMOS傳輸門既能夠傳輸數字信號,又能夠傳輸模擬信號,也稱數字開關。CMOS傳輸門具有雙向特性,通常也稱為雙向開關。CMOS傳輸門具有非常低的導通電阻(幾十歐)和非常高的截止電阻(大于107歐),接近于理想開關。
CMOS傳輸門能夠作為集成電路輸出級的隔離門,能夠作為多路開關用于數據的采集和選通,用于程序操縱電路的增益操縱,能夠用于操縱電路的零點鎖定,組成開關矩陣對信號的傳輸方向舉行編程等等,是十分實用的集成電路品種。
習題
【7-1】挑選填空:
1、在數字電路中,穩態時三極管普通工作在開關狀態(放大,開關)。在圖7.1-1中,若ui0b.
u.RVRibcc
c
-≥07βc.u.RVRibCC
C
-<07β)。在電路中其它參數不變的條件下,僅Rb減小時,三極管的飽和程度加深(減輕,加深,不變);僅Rc減小時,飽和程度減輕(減輕,加深,不變),飽和壓降UCES增大(增大,減小,不變)。圖中C的作用是加速(去耦,加速,隔直)。
2、由TTL門組成的電路如圖7.1-2所示,已知它們的輸入短路電流為Iis=1.6mA,高電平輸入漏電流IiH=40μA。試咨詢:當A=B=1時,G1的灌電流(拉,灌)為3.2mA;A=0時,G1的拉電流(拉,灌)為160Aμ。
3
GAB
圖7.1-1圖7.1-2
3、圖7.1-3中示出了某門電路的特性曲線,試據此確定它的下列參數:輸出高電平UOH=3V;輸出低電平UOL=0.3V;輸入短路電流IiS=1.4mA;高電平輸入漏電流IiH=0.02mA;閾值電平UT=1.5V;開門電平UON=1.5V;關門電平UOFF=1.5V;低電平噪聲容限UNL=1.2V;高電平噪聲容限UNH=1.5V;最大灌電流IOLmax=15mA;扇出系數N=10.
i
1.5V
u
OHui
OL
u
圖7.1-3
4、TTL門電路輸入端懸空時,應視為高電平;(高電平,低電平,別定)此刻如用萬用表測量其電壓,讀數約為1.4V(3.6V,0V,1.4V)。
5、集電極開路門(OC門)在使用時須在輸出與電源之間接一電阻(輸出與地,輸出與輸入,輸出與電源)。
6、CMOS門電路的特點:靜態功耗極低(非常大,極低);而動態功耗隨著工作頻率的提高而增加(增加,減小,別變);輸入電阻非常大(非常大,非常?。?;噪聲容限高(高,低,等)于TTL門。
7、某TTL反向器的延遲時刻tPLH=15ns,tPHL=10ns。輸入為占空比為50%的方波,該方波的頻率別得高于30MHZ(50MHZ,40MHZ,30MHZ)。
【7-2】如圖7-2(a)所示CMOS電路,已知各輸入波形A、B、C如圖(b)所示。R=10kΩ請畫出輸出F的波形。
A
BC
ABC
(a)(b)
圖7-2題7-2電路圖
解:
當C=0時,輸出端邏輯表達式為F=BA+;當C=1時,F=A,即,F=BA+C+AC。答案見圖7-2(c)。
ABCF
圖7-2(c)例題7-2解答圖
【7-3】電路如圖7-3(a)~(f)所示,試寫出其邏輯函數的表達式。
圖7-3題7-3圖
解:
F1=A,F2=1,F3=BA+,F4=AB,F5=1,F6=B
【7-4】在下圖7-4(a)所示電路中,G1、G2、G3是LSTTL系列OC門,輸出高電平常的漏電流為IoH≤100μA,輸出低電平常允許的最大汲取電流為IoLmax=8mA,G4、G5、G6是LS系列與非門,它們的輸入與輸出特性如圖(b)所示。已知VCC=5V,試計算外接負載電阻R的范圍。
L
H
(b)(c)(d)
圖7-4題7-4電路圖
解:
iLoLoLmax
CCIMIUV--≤R≤iH
cexoHminCCIKINUV+-
其中M為TTL門的個數,K為TTL輸入端數,N為OC門個數。
02
.031.032
.354.03825.05?
+?-≤
≤?--R
Ω
≤≤Ωk5699R
【7-5】CMOS電路如下圖7-5(a)所示,已知輸入A、B
及操縱端C的電壓波形如圖(b)所示,試畫出F端的波形。
CMOS
1
TTL
2
CMOS
3
TTL
4
6
CMOS
5
(a)
(b)
(c)
(f)(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電網發電機組與儲能系統的多目標優化設計考核試卷
- 投標文件編制中的成本控制要點考核試卷
- 廢料處理技術創新與應用考核試卷
- 農村土地租賃合同中的租賃物保險制度解析考核試卷
- 2025年中國PP聚丙烯塑料漆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PB地板采暖管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COD消解加熱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3-辛酮數據監測報告
- 高支模板工程培訓
- 2025至2030年中國食堂自動售飯結算系統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NIH-FDA-IND-IDE-II期III期臨床試驗方案模板
- 2025春季學期國開電大??啤缎姓M織學》一平臺在線形考(形考任務1至5)試題及答案
- 腫瘤患者全程健康管理
- T-CNAS 18-2020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風險評估及預防
- 腹股溝疝嵌頓病人的護理
- 《特種設備重大隱患判定標準(陜西省)》解讀與培訓
- 《收益法在無形資產價值評估中的應用案例分析:以M生物公司為例》8900字(論文)
- 重慶市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操作細則2012年
- IEC31010-2019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技術(雷澤佳譯-2024)
- 新生兒黃疸的護理常規
- ISOIEC38507-2022信息技術-IT治理-組織使用人工智能的治理影響(中文版-雷澤佳譯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