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龜人工養殖技術_第1頁
鱷龜人工養殖技術_第2頁
鱷龜人工養殖技術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鱷龜人工養殖技術鱷龜原產北美洲和中美洲,又叫小鱷龜,近年引入我國進行人工飼養獲得成功,以其體壯多肉而聞名于世,故又叫肉龜,是龜類中的珍稀品種,具有出肉率高、營養豐富、生長速度快、經濟價值高等特點。其出肉率居龜類之首,鱷龜肉細膩、香酥、鮮美,且無異味,滋補作用十分明顯。龜板有消腫作用,龜血、龜頭也都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一、生活習性

鱷龜在3℃~45℃水溫中均能生活,20℃~30℃最活躍,28℃~31℃生長最快,15℃以下冬眠,在-5℃水中的冰層下不會凍死,1℃以上可安全過冬,鱷龜喜棲安靜環境,食性較雜,喜食水中小動物和水草,在岸上也吃死、活動物,鮮嫩樹葉及花果類。人工飼養的飼料有新鮮小魚蝦、螺、蚌、昆蟲、蚯蚓、蠶蛹、蠅蛆、黃粉蟲、各種畜禽內臟和下腳料及膨化飼料等。

二、飼養池的建選

水深1米~1.5米,池子形狀面積不限,在池的一邊留10%~20%陸地做產卵場,池周砌石,用水泥漿抹平,以防龜打洞,產卵場也用水泥漿抹平,放40厘米厚的沙土。產卵場應有45度斜坡,鋪上木板或泡沫塑料,以防擦傷龜肚皮,池底放一層沙土、粘土。在池周陸地上再建1米~1.5米高的防逃圍墻。小型飼養可用缸盆,蓋上尼龍網即可,如養種龜則應建大一些的池子,產卵場用木板架在離水面2厘米~3厘米高的池上。新建的水泥池要用15ppm~20ppm漂白粉消毒,并用千分之一過磷酸鈣溶液浸泡1天~2天后放入龜種。

三、飼養管理

1.分級分池放養每平方米可放養種龜1組(1雄2雌)或中龜3組或幼龜5組~10組或稚龜10組~20組,按大小不同分池飼養,不可混養,以免影響小龜生長。

2.定點、定時、定量投食初春和初冬每天中午投食1次,春末到深秋是攝食旺季,每天投食2次,上午9時投食40%,傍晚再投食60%,投食應固定一處,投下的食料在150分鐘內吃完為度,吃不完下次可少投。食料大的要切小,小幼龜喂營養豐富的切碎飼料,變質飼料不可使用。飼料以動物性飼料為主,可適當搭配些植物性花果蔬菜飼料,也可以用甲魚飼料飼喂。

3.定時換水、消毒面積大的池子,20天~50天部分換水1次,小池子2天~3天或6天~7天部分換水1次,透明度保持在10厘米~20厘米,冬季根據情況盡量少換水,但缸盆養的應及時換水。池水一般20天~30天用10ppm漂白粉消毒,可防龜發病。夏季池水必須保持80厘米,池上要遮蔭1/5以上,池內養些浮萍,周圍種樹,必要時注入新水降溫,使水溫不超過45℃。

4.繁殖與孵化野生鱷龜第5年開始產卵,而人工飼養的鱷龜第3年或長到2公斤以上即開始產卵。4月~5月和9月~10月自然交配,5月~8月為產卵盛期,母龜白天產卵,年產卵30枚~120枚。分2批~3批產卵,每批11枚~50枚。孵化箱高80厘米、寬50厘米、長80厘米,箱底鉆幾個漏水孔,放5厘米粗沙,再放5厘米細沙,把卵放在沙土上(有白色點的動物極朝上),再蓋5厘米細沙,然后加蓋防鼠、蛇。使用的粗細沙,均先用開水浸燙消毒。每天檢查卵一次,如表層沙面干燥,要淋水保濕,以手握沙成團、松手即散為宜。在自然氣溫下65天~75天可孵化出稚龜,孵化率93%~96%,如用恒溫30℃,相對濕度80%~90%,經50天~60天即可孵出稚龜,孵化率可達98%。稚龜出殼后,讓其在孵化箱內活動幾個小時,待臍帶脫落,即移入200ppm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5分鐘,再放入清水內飼養。

四、疾病防治

只要嚴格對小龜和池水消毒,一般都很少發病,偶有小病,對癥下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