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學案第四章 第3節 群落的結構 Word版_第1頁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學案第四章 第3節 群落的結構 Word版_第2頁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學案第四章 第3節 群落的結構 Word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第3節群落的結構編制人:張璋審核人:仝靜飛領導簽字:學習目標:1.識別群落,說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2.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征。3.嘗試進行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4.從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征。重點: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征。難點:從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征。預習案【使用說明及學法指導】回顧種群和群落的概念;通讀教材,完成預習案。2.本節聚焦:不同的群落在物種組成上有哪些差別?中間關系主要有哪幾種類型?群落空間結構是怎樣的?【教材助讀】一、通讀教材,完成《金牌學案》P46自主預習一、二三和交流1二、思考課本P71問題探討三、請在下面的方框內構建本節的知識網絡探究案【探究點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1.在課本上劃記群落的概念,并回答群落與種群有何區別?個體、種群、群落有何相互聯系?2.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與在種群水平上研究的問題有什么不同?【探究點二】群落的物種組成1.指出課本P72兩個森林群落的主要差別?2.豐富度:群落中數目的多少。3.判斷群落不同的重要特征是4.豐富度的規律?【探究點三】種間關系(重點)1.閱讀課本72頁資料分析中的兩段資料回答:(1)如何解釋資料1中的實驗結果?(2)分析猞猁和雪兔種群數量的波動情況,你能發現什么規律?(3)猞猁的存在對整個群落的穩定可能起什么作用?(4)資料1和資料2中,兩個種群之間的相互作用結果有什么不同?2.比較各種種間關系的特征,完成《金牌學案》P48探究的表格3.寄生和腐生有何區別?【探究點四】群落的空間結構1.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群落中的分層現象決定了的分層現象垂直結構水平結構現象現象分布決定因素植物分層:動物分層:__________和條件地形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的不同、生物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探究點五】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1.采集方法:采集體形較大的動物;①用采集;②法采集體形較小的動物:可用______________采集。2.統計方法:豐富度的統計方法通常有兩種;一是;二是3.觀察工具:、;如用顯微鏡,則用倍物鏡,倍目鏡=4\*GB3④=3\*GB3=4\*GB3④=3\*GB3③=2\*GB3②=1\*GB3①群落組成種間關系寄生空間結構=5\*GB3⑤=6\*GB3⑥預習自測1.淺海中牡蠣與魚類、節肢動物、棘皮動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這些生物構成了A.種群B.群落C.生態系統D.生物圈2.生物群落的特點有①有一定的分層結構②植物之間有復雜的相互關系③有相當數量的植物種類④最底層是草本植物⑤高層是木本植物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 D.②③⑤3.下列不屬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疇的是A.池塘中有多少種群,哪些種群數量上占優勢B.池塘中鯽魚種群的種群C.池塘中各個種群之間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D.池塘中各個種群分別占據什么位置4.鑒別不同群落類型的基本特征是A.群落所在的地理位置B.群落的氣候條件C.群落的物種組成D.群落的生物數量5.“種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這里草與豆之間的關系是A.寄生B.捕食C.競爭D.互利共生6.下面的圖中A、B代表兩種單獨生存的不同生物,C代表共同的生活條件。下列3圖中依次代表的生物之間的關系為A.①寄生②捕食③互利共生B.①互利共生②捕食③競爭C.①互利共生②競爭③寄生D.①互利共生②競爭③捕食①②③7.下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在有限空間內培養(或飼養)兩種生物的實驗結果。下列相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噬菌體與細菌的種群數量消長關系如乙圖B.大豆與根瘤菌種群數量的消長關系如甲圖C.它們分別呈互利共生(甲)、捕食(乙)、競爭(丙)關系D.丙實驗過程中,兩種生物之間的競爭程度由弱到強再到弱8.下列幾組圖中,能正確表示生存斗爭、種間斗爭、種內斗爭、和競爭關系的是9.大多數生物群落在空間上有垂直分層現象,稱為群落的垂直結構。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動物垂直分層現象的重要因素分別是A.溫度食物B.溫度光照C.濕度溫度D.光照食物10.土壤動物具有趨暗、趨濕、避高溫的習性。下圖A、B、C、D4種土壤微型節肢動物分離收集裝置中,最合理的是A.B.C.D創新班必做題11.如圖為某一個足夠大的山體,從山麓到山頂的生物群落的結構和該山體基帶所在的地帶到極地的生物群落的結構比較示意圖,下列對圖的分析中錯誤的是()A.圖中X表示群落的垂直結構,圖中Y表示群落的水平結構B.該山體的垂直結構和其相應的水平結構具有相似性C.圖X中從上到下、圖Y中從左到右構成群落結構的種群數目逐漸增多D.影響圖X所示結構的因素是溫度,影響圖Y所示結構的因素是陽光12.下圖①~④分別為A.地衣中的藻類和真菌;B.大小兩種草履蟲;C.狐與兔;D.細菌與噬菌體四組生物的種間關系示意圖(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