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質量監測制度_第1頁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質量監測制度_第2頁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質量監測制度_第3頁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質量監測制度_第4頁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質量監測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液透析質量控制規范(試行)第一章總則一、血液透析是慢性腎衰竭患者賴以生存的腎臟替代治療手段之一,也為急性腎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復腎功能創造了條件。血液透析時需要將患者血液引出體外,血液在透析器中與透析液進行物質交換,達到清除體內代謝廢物、排出體內多余的水分和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的目的。近年來,也是中毒等急危重癥搶救的重要手段。二、設立省血液透析質量控制部,主要對全省血液透析診療活動進行全面質量控制,并受省衛生廳委托檢查醫療機構血液透析工作開展情況。開展技術培訓,進行相關技術考評和考核。三、開展血液透析技術的醫療機構應配備至少4臺以上的透析機,并經省衛生行廳進行技術及人員準入。四、醫療機構開展血液透析技術應符合本規范要求,建立健全質控制度,并嚴格遵守醫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離規定,防止由此引發的醫源性感染;透析器的重復使用應嚴格按照衛生部制定的《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范》執行,確保患者安全。五、從事血液透析治療工作的醫護人員,應接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第二章醫院資質基本要求一、內科工作基礎具備較好的內科工作基礎,能夠獨立完成基本診療項目,具有獨立處理內科常見疾病的能力。二、設置獨立的腎臟內科(或者內科腎臟病組)具備較好的腎臟內科工作基礎,能夠獨立完成基本診療項目。腎臟內科病房(或者內科病房內設置腎臟病病床):有腎臟內科專科醫師隊伍,具有獨立處理腎臟內科常見疾病的能力。三、血液透析室(中心)血液透析室(中心)(簡稱血透室)應具備透析區、水處理區、治療室、候診室等基本功能區域;應有符合規定的透析機、水處理裝置及搶救的基本設備;建立并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水處理設備的質量檢測制度、技術操作規范、設備檢查及維修制度;有完備的病歷檔案管理制度:包括透析治療患者知情同意書、首次病程記錄、透析治療記錄單、化驗單等。建立健全透析病人登記冊,普通病人、隔離病人及急診病人分別登記。四、急、慢性透析并發癥處理及綜合搶救能力具有麻醉科、重癥監護室、放射科、檢驗科及大內科等的醫療技術支持。五、開展血液透析技術的醫療機構必須取得當地環保部門的污水排放許可證。第三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的人員配置及職責一、醫師(一)血透室主任:應由具有豐富臨床工作經驗、熟練掌握腎臟內科診療操作技術和全面管理能力的腎臟內科專科醫師擔任。擁有10臺透析機以下的血透室主任應由具有主治醫師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擔任,10臺透析機以上的血透室主任應由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擔任。血透室主任職責:負責血透室全面管理工作和質量控制工作,定期查房,解決臨床疑難問題;監督及評估透析質量及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按照透析規范化要求制定并實施透析中心的管理制度、常規和操作規程,安排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組織業務學習和技術考核。(二)醫師應由經過腎臟內科專科訓練、掌握全面的腎臟內科診療操作技術的腎臟內科專科醫師擔任。血透室醫師職責:負責病人透析的安排,透析方案的制定、調整;急、慢性并發癥的處理;查房;監測和評估病人的透析質量;記錄并保管好透析病人資料;每3個月填寫質量報告表(包括本單位血透室的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透析用水、透析液的細菌計數、內毒素測定結果等);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等有關制度,若有疑難問題應及時向上級醫師匯報。(三)血透室腎臟內科醫師和透析機的比例不低于1:5。二、護士(一)血透室應配備護士長和護士。10臺透析機以下的血透室,護士長應由具有腎臟專科主管護師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擔任。10臺透析機以上的血透室應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在血透室工作5年以上、具有全面管理能力的腎臟專科副主任護師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擔任。(二)護士長職責:負責護理及醫院感染等規章制度的執行;技術培訓及操作規程的組織實施與監督;醫療用品管理;協助透析室主任開展日常管理工作;完成各種報表如病人帳單、工作量、各種護理記錄的匯總。(三)護士職責: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實施操作;執行透析醫囑;熟練掌握各種血液透析機及各種血管通路的操作;透析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觀察機器運轉情況,認真作好記錄,認真進行查對,防止差錯發生。(四)血透室護士配置:血透室護士配置應根據透析機和病人的數量及透析環境設置,以保證血液透析的正常進行和病人安全。原則上護士和透析機的比例最低不能低于1:2。三、技師10臺以上透析機的血透室應配專職技師1名。不足10臺透析機的單位可配兼職技師。技師需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并經過相應培訓,熟悉透析機和水處理設備的性能、結構、工作原理和維修技術,并負責其日常維護,保證正常運轉;負責執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質量監測,確保其符合相關質量的要求;負責所有設備運行情況的登記。(一)透析機的維護和保養。每日巡視透析機和水處理機的工作情況;監督機器的消毒及除鈣工作;定期檢查并校正電導度、血泵速、透析液溫度、流量、超濾量、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等,定期更換在線血濾機的濾器、濾芯。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作好記錄,保證透析機的正常運轉。(二)水處理系統的維護。監測水處理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的工作情況,根據設備的要求定期對水處理系統進行沖洗、消毒并登記。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保證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轉,確保水質符合要求。四、繼續教育醫師、護士及技師每年應參加相關的繼續教育,按規定取得相應的學分。第四章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布局及基本要求血透室按實際需要合理布局,必須具備透析區、水處理區、治療室、候診區等基本功能區,區分清潔區與污染區。一、透析治療間(一)透析治療間應當達到《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中規定的III類環境,并保持安靜,光線充足。配備空氣消毒裝置、空調等。保持空氣清新,必要時應當使用換氣扇。透析治療間地面應使用防酸材料并設置地漏。(二)一臺透析機與一張床(或椅)稱為一個透析單元,透析單元間距按床間距計算不能小于0.8米,實際占用面積不小于3.2平方米。每一個透析單元應當有電源插座組、反滲水供給接口和廢棄透析液排水接口(中心供液系統要有透析液接口),透析室應配備供氧裝置、中心負壓接口或可移動負壓抽吸裝置。根據環境條件,可配備網絡接口、耳機或呼叫系統等。(三)透析治療間應當具備雙路電力供應。如果沒有雙路電力供應,在停電時,血液透析機應具備相應的安全裝置,確保將體外循環的血液回輸至患者體內。(四)護理站設在便于觀察和處理患者及設備操作的地方。備有治療車(內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備物品及藥品)、搶救車(內含必備搶救物品及藥品)及搶救設備(如心電監護、除顫儀、簡易呼吸器等)。(五)特殊透析間應設立傳染病隔離治療間或隔離區域(對艾滋病人和有傳染性的乙肝、丙肝病人應當隔離透析);有條件的單位應設立重癥患者搶救間。二、治療室治療室應達到《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中規定的III類環境的要求。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藥品如促紅細胞生成素、肝素鹽水、魚精蛋白、抗生素等應在治療室配制且現用現配;備用的消毒物品(縫合包、靜脈切開包、無菌紗布等應在治療室儲存備用。三、庫房透析器、管路、穿刺針及透析粉等耗材應在庫房存放,庫房應符合《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中規定的III類環境。四、水處理間水處理間面積應為水處理機占地面積的1.5倍以上;地面承重應符合設備要求;地面應進行防水處理并設置地漏。水處理間應維持合適的室溫,并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風條件。水處理設備應避免日光直射,防止透光部分藻類生長。水處理設備放置處應有水槽,防止水外漏。水處理機的自來水供給量應滿足要求,入口處安裝壓力表,入口壓力應符合設備要求。五、工作人員和患者更衣區工作人員和患者更衣區要分開,患者更衣區的大小應根據血透室的實際患者數量決定,以不擁擠、舒適為度。工作人員在更衣區更換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后方可進入透析治療間和治療室。患者更衣區設置椅子(沙發)和更衣柜,患者更換血透室為其準備的拖鞋等后方能進入透析治療間。拖鞋專人專用,并定期清洗,有污染時應按規范要求進行消毒。每次透析時更換床單。六、接診區患者更換拖鞋后在接診區稱量體重、測血壓和脈搏等(重癥患者在透析床上完成),由醫務人員確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療方案及開具藥品處方、化驗單等。七、醫務人員辦公及生活用房可根據實際情況配置(比如辦公室,用餐室,衛生間,病案資料室,值班室等)。八、污染區污染區用來暫時存放生活垃圾和醫療廢棄物,應分開存放,單獨處理。醫療廢棄物包括使用過的透析器、管路、穿刺針、紗布、注射器、醫用手套等。第五章血液透析室(中心)設備基本要求血透室使用的水處理系統、血液透析機、中空纖維透析器、中空纖維過濾器、吸附器、血漿分離器、透析管路、動靜脈穿刺針等應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公布的III類醫療器械(血液凈化設備和血液凈化器具,編號6845-04)進行管理。一、透析機透析機必須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注冊證方可投入臨床使用。透析機應在設備規定的環境下(包括溫度、濕度、電壓、供水壓力)使用,按要求進行操作,以保證機器正常運轉和病人的安全。按設備說明書進行保養。血透室應為每一臺透析機建立檔案,內容包括透析機出廠信息(技術信息和操作信息)操作運轉和維修記錄。二、水處理設備水處理設備必須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注冊證方可投入臨床使用。水處理設備應當在設備規定的環境下(包括溫度、濕度、電壓、供水壓力)使用,以保證機器正常運行,供應充足的反滲水。水處理設備包括前處理系統、反滲機和反滲水供水系統。前處理系統應根據水質情況進行相應的配置。反滲水供水線路上不應當有開放式儲水裝置,防止二次污染。反滲水供水管路應選用無毒材料,并設置循環回路,盡量避免盲端和死腔,防止細菌滋生和生物膜形成。如果水供應壓力不足或經常中斷,可以在反滲機前設立原水儲存水裝置。三、水處理系統的維護與消毒:水處理系統必須進行日常維護,維護的頻率應該根據水質檢測的結果確定。水處理系統維護的內容主要包括反滲機和反滲水供水管路的清洗,消毒,前處理系統中軟水器樹脂的再生,活性炭及砂濾器的反沖,過濾器的更換和反滲膜的酸洗與更換。水處理系統的清洗和消毒應嚴格按操作說明進行或請廠商協助完成。清洗和消毒頻率參照細菌培養結果或根據廠家建議確定。血透室應為水處理設備建立檔案,內容包括水處理設備出廠信息(技術信息和操作信息)、消毒和沖洗記錄、故障和維修保養記錄。四、透析器材各種透析器材應該在符合條件的庫房內存放,使用前應該認真檢查使用期限,有無包裝破損等。記錄可能與其相關的不良反應及采取的應對措施。第六章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基本要求一、透析用水透析用水應符合表-2及表-4要求,并按表-1要求定期進行檢測。(一)透析用水的水質監測應按時進行,見表-1:表-1:透析用水的監測要求監測項目監測內容監測頻率標準供水管路靠近末端內毒素每季度內毒素<1EU/ml反滲機電導率,產水率每天根據反滲機廠家數據活性炭罐游離氯每周氯<0.1mg/l軟水器硬度每周<17PPM(二)透析用水的水質情況每年至少測定1次,標準見表-2(參照AAMI標準)。每月進行透析用水的細菌培養,每3個月進行一次透析用水內毒素檢測,以上檢查結果和化驗單應登記并保留,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新安裝的水處理系統或懷疑水處理系統有問題時,應提高檢測頻度;如果確定水處理設備存在問題而不能及時糾正,應停止使用。表-2血液透析用水可允許的化學污染物最大濃度(AAMI標準,2004年)污染物允許的最大化學污染物的濃度(mg/L)鈣2(0.1mEq/L)鎂4(0.3mEq/L)鈉70(3.0mEq/L)鉀8(0.2mEq/L)氟0.2氯(自由態)0.5氯胺0.1硝酸鹽2.0硫酸鹽100.0銅、鋇、鋅每種0.1鋁0.01砷、鉛、銀每種0.005鎘0.001鉻0.014硒0.09汞0.0002銻0.006鉈0.002二、透析液購買的濃縮透析液和透析粉劑必須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注冊證。濃縮液可以從廠家直接購買或由具備濃縮液制備資格的醫院制劑室配制(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制劑許可證”以及制備透析液批準文號,所配制的濃縮透析液只限本醫院內部使用)。如果從廠家購買透析粉劑由透析中心自行溶解配置,配制濃縮透析液B液(主要含碳酸氫鹽)應現用現配,必須有專人負責,并且有人員進行核查,并簽字登記。透析液的溶質濃度每月至少測定一次(表-3為碳酸氫鹽透析液配方的溶質濃度),細菌培養每月至少測定一次。每3個月進行內毒素檢測一次。表-3碳酸鹽透析液配方的溶質濃度鈉(mmol/L)135?145鉀(mmol/L)0?4.0鈣(mmol/L)0?1.75鎂(mmol/L)0.25?0.5氯(mmol/L)102?106碳酸氫根(mmol/L)30~39葡萄糖(mmol/L)0~11pH值7.1?7.3第七章血液透析適應證及禁忌證血透室在對病人實施透析治療時應根據病人的病情,掌握好急診透析和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常規透析的指征,透析中應嚴格執行各種操作規程,提高療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一、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適應證即使沒有臨床癥狀,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腎小球濾過率(eGFR)降至10ml/min左右時即應進行血液透析,但合并糖尿病的病人當eGFR小于15ml/min時應開始透析。Ccr的替代參考指標主要包括以下指標:血尿素氮N28.6mmol/L(80mg/dl)。血肌酐N707.2umol/L(8mg/dl)。高鉀血癥:血鉀N6.5mmol/L。藥物治療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有明顯水潴留體征(嚴重浮腫、血壓升高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厭食、惡心、嘔吐等明顯尿毒癥表現。不同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并發癥有很大差異,對沒有達到上述指標,而臨床癥狀較重,內科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透析醫師可根據病情決定透析時機。二、急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適應證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應進行血液透析:(一)急性腎功能衰竭診斷確立,出現容量負荷性高血壓、左心衰竭;(二)高鉀血癥:血鉀N6.5mmol/L;(三)血肌酐N442mmol/L(5mg/dl);(四)出現消化道或神經精神癥狀;(五)存在高分解代謝(每日血尿素氮上升14.3mmol/L以上,血肌酐上升177umol/L以上或血鉀上升1mmol/L以上);(六)藥物治療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三、其他適應證(一)各種藥物、毒物中毒適合血液透析治療者;(二)其他有血液透析指征的疾病。四、血液透析相對禁忌證(一)休克或收縮壓低于10.7kPa(80mmHg)者。(二)有嚴重出血或出血傾向者。(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包括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或嚴重冠心病者。(四)嚴重感染如敗血癥,或有血源性傳染病者。(五)不合作的病人。第八章血液透析治療程序及監測一、新病人血液透析前準備(一)新病人接受首次透析前,透析醫師應與病人和家屬溝通,告知患者病情、透析注意事項等情況,讓患者充分了解血液透析的目的及透析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由患者或親屬簽署血液透析醫療風險知情同意書、委托書,需復用透析器的患者還應簽署復用申請書。(二)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病人提倡提前建立永久性的動靜脈內痿,對急性腎功能衰竭和慢性腎功能衰竭需要急診透析的病人推薦中心靜脈置管,建立臨時性的血管通路,不主張直接動靜脈穿刺透析。(三)病人透析前應檢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傳染病標志物。二、透析方案醫師應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制定具體的透析方案。穩定的維持性透析患者,建議每周應接受2至3次透析,每次4-5小時。患者每次接受透析時必須有專門的透析醫師根據病人當日的情況制定具體的透析方案。三、血液透析治療程序及質控要求(一)血液透析開始程序。開機原則:先開水源,后開電源。連接A.B濃縮液,機器進行自檢,等待自檢通過,連接、安裝透析器及管路并預充。準備好病人的動靜脈血管通路。(二)血液透析治療程序。將病人血路與體外循環的動靜脈管路連接,開始透析。血流量:根據病人血液通路、心功能情況及透析要求,由慢到快調節血流量,一般為200-350ml/min。透析液流量:一般為500ml/min。肝素抗凝:(詳見第九章)確定超濾量:根據體重改變、臨床癥狀和體征。調節透析機各項報警指標的范圍。(三)血液透析治療中監測要求。關注透析機上的各種報警指標,及時糾正各種異常情況,使治療順利進行。及時發現并處理治療中的各種并發癥。透析中病人生命體征監測。透析中每小時測一次血壓和脈搏,隨時觀察透析治療過程中病情變化,及時處理。及時、完整做好透析記錄。(四)血液透析結束程序。透析結束前30分鐘根據病人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提前停用肝素或其他抗凝劑。將透析器及透析管路中血液返回病人體內(禁止使用空氣回血),關閉血泵。回血結束,立刻壓迫止血,使用彈性繃帶壓迫一般不超過30分鐘。壓力要適中,既不完全阻斷血流而又不使其出血。需復用的透析器送復用室處理(見透析器復用),不復用的透析器(管路)按醫療廢物處理。(五)進行機器的清洗、消毒程序,包括水路和機器表面的消毒。第九章血液透析抗凝及抗凝監測指標一、血液透析抗凝監測指標(一)實驗室監測。(二)臨床監測。臨床上主要通過了解病人既往肝素用量、動態觀察透析過程中靜脈壓及透析器和透析管路有無凝血塊等方法檢測血液透析時抗凝情況。二、血液透析抗凝劑的使用抗凝劑使用應遵循個體化原則。第十章血液透析中并發癥及處理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必須密切觀察病人,及時發現并處理血液透析中的并發癥,以確保透析安全。血液透析中的主要并發癥及處理原則如下:一、透析器反應透析器反應包括兩種類型:(一)過敏反應型(A型)過敏反應多發生于透析開始后數分鐘至30分鐘,可有灼熱、呼吸困難、窒息、瀕死感、瘙癢、蕁麻疹、咳嗽、鼻卡他、流淚、腹部絞痛和腹瀉等癥狀。處理原則(1)發現此反應時應立即停止透析。(2)同時按抗過敏反應常規處理(應用腎上腺素、抗組胺藥或激素)。(3)勿將管道及透析器內血液回輸至體內。預防措施透析前將透析器充分沖洗。不同的透析器有不同的沖洗要求,應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二)非特異性型(B型)常發生于透析開始數分鐘至1小時,表現為胸痛或背痛,注意與心絞痛鑒別。處理原則(1)加強觀察,可繼續血液透析。(2)予以吸氧及對癥治療。二、失衡綜合征(一)輕者有頭痛,煩躁不安、惡心嘔吐和肌肉痙攣;重者可發生定向障礙、癲癇及昏迷;常伴腦電圖改變。(二)處理原則輕者對癥治療,包括高滲鹽水或高滲葡萄糖靜脈注射。重者停止透析、保持氣道暢通及支持療法。(三)預防措施在開始幾次血液透析時采用誘導透析方法,逐步增加透析時間,避免過快清除溶質。對長期透析病人則適當提高透析液鈉濃度進行預防。三、心血管并發癥(一)低血壓多發生于超濾過度、血容量不足、應用降壓藥、醋酸鹽透析、透析中進食等情況。部分與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包積液等心源性因素有關,應針對病因進行處理。(二)高血壓多由于水鈉潴留、容量控制不當或腎素、血管緊張素升高等因素引起。嚴重時靜滴硝普納等藥物治療,或更換血液透析方式。(三)心律失常發生原因主要有冠心病、心力衰竭、電解質紊亂、尿毒癥心肌病、貧血和低氧血癥。應針對病因治療并予以相應抗心律失常藥物。四、發熱(一)多由于致敏熱原反應或感染引起。(二)發現后要檢查原因,如血管通路感染,透析器復用等問題。感染者應給予抗感染治療。(三)預防原則:嚴格執行操作要求及質控指標。五、其他常見并發癥(一)頭痛其原因不明,部分可能與輕度失衡有關,可對癥處理。(二)惡心嘔吐在病情穩定的血液透析病人多由于低血壓引起,也可以是失衡綜合征早期表現。(三)肌肉痙攣多由于低血壓、超濾過度、病人低于干體重或低鈉透析引起,應針對病因進行處理。六、透析意外的預防和處理(一)血液透析管路脫落接管松脫會發生血液透析管路脫落,引起失血甚至發生休克。較易發生松脫的地方是管路接頭處。固定管路時,應留有給病人活動的余地。(二)空氣栓塞病人出現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甚至死亡。處理原則:一旦發生空氣栓塞,應按空氣栓塞搶救流程進行搶救,必要時進行高壓氧治療。(三)透析膜破裂處理原則:透析膜一旦破裂導致透析器漏血,需立即更換新透析器。預防措施:嚴格遵守透析器加壓試驗常規操作,密切注意透析管道通暢度,常可防止或降低透析中透析膜破裂的發生率。使用全自動機器復用。(四)管道或透析器內凝血病人低血壓時間過長、血流緩慢或肝素化不足時,靜脈端驅氣器中纖維素析出,漸漸發生血液凝固。有時凝血起因于動靜脈痿的阻塞等。處理原則:發生凝血后要仔細分析原因,如遇到有高凝傾向的病人,要去除其誘因,增加肝素用量。第十一章透析病人健康狀況評價及推薦標準為保證病人獲得充分透析,減少并發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應常規進行生化和特殊檢查,評估病人的健康狀況和透析情況。做好飲食指導,加強營養,改善貧血,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對貧血患者可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盡量不輸血或少輸血,最大限度減少血液制品的使用。提供適宜的康復和健康指導工作。一、監測指標及頻率(一)每3個月測定血常規、血尿素氮、肌酐、鈉、鉀、鈣、磷、血糖、血清白蛋白、二氧化碳結合力,有條件單位可測定病人的血清鐵蛋白、轉鐵蛋白飽和度、iPTH,并對病人進行透析充分性的評估。(二)每6個月測定1次經血傳播疾病標志物,并進行1次常規胸片檢查。(三)透析治療過程中病情有特殊變化時應隨時進行相關檢查。二、血透室病人透析質量考核標準(一)糾正貧血。(二)保證良好的營養狀態。(三)保證透析充分性。第十二章血液透析室(中心)醫院感染控制措施一、血透室的布局應符合醫院感染管理的相關要求,并配備符合手衛生規范的基本設施。二、工作人員進入血透室時應穿工作服、換工作鞋。對患者進行有創診斷和治療操作時應戴口罩及工作帽,必要時戴手套。對不同患者進行操作,必須更換手套。三、醫務人員應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避免相關感染的發生。四、工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標準預防原則,避免發生職業暴露。五、新病人首次透析前,常規檢查乙肝標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丙肝抗體(抗HCV)、艾滋病毒抗體及梅毒螺旋體抗體。對于HbsAg、HbsAb及HBcAb均陰性的患者建議給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種。對于HCV抗體陽性的患者,應進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標的檢測。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應每半年進行一次上述經血傳播疾病標志物復查,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可每年進行上述感染指標的復查。急診透析病人沒有上述檢測結果時,應在透析前留取血標本進行上述監測,使用急診透析機,透析結束后進行終末消毒,透析器和管路須一次性使用。六、透析區應劃分普通病人治療區和隔離病人治療區。感染病人應實施隔離分區或分機透析,所用物品及護理人員相對固定。七、血透室必須對每一臺透析機進行編號,患者使用的透析機最好相對固定,并作好記錄。八、血透室所有的醫療廢水(包括排出的透析液)應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九、醫療廢物按要求處理。十、透析區應保持空氣新鮮,配備空氣消毒設備,每日進行有效的空氣消毒。地面、臺面和物體表面每日下班后濕式打掃,如遇污染隨時消毒。十一、工作人員應每年檢測經血傳播疾病的各項指標。必要時進行預防接種。患乙型肝炎或攜帶HBsAg及丙肝抗體陽性的工作人員應調離血液透析室。十二、透析器復用應嚴格按照衛生部《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范》執行。十三、發生醫院感染暴發、聚集時應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管理規范》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置、上報。十四、購入及應用的消毒劑應符合國家相關要求并正確使用。十五、血透室細菌污染相關監測:表-4:血透室細菌污染相關監測監測項目監測頻次采樣部位正常值透析用水每月透析用水供水管路上細菌數W200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