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業的曲折與發展_第1頁
文化事業的曲折與發展_第2頁
文化事業的曲折與發展_第3頁
文化事業的曲折與發展_第4頁
文化事業的曲折與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化事業的曲折與發展第1頁/共54頁第2頁/共54頁2004年5月《茶館》27日在京演出第500場

2004年7月

《茶館》跨越海峽經典劇作震撼寶島觀眾

2005年11月《茶館》在紐約舉行首場演出

2007年1月《茶館》二十年后再登香港舞臺

……第3頁/共54頁《茶館》的命運

1956年12,老舍創作完成三幕話劇《茶館》1958年3月29日,在北京首都劇場公演,反響強烈

“文革”初,《茶館》被打成“黑樣板”“大毒草”。此后一直處于停演狀態。年份1949啊啊請綻放重生凋零現代中國文化事業的曲折發展1979年2月,老舍先生80誕辰之際,北京人藝以原班人馬重排上演《茶館》。

1980年9月至11月,《茶館》應邀赴西德、法國和瑞士進行訪問演出,這是我國話劇第一次走出國門。

……

2004年5月27日,《茶館》演出第500場第4頁/共54頁年份1949啊啊請綻放重生凋零《茶館》的命運

文革時期建國初期新時期第5頁/共54頁50年代中期,國際形勢云譎波詭,蘇聯和東歐發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特別是1956年2月蘇共第二十次代表大會的召開,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巨大的震動。進一步堅定了中國決策者們沖破蘇聯模式的決心,加快了尋找中國式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步伐。

文化事業的曲折發展(一)背景國際因素:一、“雙百”方針提出第6頁/共54頁

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剝削制度即將被消滅,社會主義制度初步確立,開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就必須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周恩來代表黨中央作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指出:知識界的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知識分子的絕大部分“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在社會主義時代,比以前任何時代都更加需要知識分子參加。國內因素:第7頁/共54頁

現在春天來了嘛,一百種花都讓他開放,不要讓幾種花開放,還有幾種花不讓它開放,這就叫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諸子百家,春秋戰國時代,二千年前那個時候,有許多學說,大家自由爭論,現在我們也需要這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允許)范圍之內,各種學術思想,正確的,錯誤的,讓他們去說,不去干涉他們。李森科、非李森科,我們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學說,那么多的自然科學,就是社會科學,這一派,那一派,讓他們去說,在刊物上、報紙上可以說各種意見。

——1956年5月2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七次會議上正式提出實行“雙百”方針第8頁/共54頁1、背景:(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社會各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①政治:新生人民政權鞏固,社會主義各項政治制度建立。②經濟: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1956,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2)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逐步展開,需要文化事業的發展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3)對蘇聯模式迷信的破除。(4)第三次科技革命發展的需要,世界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中國也面臨挑戰。(一)“雙百”方針的提出一、“雙百”方針的提出與新中國文化事業的繁榮第9頁/共54頁2、“雙百”方針(1)提出:1956年4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一、“雙百”方針的提出與新中國文化事業的繁榮(一)“雙百”方針的提出第10頁/共54頁

“百花齊放”是指文學藝術上的不同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

“百家爭鳴”是指科學研究上的不同學派,可以自由爭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看這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1956年4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第11頁/共54頁2、“雙百”方針(1)提出:1956年4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2)內涵:“百花齊放”是指文學藝術上的不同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百家爭鳴”是指科學上的不同學派,可以自由爭論。具體地說,“雙百方針”是提倡在文學藝術、科學研究領域,有獨立思考和辯論的自由,有創作和批評的自由,有發表意見和保留意見的自由。(3)特點(地位):是黨對科學文化工作基本性的長期性方針,不是一個暫時性的方針。一、“雙百”方針的提出與新中國文化事業的繁榮(一)“雙百”方針的提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目的:第12頁/共54頁3、“雙百”方針的影響:(1)是建設新中國科學文化事業的正確方針和根本保證。(2)活躍了文化藝術工作者的思想。(3)文學創作出現繁榮盛況。(4)電影和戲劇創作百花爭艷。一、“雙百”方針的提出與新中國文化事業的繁榮(一)“雙百”方針的提出推動了新中國文化事業的繁榮第13頁/共54頁(二)新中國文化事業的繁榮1、文學創作上出現繁榮盛況一、“雙百”方針的提出與新中國文化事業的繁榮2、電影和戲劇創作百花爭艷第14頁/共54頁第15頁/共54頁第16頁/共54頁1956年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巴金等文藝界著名人士第17頁/共54頁話劇茶館劇照郭沫若《蔡文姬》劇照第18頁/共54頁1957年周恩來總理觀看紹劇《鬧天宮》后,懷抱演員小六齡童的留影。1957年周恩來觀看著名戲劇家梅蘭芳演出后,與演員親切交談第19頁/共54頁“三紅一創,山青保林”

第20頁/共54頁

范文瀾和郭沫若和都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但對于“中國封建社會從什么開始”這一學術問題,他們有各自的主張,并就各自的觀點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vs

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出現了美學熱。這股浪潮也沖進了北京師范大學校園,著名文藝理論家黃藥眠,先后邀請我國三大美學流派的代表人物朱光潛、蔡儀、李澤厚到校講學。他們各抒己見、彼此辯論,

在其他多個學術領域學者們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彼此爭鳴,氣氛十分熱烈……第21頁/共54頁列舉這一時期的文藝成就類別作品名稱文學創作《紅巖》《紅日》《紅旗譜》《創業史》《保衛延安》《誰是最可愛的人》《林海雪原》《雷鋒之歌》電影《上甘嶺》《南征北戰》《英雄兒女》《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李雙雙》《五朵金花》劇目《龍須溝》《茶館》《蔡文姬》《關漢卿》《文成公主》藝術精品

《東方紅》音樂舞蹈史詩《洪湖赤衛隊》歌劇《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第22頁/共54頁(1)內容上提倡“向時代學習,向人民學習”,熱情謳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2)在文藝創作方針上,中共中央提出”雙百”方針(3)文學藝術作品創作出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高潮探究一:結合新中國成立初期文學藝術創作相關內容談談這一時期創作的主要特點?第23頁/共54頁二、“十年動亂”與文化凋零(一)原因:1、根本原因:左傾錯誤的影響;2、具體原因:政治運動擴大化,特別是“文化大革命”,學術問題當成政治問題遭到批判。(1)1965年11月,上海《文匯報》發表姚文元《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一文,引發“文化大革命”。(2)“紅衛兵”在全國各地破除“四舊”。(3)江青等鼓噪要破除“文藝黑線專政”。

第24頁/共54頁(二)表現:1、傳統文化方面:無數優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國家文物遭受洗劫。破四舊(舊思想、文化、風俗、習慣)2、知識分子方面: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受到嚴酷的政治批判。全國橫掃一切“牛鬼蛇神”3、學術問題方面:一些學術問題被當成政治問題,甚至把學術爭論說成階級斗爭;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響。4、文藝作品方面:許多中外優秀文藝作品被勒令停止上演;戲曲電影中的“樣板戲”一枝獨秀。5、文藝創作方面:文藝創作萬馬齊暗,文化園地百花凋零。二、“十年動亂”與文化凋零第25頁/共54頁故宮被改成血淚宮孔廟的浩劫

“音樂學院院長領頭在全院批判貝多芬是大地主、封建官僚和大資產階級買辦的代言人。……到了夏初,紅衛兵運動興起,又順理成章地傳出“跳芭蕾的斬腿,彈鋼琴的斬手”的風聲,我們便再也不敢碰鋼琴,只得與美妙動人的音樂斷然隔絕了……”

——一個音樂人的回憶第26頁/共54頁各路大仙不能幸免故宮被改成血淚宮觀音被判死刑焚燒古籍字畫破四舊運動第27頁/共54頁

1966年4月,吳晗、鄧拓、廖沫沙因撰雜文集《三家村札記》而被定為“三家村反黨集團”北京師范大學的學生在查閱資料,寫批判文章。吳晗鄧拓廖沫沙文革的發動第28頁/共54頁第29頁/共54頁馬寅初與《新人口論》書影

錯批一人誤增三億

年份我國人口數(億)19535.519566.0119596.619799.7第30頁/共54頁第31頁/共54頁第32頁/共54頁批完和尚批修女第33頁/共54頁“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八個樣板戲京劇:《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白毛女》交響樂:《沙家浜》第34頁/共54頁京劇《奇襲白虎團》京劇《沙家浜》京劇《智取威虎山》京劇《紅燈記》京劇《海港》第35頁/共54頁交響樂《沙家浜》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白毛女》“八億人民八個戲”第36頁/共54頁1、文化事業繁榮的原因:(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新時期。(2)“文革”結束后,文學藝術和學術領域清算極左路線,黨總結社會主義時期文藝工作的經驗教訓,明確文藝必須植根于人民生活。(3)1979年,中國文藝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召開,提出新時期文藝工作總方向:“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4)文化藝術獎項的設立:如“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等。三、文化事業的繁榮(文學藝術的第二個高峰期)第37頁/共54頁改革開放(1978年后)文化事業:方針:

①、雙百方針②、“二為”方針

a、提出:1979、10,鄧小平,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b、內容: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第38頁/共54頁意義:A、指明了新時代文藝工作的總方向

B、推動了中國文化事業走向新的繁榮第39頁/共54頁三、文化事業的繁榮2、文化事業繁榮(1)出現了反映“文革”為主題的“反思文學”“傷痕文學”、以改革實踐為主題的文學作品、反映豐富的社會生活的戲劇電影,如《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被愛情遺忘的角落》。(2)學術討論空前熱烈,文學藝術欣欣向榮。(3)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文學藝術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也向多樣化發展,中國文化正走向世界。第40頁/共54頁

百花獎

金雞獎金鷹獎梅花獎第41頁/共54頁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山東高密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他的《紅高粱》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文壇的里程碑之作,已經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2011年莫言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個中國籍作家——莫言第42頁/共54頁莫言的代表作第43頁/共54頁①“雙百”方針提倡在文藝科研領域可以有思考與辯論、創作和批評的獨立與自由,但要在憲法范圍之內。要堅持正確的文藝創作思想②在文藝問題上“百花齊放”在科學問題上“百家爭鳴”。允許文藝領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③要堅持貫徹“雙百”方針,處理好科學與文藝工作和政治的關系,和人民生活的關系,及繼承傳統與不斷革新的關系,在三個關系中,和人民生活的關系是最基本的。文藝要為人民服務討論在貫徹“雙百”方針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和教訓勇于藝術創新第44頁/共54頁建國初期文革時期新時期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百花凋零萬馬齊喑萬紫千紅欣欣向榮貫徹破壞重新確定“二為”“雙百方針”第45頁/共54頁體育成就舉世矚目1979年中國重返奧委會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贏得“五連冠”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許海峰獲奧運會第一金1992年和1996年,巴塞羅那和亞特蘭大兩屆奧運會上,中國均奪得了16枚金牌,居金牌榜第四位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中國名列金牌榜第三位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第46頁/共54頁足球、中國人的痛?第47頁/共54頁年份1949建國初期文革時期新時期為什么建國后的不同時期我國的文化事業會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景象?1956197619661978生機勃勃百花凋零欣欣向榮第48頁/共54頁【典型題例】:(2010·安徽高考統考演練)1956年毛澤東提出的“百家爭鳴”與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百家爭鳴”主要區別是()A.在目的上不同B.在內涵上不同C.在表現上不同D.在作用上不同解析:A。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百家爭鳴”是由于激烈的社會大變革和階級關系變動,促成了各種政治主張的產生和不同哲學派別的形成,他們紛紛著書立說,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而形成的一種局面(自發),而毛澤東提出的“百家爭鳴”是為了發揮知識分子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鼓勵學術爭鳴,促進文化發展的一種自覺行為。課堂練習第49頁/共54頁【典型題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但在貫徹過程中曾歷經曲折,主要原因是A、“百花齊放”使大部分文藝作品偏離了主題B、“百家爭鳴”僅僅局限在科學上的不同派別C、這一方針否認了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矛盾的社會現實D、將學術問題看成政治問題,將學術爭論看成是階級斗爭解析:D.“雙百”方針貫徹中歷經曲折,主要是由于一些政治運動的擴大化和“文革”的到來,一些學術問題被當成政治問題,甚至把學術爭論說成是階級斗爭。第50頁/共54頁【高考真題】:(2010·廣東文綜17)下列說法體現了“雙百”方針內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爭論會引起黨內思想不一致”C.“讓樣板戲占領革命舞臺”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辮子”解析:D。“雙百”方針是1956年,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在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和學術問題“百家爭鳴”。目的在文藝工作和科學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A、B、C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