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阜平縣王林口鄉礦山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1302班二〇一五年十二月·阜平縣王林口鄉礦山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編制單位:河北農業大學國土資源學院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1302班資質等級:證書編號:項目負責:報告編寫:22號褚獻獻法人代表:總工程師:審核:提交單位:提交時間:2015年12月目錄TOC\o"1-3"\h\u21310前言 前言一、任務由來2014年4月1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發文“關于印發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礦山環境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冀政函[2014]46號)為切實落實我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和礦山生態環境,以全省鐵路、高速公路兩側和城市周邊等露天礦山為重點,集中開展礦山環境治理攻堅行動。根據上述文件要求,阜平縣擬對該縣域內國道207公路兩側及景區(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庫區(王快水庫)等周邊一批責任主體滅失露采礦山集中開展礦山環境治理攻堅行動。為此,阜平縣國土資源局委托河北省保定地質工程勘查院對該批露采礦山進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2015年1月,經河北省國土資源廳組織專家審查,批準了該項目,2015年3月,阜平縣國土資源局委托石家莊宇辰招標代理有限公司進行公開招標,項目共分10個標段,我單位本次中標第十標段。本標段的2個礦山均為露天群采超貧磁鐵礦礦山,已廢棄多年,其責任主體滅失。由于多年的無序開采,礦山開采面積較大,其采面高陡、礦渣隨意堆放,嚴重破壞了地形、地貌景觀,溝谷內堆積了大量固體廢棄物,由此引發的地質環境問題比較突出。一是由于堆積物一般呈松散、干燥狀且粒徑小,受風力影響,極易產生揚塵落砂,對周邊大氣造成嚴重污染,且影響高速公路的行車視線,對高速公路上的行車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二是采礦活動形成的廢渣堆隨意堆放于山坡之上,部分渣堆已產生坡面滑塌和對相鄰棗林地的壓占,在雨、雪等作用下,各渣堆邊坡將進一步滑溜,進而侵蝕下游寶貴的林地資源,可能會造成惡劣影響、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阜平縣王林口鄉杜木溝村鐵礦位于保阜高速公路西南約2.0km處,保阜高速可視范圍之內,與周圍環境極不合諧,嚴重影響道路兩側的自然景觀,為當地的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投資環境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阜平縣王林口鄉五丈灣村鐵礦緊鄰王快水庫,經多年開采,地形挖損嚴重,破壞了礦區地形地貌景觀,特別是區內遺留的采坑及廢渣的大量堆積,均使該區原生地形地貌景觀破壞嚴重,嚴重影響景區周邊的自然景觀。礦山開采對土地資源、地形地貌景觀及植被造成了嚴重破壞,通過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程,將最大限度的恢復和改善礦山地質環境、生態環境。二、評估工作的依據1)《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2)《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3號);3)《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通知》(國土資發[2004]69號);4)《河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冀國土資礦[2004]24號);5)《河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規范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冀國土資礦[2004]36號);6)《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DZ/T0219-2006);7)《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規范》(DD50/143-2003);8)《地質勘探安全規程》(AQ2004-2005);9)《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范》(DZ/T0218-2006)。主要任務和要求針對阜平縣王林口鄉杜木溝村平面規劃布置,查明該地及周圍地質災害發育現狀和潛在地質災害,評估其危險性,并提出合理的減災、防災措施;為建設項目減災、防災和用地審批提供依據。1)查明評估區及周圍現狀條件下地質災害類型、規模、分布、穩定狀態、危害程度及其誘發因素、發展趨勢;2)對評估區內的所有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及建成后引發或加劇的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和工程建設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3)對地質災害的危險性進行綜合評估;4)對該地建設的適宜性作出評價;5)針對地質災害類型和該地建筑物特點,提出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及建議。第一章評估區工作概述一、以往工作情況多年以來,各部門曾在本區開展了不同目的、不同精度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及環境地質工作,對本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條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評價和分析,對地質災害做了初步的總結,積累了較豐富的資料,為本次工作奠定了基礎。以往地質工作研究程度見表1-1。表1-1以往研究程度一覽表資料名稱提交單位提交日期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區域地質志河北省地質局區測大隊1989年太行山北段1/20萬水文地質普查報告河北省地礦局水文地質工三大隊1991.08河北省保定市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報告河北地勘局第四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1998.12保定市阜平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水文地質方法所2004.06河北省保定市地質環境監測報告(2005-2010年)河北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2011.06二、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2015年3月我單位承擔該項目,立即成立勘查項目組,組織工程技術人員于2015年3月10日進駐礦山現場,進行現場踏勘、資料搜集,明確了勘查工作。勘查過程中主要工作為地形測量、工程地質測繪等工作,野外工作于2015年3月31日結束。本次勘查工作完成的總工作量見表1-2,分部工作量見表1-3及表1-4。表1-2完成總工作量統計表序號工作內容勘查工作項目名稱單位工作量備注1地形測量一級導線點4E級GPS點測量點41:1000地形測量km20.23311:1000地形剖面測量km/條3.262/331:200地形測量km20.0531:200地形剖面測量km/條0.326/62工程地質測量1:1000工程地質測繪km20.23311:1000工程地質剖面測繪km/條3.262/331:200工程地質測繪km20.0531:200工程地質剖面測繪km/條0.326/63探槽探槽開挖m3/個45.65/38
表1-3杜木溝村鐵礦工作量統計表序號工作內容勘查工作項目名稱單位工作量備注1地形測量一級導線點2E級GPS點測量點21:1000地形測量km20.11601:1000地形剖面測量km/條1.447/131:200地形測量km20.0401:200地形剖面測量km/條0.255/52工程地質測量1:1000工程地質測繪km20.11601:1000工程地質剖面測繪km/條1.447/131:200工程地質測繪km20.0401:200工程地質剖面測繪km/條0.255/53探槽探槽開挖m3/個41.69/35表1-4五丈灣村鐵礦工作量統計表序號工作內容勘查工作項目名稱單位工作量備注1地形測量一級導線點2E級GPS點測量點21:1000地形測量km20.11711:1000地形剖面測量km/條1.815/201:200地形測量km20.0131:200地形剖面測量km/條0.071/12工程地質測量1:1000工程地質測繪km20.11711:1000工程地質剖面測繪km/條1.815/201:200工程地質測繪km20.0131:200工程地質剖面測繪km/條0.071/13探槽探槽開挖m3/個3.96/3三、評估范圍及級別的確定1、評估范圍的確定根據《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試行)》,結合評估區及附近地質災害發育情況和未來對評估區可能產生的或引發的地質災害,調查范圍適當擴大。確定的評估范圍總面積為0.2331km2(其中阜平縣王林口鄉杜木溝村鐵礦勘查面積為0.1160km2,五丈灣村鐵礦勘查面積為0.1171km2)。2、評估級別的確定根據礦山地質災害危害對象的重要性及危害程度、災害體規模及評估區工程地質條件復雜程度三個方面綜合確定勘查級別:1、根據調查,礦區地質災害主要為采掘區掌子面危巖崩塌及不穩定邊坡;評估區內無永久居民。依據《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范》中有關危害等級劃分的規定,該災害點危害對象級別為三級。按照《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規范》(DD50/143-2003)標準,屬一般危害對象,致災體造成的損失小,確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等級為三級。2、勘查工作區地形地貌條件簡單,地層巖性單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程度強烈,勘查區地質條件復雜程度屬復雜類別。小結:評估范圍總面積為0.2331km2(其中阜平縣王林口鄉杜木溝村鐵礦勘查面積為0.1160km2,五丈灣村鐵礦勘查面積為0.1171km2)。該災害點危害對象級別為三級,屬一般危害對象,質災害防治工程等級為三級。第二章自然地理和地質環境條件一、自然地理條件1、位置、交通阜平縣王林口鄉杜木溝村鐵礦位于杜木溝村西南1.3km,阜平縣城東92°方位約12Km處,東北約2.0km為保阜高速公路,區內有鄉級公路與阜平--淶源公路相接。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14°19′40″,北緯38°50′32″,行政區劃隸屬阜平縣王林口鄉杜木溝村管轄。五丈灣村鐵礦位于五丈灣村南1.6km,阜平縣王林口鄉吳家溝村西側,西側緊鄰王快水庫,行政區劃隸屬阜平縣王林口鄉,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14°24′30″,北緯38°47′03″,交通便利。氣象、水文氣象治理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2.6℃,一月份氣溫最低,平均-3.1℃,極端最低溫度-22.0℃,七月份氣溫最高,平均26.0℃,極端最高溫度43.3℃。全縣多年平均降雨量534mm,年最大降雨量1100mm,降雨集中在七、八月份,日最大降雨量201mm(2011.8.9),冰凍期十一月至翌年四月,凍結深度0.7~1.0m。(2)水文阜平縣流域屬大清河水系的南支沙河流域,又稱大沙河,該河流發源于山西省繁峙縣,河流從西北向東南橫貫全縣,在阜平縣境內流域面積3440km2,長度80.6km,在縣東王林口附近流入王快水庫,另有胭脂河、北流河、鷂子河、板峪河和平陽河五條較大河流匯入。胭脂河屬縣內第二大河流,發源于下莊鄉塔村,由西向東于草場口注入王快水庫全長60.7km,流域面積372.9km2;北流河發源于河北與山西交界的長城嶺東側,由百畝臺匯入大沙河,全長45.6km,流域面積237km2;鷂子河發源于山西省靈丘縣鐵角山,從西北流向東南,全長44.8km,流域面積268.3km2;板峪河發源于阜平縣阜平神仙山,流向東南,在王林口附近匯入王塊水庫,全長約36.5km,流域面積約194.4km2;平陽河發源于神仙山下的白石臺村,流向東南,在山嘴頭村注入王快水庫,全長39.9km,流域面積256.6km2。五丈灣鐵礦治理區緊鄰王快水庫。河流對治理區渣堆有一定的沖蝕影響。3、礦區植被評估區及周邊區域的現實植被主要是自然草類、野生灌木及人工營造的水土保持林(楊樹、刺槐等)、經濟林(核桃、大棗等),種類雖多但蓋度小,區內自然植被覆蓋率較低,以灌木叢為主,主要有荊條、酸棗等木本植物,以及藎草、狗尾草、虎尾草、阿爾泰紫菀、蒼耳、節節草、鵝觀草等草本植物。只在溝谷土層較厚的地段,生長有喬木,主要有側柏、刺槐、椿樹、榆樹等。礦山開采區內巖石裸露。勘查區地質環境概況地形地貌阜平縣地處太行山北段腹地,地形復雜,總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200m~2000m以上,地貌類型可分為中低山及丘陵區。治理區地貌類型多為以變質巖為主的侵蝕構造中低山區、低山丘陵區為主,自然地形坡度一般25°~35°。區內由于多年礦山開采形成了一系列陡坎地形,破壞了原有自然地貌和植被,形成多處采石場、高陡邊坡;大量廢渣堆積于采場周邊溝谷或緩坡地帶,壓占損毀大量植被及山地資源。地層巖性根據1:5萬(馬莊幅、北莊幅、城南莊-前大地幅、下平陽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治理區周邊區域內出露地層有:太古代阜平群索家莊組(Ars)、團泊口組(Arfct)、中太古代阜平群坊里片麻巖(FGn)、中太古代陳莊巖群黑云斜長變粒巖和磁鐵石英巖(Ar2C)和第四系松散巖類(Q)。(1)索家莊組(Ars):斜長角閃巖、角閃斜長片麻巖、角閃黑云斜長片麻巖、夾含鐵石英巖,頂部為大理石。以斜長角閃巖,角閃斜長片麻巖為主,其次為黑云斜長片麻巖。(2)團泊口組(Arfct):巖性為黑云斜長片麻巖,夾透鏡狀斜長角閃巖。底部為不穩定淺粒巖,中部斜長角閃巖夾不穩定含鐵柘榴石英巖,頂部標志層為斜長角閃巖,夾含鐵石英巖,局部變相為大理巖。(3)坊里片麻巖(FGn):巖性為條帶狀黑云斜長片麻巖、角閃斜長片麻巖、黑云角閃片麻巖等,巖體片麻理150°∠46°~315°∠41°,巖石風化程度強,風化層厚度5-15米,分布于治理區大部。(4)中太古代陳莊巖群變粒巖(Ar2C):黑云斜長變粒巖和磁鐵石英巖,呈透鏡狀。(5)第四系(Q):以沖洪積、殘坡積為主,主要分布在低洼溝谷及坡腳地帶,巖性為黃土狀粉土、碎石、砂礫石層等為主,厚度不一,一般溝谷、山腳接觸帶處較厚,山坡較薄為0.1~0.2m。另有人工堆積物(廢渣)分布于采場附近,厚度較大,一般在5~30m。地質構造與區域地殼穩定性治理區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中朝準地臺(=1\*ROMANI2級)、山西斷隆(=2\*ROMANIIeq\o(\s\up6(3),\s\do2(2))級)、五臺臺拱(=3\*ROMANIIIeq\o(\s\up6(9),\s\do2(2))級)、阜平穹褶束(=4\*ROMANIVeq\o(\s\up6(31),\s\do2(2))級)。治理區內無斷裂構造。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阜平縣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治理區所處區域地殼穩定性較好。水文地質條件 治理區及周邊分布有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和基巖裂隙水兩種類型地下水。第四系孔隙含水層:主要分布于坡腳至溝谷內第四系坡積層,厚度較薄,結構松散,透水不含水。主要由大氣降水和地表水補給。排泄方式為地下水沿松散堆積物底界基巖面徑流,向大沙河支流排泄。基巖裂隙水:分布于第四系覆蓋層下片麻巖中。主要賦存于基巖節理裂隙中,地下水靠大氣降水補給,沿節理裂隙自高處向低處逕流,坡體上部基巖裸露,第四系覆蓋層較薄,地形坡度大,有利于排水,至坡腳處補充第四系孔隙水,地下水位埋深隨地形起伏,變化較大,富水性弱。綜合確定治理區水文地質條件良好。工程地質條件根據治理區內地層分布情況,以及巖土體工程地質特征等因素,可劃分為兩個工程地質巖組,即基巖類(變質巖組)和松散巖類(第四系巖組)。基巖類(變質巖組):在調查區內廣泛分布,該巖組巖性主要為黑云斜長片麻巖、角閃斜長片麻巖等為主,巖石承載力較高。松散巖類(第四系巖組):該巖組主要由第四系坡積物和人工棄渣構成,主要分布在坡體表層及坡腳溝谷內,主要為碎石土、粉土及人工棄渣。該巖組平面上分布不均,厚度差異較大,工程地質條件差。人類工程活動治理區周邊人類工程活動以農業耕作為主,兼作林果業。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豆類等。經濟作物有大棗、蔬菜等。治理區人類工程活動以礦山開采,經多年無序群采,治理區內形成多處規模不等的采場,采場周邊堆積有大量廢渣,由于開采歷史較長,采場及廢渣堆的規模均較大,對地形地貌破壞嚴重,對地質環境影響嚴重。圖2河北省構造圖小結:評估區為中低山及丘陵區,地形與地貌類型復雜程度為復雜,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地殼穩定性良好,水文地質條件良好,工程地質條件差,人類工程活動對對地形地貌破壞嚴重,對地質環境影響嚴重。確定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為復雜。第三章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一、地質災害類型及特征阜平縣王林口鄉杜木溝村鐵礦、五丈灣村鐵礦,該2個礦山均為露天群采超貧磁鐵礦礦山,已廢棄多年,其責任主體滅失。二、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一)評估標準1、地質災害災情與危害程度分級標準(表3—1)表3—1地質災害災情與危害程度分級標準災害程度分級死亡人數(人)受威脅人數(人)直接經濟損失(萬元)一般(輕)<3<10<100較大(中)3~1010~100100~500重大(重)10~30100~1000500~1000特大(特重)>30>1000>10002、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級標準(表3—2)表3—2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級標準確定要素危險性分級穩定狀態危害對象損失情況危險性大差城鎮及主體建筑物大危險性中等中等有居民及主體建筑物中危險性小好無居民及主體建筑物小礦山地質環境問題該兩個礦區為露天開采,采礦規模大,時間長,對地質環境破壞程度嚴重,形成的主要地質環境問題為廢渣堆不穩定邊坡及地形地貌景觀破壞。礦山經過長期開采,使得區內地貌形態改變并造成巨大的顏色反差,永久的破壞了自然形成的地貌景觀,給附近居民及保阜高速交通造成了負面視覺影響,也改變了地下水、地表水的補給和排泄條件,引發水土流失。阜平縣王林口鄉杜木溝村鐵礦礦區地形地貌景觀破壞面積36000㎡。阜平縣王林口鄉五丈灣村鐵礦礦區地形地貌景觀破壞面積38700m2。小結:評估區現狀條件下地質災害危險性大,危害程度大。第四章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一、工程建設引發或加劇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1、掌子面穩定性分析治理區內采礦掌子面經勘查不存在崩塌隱患,但其局部坡面有廢石土分布,在恢復治理施工過程中,機械擾動可能導致掉塊,應先仔細觀察,進行零星塊體清理,以保證施工安全。不穩定邊坡基本形態及穩定性分析(1)阜平縣王林口鄉杜木溝村鐵礦:該礦區廢渣堆及三處滾石堆積區,均沿山坡傾倒堆積而成,存在不穩定邊坡地質災害隱患。廢渣堆分布于采場的東南側,沿溝谷頂部順溝隨意傾倒,主要堆積物為干選工藝形成的尾礦砂,物質成分以粗砂為主,稍密,含2-8%廢石,粒徑1-3cm,零星有大塊廢石分布,大塊廢石最大粒徑約為0.3m×0.3m。廢渣堆占地面積為8109m2,堆積落差為26-55m,堆積坡度為33°-36°,最大堆積厚度為12m,堆積量為78300m3。廢渣堆邊坡穩定性較差,在重力或雨水沖刷情況下,邊坡易失穩,存有不穩定邊坡隱患。滾石堆積區1堆積最大落差為62m,坡度約為27°,廢石粒徑主要為0.1-0.3m,部分廢石粒徑0.3m以上,最大粒徑可大2m,占地面積為2025m2,堆積廢石量約為3400m3;滾石堆積區2堆積最大落差為31m,坡度約為30°,廢石粒徑主要為0.1-0.3m,部分廢石粒徑0.3m以上,最大粒徑可大2m,占地面積為683m2,堆積廢石量約為1180m3;滾石堆積區3堆積最大落差為34m,坡度約為16°,廢石粒徑主要為0.1-0.3m,占地面積為346m2,堆積廢石量約為540m3。礦山有三處滾石堆積區,主要為大粒徑的廢石沿山坡堆積形成,廢石粒徑大小不一,最大粒徑可達2m,最大堆積厚度為3m,在重力或雨水沖刷情況下,邊坡易失穩,存有不穩定邊坡隱患。(2)阜平縣王林口鄉五丈灣村鐵礦:渣堆3西北側緊鄰王快水庫,該渣堆邊坡分兩級臺階,中間為馬道,馬道下部渣堆(渣堆3坡面2)坡度約23°-31°,高約9m-10,馬道上部渣堆(渣堆3坡面1)坡度約為34°-35°,高約19m-21m。渣堆3西北的邊坡在重力或雨水沖刷情況下,邊坡易失穩,存有不穩定邊坡隱患,對王快水庫有一定的影響。二、工程建設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測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誘發的地質災害不僅對原有環境造成破壞,危及周邊地段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且可能給施工人員或機械設備造成危害,給將來礦山建成后的正常運行埋下隱患。由于評估區內地形地貌較復雜,存在泥石流、巖溶塌陷的可能。此外,礦區西側崩塌堆積體一旦大規模產生變形破壞也將危及下部礦區廠房與擬建廠區公路的安全。已有地質災害和潛在地質災害對工程建設的危害、危險性的評估可簡化對地質災害體、潛在致災體穩定程度及其對工程建設的影響程度的評估。危險性評估分級標準的確定危險性評估級別確定主要考慮災害體(或潛在致災體)的穩定程度,災害損失,及其對工程建設本身的影響程度等諸多因素,考慮到評估區的具體情況,其災害損失作以下判定:災害損失小:局部發生變形破壞,導致各類建筑物和場地設施受損輕微,經簡易修復即可恢復。災害損失中等:變形破壞對一般建(構)筑物和場地設施造成較大損失,修復后方可正常使用。災害損失大:變形破壞規模較大,對建(構)筑物和場地設施造成嚴重損失,導致人員傷亡,需進行專門修復方可恢復使用。坡體穩定性判別標準見表4—1,其它各類地質災害穩定性判別標準參照中國地質調查局編制的《地質災害調查技術要求》有關規定執行。綜合地質災害體穩定性狀,災害經濟損失及其對工程建設的影響制定危險性評估級別判別標準見表3—2。表4-1斜坡穩定性判定表穩定性判定條件差坡面地質災害發育,斜坡后緣有變形跡象,坡足或坡基存在軟弱層。巖體結構面發育,主結構面延伸長,傾向與坡向一致,傾角小于坡角。巖體破碎,呈破裂狀結構,土體松散,呈散體結構,土體軟塑狀或結構松散。中等斜坡地質災害中等發育,見零星坍滑變形。巖體結構面較發育,主結構面延伸不長,傾向與坡向斜交,或傾向與坡向一致且傾角與坡角一致或相近,巖體較破碎,破裂狀結構,土體呈可塑狀或結構稍密。好斜坡地質災害不發育。巖體結構面不發育,主結構面與坡向相近或主結構面與坡向一致,且傾角大于坡角,巖體較完整,塊狀結構,或層狀結構,無危險結構面,土體呈硬塑狀或結構中密—密實。工程建設本身遭受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估根據評估區環境地質條件、地質災害發育特征以及工程建設特點綜合分析,評估區西部臨近恩施斷裂帶的巖腳一帶高陡坡段地形較為陡峻,巖體破碎,巖溶較為發育。陡壁上部巖體破碎,完整性差,工程建設人工爆破可能誘發崩塌及巖溶塌陷,工程建設遭受地質災害的危險性中等。礦區北東部地形較陡且屬斜交順向坡,斜坡中部為T1dy灰巖與K2z紅色砂巖接觸帶,具上硬下軟的坡體結構,坡腳下部臨近大沖溝谷,環境地質條件較差,人類工程活動易誘發順層坍滑、崩落變形破壞,工程建設遭受地質災害的危險性中等。評估區其它大部分區段地勢較為平緩,地貌類型簡單,巖體類型單一,無重大地質災害隱患,工程建設遭受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小。小結:在工程建設過程和建成使用后,可能引發崩塌地質災害,危險性小。可能遭受的地質災害為泥石流、巖溶塌陷,地質災害危險性小。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評估及防治措施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是在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預測評估的基礎上,考慮所處環境地質條件,結合擬建工程特點,綜合反映所有地質災害的致災程度。一、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原則與量化指標的確定1、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原則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原則主要遵循以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估和預測評估結果為基礎,充分考慮評估區地質環境條件的差異和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危險程度,根據“區內相似,區際相異”的原則進行評估。本次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采用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對于各分區在劃分時考慮因素如下:分區的危險性“就高不就低”,分區時從大到小依次進行;分區以地質環境條件為基礎,綜合考慮災點分布及對工程的影響。2、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量化指標的確定定性分析環境地質條件定性分析首先是對收集資料進行歸類復核,然后再進行現場調查,最終依據資料復核與現場調查情況進行環境地質條件定性分析分區,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現狀評價、預測評價與綜合評價。資料復核的重點是前人成果資料中論述的地質隱患及危害程度,現場調查的重點的城區及周遍區域是否存在不穩定的地質災害體,是否危害建筑工程及其輔助設施,建筑場地和建筑物巖土體的完好狀況或變形破壞跡象及嚴重程度,結合地理、地質環境及工程建設特點,分析其變形破壞的成因和性質,并預測判斷可能形成的地質災害種類、危及范圍及危害程度。最終綜合環境地質條件、人類活動強度、地質災害特征及治理情況,對評估區地質災害危險性進行定性分區、分段評價。定量評價評價方法定量分析評價是在地質環境條件定性分析評價的基礎上進行的,本次定量評價采用多因素相互比較、專家打分的綜合指數評判法,其具體步驟是:根據評估區地質環境特征確定影響各區(段)地質災害的若干個影響因子,并確定各因子在地質災害危險性中的作用,以權重值表示;在各因子中再劃分其特征級別,用特征指數表示;對各區域的特征值進行加權計算;根據定性分析的半定量特征值確定各個分區的危險性等級;確定評估區各級地質災害危險區的宏觀控制面積和比例。因子的選擇與權重的確定地形坡度: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坡體結構;地下水影響;人類工程活動強度;地質災害。上述7種評價因子是根據收集、整理的資料和知識確定的,在全面分析和相互比較的基礎上,采用專家打分所確定的各評價因子的權重如表5-1。表5-1評價因子權重分配表評價因子地形坡度(A)地層巖性(B)地質構造(C)坡體結構(D)地下水影響(E)人類工程活動強度(F)地質災害(G)權重0.150.10.10.120.130.150.25各評判因子級別劃分特征指數的確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分為3級,即地質災害危險性大、地質災害危險性中等、地質災害危險性小,相應的各評判因子特征也作3級劃分,特征指數考慮歸一和一百分數計算,分別取為0、5、10。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評價因子級別劃分及特征指數見表5-2。各評價分區的地質災害危險性特征計算評價單元內的各因子特征值的計算:Pi=αiβi(i=A,B,C…,H)式中:αi——第i個影響因子的權重;βi——第i個影響因子的特征指數值。評價單元地質災害危險性特征值P的計算:表5-2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因字級別劃分及特征指數一覽表評價因子特征特征指數級別地質災害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坡體地形坡度地下水影響人類工程活動一10變形體發育,穩定性差,近期變形明顯。松散土層或強風化頁巖巖體坡碎順向坡或斜交順向坡≥25°地下水、地表水交替強烈強烈二5變形體較發育,穩定性差,近期局部變形頁巖、泥質粉砂巖、灰巖夾鈣質頁巖與泥灰巖條帶裂隙發育,巖石較坡碎斜交順向坡25°-20°地表水匯集下滲,弱富水較強烈三0穩定或主要災體已全面綜合治理堅硬較完整的灰巖有少量裂隙,巖石完整性好逆向坡≤10°地下水、地表地形影響輕微輕微地質災害危險性級別的確定:根據評估區環境地質條件、地質災害發育特征、人類工程活動、礦區建設,以及其它不利因素對地質災害的影響程度,工程建設及居民點遭受地質災害的危險性,依據綜合指數劃分確定的城區地質災害危險性分區評價級別,見表5-3。表5-3地質災害危險性級別的劃分依據表綜合指數p危險性級別P≥7危險性大3≤p<7危險性中等p<3危險性小(3)地質災害危險性劃分地質災害危險性不同區域的劃分主要依據地質災害現狀,規模及危害性,同時參考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指數計算來確定,其方法是先按地形地貌、斜坡類型、地質災害發育程度、地質災害的危害性的差異在圖上劃分出面積不等的區域,分區界線主要依據對地質安全有顯著影響和控制作用的地質構造、地層巖性、沖溝、山脊、滑坡邊界等確定。通過對每個區域的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指數計算,然后按指數大小劃分不同的地質災害危險性區。二、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評估根據評估區內地質環境條件相同以及現狀評估、預測評估結果,將評估區劃為一個區進行綜合評估。地質災害現狀評估:評估區現狀條件下,地質災害危險性大,危害程度大。地質災害預測評估: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和建成使用后可能引發崩塌地質災害,地質災害危險性大。工程建設可能遭受的地質災害為泥石流、巖溶塌陷,地質災害危險性大。綜合評估判定,評估范圍全部為地質災害危險性大區。三、建設場地適宜性評估工程建設可能遭受的地質災害為泥石流、巖溶塌陷,地質災害危險性大。因此確定,評估范圍建設用地適宜性為適宜性差。表5-4建設用地適宜性分區表級別分級說明適宜地質環境復雜程度簡單,工程建設遭受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小,引發、加劇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小,危險性小,易于處理。基本適宜不良地質現象較發育,地質構造、地層巖性變化較大,工程建設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可能性中等,引發、加劇地質災害的可能性中等,危險性中等,但可采取措施予以處理。適宜性差地質災害發育強烈,地質構造復雜,軟弱結構較發育,工程建設遭受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引發、加劇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危險性大,防治難度大。四、防治措施(一)防治目標地質災害的防治應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全面規劃與重點防治相結合”的原則,達到保護地質環境,避免和減少災害損失的目的。評估區地質災害的防治目標是確保評估區內各工程設施不受地質災害的威脅,避免人員生命財產損失,確保建設工程正常運行,從而促進但當地的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二)防治原則根據評估區的環境地質條件和地質災害的具體特點,地質災害的防治原則是:以防為主,統一布置,及時治理,并根據工程的重要性及時制定具體整治方案。以防為主就是在查清可能導致地質災害發生主要因素的前提下,事先采取措施,防止致災地質作用的發生;統一布置、及時治理就是針對各區段地質災害的現狀及預測評估結果,統一制定勘察設計和工程治理的具體規劃,按輕重緩急適時治理;考慮工程重要性是指制定整治方案必須經濟原則,對于威脅到重要永久性工程安全的地質災害,應采取可靠的整治措施,對于一般工程或臨時工程,則可采取較簡易的防治措施。(三)防治措施根據上述防治原則,地質災害的防治措施應結合工程特點、針對災害的特點、借鑒評估區已有的防治經驗,防治措施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人工邊坡防治措施礦山建設人工采石將形成多處高陡邊坡,尤以西側和南側將形成高度為50-200m的陡坡,帶來較多的地質災害隱患。為確保施工安全,在開山采石前應清除已有的穩定性較差的塊石及碎石土體,按設計預留安全平臺,形成的人工邊坡應控制在安全坡角以內。礦山施工應沿逆向坡逐層階梯開采,順向坡段爆破取石應盡量避免形成與巖層走向平行的長距離高陡邊坡,采取斜交或垂向,避免形成高陡臨空面。對巖體破碎穩定性較差地段,應慎重施工,采取適當的支擋和護坡措施防護。導排淺層地下水,堵塞洞穴裂隙,提供邊坡穩定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生欺凌和暴力行為分析工作流程
- 【真題】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期末自測評價數學試卷(含解析)2024-2025學年北京市東城區第一六六中學
- 部編版九年級歷史班級復習督促計劃
- 特殊教育中數學核心素養培育心得體會
- 2025年初中物理實驗室工作總結范文
- 鋼結構施工樣板計劃
- 二年級培優輔差科技輔導計劃
- 特殊教育班主任教學心得體會范文
- 以實踐為翼:高中物理教學中STS教育的深度融合與拓展
- 以威利斯模式賦能職高英語閱讀教學:理論、實踐與創新
- 江西省金控科技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Unit 1 Happy Holiday 第4課時(Section B 1a-1d) 2025-2026學年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 2025年連云港市中考語文試卷真題(含標準答案及解析)
- 2025-2030年中國期貨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農業科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高考語文真題作文深度分析之全國二卷作文寫作講解
- 吉林省長春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冊期末考試數學科試卷附解析
- 湖南省2025年農村訂單定向本科醫學生培養定向就業協議書、健康承諾書、資格審核表
- 中醫優才試題及答案
- 細胞庫建立管理制度
- 聘請美容學徒合同協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