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南2023年生物高一下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貴州省黔南2023年生物高一下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貴州省黔南2023年生物高一下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貴州省黔南2023年生物高一下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貴州省黔南2023年生物高一下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擬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用同位素14C標記的吲哚乙酸來處理一段枝條的一端,然后探測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條及位置如圖.下列有關處理方法及結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處理甲圖中的A端,不可能在甲圖中B端探測到14C的存在B.處理乙圖中的A端,能在乙圖中的B端探測到14C的存在C.處理乙圖中的B端,能在乙圖中的A端探測到14C的存在D.處理甲圖中的B端,能在甲圖中的A端探測到14C的存在2.下列關于精、卵細胞的形成以及受精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受精卵中的全部遺傳物質,精、卵細胞各占一半B.在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中,細胞都是不均等分裂的C.每個性原細胞經減數分裂最終均形成4個子細胞D.同一雙親的后代呈現多樣性只與精、卵細胞的隨機結合有關3.下圖表示某種魚遷入一生態系統后,種群數量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t0~t2時間內,種群數量呈“J”型增長B.若在t2時種群的數量為N,則在t1時種群的數量為N/2C.捕獲該魚的最佳時期為t2時D.在t1~t2時,該魚的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4.如圖為真核生物染色體上DNA分子復制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DNA分子復制是從多個起點同時開始的B.圖中DNA分子復制是邊解旋邊雙向復制的C.真核生物DNA分子復制過程需要解旋酶D.真核生物的這種復制方式提高了復制速率5.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如果F2的性狀分離比分別為13∶3、9∶6∶1和15∶1,那么F1與隱性個體測交,與此對應的性狀分離比分別是A.1∶3、1∶2∶1和3∶1B.3∶1、1∶2∶1和3∶1C.1∶2∶1、1∶3和3∶1D.1∶3、1∶2∶1和1∶46.請你嘗試根據下表信息,推測絲氨酸的密碼子是DNAGG信使RNAC轉運RNAA氨基酸絲氨酸A.ACG B.UCG C.AGC D.UGC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下圖甲、乙、丙分別表示某個生物體內的三個正在分裂的細胞。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圖表示____________細胞處于____________分裂____期,有______條染色單體,分裂后產生的子細胞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圖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期的細胞,有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產生的子細胞內有_______條染色體,細胞名稱是________。(3)丙圖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細胞,細胞名稱是___________。8.(10分)某昆蟲的翅可按長度分為殘翅、中翅和長翅,且殘翅昆蟲不能飛行,翅越長運動能力越強。下圖表示某地區該種昆蟲的翅長與個體數量的關系,請回答:(1)該種昆蟲翅長變異的根本來源是______________。(2)如果有兩個較小的此種昆蟲的種群遷入了甲、乙兩個島嶼,其中甲島食物匱乏,運動能力強的生物更容易獲得食物,乙島經常有大風浪,飛行的昆蟲容易被吹入大海淹死。從這一事實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3)請參照上圖畫出昆蟲在甲島嶼繁殖數代以后翅長與個體數量關系的柱狀圖。______________(4)若干年后,甲島嶼形成的昆蟲種群A與乙島嶼形成的昆蟲種群B再次相遇,但它們已不能進行相互交配,遺傳學上把這種現象叫做______________。9.(10分)下圖是以二倍體水稻(2N=24)為親本的幾種不同育種方法示意圖,回答問題:(1)A→D表示的育種方法稱為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A→C育種途徑中,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來獲取純合子。(2)G為誘變育種,其基本原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要培育一個能夠穩定遺傳的隱性性狀個體,則最簡便的育種方法是___________(用圖中字母表示)。(4)若親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種類型:①兩親本相互雜交,后代表現型為3:1的雜交組合是____________。②選乙、丁為親本,經A.B.C途徑可培育出_______種純合植物。(5)科學家培育出了抗旱的水稻新品種,而海島水稻沒有抗旱類型,有人想培育出抗旱的海島水稻新品種,但是用海島水稻與抗旱的陸地水稻進行了多次雜交,始終得不到子代,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現有A、B、C三個番茄品種,A品種的基因型為aaBBDD,B品種的基因型為AAbbDD,C品種的基因型為AABBdd,三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若要利用上述品種培育獲得aabbdd植株至少需要幾年()A.2年 B.3年 C.4年 D.5年11.(15分)關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及應用,回答下列問題:(1)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___________,突變和___________產生進化的原材料。(2)物種指的是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相互交配并且產生_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的統稱,一旦出現生殖隔離,新的物種即已產生。不同物種之間、________________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共同進化,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形成。(3)在對植物b的某一種群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基因型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和70%(各種基因型個體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對同一種群進行的調查中,發現基因型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和64%,在這一年中,該植物種群是否發生了進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C【解析】試題分析:生長素從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即甲圖的A到B,乙圖的B到A。故選項A中處理甲圖中A端可以在甲圖中的B端探測到14C的存在,錯誤。故選項B中處理乙圖中A端,不能在乙圖中的B端探測到14C的存在,錯誤。故選項D中處理甲圖中B端,不能在甲圖中的A端探測到14C的存在,錯誤。本題選C。考點:生長素的運輸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難度適中,解題的關鍵是理解生長素的運輸方向。2、C【解析】

1、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細胞相互識別、融合成為受精卵的過程。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細胞核就和卵細胞的細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體的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目,其中有一半來自精子有一半來自卵細胞。

2、減數分裂使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的數目。因此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體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遺傳和變異都很重要。【詳解】A、由于受精時精子只提供了細胞核,而細胞質全部來自于卵細胞,所以受精卵中的全部遺傳物質來自卵細胞的更多一些,A錯誤;B、在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中,第一極體的分裂為均等分裂,B錯誤;C、每個性原細胞經減數分裂最終均形成4個子細胞,C正確;D、同一雙親的后代呈現多樣性與減數分裂過程中產生多種基因型的配子有關,也與精、卵細胞的隨機結合有關,D錯誤。故選C。3、B【解析】試題分析:在t0~t2時間內,種群數量增長速率先上升后下降,為S型增長,A錯。增長速率在K/2最大,B正確。捕獲該魚的最佳時期為t1時,種群數量很快恢復到K值。C錯。在t1~t2時,該魚的種群數量增長速率呈下降趨勢,但數量還在增長,D錯。考點:本題考查種群數量增長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能力。4、A【解析】

DNA分子的復制過程是首先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成兩條單鏈,解開的兩條鏈分別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形成子鏈,子鏈與模板鏈雙螺旋成新的DNA分子,DNA分子是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詳解】A、由圖可看出,此段DNA分子有三個復制起點,三個復制點復制的DNA片段的長度不同,因此復制的起始時間不同,A錯誤;B、由圖中的箭頭方向可知,DNA分子是雙向復制的,且邊解旋邊復制,B正確;C、DNA分子的復制首先要在解旋酶的作用下進行解旋,C正確;D、真核細胞的DNA分子具有多個復制起點,這種復制方式加速了復制過程,提高了復制速率,D正確。故選A。【點睛】準確分析題圖獲取信息是解題的關鍵,對真核細胞DNA分子復制的特點和過程的掌握是解題的基礎。5、B【解析】

一般的兩對基因分別控制不同的性狀,F2表現型比例為9:3:3:1,其中9為雙顯性,3表示都含有一對隱性純合基因,1是雙隱性純合子。根據題意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如果F2的分離比分別是13:3、9:6:1、15:1,可見3種情況下后代都是16種組合,說明F1為雙雜合子。設兩對基因分別為A、a和B、b,則F1的基因型都是AaBb。【詳解】第一種情況:AaBb自交產生的F2的分離比是13:3,根據9:3:3:1,推測9AaBb+1aabb+3A_bb(或3aaB_)=13,表現為同一種性狀,而另外的3aaB_(或3A_bb)表現為另一種性狀。所以AaBb與aabb測交,后代AaBb、Aabb(或aaBb)、aabb表現為一種性狀,而aaBb(或Aabb)表現為另一種性狀,即F1與純合隱性個體測交,得到的分離比分別是3:1;第二種情況:AaBb自交產生的F2的分離比是9(A_B_):6(3A_bb+3aaB_):1(aabb)。所以AaBb與測交,后代AaBb為一種性狀,Aabb、aaBb又為一種性狀,則aabb為另一種性狀,即F1與純合隱性個體測交,得到的分離比分別是1:2:1;第三種情況:AaBb自交產生的F2的分離比是15(9A_B_:3A_bb+3aaB_):1aabb。所以AaBb與aabb測交,后代AaBb、Aabb、aaBb為一種性狀,aabb為另一種性狀,即F1與純合隱性個體測交,得到的分離比分別是3:1。綜上所述,B正確。【點睛】自由組合定律的9∶3∶3∶1的變式總結F1(AaBb)自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9∶7

當雙顯性基因同時出現時為一種表現型,其余的基因型為另一種表現型

9∶3∶4

存在aa(或bb)時表現為隱性性狀,其余正常表現

9∶6∶1

單顯性表現為同一種性狀,其余正常表現

15∶1

有顯性基因就表現為同一種性狀,其余表現另一種性狀

12∶3∶1

雙顯性和一種單顯性表現為同一種性狀,

其余正常表現

13∶3

雙顯性、雙隱性和一種單顯性表現為一種性狀,另一種單顯性表現為另一種性狀

1∶4∶6∶4∶1

A與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顯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強

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

6、B【解析】

密碼子是指mRNA上編碼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mRNA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轉錄形成的,其堿基序列與DNA模板鏈上的堿基序列互補配對;tRNA上含有反密碼子,能與相應的密碼子互補配對.據此答題。【詳解】tRNA上的反密碼子與相應的密碼子堿基互補配對,根據tRNA反密碼子的第一個堿基可知絲氨酸密碼子的第一個堿基是U;mRNA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轉錄形成的,根據mRNA第二個堿基可知,DNA的第一條鏈為模板鏈,據此可知絲氨酸密碼子的最后一個堿基是G。綜合以上分析可知絲氨酸的密碼子是UCG。

故選B。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初級卵母減數第一次后8次級卵母細胞和極體有絲后44體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極體【解析】

分析題圖:甲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丙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據此答題。【詳解】(1)根據分析可知,甲圖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細胞質不均等分裂,所以該細胞的名稱為初級卵母細胞,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分裂后產生的子細胞名稱是次級卵母細胞和極體。(2)由上述分析可知,乙圖表示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染色體數為8條,有4對同源染色體,該細胞產生的子細胞為體細胞,子細胞內有4條染色體。(3)丙圖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由于甲、乙、丙分別表示某個生物體內的三個正在分裂的細胞,而根據甲可知該生物為雌性,丙細胞的細胞質均等分裂,所以細胞名稱為第一極體。【點睛】本題考查細胞分裂的內容,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分析圖像的能力。8、基因突變突變的有利和有害往往取決于生物的生存環境生殖隔離【解析】

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任何基因頻率的改變,不論其變化大小如何,都屬進化的范圍。自然選擇決定生物變異是否有利,從而通過生存斗爭使適者生存,從而決定進化的方向。【詳解】(1)該種昆蟲翅長變異的根本來源是基因突變,基因突變能產生新基因。(2)如果有兩個較小的此種昆蟲的種群遷入了甲、乙兩個島嶼,其中甲島食物匱乏,運動能力強的生物更容易獲得食物,乙島經常有大風浪,飛行的昆蟲容易被吹入大海淹死。從這一事實得到的結論是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突變的有利和有害往往取決于生物的生存環境。(3)由于甲島食物少,翅長的運動能力強,存活的幾率大,甲島嶼繁殖數代以后翅長與個體數量關系的柱狀圖如下:

。(4)生殖隔離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親緣關系接近的類群之間在自然條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產生后代或不能產生可育性后代的隔離機制,因此若干年后,甲島嶼形成的昆蟲種群A與乙島嶼形成的昆蟲種群B再次相遇,但它們已不能進行相互交配,遺傳學上把這種現象叫做生殖隔離。【點睛】注意: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9、雜交育種基因重組花藥離體培養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基因突變A→D甲和乙4陸地水稻和海島水稻是兩個物種,存在生殖隔離【解析】

1、四種育種方法的比較如下表: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方法雜交→自交→選優輻射誘變、激光誘變、化學藥劑處理花藥離體培養、秋水仙素誘導加倍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組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先成倍減少,再加倍,得到純種)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成倍增加)2、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AD是雜交育種,ABC是單倍體育種,E是基因工程育種,F是多倍體育種,G是誘變育種。【詳解】(1)A-D中先雜交,再自交然后選種,表示的育種方法稱為雜交育種,雜交育種利用到的原理是基因重組。A→C表示先雜交,再進行花藥離體培養,再用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加倍,表示的育種方法為單倍體育種,該育種常采用花藥離體培養方法來獲取單倍體幼苗和再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獲得純合子。(2)誘變育種的基本原理是基因突變。(3)要培育一個能夠穩定遺傳的隱性性狀個體,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雜交育種,只要將F2中表現為隱性性狀的個體選出來即可,即A→D途徑。(4)①甲(AaBb)與乙(AABb)雜交,后代的基因型為A_BB(1/4)、A_Bb(1/2)、A_bb(1/4),故后代表現型之比為3:1。②乙丁為親本,F1代中有AaBb和Aabb。而AaBb可產生AB、Ab、aB、ab共4種配子,所以經A、B、C途徑可培育出4種純合植物。(5)用海島水稻與抗旱的陸地水稻進行了多次雜交,始終得不到子代,原因可能是陸地水稻與海島水稻是兩個物種,它們之間存在生殖隔離。為了培育出抗旱的海島水稻新品種,可采用的育種方法是誘變育種或基因工程育種,即E或G。【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識記各種育種方法的區別,包括方法和原理等以及學會靈活應用各種育種方法。同時將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與基因在染色體的知識綜合考察,增加了試題的難度,這是高考常考題型,也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10、B【解析】

單倍體育種的突出優點是縮短育種年限,所以要在短時間內獲得aabbdd植株,需采用單倍體育種,過程如下:【詳解】第一年:A品種和B品種雜交,A品種和C品種雜交,得到雜合植株:AaBbDD、AaBBDd;第二年:第一年得到的兩種雜合植株之間進行雜交,選出aaBbDd;第三年,用基因型為aaBbDd的花粉進行離體培養得到單倍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