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特種設備作業起重機械安全管理(A5)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特種設備作業起重機械安全管理(A5)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特種設備作業起重機械安全管理(A5)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特種設備作業起重機械安全管理(A5)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特種設備作業起重機械安全管理(A5)預測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江西省吉安市特種設備作業起重機械安全管理(A5)預測試題(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10題)1.跨地區從業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向從業所在地的發證部門申請復審。A.可以B.不能C.必須

2.《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在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內,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辦理使用登記,取得使用登記證書。()應當置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A.使用證書B.登記證號C.登記標志D.登記機關名稱

3.特種設備安全檔案,至少包括設備臺賬、()臺賬、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A.作業人員B.管理人員C.主管人員D.以上三者

4.《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禁止銷售(),未經檢驗和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或者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

A.質量不合格的特種設備B.未取得許可生產的特種設備C.資料不齊全的特種設備D.二手特種設備

5.《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辦理使用登記,取得使用登記證書。()應當置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A.使用證書B.登記證號C.登記標志D.登記機關名稱

6.保護接地的電阻不得大于()歐姆。A.6B.5C.4D.3

7.《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中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使用未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從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檢測和作業的,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

A.吊銷營業執照

B.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或者停產停業整頓,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8.《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七條規定,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應當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和()責任制度。

A.交接班B.節能C.維護保養

9.特種設備定期檢驗的檢驗項目根據()確定。

A.檢驗機構意見B.使用單位意見C.檢驗費用D.有關規程、規則的要求

10.門座起重機照明電源應從起重機()的進線端引接。

A.控制電源開關B.專用電源開關C.總電源開關

二、單選題(10題)11.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正職負責對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發生、構成玩忽職守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責任。()

A.正確B.錯誤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向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辦理使用登記。()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A.使用證書B.登記證號C.登記標志D.登記機關名稱

13.《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應當依法組織制定(),報國務院批準后納入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

A.特種設備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B.特種設備重大事故應急預案C.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D.特種設備應急專項預案

14.《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按()執行。

A.G6067-85B.G5972-86C.G5972-2006

15.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屬于()。

A.一般事故B.較大事故C.重大事故D.特大事故

16.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及重大維修過程,必須經(),未履行該程序,或沒達到合格標準,不得交付使用。

A.審批B.備案C.監督檢驗D.告知

17.卷揚機作業時,卷筒上鋼絲繩余留圈數不得小于()圈。

A.5B.4C.3

18.流動作業的起重機械,使用單位應當到()單位所在地的登記部門辦理使用登記。

A.產權B.使用C.制造D.檢驗

19.《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規則》規定,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考試成績有效期為()。

A.6個月B.一年C.二年

20.起重機()在暗溝、地下管道和防空洞等上作業。

A.不允許B.允許C.一般不允許

三、單選題(10題)21.《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當具備有健全的質量保證、安全管理和()等制度。

A.規章制度B.操作規程C.崗位責任D.工藝規程

22.按《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除為公眾提供服務的特種設備的運營使用單位外,其他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的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

A.根據國家規定B.根據安全技術規范規定C.根據當地質監部門要求D.根據情況

23.小車變幅塔機應設置變幅小車(),即使輪軸斷裂,小車也不會掉落。

A.自動停止B.斷軸保護裝置C.消除慣性

24.大車運行到端點或兩車相近時,通過()使大車限位開關動作。

A.安全尺B.緩沖器C.止檔器

25.根據規定,鋼絲繩表面鋼絲磨損或銹蝕量達()時,應予報廢。

A.7%B.10%C.40%

26.以下四種材料中,()的可焊性最好。

A.低碳鋼B.中碳鋼C.高碳鋼D.鑄鐵

27.使用單位應當建立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應當不包括()內容。

A.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監督檢驗證明、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使用和維護說明

B.安全保護裝置的型式試驗合格證明

C.定期檢驗報告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D.作業人員檔案

28.下列不屬于特種設備的有()。

A.鍋爐B.電梯C.起重機械D.公務車輛

29.《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特種設備()應當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和節能責任制度。

A.生產、經營、使用單位B.設計單位C.制造單位D.檢驗檢測單位

30.《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是全國人大頒布的()。

A.法律B.行政法規C.安全技術規范D.標準

四、單選題(10題)31.起重機不要隨便()平衡重或減少變幅鋼絲繩。

A.拆卸B.增加C.保持不變

32.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和節能責任制度,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和節能管理,確保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安全,符合()要求。

A.經濟運行B.高效率運行C.節能D.安全

33.對于檢查中發現的生產使用單位及有關作業人員的違法行為,哪些是能夠立即糾正的()。

A.未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的B.未按要求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C.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不到位D.沒有戴安全帽的

34.經常處于松閘狀態,只有施加外力時才能使之合閘,這種制動器稱為()。

A.閘氣式B.常閉式C.常開式

35.起重機一級保養應每()月一次

A.一個B.三個C.六個

36.卷筒上鋼絲繩尾端的固定裝置安全情況檢查應()一次。

A.每日B.每月C.每年

37.數字載荷控制儀超載保護,當調節到額定起重量的()時,應有警示報警。

A.90%B.100%C.110%

38.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負責。A.主要B.全部C.全面D.生產

39.《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裝、改造、修理的施工單位應當在驗收后()日內將相關技術資料和文件移交特種設備使用單位。

A.5B.15C.20D.30

40.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A.1B.2C.3D.6

五、單選題(2題)41.起重機械是特種設備目錄中的一個種類,分成12個大類別,()品種。

A.5個B.12個C.83個

42.起重機的吊鉤一般是用何種材料鍛造而成的()

A.鑄鐵B.鑄鋼C.低碳合金鋼D.高碳合金鋼

六、單選題(2題)43.起重機械規定不得使用()。

A.鑄造吊鉤B.鍛造吊鉤C.板鉤

44.《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自2014年()起施行。

A.1月1日B.7月1日C.9月16日D.10月1日

參考答案

1.A

2.C

3.A

4.:B

5.C

6.C

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