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景點導游詞_第1頁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_第2頁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_第3頁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_第4頁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河南省景點導游詞河南省景點導游詞1

七賢民俗村(原錦繡云臺溫泉山莊)位于焦作云臺山修武縣七賢鎮轉盤向西(焦作方向)800米處,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區云臺山腳下,前期投資6億元。七賢民俗村是一處以民俗小吃、河南非遺、室內溫泉、星級住宿、休閑消遣、拓展培訓、KTV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七賢民俗村為游客供應各具特色、功能齊全的綜合服務,是目前云臺山地區檔次最高、規模最大、服務最全的產業化綜合旅游項目。

走進七賢民俗村,感受到的是一部凝固的歷史和流淌的畫卷。關于七賢民俗村的旅游推介后,走進七賢民俗村的小吃一條街,在這里品嘗滑縣道口燒雞、開封祁家黑笆簍花生、武陟油茶等最生態的、原汁原味的地道小吃。

據了解,七賢民俗村的“七賢”即取“竹林七賢”之意。中國魏晉時期的七名學士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修武一帶)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于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納比興、象征、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2

秘洞是中蘇關系惡化,中國面臨蘇聯核斗爭威逼狀況下,響應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號召建設的地下“反修防修”指揮工程,秘洞是“三線”建設時期的見證,反映了一個時期的輝煌,是才智和汗水的結晶。秘洞是我國軍事防衛理念的集中體現,代表當時軍事科技的最高水平,是地下防空軍事工程的典范之作?,F存的地上建筑17棟167間3936.63平方米,分布在河道兩側,依山而建。油機房、鍋爐房、車庫、伙房、營房,都是用不規則的石塊砌成,做工特別精細,下部都有出水孔,有防潮的作用,頂特別堅實,雖歷經40多年風雨,照舊不漏雨。

在今日和平常期,秘洞具有很高的歷史教化價值。雖然秘洞的軍事作用已成歷史,但在當時困難的政治、經濟、自然條件下,特殊是當年廣闊解放軍官兵在建設中表現出來的革命加舍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大公無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壓倒一切艱難險阻,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堅持革命樂觀主義,解除萬難爭取成功的精神,也是恒久值得發揚的珍貴精神財寶。這個軍事舊址正在成為冷戰文化重構的新標本。那遺留下來的軍事遺址,那壯麗的工程,在今日,依舊讓我們肅穆!秘洞作為冷戰時期的一個縮影,同全國的各種地下掩體一起在防衛外患中起到肯定的歷史作用,勝利威懾了兩個超級大國,它是軍事才智的經典之作,它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象征,折射出中華民族防衛戰略和軍事博弈的發展脈絡,也因此成為我們今日戰略思維的軍事文化遺產。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3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四大石刻藝術寶庫。它們分別為甘肅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得云岡石窟,甘肅天水得麥積山石窟,而另一個呢,就是我們今日要去參觀得龍門石窟了。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南13公里處,行車約40分鐘,那里不僅是聞名得歷史名勝,而且是自然風光很迷人得地方。整個龍門石窟由兩山組成,一山為香山,因古代得時候,山上長有一種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唐代聞名大詩人白居易就長眠與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陽居住了18年之久,名號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這座山得山腳下。另一座為西山,也是我們今日參觀得主要景點。大多得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得。相傳兩山本為一座山,大禹治水時,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兩半,于是就成了兩座山,兩座山遠遠望去,就似乎一個自然得門闕,中間又有一條伊河自南向北流過,故稱伊闕??芍^兩山對峙,伊水中流。龍門山色,自古就被喻為洛陽八大景之首,是洛陽地區最好得風景區。自唐代以來,皇帝被喻為真龍天子,凡是與皇帝有關得東西統統用龍來命名。比如皇帝穿得衣服叫龍袍,皇帝住得地方叫龍庭等等。那么,位于皇宮龍庭南面得門,就得名龍門。我們經常說一句話:“外行看喧鬧,內行看門道”。看景點也是如此,不管多聞名得景點,假如你不了解它,不懂得它得背景,歷史,意義,你就看不出個所以然來。甚至沒什么好看得,僅僅只是到此一游而已。但是假如你駕馭這些狀況以后,你就會覺得你所看得東西是特別有價值得,是值得一看得,所以,在看龍門前,我給大家具體介紹一個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在北魏太和年間(447-4101)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就在此營建,它不是一個朝代某一個時期興建而成得,而是接連開鑿,經驗了眾多得朝代,相繼大規模營建得。開鑿時間長達400多年之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得歷史了,我們以前可能也看到許多景點,但那些大多都是明清或者后來重建得,而龍門石窟的確從1500年前遺留下來得?,F有佛像十萬余尊,佛窟,佛龕2101多個,碑刻題記3600多塊,洞內造像多為唐代河北魏時期開鑿得、其中唐代占三分之二,北魏占三分之一,大家可能會問,朝代不同,我們要怎么區分哪個朝代得呢?洞窟中雖然都是佛或菩薩,但它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跟當時得世俗相結合得,唐代呢,有一個眾所周知得審美觀點,就是以肥為美,當時人們認為胖才是美,像唐代得武則天啊,楊貴妃楊玉環啊,她們都是除了美麗以為,都有一個共同得特征,就是豐滿。所以,唐代得造像都有圓潤豐滿這樣一個特點。等一下到龍門石窟以后,大家可以找一下,臉龐,肩膀,身材渾厚,圓潤得那種就是唐代典型得造像,而北魏,則以瘦為美,北魏造像得特殊是:瘦骨清風。所以高高瘦瘦得,很清秀得那種就是北魏得造像。在這里,我已經清晰得講過了,所以到了龍門以后呢,我要考一考大家,看看你們能否分得出唐代和北魏得造像。

龍門石窟是我國古代莫北人民才智得結晶,藝術實踐得結果,堪稱我國雕刻藝術寶庫,為探討我國古代歷史,文化,佛教,雕刻,服飾供應了極為豐富得資料,它是佛教流傳到我國后,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得典范。

那么,千千萬萬佛像是何人所謂呢?他們又為什么要雕像造佛呢?事實上,絕大部分得洞窟都是皇帝為自己營造得功德窟,龍門石窟大規模營建于北魏和唐代,那時佛教興盛,帝王將相們深信“輪回報應”,“造佛得佛報”。于是他們不惜花費大量得人力,物力,財力,為自己,父母,親朋好友營造公德窟,另外一個緣由就是統治者出于政治上得須要,利用佛教從思想意識上統治人民。通過開鑿擴大石窟來宣揚佛教。第三個緣由,開鑿石窟得風尚是沿襲佛教發源地之一得古印度而來得。在中國北方,石窟得開鑿路途基本上是沿絲綢之路而來得。這也是佛教傳入中國得一跳主要路途。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4

各位游客摯友:

大家好,歡迎到云臺山觀光巡游!我是導游員xx大家可以叫我xx,在我身旁的這位是我們的王師傅,王師傅有多年的駕駛閱歷所以大家盡可放心的把我們的平安交給我們的王師傅,很興奮和大家一起觀光巡游,希望大家游的快樂玩的開心!

云臺山位于焦作市修武縣境內,距離焦作市區35公里,因山勢險峻,峰壑之間常年云鎖霧繞而得名,是目前河南省內唯一一家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等七個國際級稱號的風景名勝區,他包含紅石峽,泉瀑峽,潭瀑峽,萬善寺,百家巖,茱萸峰,獼猴谷,疊彩洞,青龍峽,峰林峽等11個大景點。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我們的導游圖今日我們要巡游的是萬善寺,紅石峽,子房湖,獼猴谷,潭瀑峽,泉瀑峽,疊彩洞,然后明天我們一起攀登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

下面我們去參觀華夏第一奇俠——紅石峽,紅石峽又名溫盤峪,長約兩千米深68米,最寬處30多米最窄處僅有幾米,由于峽谷幽深并且狹窄全部行程了一種冬暖夏涼的小氣候,人稱:“長春谷”,我們站在橋上往下看紅色的峽谷在綠色的植被襯托下如同萬綠叢中一線紅,可謂小中見大,素來享有“溫盤峪”的美譽。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一處規模并不非常奇妙的鐘乳石,其他地方的鐘乳石都生長在石灰巖上,由水侵蝕,碳酸鈣沉淀而形成的,石英砂巖上并不具備生長鐘乳石的條件,偏偏長了一種鐘乳石,這在地質上是比較奇妙的,細致觀看原來山壁上有條自然裂縫,地表水巖石上層的石灰巖在地層下流發生了化學反應,經分解的物質,滲漏吸附在石英砂巖上而形成了這種罕見景觀。

此處抬頭可望到一處千年懸石,這塊巨石夾在兩座峭壁間就像快要掉下來的樣子,站在下邊會感覺膽戰心驚的,這塊巨石又叫試心石,他身上還有濃重的地方民俗色調,具有考驗真善美,懲惡揚善的重任,當地有一種民俗就是講未婚男子在想心愛的女子求婚時,女子為了考驗小伙子的真心和膽識,就讓他站在試心石下,對天發誓,與愛心永結同心,若食言愿葬身石下以示懲處。

我們們再來看雄山秀水的子房湖,為什么叫子房湖呢?古人云“山之名人一著”張良字“子房”,是秦末漢初的聞名軍事家,政治家,兩千多年來始終被儒家所推崇,為道教和民間所神話,傳聞張良在博浪沙刺殺秦王未遂,到云臺山來避難,因為在河邊踩住了伊尹的腳印而得神,于是人們將這里的湖叫子房湖,將湖對面的山峰叫“張良峰”。

接下來我們將觀賞到的是華夏第一秀水——潭瀑峽,潭瀑峽又叫小寨溝,這里風光秀麗景色怡人,因此人們給他起了個雅號叫“潭瀑川”,潭瀑峽有個景點叫龍蛇潭,關于龍蛇潭有個傳聞,傳聞女媧娘娘為民除害斬殺了一條大黑蛇,他的子孫后代四處逃散,其中有條小黑蛇逃到了處荒山,也就是小寨溝這一帶,每天早晚來此戲水,汲取了此潭的靈氣,久之成龍,所以此潭也叫“渡仙潭”。

緊接著我們去高瀑深澗的泉瀑峽來觀賞一下別是特色的“云臺天瀑”,他落差314米堪稱中國第一,亞洲其次,他很窄又有“天下第一瘦瀑”的美譽,他上吻藍天下踏石坪,如同擎天玉柱,唐代大詩人李白有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用在這里真是恰到好處!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5

燈臺架景區

燈臺架景區位于舞鋼市南部,燈臺架景區主峰因酷似古代燈臺而得名,距市區20公里,景區面積3333公頃,屬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主景區之一。主峰燈臺架海拔808米,是舞鋼市其次高峰。燈臺架景區內山岳鐘秀,古樹參天,溝壑相連,群峰疊翠,飛瀑流泉,萬木崢嶸,森林覆蓋面積達96%以上,且植物種類繁多珍奇,素有森林氧吧,植物王國美譽。

景區內有自然峽谷官平院溝、九天潭、老虎爬溝;有一峰獨秀的官平院迎門塔;有以優勢珍異樹種命名的森林氧吧、自然空調青檀谷;有似為天而降的天池瀑布、天井瀑布、三疊瀑布、八萬坡瀑布;有古樹參天、古藤纏繞的官平院遺址、猴府洞天、青桐溝、望天河谷等;有形態各異的情侶洞、蝙蝠洞、仙人洞、馬王爺洞,還有能預料天氣的怪洞,有地質奇觀原始海底,有隨季節開放,爭奇斗艷的迎春連翹、山桃、杏、梨、河南杜鵑,更在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秋日紅葉,冬季銀裝素裹、萬條垂下的冰掛。在景區內,可觀111個自然景觀,35處古跡,還可以相識多種珍稀瀕危植物,如青檀、樸樹、山拐棗、河南山胡椒、天日僵子、杜仲、舞貝母等,并且還可以享受森林氧吧、自然空調的沐浴,是都市人避暑休閑、放松身心、尋幽攬勝、強身健體、同歸自然的志向去處。

燈臺架景區不僅自然景觀豐富,而且風物傳聞絢麗多彩,古跡遺址眾多,可令游人在觀賞美景的同時,感受濃重的民間文化氣息,景區現有三條旅游環線,旅游時間可依據團隊要求從三小時到一成天不等。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6

中原第一漂——鸛河漂流,國家4A級景區,位于西峽境內老鸛河上游,距西峽縣城42公里、311國道、豫48省道從中通過。與龍潭溝瀑布群、耍孩關峽谷、老界嶺風景區等重要景點形成黃金旅游環線。

老鸛河是丹江的重要支流,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區。主要干流長254千米,流域面積4219平方公里,落差1340米,漂流段落差480多米,漂流距離12公里,是中原地帶最早開發漂流,漂流距離最長、最刺激、規模最大的項目,被人們稱為“中原第一漂”,現已在國家工商局注冊。

漂流過程中沿途佳景頗多,有“鸛河第一灘”?!熬琵垶?、形象逼真的“臥龍”、“龍椅”、驚心動魄的“跳舞灘”等大小十八灘。在感受浪遏飛舟的同時,戲水也是鸛河漂流的一大樂趣。這里每天是潑水節,到處是水丈區,無論相識與否,見面禮就是相互潑水。遇到水緩處,跳到澄澈見底的河中一游,游人會感到“遺忘時間”、“遺忘身份”、“遺忘年齡”、“遺忘苦惱”。

漂流過程中,有一批訓練有素的護漂員為游客保駕護航,供應全套漂具及導游、保險等系列服務,讓人有驚無險,游得舒心,玩得快樂,并讓游客感受大自然的洗禮,體會回來自然、挑戰自然的樂趣。風景哪里最好,盡在中原第一漂。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7

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黃河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西北二十公里處黃河之濱,南依巍巍岳山,北臨滔滔黃河。雄渾壯麗的大河風光,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以及地上“懸河”的起點,黃土高原的終點,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等一系列獨特的地理特征形成了博大、宏偉、壯美、美麗的自然景觀。她處于中華民族發源地的核心部位,融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科普教化、尋根祭祖、弘揚華夏文明為一體,是“中華民族之魂”黃河之旅的龍頭景區,國家旅游局推出的十四條黃金旅游線路上的重要景區之一。

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現已開放景區面積20多平方公里,有炎黃景區、五龍峰、岳山寺、駱駝嶺、星海湖等五大景區,分布著炎黃二帝巨塑、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培育、黃河碑林、浮天閣、極目閣、黃河第一橋等40余處景點,每年接待上百萬中外游客,被譽為萬里黃河上一顆絢爛的明珠。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8

馬氏莊園位于安陽市西部20公里的西蔣村,是清末頭品頂戴、廣西廣東巡撫馬丕瑤的府第,被學者稱為“中州大地絕無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標本”,“中原第一官宅”。是全國重點文物愛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馬氏莊園建于清光緒至民國初期,保存完好,占地面積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5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區六路,每路分四個庭院,九道大門,俗稱“九門相照”。整座莊園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古樸高雅,雄渾莊重,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寬敞光明的建筑風格,又有晉商大院深深邃富麗的建筑藝術,還有中原地區藍磚灰瓦五脊六獸掛走廊的建筑特色。這里還是一處記載中國近代百年風云的歷史見證,清末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曾在這里下榻;解放斗爭年頭,劉鄧大軍曾在這里設臨時司令部,在這里我們可以欣賞到當時的陳設。

莊園主子馬丕瑤(1831-1895年),字玉山,安陽縣西蔣村人。咸豐八年中舉人,同治元年登進士。曾任山西平陸、永濟知縣,解州知州,太原知府,山西按察使,山西布政使,貴州按察使,廣西布政使,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廣西、廣東巡撫等職。他為官30余年,政績卓著,清正廉明,誠心報國,實心愛民,深受百姓愛戴,老百姓稱他為“馬青天”,光緒皇帝贊他為“百官楷模”。病逝后,光緒帝親撰祭文,并御賜金字“鞠躬盡瘁”,誥封其為“光祿大夫和振威將軍”。

馬丕瑤長子馬吉森是聞名的實業家,先后創辦了安陽廣益紗廠(今安陽豫北紗廠),六河溝煤礦(今峰峰礦區),開創了近代河南民族工業之先河,;次子馬吉樟,光緒九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湖北按察使、提學使,民國總統府秘書等職,是當時聞名的書法家,曾多次掩護革命黨志士,并籌得巨款資助大批有志青年出國留學,意圖走教化救國的道路;三女兒馬青霞,是中國同盟會會員,聞名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教化家、社會活動家、辛亥革命女志士。孫中山曾親題“天下為公”相贈,民國時盛傳“南有秋瑾,北有青霞”之美譽。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9

寺山國家森林公園是11012年9月經原國家林業部批準建立的。她位于河南省西峽縣城西南郊,與縣城僅一鸛河相隔,且緊臨311、312國道和滬陜高速,寧西鐵路從山腳下穿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是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組成部分。

整個公園以森林景觀為主體,集佛教文化、人文文化、生態文化等多種文化為內涵,以自然山水為基調。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之一鸛河自北向南從山腳下流過。園內峰巒疊嶂,鳥語花香、林木蔥郁,溪流纏綿。整個公園由立石溝、寺溝、太陽溝、張連溝等四部分組成,方圓8.5公里,總面積756公頃,森林覆蓋率達101.6%。

公園內有森林自然景觀、燃燈寺院、真人CS拓展、元好問文化、水景觀組團等。站山巔遠眺,層巒起伏,蜿蜒入綿;俯瞰鸛水如練,山城美景盡收眼底。金末元初大詩人元好問在此做縣令期間,多次巡游寺山,留下眾多的不朽詩篇。11013年,全國作家文學筆會在此實行,詩人楊子敏感慨地揮筆寫下了“西峽美,催人醉,不思歸去?!钡暮狼樵娖?/p>

目前的寺山國家森林公園已成為集森林旅游、休閑科普、野戰拓展、國防教化、消遣競技、修身養性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和棲息地。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10

游客摯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的河南來旅游。我是您此次行程的導游員我姓楊,大家可以叫我小楊,現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就是河南的省會——鄭州。也許2個半小時就能抵達今日巡游河南的第一站——焦作云臺山國家地質公園。上午我們主要參觀潭瀑峽景區,中午在景區飯店品嘗風味美食,下午參觀紅石峽景區,傍晚5點返回鄭州?!按蠛P写慷媸帧?,今日我們坐車呢,就要聽司機師傅的。在我右手邊的就是我們的司機范師傅,聞名演員范偉小品演的好,而我們的范師傅車開的好,保證大家會有一個舒適的乘車環境。本次旅行就由我和范師傅竭誠為大家服務,在旅途中假如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議請盡管提出,我將盡力賜予解答和滿意,最終也預祝大家此次旅程帶著期盼而來載著滿足而歸。

來到了焦作,首先要了解一下它的基本狀況。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東連新鄉,西接洛陽,北依太行山與山西省接壤,南臨黃河與省會鄭州一衣帶水。全市總面積4071平方公里,總人口330萬。焦作是一座新型的旅游城市,古時稱山陽,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她曾是懷慶府的所在地,因此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里有著名世界的“四大懷藥”——懷地黃,懷山藥,懷菊花,懷牛膝,除了中藥材之外,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是我國鋁,電工業的發展基地之一。說過了藥材和礦產,咱們再來說說吃。武陟油茶,“海蟾宮”的松花蛋以及董記鬧湯驢肉被稱作焦作的名吃“三絕”,美味程度可想而知了。另外,中華武術苑中的奇葩--陳氏太極拳也發源于此。北京有故宮,文化深遠;內蒙有草原,廣袤無垠;蘇州有園林,安靜高雅;焦作有山有水,仁者智者皆往來之。焦作的自然風光秀美壯美。太行山層巒疊嶂,母親河淵源流長,大山大河造化了焦作山水之大氣,成就了焦作旅游之大勢。太行峽谷景觀盡顯雄險奇秀,黃河北岸風光充溢詩情畫意,旅游景域面積500平方公里,景區景點1010余處。有全省現存形制最大的五代磚塔妙樂寺塔,規模最大,保存完好的伊斯蘭建筑“清真寺”。還有李固文化遺址、勝果寺塔、韓愈墓、司馬懿故里等。還有最具魅力也就是今日要參觀的云臺山風景名勝區。

云臺山位于焦作市修武縣以北12公里處,以山稱奇,以水叫絕,是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茱萸峰,萬善寺等景區組成。云臺山因山勢高聳,森林茂密,山間常有云霧繚繞而得名。無論您什么時候來到這里,都會讓您看到它美的一面:春來冰消雪融山花爛漫;夏至山林蔥郁,飛瀑流泉;秋季層林盡染,紅葉似火,可遍插茱萸遙寄情懷;冬日銀裝素裹,能領會壯麗蒼茫的北國風光。云臺山不僅自然風光秀麗,而且歷史文化積淀深厚。作為儒.釋.道景觀并存的宗教名山。有漢獻帝避暑臺和陵墓,也有中國山水園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賢”的隱居地,至今還有劉伶醒酒臺,有藥王孫思邈采藥煉丹的洞府,還有唐代大詩人王維吟誦“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佳話……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避暑有樓,醒酒有臺,載文詠詩有碑碣”。保證到了景區會被它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蘊吸引,流連忘返。

“心動不如行動”,云臺山景區立刻就要到了。請大家做好下車打算,關好車窗,珍貴物品妥當保管,請記住我們的車牌號豫A10186,下車后請跟隨我一道去領會仙境般的云臺盛景!

下了景區交通車,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幅山水勝景是潭瀑峽景區,它原名小寨溝,傳聞這里曾是歷史上“隋營”“唐寨”之處,故名“小寨溝”。它是一條南北向的溝谷,溝的三面皆為懸崖,只有南面有出入的缺口。這里崖壁高聳,砂巖,頁巖,白云巖等自下而上層疊相壓,在上部水的侵蝕溶蝕作用下,致使這里形成較多的泉,瀑,潭景觀,真可謂“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再加上溝谷兩側有郁郁蔥蔥的植物點綴,并與山,水,石自然協作,交相輝映,構成了潭瀑峽怡人的自然山水風光。迎面看到的是龍蛇潭,因從前有巨蛇出入,故名。往前,見一群自高巖處跌落,人稱九疊瀑。瀑分三層,每層有兩條瀑布,如情人耳病廝磨,竊竊私語地流入同一潭內,故稱情侶瀑。穿過減肥石和金龍臥波后,見一掛高十余米的”丫“子瀑。再往前石平坦的清漪池,因水色至清,漣漪輕蕩而命名。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但這里卻又有魚,為了適應水清的環境,魚身逐步變得透亮,幾乎和水一樣了。可見這樣美的地方,連魚兒都不舍得離開了。繞過洗硯池,試劍石,點將臺等亂石堆后便進入了小寨溝的終點,峭壁上,一簇簇青苔高掛山崖,仿佛一只綠孔雀高掛架上,雀尾一掛水簾,起名為鳳尾串珠,是這里的代表景觀。崖壁上多數的線瀑,匯聚成潭,人稱唐王飲馬池,加之旁邊的靈龜吐珠,云龍播雨,石舟,蝴蝶石等景觀的協調協作,使山水融合,環境清幽雅致,景色的確令人賞心悅目。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11

鄭風苑景區位于河南省新鄭市區東部風光旖旎的鄭韓故城之畔,溱水之濱,長1.2公里,占地面積1010余畝(水域面積200畝),有鄭風苑、鄭聲苑、歷史名人苑和游樂園四大部分組成,主要有樂水亭、鄭風閣、鄭國東門、荷花仙子像、鄭聲苑、琴瑟宮、九曲流英、歷史名人苑等景點。免門票費!

該景區于2002年7月建成開放。苑內河橋路相連,林水亭相映,吃住游相配。鐫刻有《詩經·鄭風》的奇石,形態各異;匯聚中國南北方名品的荷花,千姿百態,亭亭玉立;氣概恢宏、妙趣橫生的壁泉飛瀑,使人猶處深山峽谷;造型新穎的情侶小屋,令青年男女留連忘返;兒童樂園中歡聲笑語,樂趣無邊;釣魚臺上安靜安逸,遮蔭避雨;亭臺軒榭造型各異,古樸高雅;“東周列國志石欄”堪稱中華一絕;在琴瑟宮要以觀賞到2000多年前的鄭國風情舞蹈表演及編鐘、古箏等樂器演奏,繞梁三日,意韻悠遠;登上鄭風閣,四周風光盡收眼簾,窯洞餐廳古香古色,頗具有黃土高原風情。

鄭風苑以她漂亮的自然風光、喜聞樂見的鄭風詩歌和那纏綿悱惻的愛情傳聞故事,使這里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愛情圣地,被譽為“東方伊甸園”、也有人叫‘愛情公園’。在這里可以作詩經覓蹤之旅,品嘗東方古典愛情的甜蜜;也可攀巖戲水,蕩舟垂釣,盡情領會她美麗而迷人的風情!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12

二郎山景區位于舞鋼市石漫灘水庫南岸,緊鄰市區,是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的主景區之一,景區占地面積12平方公里,自然人文景觀42處,有宏偉壯麗的觀景臺,高聳如云的玉皇金殿,瓊漿漫溢的龍王壁瀑布,幽雅靜謐的忘憂谷及消遣休閑的情人島等。

相傳,二郎擔山趕太陽行走至此,造就了尖山、平山、長嶺等七座山峰,形成了今日的二郎山。

二郎山景區有五頂國際,國家級桂冠:是國際龍舟賽基地,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皮劃艇訓練基地,國家AAA級景區。每年都有龍舟賽,水燈節,槐花節等大型節慶活動,吸引了大批國內游客云集于此,觀二郎山水,看秀甲鋼城。

二郎山是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主景區,位于"北國小江南"之美譽的舞鋼市東南二公里,距市區一水之隔,景區總面積32平方公里,有自然,人文景觀82處,因聞名的風物傳聞"二郎擔山趕太陽"而得名。

景區依山而連,臨水而立,山清水碧,風光旖旎,四季分明,景色各異,幽林蔽日,峭崖奇石,百鳥齊鳴,百花爭艷。仙境靈氣似隱似現,風物傳聞娓娓好聽;游客即可登山賞景,覽山,水,林,城之自然風貌,觀獼猴游戲,又可在湖邊悠閑垂釣,泛舟游泳,賞龍泉碧波;是一自然的森林氧吧和生態旅游公園。園內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負離子含量是一般城市的300—500倍,是都市人回來自然,寄情山水,健腦強體,調整身心的最佳去處。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13

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藝術寶庫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著名于世的龍門石窟就坐落在伊河兩岸的山崖上,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營造時長達400余年,在這里您不僅可以看到北魏的清風秀骨、還可以看到唐朝的豐腴之美,龍門石窟不僅是中國佛教藝術的體現,同時也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風尚,堪稱是一座巨大的.石刻藝術博物館。

龍門石窟現有佛龕2300多個,佛塔70余座,佛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多塊,其中聞名的龍門二十品和唐朝諸遂良的“伊闕佛龕之碑”都是書法藝術的珍品。我國聞名的作家余秋雨曾這樣描繪過石窟藝術:它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以前年的藝術,一千年始終活著,脈絡相通,呼吸勻稱,這是一種何種狀闊的生活。

摯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龍門石窟中其實為磅礴,藝術為精致的洞窟——奉先寺,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這尊大佛呢就是盧舍那大佛,盧舍那梵文音譯,意為光明普照之意,她通告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您有可能會問,為什么不零不整剛好是17。14米呢?這是因為7是佛的數字,天的數字,佛語有曰:“救人一命,生造七級佛徒”那么再讓我們我們來看看17。14,它有一個十,意為十全十美;14含有2個七在加上個七,就是3個七,擁有3個7的盧舍那大佛是無限大,無限寬大,功德圓滿的。

有人說盧舍那大佛是“東部的蒙娜麗莎”是集和善與美貌于一身的,的確如此,不信您看,她嘴角微微上翹,目光下垂,略做俯視態,兩道彎眉如鉤如月,每次看到盧舍那大佛的微笑就有如沐春風之感,無論您從哪個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會和你有所溝通,像智者的詢問,長者的關切,母親的慈祥,這種由天上到人家,由出世到入世,從虛幻到現實的轉變不正是中國儒家思想在佛教藝術上的折射嗎?這是藝術的覺醒,人性的覺醒,中國佛教藝術經驗了漫長的歲月,在唐代最終完成了漢化的過程,因此中國的佛教藝術在洛陽的龍門石窟也達到了一個光輝的頂點,所以李澤厚先生才會說:“盧舍那大佛是中國佛教藝術的典范?!?/p>

另外大家請看盧舍那兩側的是二弟子,左為迦葉飽經風霜,莊重嚴謹,有為阿難聰敏和順,擅長記憶,他們兩側站的是菩薩、天王、力士及供給人形象逼真,活靈活現。奉先寺以其流利的線條,超群的技藝,玄密的宗教幻化出了一首壯美無比的交響樂動人心魄。

扶今追昔,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如此珍貴的珍品,伴隨著光榮和傲慢,將被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思之、思之、再思之……

摯友們參觀完這麼宏偉的雕塑,您莫非不為之震撼嗎?那么就請您拿出手中的相機把他拍攝下來,留住這份心情,本次的景區講解到這里就結束了,下面給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我們11點在這里集合,由于剛下過雪,地面比較滑,大家在自由活動時肯定要留意平安!

河南省景點導游詞14

我們現在巡游的景點是開封大型民俗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很多熟識中國歷史和藝術的摯友可能都知道,《清明上河園》是我國宋代聞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畫中描繪了宋代京都生活和景色,是有關專家探討和國宋代歷史的最圖文資料。開封清明上河園以《清明上河園》為藍本,根據圖中布局,采納宋代營造法式,結合現代建筑方法,集中再現了原圖的購物景觀和民俗風情。使您“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每天上午九點,清明上河園都要實行熱情的開園儀式,蔚為壯麗,不行錯過。

(在清明上河園大門前)

清明上河園的開園儀式隆重熱情,具有深厚的發方色調。首先出場的是馬隊。騎手們個個身著宋式短裝,手擎彩旗,在一片沖天鑼鼓聲中咆哮而來,分列場發兩旁。緊接著奔騰而出的是歡迎盤鼓,盤鼓手也是宋裝裝扮,大鼓懸在腰間,動作整齊劃一,鼓聲震天,鼓點歡快豪放。最終出場的是在張龍、趙虎、王朝、馬漢蜂擁下上場的一代名相包拯包青天,只見他鐵面烏黑,雙目有神,大步向您走來,歡迎您到清明上河園巡游。至此,馬隊手們手中旌旗揮動,盤鼓手中大鼓齊震,游客們在“包青天“的帶領下,共同走進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巡游的序幕由此而拉開了。

在清明上河園,迎面可以看到一幅長16米,高3米的大型浮雕,浮雕前是漢白玉巨石人像雕塑《情系東京》,一代名師張擇端手捧恢宏歷史長卷《清明上河圖》歡迎您來到清明上河園。讓我們先來相識一下一代名師張擇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圖》吧。

張擇端字正道,號文友。生于北宋,卒于南宋。年輕時游學京師,擅長繪畫,曾任翰林圖畫院侍詔。為紀念張擇端,我國聞名雕塑藝術家陳修林、龐王宣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