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補液常識_第1頁
外科補液常識_第2頁
外科補液常識_第3頁
外科補液常識_第4頁
外科補液常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科補液常識第1頁/共89頁2

外科補液第2頁/共89頁3一.體液的正常平衡

人體內的溶液,總稱為體液。體液包括水、電解質、葡萄糖、蛋白質等,它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體液必須保持相對的穩定性,才能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人體內環境的穩定決定于:水的含量和分布電解質的濃度酸堿度滲透壓第3頁/共89頁4

外科許多疾病,如腸梗阻、腹膜炎、幽門梗阻、消化道瘺、感染、高熱等,都會擾亂體液的穩定性。這種擾亂達到一定的程度,人體重要器官就不能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如不及時糾正,常會危及生命。第4頁/共89頁5(一)水的分布和平衡

1.水含量和分布:

成年男子水的總量約占體重的60%,女性占55%。不同年齡的人,體內水的總量是不同的,新生兒的體液總量占體重的80%、嬰幼兒可達70%,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水在體內的含量逐漸降低。第5頁/共89頁6

其中細胞內液占40%、細胞外液占20%(組織間液15%(淋巴液13%、穿細胞液2%)、血漿區5%)。細胞外液雖比細胞內液少,但流動性大是營養物質輸送和代謝廢性產物排出的載體;特別是血漿區的容量,是維持正常循環的決定因素。第三間隙(腸腔、腹腔、胸腔)液,正常情況下其量很少,但在異常情況下,第三間隙液增加將導致水的異常分布,引起體液的代謝紊亂。第6頁/共89頁7

2.水的平衡日需量2000—2500毫升=排出量飲水1000—1500毫升尿

1000—1500毫升食物含水700毫升皮膚500亳升內生水300亳升肺400亳升大便100亳升

第7頁/共89頁8

水的平衡規律是“多進多排、少進少排、不進也排”不進也排是因機體生存的需要,每天至少要排出500ml尿液,才能排出體內代謝產生的固體廢物。而皮膚揮發和肺的呼出則是恒定的。第8頁/共89頁9(二)電解質的分布與平衡

體液中含有各種電解質,它們對維持細胞內外水的正常分布最為重要,也是調節和維持體液酸鹼平衡的重要物質,主要是通過滲透壓而發揮作用的。根據電解質帶電性質的不同,電解質分為陽離子和陰離子。細胞內外液所含電解質的濃度是不相同的,細胞外液的主要陽離子是Na+,主要陰離子是Cl-、HCO3-和蛋白質;細胞內液的主要陽離子是K+,主要陰離子是HPO4=和蛋白質。但細胞內、外液中陽離子、陰離子總數分別相等,以維持體液的電中性。第9頁/共89頁10電解質的重要生理功能維持體液的滲透壓平衡和酸堿平衡。維持神經、肌肉、心肌細胞的靜息電位,并參與其動作電位的形成,其中Na、K、Ca都起著重要作用。電解質對神經肌肉應激性的影響可用下式表示;

Na、K/Ca、Mg電解質對心肌應激性的影響可用下式表示;

Na、Ca/Mg、K第10頁/共89頁11

主要分布在細胞外液中,正常血清鈉濃度135—150mmol/L、平均142mmol/L。生理需要量以NaCI計4—6g/日。第11頁/共89頁12

(1)生理功能:

①.生理功能:

維持細胞外液的容量和滲透壓。細胞外液的陽離子總數是154mml/L,而Na就為142mmol/L,占總陽離子數的92%。因此,它和它相對應的陰離子所產生的滲透壓也占細胞外液總滲透壓的92%。而滲透壓又影響細胞外液的分布。當Na+增高時,血容量也增高,Na+濃度降低時,血容量降低。組成細胞外液的酸堿平衡緩沖系統。Na濃度的增減還能影響NaHCO3的量,而NaHCO3是血漿中的主要緩沖鹼。第12頁/共89頁13

(2)鈉的平衡規律:

人體鈉的來源,主要是每天所吃的食鹽,成人每天的生理需要量是4—6g。每天從飲食中攝取食鹽6—10g,完全能夠滿足生理需要。多余的鈉主要從尿中排出,僅小部分由汗液排出。鈉的平衡規律是“多進多排、少進少排、不進幾乎不排”。不進幾乎不排是由于腎對鈉的排出有很強的控制能力,在體內缺鈉的情況下,尿中鈉的排出極少。第13頁/共89頁14

2.鉀主要分布在細胞內,是細胞內液的主要陽離子。在細胞外液中含鉀量少,僅占體內總鉀量的2%。正常血清鉀濃度3.5—5.5mmol/L、平均5mmol/L。第14頁/共89頁15

(1)鉀的生理功能:

細胞內液重要組成、維持細胞內滲透壓、維持細胞正常代謝。當合成代謝時,必有鉀進入細胞內,而分解代謝時,鉀由細胞內釋放出。維持心肌舒縮功能,K+濃度增高時,心肌興奮性降低,K+濃度降低時,心肌興奮性增高。第15頁/共89頁16

維持神經肌肉應激性,K+濃度增高時,神經肌肉應激性也增高,K+濃度降低時,神經肌肉應激性降低。嚴重低鉀時,會出現肌肉麻痹,軟癱。組成細胞內酸堿緩沖系統,是和細胞內蛋白質結合,組成緩沖對,維持細胞內酸鹼平衡。第16頁/共89頁17

(2)鉀的平衡規律:

日需量以KCl計每天3—4g。食物中含有豐富的K,正常飲食的情況下,都能滿足生理的需要。K的排出主要是通過腎臟從小便中排出,腎臟對鉀的保留能力很差,即使體內缺鉀時,只要有小便,K就會不斷從尿中排出。它的平衡規律是“多進多排、少進少排、不進也排”。因此,在禁食和饑餓情況下超過3天就應補充鉀。第17頁/共89頁18

3.鈣:血清鈣濃度2.25—2.75mmol/L、平均2.5mmol/L。

生理功能:

①骨骼的重要組成②參與血液凝固③維持神經肌肉和心肌應激性。作用正好與鉀相反。第18頁/共89頁19

4.氯和碳酸氫根離子

Cl-是細胞外液的主要陰離子,正常血清氯100—106mmol/L、平均103mmol/L。它的濃度常隨Na濃度增減而變動。

HCO3-也是細胞外液的主要陰離子,正常血漿HCO3-濃度為23—29mmol/L,平均27mmol/L。碳酸氫鈉是細胞外液的重要酸堿平衡物質,對酸鹼平衡起重要作用。另外,HCO3-對Cl的增減相互起代償作用,當Cl-下降時,則必有HCO3-增高,所以低氯時,可引起鹼中毒,高氯時引起酸中毒。第19頁/共89頁20

Mg++血清含量少,平均正常值1mmol/L。生理功能:①它是物質代謝的重要輔酶組成②

并參與維持心血管神經肌肉應激性,其作用與鈣離子作用相同。第20頁/共89頁21(三)水、電解質平衡調節機理

水和電解質的平衡是密切相關的,它是在神經、內分泌的調節作用下,通過胃腸、腎,皮膚,肺調節維持體液的正常平衡。第21頁/共89頁22

1.胃腸道調節胃腸道每天分泌消化液約8000ml,但經常停留在胃腸道的卻很少,不斷地分泌,又不斷地被腸道吸收。最后只有大約100ml左右的水經糞便排出。消化液中所含電解質濃度高,不同部位的消化液電解質濃度不同。在胃液、唾液中K+多,胃液中H+和Cl-多,在小腸液中HCO3-多。如果在大量嘔吐時,Cl-、H+丟失增多,產生低氯性鹼中毒;大量腹瀉時,HCO3-丟失增多,產生酸中毒。第22頁/共89頁23

2.腎調節:腎調節水電解質平衡是受兩種激素控制的:

缺水時—細胞外液滲透壓↑①下丘腦—囗渴—飲水得到補償②垂體—ADH生成↑,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尿量↓。缺鈉時—滲透壓↓①血容量↓②醛固酮生成↑—鈉回吸收↑。

第23頁/共89頁24

如果腎功能失常,就會造成水電解質失調。腎臟對鉀的調節能力很差,只要有小便,鉀就會不斷地排出體外。第24頁/共89頁25

3.皮膚調節:皮膚是在調節體溫的同時,帶出一定量的水分,它不受體內水分多少的影響。汗液中電解質濃度低是低滲液。大汗時丟失的水分增多而形成高滲性脫水。

一次中等量出汗失水500—1000ml;大汗,濕透內衣褲失水1000—1500ml;體溫超過38℃,每增高1℃,失水3ml/Kg天。

第25頁/共89頁26

4.肺調節:肺在呼吸的同時也有水分的排出,亦不受體內水份多少影響。呼吸增快丟失水分增多;氣管切開后,水分丟失增多是正常的2—3倍,約1000ml/天左右。第26頁/共89頁27(四)體液的滲透壓

體液的滲透壓決定于溶質顆粒的多少,而不是顆粒的大小及質量。滲透壓的高低又決定了溶量的分布情況。滲透壓高,溶量增加;滲透壓降低,水向其它部位轉移,溶量下降。滲透壓包括晶體滲透壓和膠體滲透壓,晶體滲透壓占總滲透壓的98%,膠體滲透壓僅占2%,但第27頁/共89頁28

膠體滲透壓對維持血漿溶量具有重要意義。在體液大量喪失時輸入含鈉晶體液可恢復血漿溶量,但不能單純輸晶體液,因為維持時間短,必須補充部分膠體液,才能維持膠體滲透壓,很好地恢復血容量。第28頁/共89頁29二、水、電解質平衡失調

(一)脫水

水和鈉的含量是密切相關的,因此脫水時往往伴有失鈉,只是水和鈉缺乏的程度不同而已,引起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不同,臨床上將脫水分為三種類型:第29頁/共89頁30

高滲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鈉,以缺水為主,血清鈉>150mmOl/L,細胞外液呈高滲狀態。(1)病因:攝入水份不足如食管癌吞咽困難,昏迷病人鼻飼高濃度蛋白飲食時,給水不足,或靜脈補充大量高滲液體。排出量增多如高熱、大汗、呼吸增快,水的丟失多于鹽的丟失。以及使用利尿脫水劑等。第30頁/共89頁31

(2)病理:

↗下丘腦—囗渴、飲水得以補充C外液滲透壓↑↘垂體—ADH↑—水回吸收尿少。↓C內液轉移到C外、最初血容量減少不明顯,繼續缺水—血容量減少—醛固酮生成↑—鈉和水回吸收↑、尿量更少—氮質血癥和酸中毒。

→嚴重缺水時引起腦細胞脫水、腦功能障礙。第31頁/共89頁32

(3)表現根據脫水的輕重,分為三度:

輕度囗渴、尿少、比重↑、缺水量占體重2—4%。中度除上述癥狀外皮膚彈性↓、眼眶凹陷、缺水4—6%。重度狂燥、幻覺、諺妄、昏迷血壓↓、缺水量6%以上。第32頁/共89頁33

(4)診斷:

根據有以失水為主的病史,尿少、比重高,血液濃縮、血清鈉>150mmOl/L,即可確診。(5)治療原則:首先應及早去除病因;補充液體,對不能口服或口服不夠者應靜脈補充5%糖水或低滲鹽水。但不能單純補水。第33頁/共89頁34

(6)補液量計算:補水=日需量+1/2累積丟失量+額外丟失量。其中累積丟失量有兩種計算方法:

累積丟失量=(血鈉測得值-正常值)×kg×4

按缺水程度(4%、6%、8%)×kg。第34頁/共89頁35

2.低滲性缺水(慢性缺水、繼發性缺水)血清鈉<150mmOI,細胞外液呈低滲狀態。(1)病因:消化液長期喪失;如反復嘔吐、慢性腹瀉、腸瘺,使Na+大量喪失。大創面慢性滲液;長期使用利尿劑、缺水時單純補水未補鈉。第35頁/共89頁36

(2)病理:C外液滲透壓↓—垂體—ADH生成減少—早期尿量即有增加。轉移到細胞內→血容量迅速減少、易發生周圍循環衰竭、缺鈉超過機體代償時、則出現缺鈉性休克。后期尿量減少、并因尿鈉含量少、比重低;氮質血癥和酸中毒。嚴重時腦細胞水腫,腦功能障礙。第36頁/共89頁37

(3)表現:輕度缺鈉疲乏、頭昏、手足麻木、囗渴不明顯、尿鈉尿氯減少血鈉130—135mmOI/L、缺鈉0.5g/㎏。中度缺鈉惡心、嘔吐、脈細速、脈壓小、直立暈到、尿少、皮膚彈性降低、血鈉

120-130mmol/L、缺鈉0.5-

0.75g/kg。重度缺鈉表情淡漠、腱反射↓、周圍循環衰竭、血壓↓、神志不清、昏迷、血鈉<

120mmol/L,缺鈉0.75-1.25g

/kg。第37頁/共89頁38

(4)診斷:

除根據慢性缺水病史外,還要根據化驗檢查、結合尿少比重低、尿鈉減少或缺乏,血鈉<135mmol/L。第38頁/共89頁39

(5)治療原則:處理原發疾病低滲性缺水的特點是缺鈉為主,血容量不足,治療除積極處理原發病外,還同時應補給生理鹽水或平衡液以擴容。重度缺鈉、循環衰竭時應快速輸入5%高滲鹽水200-300ml、及膠體液,使血壓回升。第39頁/共89頁40

(6)補鈉量計算:補鈉總量=日需量+1/2累積丟失量+額外丟失量其中累積丟失量估計有兩種方法:按缺鈉程度(0.5、0.75、1g)計算缺Nacl量;按公式補Nacl=

(血鈉正常值—測得值)×kg×0.62×17第40頁/共89頁41

3.等滲性脫水(混合脫水或急性脫水)

水和鈉等比例丟失,是外科最常見的類型。(1)病因:消化液急性大量喪失;如急性腹瀉、大量嘔吐、腸瘺。大面積燒傷、急性腸梗阻、腹膜焱、擠壓傷等大量體液喪失,其成分與細胞外液基本相同。第41頁/共89頁42

(2)病理:

細胞外液容量迅速減少導致血容量下降,最后細胞內液也減少。(3)表現:

既有缺水癥狀、又有缺鈉癥狀。缺水的癥狀如口渴、尿少、尿比重增高、皮膚彈性降低、眼眶凹陷,唇舌干燥。缺鈉表現如惡心嘔吐、疲乏無力、血壓下降。血清鈉正常或偏低,血液濃縮。第42頁/共89頁43

(4)診斷:

主要根據急性體液喪失病史和上述臨床表現、血液濃縮、血鈉降低不明顯、尿少比重高。注意測定CO2—CP。(5)治療原則:病因治療;

等滲缺水應以等滲鹽水補充。缺水量的計算可按脫水程度估計,以等滲鹽水和糖水各半補充。

第43頁/共89頁44(二)鉀代謝失調1.低鉀血癥血清k<3.5mmol/L(1)病因:攝入不足長期不能正常進食。丟失過多如劇烈嘔吐、腹瀉、腸瘺,使用利尿劑等。

k+在體內分布異常大量輸注葡萄糖液,使K+進入細胞內。鹼中毒時,細胞外K+轉移到細胞內。第44頁/共89頁45

(2)表現:神經肌肉應激性↓當血K低于3mmOl/L時出現軟弱無力;低于2.5mmol/L時,出現軟癱,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難,腱反射下降,嚴重者神志淡漠、昏迷。胃腸功能改變表現為口苦、惡心嘔吐,嚴重者胃腸平滑肌張力下降,表現為胃腸擴張腹脹,腸鳴音減弱等腸麻痹表現。

第45頁/共89頁46

心血管系統改變。低鉀時心肌興奮性增高,心率增快,出現心悸、心律失常、心室纖顫。心電圖改變為早期T波低平,倒置,晚期ST段下移、θT間期延長,Ц波出現。嚴重時心臟停搏于收縮期。第46頁/共89頁47

(3)診斷:除根據病史外、主要依據:血k+測定<3.5mmol/L,但需要注意脫水時因為血液濃縮,血清K+檢查結果可下降不明顯。而在酸中毒時,因細胞內K+移向細胞外,使血清K+濃度增高,掩蓋病情,應注意分析病史。心電圖改變。可快速提供診斷依據。

第47頁/共89頁48

(4)治療:原發病治療補鉀以kcl補充。能夠口服者,盡量囗服最安全,kCl10%10—20ml,日3次。靜脈補充,不能口服或缺鉀明顯時改為靜脈補充、以10%clk10—15ml加入500ml液體中滴注。第48頁/共89頁49

(5)靜脈補充鉀注意事項:尿多才能補鉀

10%kcl切不可靜脈推;濃度<3‰

速度<80/分鐘日總量一般缺鉀4-6g、嚴重者6-8g/日觀察第49頁/共89頁50

2、高鉀血癥:血清鉀>5.5mmol/L(1)病因:腎功能障礙少尿無尿,不能正常排鉀;輸入過多鉀、大量輸入庫血;細胞內k+外移,如嚴重創傷、燒傷及酸中毒時。第50頁/共89頁51

(2)表現:心肌興奮性↓,心率減慢,心律失常,心室纖顫。心電圖改變可出現T波高尖,θT間期延長,嚴重時心臟停搏于舒張期。神經肌肉應激性增高,四肢肌肉乏力,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肌肉疼痛麻木,麻痹,亦可引起呼吸困難。酸中毒,高鉀時,細胞外K+移向細胞內,每3個K+移向細胞內時,即有2個Na+、1個H+移向細胞外,而引起細胞外H+濃度增高,引起酸中毒。第51頁/共89頁52

(3)診斷:依據病史、表現及血k+高于5.5mmOl/L、心電圖改變。特別是能引起高鉀的疾病患者,都要警惕。

第52頁/共89頁53

(4)治療:治療原發病外應盡快使血清k濃度↓:停止一切鉀的攝入包括飲食和輸液;降低血鉀濃度輸堿性液輸胰島素促使鉀轉移到C內;利尿促使k排出對抗高鉀的毒性作用,血K+高于6.5mmOl/L時,有引起心臟停搏的危險,10%葡萄糖酸鈣靜推;透析療法第53頁/共89頁54三、酸堿平衡及失調

(一)酸堿正常平衡及調節

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漿PH值在7.35—7.45之間,平均7.4。在這個PH值范圍內是細胞代謝的最好內環境。如果PH低于7.35稱為酸中毒,高于7.45稱為鹼中毒。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有偏酸偏鹼的物質;;體內代謝也不斷產生各種酸性物質,但機體能維持體液的酸鹼度相對穩定在這一PH值之間,而保持沒有多大的波動。主要是通過三個途徑來調節體液的酸鹼度。從而保持酸鹼正常平衡。第54頁/共89頁55

血液緩沖系統調節:體內有很多對酸鹼緩沖系統物質,都是由一個弱酸和弱鹼組成。血液緩沖系統有:血漿中緩沖系統(1)NaHCO3/H2CO3碳酸鹽系統(2)Na2HpO4/NaH2PO4磷酸鹽系統(3)Na-Pr/H-Pr血漿蛋白系統(鈉血漿蛋白/氫血漿蛋白)第55頁/共89頁56

紅細胞中的緩沖系統(1)KHCO3/H2CO3碳酸鹽系統(2)K2HPO4/KH2PO4磷酸鹽系統(3)K-Hb/H-Hb血紅蛋白系統(4)K-HbO2/H-HbO2氧合血紅蛋白系統第56頁/共89頁57

其中最重要的是:

BHCO3

20

時ph為7.4

H2CO31

當體內產酸增多時,NaHCO3就離解出HCO-去結合H+,使酸中和。生成弱的碳酸和鹽。如鹼增多H2CO3就釋出H+,與之中和,生成弱鹼。使體內酸鹼度不致發生劇烈變化。血液緩沖系統對酸鹼平衡的調節發生非常快,但不能持久,也不徹底,還需要肺和腎的調節繼續完成。第57頁/共89頁58

2.肺的調節:調節H2CO3在正常水平體內產生多余的酸時,雖然經血液緩沖系統中和,但是生成了弱的碳酸,使PaCO2升高,PH值下降。這兩者都能刺激呼吸中樞,興奮性增高,呼吸加深加快。CO2從體內排出增加。因而降低血中H2CO3濃度,從而使NaHCO3/H2CO3比值不變,保持PH值在正常范圍。反之,呼吸變淺變慢,以減少CO2的排出。肺通過呼吸調節H2CO3在正常水平。第58頁/共89頁59

3.腎的調節:調節HCO3在正常水平腎臟是調節酸鹼平衡的重要器官。體內產生的非揮發性酸和過剩的碳酸可經過腎臟排出。腎小管細胞中產生碳酸酐酶,它能催化H2O和CO2生成H2CO3并離解成H+和HCO,使H+從小便中排出。在排出H+的過程中,同時又有Na+和HCO-的回吸收。從而起到排酸保鹼的作用。

第59頁/共89頁60

另外,腎小管分泌的NH3和H+結合成為NH4+,從尿中排出,更加強排出H+的作用。

第60頁/共89頁61

所以酸鹼平衡的正常調節是通過三個方面共同調節完成的。其中血液緩沖系統調節作用快,但不持久,也不徹底。而肺能調H2CO3在正常水平:腎臟調節NaHCO3在正常水平。第61頁/共89頁62

4.組織細胞對酸鹼平衡的調節作用酸中毒時,細胞外氫離子濃度增高,氫離子會彌散到細胞內,而細胞內鉀離子、鈉離子與之交換轉移到細胞外。鹼中毒時則相反。第62頁/共89頁63(二)酸堿平衡失調

雖然機體有調節酸鹼平衡的能力使血漿NaHCO3/H2CO3為20/1,PH在7.35-7.45之間。但這種能力是有限的,當體內產酸或產鹼過多,超過機體調節能力時就會導致二者比例失調,PH值發生變化,形成酸中毒或鹼中毒。凡是由于BHCO3減少或增高,使PH值發生改變者為代謝性酸中毒或鹼中毒。若因呼吸的原因使H2CO3含量原發增高或減少時,稱為呼吸性酸中毒或鹼中毒。

第63頁/共89頁64

代酸時

代堿時BE負值大<-3BE正值增大>3CO2-Cp↓↖↗CO2-Cp↑

↓BHCO3↑↑H2CO3↓

呼酸時↙↘呼堿時pco2↑pco2↓CO2-CP代償性↑CO2-CP代償性↓第64頁/共89頁65

臨床上以代謝性酸中毒最常見。反應代謝性指標:

BE鹼剩余,正負3SBE標準碳酸氫

BEP血漿鹼剩余

BBP血漿緩沖鹼

O2SRT血氧飽和度

O2CT血氧總含量

PaO2血氧分壓第65頁/共89頁66

反應呼吸性指標:

PaCO2二氧化碳分壓5.33KP常用檢測指標:

CO2-CP臨床最常用。應結合病史進行分析判斷。CO-CP是指標準狀態下血漿HCO3的含量,就是1000ml血漿中HCO3的mmOl數。正常值為23-29mmOl/L,平均27mmOl/L。第66頁/共89頁67(三)代謝性酸中毒1.病因:

①產酸過多如高熱、嚴重感染、休克、糖尿病、饑餓、長期禁食等體內代謝不全,酸性產物堆積,使HCO-去中和消耗而含量減少。

②失鹼過多如嚴重腹泄、腸瘺、膽瘺喪失大量含NaHCO3的消化液。③排酸障礙腎功能障礙、少尿無尿時,腎臟不能正常發揮排酸保鹼的作用。第67頁/共89頁68

2.表現:輕者、癥狀不明顯,被原發病掩蓋。最突出的表現是呼吸加深加快。這是機體以圖通過加速CO2的排出減低H2CO3的濃度。呼氣中有酮臭氣味。另外面部潮紅、心率加快、血壓偏低、尿呈酸性。嚴重者精神萎靡不振、乏力、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第68頁/共89頁69

3.診斷:根據上述病史、癥狀表現、結合CO2-CP↓、尿少比重高、呈酸性、必要時作血氣分析。酸中毒估計:輕度有病史、癥狀不明顯CO2-CP<18mmol/L

中度癥狀明顯CO2-CP<13mmol/L

重度酮臭味意識變化CO2-CP<10mmol/L第69頁/共89頁70

4.治療:

治療原發病補充鹼性液

輕度

在處理原發病補充等滲鹽水和糖水恢復腎功能,尿量增加,自身能夠調節代償。中度以上代酸,應及時補充鹼性液,以盡快恢復NaHCO和HCO的平衡。

臨床上常用的是5%NaHCO,作用快、療效確切。乳酸鈉及三羥甲基氨基甲烷不常用。

第70頁/共89頁71

以補5%NaHCO為例:

如無條件測CO2-CP或檢查結果未回時先按每公斤體重給1ml5%NaHCO3大約可以提高1mmOl/L計算、先初步提高5mmol/L。50公斤體重病人則輸:

5%NaHCO3(毫升)=1ml(5%NaHCO3)

×50Kg×1mmol/L×5

=250ml第71頁/共89頁72

已有CO2-CP檢查結果側按公式計算:

5%NaHCO3(毫升)=(正常值-測得值)×Kg×1ml×1mmol

先輸入計算結果的一半。如:60kg體重的病CO2-CP13mmOl/L應補

5%NaCO3=(23-13)×60×1

2

=300mmol第72頁/共89頁73

根據公式計算的結果實際先輸一半300ml,待輸入4-6h再根據臨床反應和復查結果決定是否再輸另一半。5%NaHCO3可直接靜注、靜滴,也可稀釋為1.25%的等滲濃度滴注。注意事項:酸中毒糾正后K移向細胞內、應注意補K;離子化Ca減少、注意補鈣。第73頁/共89頁74四.綜合補液治療

例:女患、40歲、體重50Kg、因腹痛脹、嘔吐三天入院。三天來未進飲食、感全身乏力、囗渴、尿少而黃。入院后檢查:表情淡漠、皮膚彈性差、眼眶凹陷、唇干而紅;第74頁/共89頁75

T37.2。C、R28次/分、BP12/8KPa。化驗、血鈉128mmOl/L鉀3mmOl/L、氯98mmOi/L、CO2-CP13mmol/L尿比重1.028、酸性。入院后胃腸減壓抽出500ml胃內容物。第75頁/共89頁76(一)病情分析1.有無脫水?脫水的性質?程度?(1)有脫水。依據是有未進飲食并嘔吐的急性病史、及囗渴皮膚彈性降低等體征;失鈉(2)脫水的性質、等滲性脫水。依據是急性脫水病史、尿少比重高。第76頁/共89頁77

(3)脫水程度為中度、依據是有脫水病史、癥狀和體征;但血壓下降不明顯、循環改變不大。估計病人累積喪失體液量=體重的6%=50Kg×6%=3000mml第77頁/共89頁78

2.電解質紊亂?(1)失鈉血清鈉128mmOl/L、中度缺鈉,根據公式估計:累積失缺鈉(NaCl)量=(142-128)×50×0.6÷17

=420mmOl÷17

=25g(NaCl)(2)有鉀丟失因三天未進食、并且有嘔吐、梗阻。第78頁/共89頁79

3.酸堿紊亂?性質?程度?(1)有代謝性酸中毒:呼吸深快、尿呈酸性、CO2-CP↓、三天未進飲食、饑餓和嘔吐。(2)中度糾酸應補5%NaCl

=(23-13)×50×12

=250ml

第79頁/共89頁80(二)制定補液方案補多少?補液總量=日需量+1/2累積喪失量+額外丟失量=2000ml+1500ml+500ml

=4000ml第80頁/共89頁81

2.補什么?糾酸需補5%NaCl250ml

補鈉總量以NaCl計=日需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