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小學教師招聘2022年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六_第1頁
無棣小學教師招聘2022年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六_第2頁
無棣小學教師招聘2022年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六_第3頁
無棣小學教師招聘2022年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六_第4頁
無棣小學教師招聘2022年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無棣小學教師招聘2022年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最全版】1:新課程規定,學校階段的課程以()為主。

單項選擇題:

A、核心課程

B、綜合課程

C、分科與綜合相結合

D、分科課程

2:學校生李某多次違反學校管理制度。對于李某學校可以實行的管教方式是()。

單項選擇題:

A、收容教養

B、強制勸退

C、開除學籍

D、批判教育

3:下列屬于問題解決的是()。

單項選擇題:

A、漫無目的幻想

B、走路

C、聯想

D、創造制造

4:留意是心理活動對肯定對象的指向和集幸,它是()

單項選擇題:

A、情感過程

B、意志過程

C、伴隨狀態

D、意志狀態

5:測驗是測量一個行為樣本的()

單項選擇題:

A、基本過程

B、全部過程

C、主要過程

D、系統程序

6:在技能形成的練習過程中,其進步狀況的表示方法是用()

單項選擇題:

A、圖示

B、坐標

C、遺忘曲線

D、練習曲線

7:公民行為力量分類與自然人的年齡有關。()

推斷題

8:課堂內存在的各種群體會對個體的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

推斷題

9:課時方案的主要組成部分是()。

單項選擇題:

A、教學目的

B、教學方法

C、教學進程

D、課的類型

10: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20世紀60年月到70年月末為()。

單項選擇題:

A、初創時期

B、進展時期

C、成熟時期

D、完善時期

11:“課程是指同學體驗到的意義,而不是要同學再現的事實或要同學演示的行為。”這種觀點認為,課程即()。

單項選擇題:

A、教學科目

B、閱歷

C、社會改造

D、預期的學習效果

12:高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

單項選擇題:

A、利他主義

B、以國家為重

C、大公無私

D、無私奉獻

13:在學校體育、音樂、美術等技能性比較強的課程中,運用得最多的一種教學方法是()。

單項選擇題:

A、試驗法

B、練習法

C、實習法,

D、爭論法

14:對九年義務教育說法不正確的是()。

單項選擇題:

A、普及義務教育是學校系統的基礎

B、普及義務教育是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養的保證

C、我國最早實現了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

D、九年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

15:診斷性評價只限于在學科教學開頭的時候進行。()

推斷題

16:由于一個同學進步明顯,老師取消了對他的處分,這屬于()

單項選擇題:

A、正強化

B、負強化

C、嘉獎

D、懲處

17:同學學習直角三角形,這種學習屬于()。

單項選擇題:

A、詞匯學習

B、符號學習

C、概念學習

D、命題學習

18:下列圖形可以衍變成雙向表的是()。

多項選擇題

A、系統結構圖

B、模型圖

C、層次結構圖

D、流程圖

19:中國第一部電影是戲曲片京劇(),于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攝制。

單項選擇題:

A、《難夫難妻》

B、《橋》

C、《生死恨》

D、《定軍山》

20:下列關于Excel的分類匯總功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單項選擇題:

A、在分類匯總前需要對按分類的列進行排序

B、在分類匯總前不需要對按分類的列進行排序

C、可以使用刪除行操作來取消分類匯總的結果,恢復到匯總前的狀態

D、分類匯總的方式是求和

21:技能形成的必要條件是()。

單項選擇題:

A、學校教育

B、學問

C、遷移

D、應用。

22:個體的心理進展不是一個連續量變的過程,而是一個有不同進展階段的非連續的過程。()

推斷題

23:通過不斷強化漸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簡單的行為這是()

單項選擇題:

A、示范法

B、系統脫敏法

C、懲處法

D、行為塑造法

24:在同學詢問中,()是著重訓練行為的方法。

單項選擇題:

A、鼓舞表達法

B、系統脫敏法

C、深化共感法

D、身體放松法

25:依據阿特金森成就動機理論,避開失敗者的目的是避開失敗,削減敗感,所以他們傾向于選擇特別簡單或特別困難的任務。當一項任務的勝利率為50%時,他們會()。

單項選擇題:

A、可能選擇

B、遲疑不決

C、堅決選擇

D、回避任務

26:匯合同學作品的樣本,展現同學的學習和進步狀況的教學評價方法叫()。

單項選擇題:

A、測驗法

B、專題作業法

C、檔案袋評定法

D、試驗法

27:下列關于中等生的心理特點,說法正確的是()。

單項選擇題:

A、具有劇烈的榮譽感

B、信念不足,表現欲不強

C、紀律性較差

D、具有較強的超群愿望

28:功能固著是一個人意志堅決的表現。()

推斷題

29:懲處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措施,體罰作為一種懲處措施也可適當運用。()

推斷題

30:皮亞杰討論道德進展的主要方法是()。

單項選擇題:

A、推想發

B、頭腦風暴法

C、兩難故事發

D、對偶故事法

31:以下屬于影響遷移的客觀因素的是()。

多項選擇題

A、老師指導

B、學習材料特性

C、媒體

D、認知結構

32:童年期的年齡階段是()。

單項選擇題:

A、3—6、7歲

B、6、7歲—11、12歲

C、11、12歲—13、14歲

D、13、14歲—17、18歲

33:一般而言,過度學習的程度達到肯定程度時,效果較好,這個程度經討論為()。

單項選擇題:

A、100%

B、80%

C、150%

D、200%

34:最早在高校里講授教育學的是()。

單項選擇題: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威

D、康德

35:當厭惡刺激消失時,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從而躲避了厭惡刺激,則該反應在以后的類似情境中發生的概率便會增加。這類條件反應是()。

單項選擇題:

A、正強化

B、躲避條件作用

C、回避條件作用

D、消退

36:兒童在熟識了“胡蘿卜”“豌豆”和“菠菜”這類概念之后,再學習“蔬菜”,這屬于()。

單項選擇題:

A、下位學習

B、上位學習

C、組合學習

D、派生類屬學習

37:提出聞名的“白板說”的教育思想家是()。

單項選擇題:

A、夸美紐斯

B、洛克

C、盧梭

D、赫爾巴特

38:教學就是老師對同學的教育活動。()

推斷題

39:心理健康是肯定的。()

推斷題

40:開心教學法的實質是要讓同學變得生動活潑,變“厭學”為“好學”。()

推斷題

41:“無論我們選教何種學科,都必需使同學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這是()的觀點。

單項選擇題:

A、布魯納

B、克伯屈

C、贊科夫

D、懷特海

42:以某種特定的標準來評價同學對教學親密關聯的詳細學問和技能的把握程度,這種教學評價屬于()。

單項選擇題:

A、總結性評價

B、常模參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標準參照評價

43: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聲望的需要是()。

單項選擇題:

A、附屬內驅力

B、認知內驅力

C、自我提高內驅力

D、欲望內驅力

44:情境教學法產生的依據是()。

多項選擇題

A、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進展

B、學問和智力的相互作用

C、有意識和無意識心理活動相互統一

D、情意和認知活動相互作用

E、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統一

45:個體身心進展的某一方面機能和力量最相宜于形成的時期稱為()。

單項選擇題:

A、進展關鍵期

B、機能期

C、進展期

D、差異期

46:范例教學法的制造者是德國教育家()

單項選擇題:

A、第斯多惠

B、瓦根舍因

C、赫爾巴特

D、韋特海默

47: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是物理學思想的一場重大革命,他()。

單項選擇題:

A、否定了牛頓的力學原理

B、借鑒了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的學說

C、揭示了時間、空間并非肯定不變的屬性

D、修正了能量、質量相互轉化的理論

48: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為了讓同學把握學問的本質意義,需要變換學問的呈現方式,其中本質屬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質屬性可有可無,這在心理學中稱為()。

單項選擇題:

A、變式

B、比較

C、概括

D、抽象

49:以下屬于道德爭論中深化提問的策略有()。

單項選擇題:

A、突出道德爭端

B、政治思想

C、澄清與總結

D、使情境簡單化

50:在心理學中,傳統上被稱為技能的東西,在現代信息加工心理學中被稱為程序性學問。()

推斷題

51:在以下有關課堂管理的敘述中,正確的一項是()。

單項選擇題:

A、課堂教學效率的凹凸取決于老師、同學和課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協調

B、放任型的老師領導方式所形成的課堂氣氛最佳

C、對于同學消極的課堂行為。老師可實行體罰、剝奪學習權利等懲處手段

D、教學班級規模越大,師生情感紐帶的力氣越強,教學效果越好

52:一個人面對問題時,不墨守成規,不鉆牛角尖,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對同一問題想出多種不同類型的答案,這表明其思維具有()。

單項選擇題:

A、流通性

B、變通性

C、指向性

D、獨創性

53:美國當代聞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布盧姆認為,完整的教育目標分類學應當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多項選擇題

A、認知領域

B、日常生活領域

C、情感領域

D、動作技能

E、平安領域

54:保證班主任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前提是()。

單項選擇題:

A、指導同學

B、輔導同學

C、教育同學

D、討論同學

55:屬于高級規章的學習活動的是()。

單項選擇題:

A、問題解決

B、概念學習

C、規章學習

D、接受學習

56:下列不屬于學校教育中開展素養教育的途徑的是()。

單項選擇題:

A、把握課改精神,實踐“新課程”

B、德育為先,五育并舉

C、校外教育

D、課程教學以外的各種學校管理、教育活動

57:戰國后期,我國消失的具有世界影響的教育文獻是()。

單項選擇題:

A、《高校》

B、《中庸》

C、《孟子》

D、《學記》

58:在我國教育史上,最早把學校教育規定為義務教育的時間是()年。

單項選擇題:

A、1986

B、1904

C、1922

D、1949

59:皮亞杰認為兒童認知進展的詳細運算階段是在。

單項選擇題:

A、0-2歲

B、2-7歲

C、7-11歲

D、11-15歲

60:編制課程表時,盡量將文科與理科和形象性的學科與抽象性的學科()。

單項選擇題:

A、隨機支配

B、分類支配

C、集中支配

D、交叉支配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規定,要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學校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學校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從學校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作為必修課程;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進展服務。

2:答案D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其次十七條規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同學,學校應當予以批判教育,不得開除。

3:答案D

解析問題解決具有目的性、認知性、序列性,符合這三個特點的就是問題解決。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測驗是測量行為樣本的系統程序。

6:答案D

解析從練習曲線中可以看出技能隨練習量的增加而提高的一般趨勢。

7:答案正確

解析公民行為力量的分類與自然人的年齡有關:十八歲以上具有完全行為力量;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為力量人;10歲以下為無民事行為力量人。(本解析由張恩凱供應)

8:答案正確

解析略。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20世紀60年月到70年月末為教育心理學的成熟時期。

11:答案B

解析把課程定義為學習閱歷,是試圖把握同學實際學到些什么。閱歷是同學在對所從事的學習活動的思索中形成的。課程是指同學體驗到的意義,而不是要同學再現的事實或要同學演示的行為。這種課程定義的核心,是把課程的重點從教材轉向個人。題干描述的正是“課程即閱歷”這肯定義的觀點。

12:答案A

解析高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利他主義,同學把當前的學習同國家和社會的利益聯系在一起。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C

解析世界上最早頒布義務教育法令的國家是德國,德國也是義務教育的起源國,而我國直到l986年7月才頒布義務教育法,故C項錯誤。

15:答案錯誤

解析: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C,D

解析雙向表是從縱橫兩個維度排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層次結構圖和流程圖都可以衍變成雙向表。

19:答案D

解析中國第一部電影是戲曲片京劇《定軍山》,內有《請纓》《舞刀》等片斷,無聲片,長約半小時。故選D。

20:答案A

解析分類匯總就是對數據清單按某字段進行分類,將字段值相同的連續記錄作為一類,進行求和、平均、計數等匯總運算。在分類匯總前需要按分類的列進行排序。

21:答案D

解析應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條件。

22:答案錯誤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D

解析在同學詢問中,身體放松法是著重訓練行為的方法。

25:答案D

解析成就動機理論認為個人在某一行為上的成就動機等于他趨向勝利的傾向的強度減去避開失敗的傾向的強度。對避開失敗者而言,為避開失敗,他們會避開比較難的任務,選擇簡單的任務或特別難的任務。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B

解析中等生,又叫“一般同學”或“中間生”,是指那些在班級中各方面都表現平平的同學。中等生有兩個共同點:一是信念不足;二是表現欲不強。

28:答案錯誤

解析:

29:答案錯誤

解析懲處不等于體罰,所以必需嚴格避開。

30:答案D

解析皮亞杰討論道德進展的主要方法是對偶故事法。

31:答案A,B,C

解析認知結構屬于影響遷移的主觀因素。

32:答案B

解析:

33:答案C

解析討論表明,學習的嫻熟程度達到150%時,記憶效果最好。

34:答案D

解析康德于1776年在德國哥尼斯堡高校講授教育學,這是教育學列入高校課程的開端。

35: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躲避條件作用的概念。

36:答案B

解析上位學習,又稱為“總括關系”,是指新概念、新命題具有較廣的包涵面或較高的概括水平,這時,新學問通過把一系列已有觀念包含于其下面獲得意義,新學習的內容便與同學認知結構中已有觀念產生了一種上位關系。故選B。

37:答案B

解析英國教育家洛克在他的哲學著作《人類理智論》中提出了聞名的“白板說”,認為兒童的心靈猶如“白板”,天賦的智力人人公平。

38:答案錯誤

解析教學是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教學雙方在活動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學活動便不存在。

39:答案錯誤

解析心理健康具有相對性,有凹凸層次之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